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合集下载

专升本政 治考试大纲

专升本政 治考试大纲

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专升本政治考试是为选拔普通高校专科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阶段进行进一步学习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全面考核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3、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三)形势与政策1、国内形势与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会议和活动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2、国际形势与政策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热点问题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约 50 分)简答题(约 40 分)论述题(约 30 分)材料分析题(约 30 分)2、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约 3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约 60%形势与政策约 10%四、考试要求(一)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战胜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正如列宁所说:“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

”作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这门课是专业基础理论课,学好这门课不仅能够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分析社会经济变化的利器,而且可以为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各种社会制度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将自己的命运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微观经济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等基本原理,为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难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增强识别各种所谓的经济学理论,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术研究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通过分析研究,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一)内容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详见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考查目标(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三、考查范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导论(6学时)【考核要求及要点】一、识记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5、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6、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7、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的物质经济关系。

8、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9、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0、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有: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领会与应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在矛盾的运动中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精髓是科学的世界观、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0学时)【考核要求及要点】一、识记1、商品是用来交换(或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某种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是一个永恒范畴。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上进行的劳动,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考查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教学目的的达成度,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考核范围】商品理论、货币理论、价值规律学说、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学说、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及其分配。

【考核方法】《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包括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以及各部分考核所占比例和考核的具体要求。

1.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学生出勤情况(10%)、课堂学习态度及回答问题情况(15%)、课后作业完成情况(15%)。

2.终结性考核就是期末考试,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包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两大部分。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或口试、测验或操作技能测验;开卷或者闭卷等。

【期末考试对试题的要求】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主观性试题占50%,客观性试题占50%。

题型比例:单选题20%;多选题20%;名词解释题10%;判断题10%;简答题20%;论述题8%;计算题7%。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40:20。

【期末考试的具体内容】导论知识点:1.政治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考核目标:1.了解:(1)经济学的由来(2)政治经济学的产生(3)政治经济学的性质2.理解:(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掌握:(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经济规律(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运用:(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一章商品知识点:1.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3.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4.价值规律考核目标:1.了解:(1)商品经济产生发展的过程(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2.理解:(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特点(2)价值规律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3.掌握:(1)商品应具备的条件(2)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关系(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8)劳动生产率4.运用:(1)商品价值量的决定(2)价值规律的作用(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第二章货币及其流通量知识点:1.货币的产生及发展2.货币的职能3.货币流通规律4.通货膨胀考核目标:1.了解:(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2)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2.理解:(1)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2)货币的概念和本质(3)货币的职能3.掌握:(1)货币流通量的确定方法(2)通货膨胀及其影响4.运用:(1)正确确定经济中所需要的货币量(2)认识和运用纸币流通规律第三章企业和企业制度知识点:1.企业的产生2.企业的本质3.企业的作用4.企业制度的类型考核目标:1.了解:(1)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企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山东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

山东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

山东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山东专升本政治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大事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要求:考生应具备扎实的政治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考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五、复习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记忆和应用相结合,既要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同时,考生还应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提高自己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上就是山东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各位考生能够根据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祝大家考试顺利!。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2020年(专科)升本科第二次招生考试大纲《政治经济学》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2020年(专科)升本科第二次招生考试大纲《政治经济学》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2020年普通专升本考试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全面考核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政治经济学知识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所有考生应该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方法,重点把握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本质特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等知识。

二、考试内容(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政治经济学的性质;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1.商品及其内在矛盾;2.商品价值量;3.货币的本质、职能和货币形式;4.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5.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市场机制;6.价值规律及其作用;7.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形式;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基本方法;3.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剩余价值规律;4.资本积累规律及其后果;5.资本循环的特征、条件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内容;6.单个资本增大的方式、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分;7.部门之间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的机制及其意义8.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股息和地租以及股票价格、土地价格等;9.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10.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基本形式。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2.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分配制度;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体制框架;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

(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2.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码:学时:128 学分:8开课学期:第三、四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笔试额外携带的考试工具:无考试持续时间:110分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一、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课程是我系政教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考试的评价标准在于保证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运行的能力,完整和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本大纲依据《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及课程基本要求制定,适用于政教专业。

《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考试在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的能力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识记、理解、应用。

1.识记: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有关名词、概念、命题、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记忆和表述。

2.理解: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与综合,能恰当地用实例说明概念和原理或用概念和原理分析实例。

3.应用:要求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综合各原理的内容,灵活地分析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考试内容:导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一)识记:马克思主义创立前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三)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方法(一)识记:研究对象(二)理解: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含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方法。

