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远历史及风俗习惯简介
靖远县滨中华民族文化摇篮黄河之畔,属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之一,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地处边陲,民族往来频繁,陡迁不定,战乱接踵,兴衰多端……凡此种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
靖远县民族徙迁活动情况
靖远县自新石器时代已有了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长期以来为各兄弟民族共同生息经营。
先民活动情况史籍记载简略。
《康熙·靖志》谓“古会州(按:今靖远县)为西北荒幅边徼,昔人据险卜筑,不过恃大河为天堑耳。
而河外即沙塞毳幕”及“靖远虽古羌戎地。
”这说明靖远县自古以来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
如遗留至今的地方名有“乌兰山”、“打拉池”、“迭烈逊”、“哈思吉”、“毛卜拉”等均为蒙语,足证其蒙民居住过。
就姓氏而言,据《甘肃省通志》载:“甘肃地处边陲,屡经兵燹,私家谱谍,荡然无存,欲考姓氏源流,戛乎其难”。
其中所搜集到有关靖远的姓氏极少,仅有:
赵氏:靖远赵率教,明万历中,历官延绥参将、总兵官、右都督。
郭氏:会州郭蛤蟆,金兰会洮河元帅。
王氏:靖远王进宝,清初以功擢陕西提督,奋威将军,谥忠勇,子用予历任松潘、固原、太原、凉州四镇总兵。
潘氏:靖远潘育龙,清康熙时以功授肃州总兵,擢固原提督、谥襄勇。
子福游击、祥重庆知府,祺、衸、褘康熙举人、从孙之善川北、西安二镇总兵。
陈氏:靖远县陈善新乡县人,明初由靖远卫百户升指挥佥事,历
任宁镇副将,子纪,纪子谟,谟子节,节子取学,取学子宏荫,宏荫子五瑞相继袭。
魏氏:靖远魏益其气先三原人,父从征满四阵亡,益以功授靖远卫百户,子荣升副千户,子堂,堂子继宗,继宗子印,印子承勋相继袭。
展氏:靖远展誉美,清朝邑训导。
房氏:靖远房怀明,怀明本卫指挥,弟恺官邓州同知,房镐子恢,孙凤时皆能世其家学。
房世纯,清武生,凉州游击。
火氏:靖远有火家台子,皆火姓居之。
这些姓氏大部是其人显达而记入的,不能尽括靖远先民的姓氏,这种局限性,失去了原来的面目。
同时据《甘肃通志稿》载:“甘肃境内之伊斯兰教徒始为元世祖至元廿八年(1291)以甘肃旷土赐回回昔宝赤合散等俾耕之。
英宗至治二年(1322)免回回屯戍河西者银税(《元史》)是为回回入甘肃之始”。
其中所列述当时伊斯兰教之姓氏有:沙、哈刺鲁、马、丁、海、毕、陕、闵、绽、鲜、页、古、拜、善、韩、苏、白、田、高、虎、周、哈、李、张等,这些姓氏,在今靖远县境内的大部分伊斯兰教徒中仍占多数。
根据靖远旧县志和各种残存的石碑中调查,汉人中自古以来沿用的姓氏有:
丁、于、王、张、李、赵、虎、汪、万、汜、肖、左、苏、魏、扈、吴、路、贺、霍、陈、刘、房、齐、焦、朱、温、卢、邢、武、宋、高、苗、金、程、牛、马、陆、侯、谢、薛、杨、柳、权、徐、
许、郑、邓、宁、傅、袁、叶、苟、姜、蒋、江、郝、何、邱、仇、谭、寇、董、冯、门、夏、贾、俞、朱、毛、田、罗、雒、白、韩、曹、郭、葛、段、范、蒲、孙、乔、卞、里、蒙、雷、拜、窦、杜、裴、麻、安、师、史、车、孔、孟、屈、章、来、梁、秦、唐、汤、祁、滕、关、顾、康、严、邹、童、景、单、莫、巩、周、吕、骆、阎、钱、沈、海、蔡、黄、常、卜、方、强、柴、詹、展、辛、韦、岳、石、米、林、姚、任、冉、包、曾、康、廖、拓、毕、耿、闵、牟、狄、火、妥、哈、胡、蒙、邵、洪、边、樊、龚、雍、聂、党、成、永、舒、崔、尹、吕、豆、占、戴、訾、昝、苏、折、粟、黎、陕、绽、鲜、善、沙、页、黑、行、欧阳、哈刺鲁、倪、靳、荆、柯、问、南、种、甄……
