《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钱塘湖春行
jiǎ [ 唐 ] 白 居 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yīnɡ
zhuó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xín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钱塘湖春行
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 ,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 水 面 初 平 云 脚 低 。春叠天,湖同水湖初面涨上,的水波面浪刚连刚成与一湖片岸,齐看平上,去白浮云云重很重低叠。 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 ,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
(3)李白出蜀入楚,写下了《渡荆门送别》,诗中由描写美景转入抒发 思乡之叹,用“_仍__怜__故__乡__水___,_万__里__送__行__舟___”的诗句,不写自己思 念家乡,而写家乡之水对自己恋恋不舍,遥遥相送。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_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__江__入__大__荒__流__。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诗人在东皋薄暮中远望,心里又在想什么?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引用典故,抒发诗人的隐 逸情怀及知音难觅的孤独
苦闷之情。
材料链接: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 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呼应开头,道出诗人无法从田园生活中找到慰藉,只好长吟寄意。
徙 倚 欲 何 依 。 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树 树 皆 秋 色 ,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山 山 唯 落 晖 。 重重山岭皆披覆落日的余晖。
注释: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野望
牧 人 驱 犊 返 , 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圈, 猎 马 带 禽 归 。 猎人骑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3.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乘舟东下,出属入楚的途中所写, 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心境。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技巧点拨:1.找物象(景、物、人) 2.找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3.巧联想。(加修辞、想象) 4.注意诗化语言。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注释: 欲:将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不足:不够。 阴:同“荫”,指树阴。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解诗题:
时间
钱塘湖春行
地点
事情
题意:诗人在春天前往钱塘湖游览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诗人在西湖游览,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打卡的?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
注释: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初,刚刚。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 云很低。 暖树:向阳的树。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钱塘湖春行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 ,纷繁的春花渐渐快要使人眼花缭乱, 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 ,我最喜爱西湖东面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 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 。尤其是那绿色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注释: 飞天镜: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结:形成。 海楼:海市蜃 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怜:喜爱。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读诗先读题,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渡荆门送别
地点
事件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那么是谁在送别谁呢?
链接材料: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四川。开元十二年(724),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从清溪出发,经三峡,下渝州, 轻舟东下,经荆门一带时已是平原旷野,视野顿时开阔,于是诗 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诗。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秋意的 诗句是:_树__树__皆__秋__色___,_山__山__唯__落__晖___。
(3)《野望》中化用《短歌行》诗句,表现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诗句是:_东__皋__薄__暮__望___,_徙__倚__欲__何__依___。
注释: 荆门:荆门山。 从:往。 楚国:楚地。 平野:平原。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渡荆门送别 月 下 飞 天 镜 , 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 生 结 海 楼 。 云霞多变,形成海市蜃楼的美景。 仍 怜 故 乡 水 , 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水, 万 里 送 行 舟 。 不远万里送我远行的小舟。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 请找出诗中表示诗人动作的字词,分析诗人的形象。
望、徙倚、相顾、长歌
① 一个彷徨的诗人,通过“徙倚” 看出,徙倚的意思是徘徊,来 回地走,找不到去处。
② 一个孤独的诗人,通过“相顾” “长歌” 看出,看来看去都 是不认识的人,只能高歌怀念先贤。
理解性默写
(1)王绩在《野望》一诗中,由外物回归自身,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 抒发自己弃官隐居后心情的诗句是:_相__顾__无__相__识___,_长__歌__怀__采__薇___。
描绘了江行万里,水中映月、天边云霞美景,营造雄 浑开阔的意境,传达出诗人闯荡世界的喜悦与豪情。
理解性默写
(1)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__江__入__大__荒__流__”两 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2)一轮明月,照亮了夜空,也启迪了诗人。李白泛舟江上,欣喜地 看到了“__月__下__飞_天__镜___,__云__生__结__海__楼__”《渡荆门送别》的奇幻一幕。
3. 春天分为初春、仲春和暮春,景物各不相同,你能从诗人 游览所见景物分辨出具体时节吗?