(三)应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态度。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一)识记: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二)理解: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一)识记: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二)理解:产权和产权制度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一)识记: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二)理解: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一)识记: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二)理解: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三)应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第二章商品和价值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一)识记:商品经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理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第二节价值量(一)识记: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二)理解: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三)应用:技术、管理和价值创造第三节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一)识记:市场经济(二)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应用: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识记:货币的起源(二)理解:货币的职能第二节货币的形式(一)识记: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信用货币(二)理解:外汇第三节货币流通量(一)识记:货币的层次,货币乘数(二)理解: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三)应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四章资本和资本运动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殖(一)识记:资本的含义,资本的形态和构成(二)理解: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第二节资本积累和资本经营(一)识记: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二)理解: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经营,风险资本的运营第三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识记:资本的循环(二)理解:资本的周转(三)应用:循环和周转理论的现实意义第五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一)识记:社会资本及其运动(二)理解: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三)应用: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第二节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一)识记: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各自的实现条件(二)理解: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三)应用: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三节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一)识记: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二)理解: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三)应用: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一)识记:供求平衡与不平衡(二)理解: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第一节信用及其功能(一)识记:信用的产生及形式(二)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第二节信用制度(一)识记:银行和银行资本(二)理解: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第三节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一)识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产生(二)理解: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三)应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第一节竞争引起垄断(一)识记:竞争的特征与功能(二)理解: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和垄断第二节不完全竞争市场(一)识记: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类型(二)理解:垄断利润第三节有效竞争与反垄断(一)识记: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二)理解: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三)应用:有效竞争与反垄断政策的实施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一)识记: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识记: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二)理解:劳动力的买和卖(三)应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第三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识记: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二)理解: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三)应用:剩余价值率第四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一)识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二)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三)应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分配第一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一)识记: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基本形式(二)理解:工资的数量变动趋势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识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理解: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三)应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第三节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地租(一)识记: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二)理解:借贷资本和利息(三)应用:地租的作用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第一节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一)识记:企业(二)理解: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第二节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演进(一)识记:资本主义的个人业主制企业,从自然人企业到公司制企业的发展(二)理解: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变化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与治理结构(一)识记: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二)理解: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雇员持股计划”和利润分享制(三)应用:企业的社会责任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识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二)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原因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一)识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二)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第三节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一)识记:市场调节的局限及国家干预的目标(二)理解: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三)应用: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后果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表现(一)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二)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矛盾(一)识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二)理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矛盾第三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协调(一)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二)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协调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基本矛盾(一)识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二)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第二节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一)识记: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二)理解: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产品创新与资本主义的“创造性毁灭”第三节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一)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第四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一)识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二)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识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一)识记: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的影响因素(二)理解: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第三节从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识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二)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践特征(三)应用: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主要矛盾 (一)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及其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二)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三)应用:努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依据(二)理解: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三)应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识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二)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三)应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体制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一)识记: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及特点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一)识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理解: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应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第三节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二)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改革(三)应用: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一节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识记: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二)理解: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涵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居民(一)识记:在市场经济运行系统中居民的地位(二)理解:将计划体制下的居民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一)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二)理解: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前提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一)识记: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弊端(二)理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应用:努力实现企业制度创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第一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一)识记: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及其决定因素(二)理解:社会总需求的决定因素,社会总供给的决定因素(三)应用:社会总需求变动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一)识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一般条件,广义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条件(二)理解: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第三节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一)识记: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可能性(二)理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一)识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理解:科学发展观(三)应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第二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识记:经济增长方式(二)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应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第三节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一)识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二)理解:二元经济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应用:统筹城乡发展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第一节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一)识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二)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三)应用: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一)识记:国际贸易,国际收支(二)理解:国际资本流动,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略与政策第三节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一)识记: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二)理解: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及其原因(三)应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一)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一)识记: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二)理解:我国经济波动的状况及其原因第三节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一)识记:宏观调控模式(二)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三)应用:宏观调控手段第三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一)识记: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行政体制(二)理解: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三、基本题型及评分标准:题型比例: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约40%,非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约60%。

00008 政治经济学 考试大纲

00008 政治经济学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代码:00008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价值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各种矛盾的出现与激化使资本主义无法在内部解决,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念,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发展观;另一方面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经济范畴,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不同角度把握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客观要求与条件,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以下分章列出考核知识点并提出自学要求。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地位与研究对象,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体系和认识与利用经济规律,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难点在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认识与利用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第二节社会生产力一、生产力的形成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二、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三、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四、生产和交换的关系五、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第四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五节经济规律一、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二、经济规律体系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六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唯物辩证法、抽象法、归纳和演绎法、分析和综合法、数学方法、逻辑和历史法。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以下是一个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的示例:一、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二、课程代码:[课程代码]三、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四、学分:[学分]五、总学时:[总学时]六、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七、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它在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为其他经济学分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八、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九、教学内容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商品与货币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十、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 课外阅读:布置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十一、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平时成绩占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3. 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课程论文占比]%,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论文。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doc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doc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次考试是全日制经济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政治经济学部分。

