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
内容摘要:角色游戏是3-6岁的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产生师幼互动的重要教育途径。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途径和手段,相比起小班和中班而言,大班的师幼互动更重要也更微妙。但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角色游戏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教师和幼儿互动的消极因素,如教师会忽视幼儿的独立性,师幼互动模式单一等等,因此找出这些因素及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字: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师幼互动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以及心理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成人,他们活动的自主性明显提高,创造的欲望要比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强烈,游戏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更强,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但大班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年,是幼儿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的一个转折期,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角色游戏来帮助幼儿完成这样一个转型。
一、大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意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实践中幼儿园总是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而在众多的游戏之中,教师常常采用角色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因为角色游戏全面地反映了幼儿游戏的特点:如游戏的自主自愿性、虚构性、社会性、愉悦性等,由此可以看出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角色游戏能促进大班幼儿的智力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囿于年龄小,经验的欠缺,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而言,角色游戏更多的成为引起他们注意和兴趣的一种中介,而对大班幼儿来说,角色游戏的内涵相当丰富,在角色游戏的世界,大班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设计决定游戏的材料、方法、情节以及伙伴。在实习中,我班的杨瑞恒、王之宸等几位幼儿特别喜欢《恐龙明星》这个故事,在一次晨间活动时,他们自然而然的利用角色游戏再现故事情节,虽然他们手里只有玩具、积木等有限简单的资料,但他们却能借助这些简单的材料,搭建群山和小路,创建游戏所需的场景积极进行游戏。
此案例表现出,开展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想象活动,酣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角色游戏能促进大班幼儿身体和语言更好的发展
大班幼儿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角色游戏能给予幼儿充分强化这些动作的机会,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会细心的为“宝宝”扭纽扣、喂“宝宝”吃饭,不但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为逼真丰富,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手指小肌肉的精细小动作,“爸爸”的工作是运输工,他反复装运玩具,促进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比较丰富,互动增强,游戏中的对话增多,如在“小菜场”的游戏中,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你好,你要买什么菜?”、“你好,我想买…”,顾客与顾客又会彼此打招呼。特别是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角色对话已不再局限于模仿,开始出现创造,在我实习的班上的陈灿铭、步苏轩、刘建川这几位幼儿在玩“甜心超人"的游戏时,他们有动画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也会出现一些他们想象的场景中人物之间应如何对话,如“甜心超人”打败了坏人时,被帮助的“人”会夸奖他太给力了,这样的角色对话可以使大班幼儿的语言更加丰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及其价值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既可以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景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之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改变,从而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要注意与幼儿建立一个积极有效地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的类型包括教师主体型、幼儿主体型和平行主体型,由于角色游戏的生活性(角色游戏能真实的再现生活,大班幼儿在其中会接触到一些困难)和创造性很强,而且大班幼儿即将走出园所,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大班师幼互动的类型更多的表现为教师主体型,即教师控制型—幼儿接受型,那么教师与幼儿之间很难建立一个积极有效地互动。而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
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在角色游戏中,相比起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大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需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样的师幼互动,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大班幼儿游戏能力的水平和需要,有利于教师以各种形式提醒他们做得不足或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他们适宜的帮助,从而使他们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使角色游戏的情节更为生动,让大班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赞同,教师也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以寻找到大班幼儿的兴趣点和闪光点,相互信任。
三、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易出现的问题
1、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在角色游戏中,不少教师会不自觉的以“主宰者”身份出现,这会使大班幼儿的兴趣受到限制。大班幼儿比较喜欢角色互动强的合作性游戏,而在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中,不少教师习惯于控制着整个游戏活动,左右着幼儿的行为,使他们处于服从的被动地位。在一次见习我就发现,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玩角色游戏之前,就帮助幼儿安排好游戏的主题、内容以及角色的分配,原因是害怕一些冲动的幼儿玩的时候会累着自己,弄得全身大汗而导致生病。应该说教师的目的是好的,但是违反了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使幼儿的行动受到了限制,长此以往幼儿的游戏兴趣必然受到限制。
2、幼儿的一些游戏行为被误解
相对于小班和中班幼儿来说,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更加丰富,教师的指导与介入的目的主要是扩展游戏内容或者干预不适宜的行为,但是在一些角色游戏中,有的教师看到幼儿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时,没有了解情况,就出声阻止游戏的继续进行,批评幼儿。如“汽车站"的游戏,有几位“乘客”上了车,先后买好了票,然后有一位“乘客”当起了“小偷”,他把手伸进了一位“女乘客”的包,于是大家一起抓他(场面很混乱),教师看到了,急忙制止孩子们,责怪他们胡闹,一点也不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其实他们只是在电视中看过这个情景,于是在游戏中会自然而然地再现真实的情景,他们只是由于游戏的需要才会出现“打架”行为,而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干预,会使他们游戏的积极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