湖水:秋冬水枯,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早莺尚少只有几处, 新燕:新燕始回尚未筑巢,不知谁家。 乱花:还未到百花盛开时节,东一簇西一簇各自开花。 浅草:春草初生,刚刚没过马蹄。
初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4. 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哪 个字说明了他的感情?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愉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材料链接: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 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 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虽非浇田时,若官河干浅,但 放湖水添注,可以立通舟船。(白居易《钱塘湖石记》)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题目为《野望》,那诗人望到了什么?
东 皋 薄 暮 望 视角
地点 时间
归隐田园
傍晚时分渲染处 境的孤单落寞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1. 诗歌题目为《野望》,那诗人望到了什么?
运用叠词,呈现出浓浓的秋意
蕴含着淡淡的伤感
树· 树· 皆 秋 色 , 山· 山· 唯 落 晖 。
孤山寺 贾亭 湖东 白沙堤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见到了哪些景物?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水 乱花
垂云 浅草
早莺 杨柳
新燕 白沙堤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3.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乘舟东下,出属入楚的途中所写, 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心境。
巍峨的高山 山 奔腾的万里长江江
皎洁的圆月 月 多姿多彩的云霞 云
一望无际的原野 平 野 随 : 化 静 为 动 , 给 人 广阔无际的平原 大 荒 以 空 间 感 和 流 动 感 。
明亮的镜子 镜 入 : 江水流入荒原的 海市蜃楼 海 楼 开阔境界。
理解性默写
(1)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 塘湖春行》中的“_几__处__早__莺__争__暖_树____,_谁_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_泥___”。 (2)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我们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 行》中的诗句“_乱__花_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_,_浅__草_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_”来描写这番欣 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3) 《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在美 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两句诗是:__最__爱__湖__东__行__不__足__,_绿__杨__阴__里__白__沙__堤___。 (4)《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地点,又描绘了一幅远景图的句子是 : _孤__山__寺__北__贾__亭__西___,水__面__初__平__云__脚__低____。
(4)《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秋日晚景的祥和宁静,也写出了放牧 和打猎的人各自遂愿而归的诗句是:_牧__人__驱__犊__返___,_猎__马__带__禽__归___。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jīnɡ
渡荆门送别 [唐]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huān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xín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渡荆门送别
渡 远 荆 门 外 , 我乘舟远渡到荆门山以外, 来 从 楚 国 游 。 去楚地漫游。 山 随 平 野 尽 , 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 江 入 大 荒 流 。 江水奔入辽远无际的原野之中。
写薄暮中远望所见的山林秋景,营造出清冷、静谧的氛围。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近望牧人、猎人归家的温馨场景,反衬诗人无所归依的孤寂。
融情于景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诗人在东皋薄暮中远望,心里又在想什么?
徙倚欲何依
内心苦闷和矛盾
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 依”(《短歌行》),表现出 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 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新郑。 •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 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
集》。 • 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三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相 顾 无 相 识 , 大家相顾无言并不相识, 长 歌 怀 采 薇 。(我)只好吟唱歌曲,怀念采薇的伯夷和叔齐。
注释: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据 《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 隐居不仕。
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 《野望》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野望
[唐]王 绩
ɡāo bó
xǐ y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读通诗意
野望
东 皋 薄 暮 望 ,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向远处眺望,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2. 那么是谁在送别谁呢?
诗人远行 渡 远 荆 门 外 , 来 从 楚 国 游 。点题,交代远渡
的地点和事由。
故乡水 送别
仍 怜 故 乡 水 , 万 里 送 行 舟 。拟 情人,,万借里写送故行乡,水含有蓄
表达诗人离开故乡的
依依不舍之情。
赏读诗歌——品味诗韵,读懂诗情
律诗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 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依 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
把握律诗的结构——起承转合: 元代范德机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
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 构章法方面的术语,是艺术创作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
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尾联,合,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野望
王绩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 •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