本考试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关于考生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

考生用中文答卷。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内容参见考试大纲。

总分为50分。

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开始是由法国的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提出来的。

重商主义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理论探讨。

他们反对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维护自然经济、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把经济学的中心放在研究商品货币关系上。

这是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是,由于重商主义把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仅仅描述了经济过程的表面现象。

法国的重农主义学说是最早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农业看成是生产“纯产品”(剩余价值)的唯一生产部门。

重农主义对“纯产品”的研究,已使他们开始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上起了重大作用。

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威廉.配第开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到大卫.李嘉图最终完成。

古典政治经济学克服了重商主义的缺陷,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等重要观点,并接触到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在同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一、参考教材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 月出版。

二、考试要求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考试内容第一篇导论识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第二篇商品与货币第一节商品1、识记:商品;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2、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第二节货币1、识记:货币;价值形式;价格;价值尺度2、理解: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量的决定;货币流通规律3、运用:货币的本质及职能第三节价值规律1、识记:价值规律2、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表现形式3、运用: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的作用第四节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识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买方市场;卖方市场2、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经济与经济的关系3、运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第二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1、识记:资本总公式;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2、理解: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商品的特点3、运用:资本的总公式的其矛盾及其解决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识记: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运用: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第三节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识记: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2、理解:资本的本质;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3、运用:剩余价值率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第四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识记: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2、理解: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运用: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第五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1、识记: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2、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3、运用: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第四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1、识记: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2、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3、运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1、识记: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资本集中;相对人口过剩2、理解: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3、运用: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1、识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3、运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第一节资本的循环1、识记:产业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3、运用: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第二节资本的周转1、识记: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固定资本;固定资本磨损;固定资本折旧;折旧费;折旧率;年剩余价值率2、理解: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3、运用:资本总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识记:社会总产品;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2、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3、运用: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第四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2、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3、运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特点第六章资本和剩余价值和具体形式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1、识记: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2、理解: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3、运用: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识记:商业利润;商业流通费用2、理解:商业资本的形成;商业资本的作用3、运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产生的具体途径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1、识记:借贷资本;利息;利息率;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票;股票价格2、理解:借贷资本的本质;利息的本质;银行利润的形成和来源;股票的价格决定3、运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1、识记: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2、理解: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3、运用:资本主义土地价格的决定第三篇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1、识记:垄断;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2、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运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性第八章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1、识记:国际卡特尔;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一体化2、理解:经济全球化及主要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及其主要组织形式;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3、运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九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识记:食利阶层;食利国;货币信用制度危机2、理解: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多种危机交织并存;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1、识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3、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3、运用:认识和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分析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性质及地位和作用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1、识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源配置;市场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作用;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3、运用: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第十三章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1、识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2、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运用: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相互关系;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个人收入分配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理解:我国现阶段非按劳分配形式;先富和共富的关系3、运用: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非按劳分配形式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商业和金融1、识记:生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渠道;金融体系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特征;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运用:我国现阶段怎样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现阶段怎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1、识记:对外开放;自力更生外汇;外汇汇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2、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3、运用:我国为何要实行和怎样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1、识记: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均衡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2、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及手段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1、识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理解: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别3、运用: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运的必然结果四、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政治经济学考试时间为90分钟,在综合课考试满分150分值所占比例50%即75分,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1.单项选择题:10×2分=20 分2.多项选择题:10×2分=20 分3.简答题:3×8分=24分4.论述题:1×11分=11 分试题难易适中,其难易比例为:较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10% 。

专升本《国际贸易》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五版。

2.李晓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3.张纬.国际贸易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4.王启云.国际贸易[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二、考试要求国际贸易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一般原理基础上,阐述了贸易利益、贸易政策、贸易壁垒以及基本贸易实务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掌握古典、新古典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刻认识国际贸易对贸易参与国整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把握国际贸易政策、贸易保护措施的制定与效应,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运行机制、规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一般流程,并能基于一般原理分析各类国际贸易现象。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导论1、识记:(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含义;(2)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定义;(3)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定义;(4)对外贸易量的含义;(5)对外贸易差额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