这些不同姓氏的汉人散居在靖远各地,说明靖远确是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多民族之地。
靖远历史上的民族聚散
靖远民族聚散的来龙去脉,据《靖远新志》中载:“靖远古为边地,汉始辟为县,西晋之乱沦于鲜卑,唐广德时陷于吐蕃,西夏、金、元迭为征战,明代套部(蒙古)不断犯境,故土著大族绝少,现有人民多半以从军开垦而来者,其源流可分:
1、移民实边而来者自明初多来自山西洪县古槐树移民处。
2、从军而来者有明之世靖远扰于北虏,岁无宁日,始正统二年边患日急,乃设卫防河,靖远户口在档案上始有确实之记载。
然时所谓户口者,完全为移来军户分所屯垦,民户廖廖,殆不可稽。
而树今
日户口之基础,则此数千百军户实为之(《靖远新志·户口略》)。
3、宦游而来者如旧志中所载,明清远卫指挥房贵便落户在靖远,其后裔多在今乌兰乡新城村。
4、经商而来者历代山、陕、豫、川等省来靖经商后落户者为数不少。
5、游幕而来者如旧志载明陈善幕游来靖,后在甘盐池落户教学。
6、谪戍而来者如明嘉靖时翰林郭宗皋从山东福山谪戍靖远。
清末王孝、王典等充军在靖远落户。
这些从外地来靖远定居的户口。
民族列在各旧志中均无记载。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有汉、回、蒙、满、苗、藏、壮、土、侗、维、东乡、保安、土家等十三个民族,共计人口395966人。
其中,汉族391768人、回族4090人,其它各民族为数不多。
靖远人民习性
据有关史籍记载:
大明一统志》云:“人习武艺,不畏攻杀”。
《巩昌府志》云:“卫于外徼,仅隔一衣带水,九边皆推其人勇猛善战,敌人号为拾儿军,常避之。
然其俗则恂恂循礼度,富者务债储缓急,则出以助饷,贫者安闾里,闻惊则奋勇当先,岂所谓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犹存秦俗之习尚乎!”
《旧志》云:“靖远虽涉边僻,人多朴实淳厚,以耕牧为计,以园圃为业;人多刚劲好斗,射猎是习,虽处荒塞,亦有尚义者”。
“人多醇良,尚礼义,不事浮夸。
然近日多务末技,以巧诈相竟,是又不
可以一定论也”。
《成化靖志》云:“网绕河环,原隰平衍,性质实尚賙,务猎,力学”。
《康熙·靖志》云:“人习战斗,身昌矢石,虽披坚执锐而捍卫牧圉若性生焉。
负刚劲、尚气节,殊猷奇绩出其中,忠勇气侠出其中,封拜接踵,勋名烂烂,迄今阀阀甲第联蝉,桑梓何其盛也。
乃今却走马以粪,而四郊无垒,八荒奠安,质朴者尽力田畴,颍秀者潜心诗书,师严道尊,塾多执经问业之子,畏法远刑;邑鲜健讼告讦之风,岁时祀先展墓,不愆反本之义;婚娶纳采,亲迎犹端正始之道,犷猂之气久消,无复金华之旧染,宽柔之教谁施,恒多善下之谦。
……然而军民杂处,往往游气不事生业者不乏,而士气亦日以颓靡不振,是则仁里之一梗也”。
这是旧志中所搜集到仅留存下来靖远人民习性情况的部分史料。
至近代仍保持着人民尚武勇于捍卫祖国和反抗外来侵掠的优良传统。
如地下党抗日义勇军早期在靖远的组成及活动。
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中靖远人民在人力物力方面的踊跃输将、英勇献身、不畏强暴、英雄辈出,皆习性之然也。
同时不尚浮华、修饰、勤俭、朴素之风迄今不衰,万以耕读为重、互助为荣,并在甘肃享有文化先进县之称。
靖远人民的生活
居住:靖远县人民历来居住以堡、寨、村、庄、户、水、山头、崖湾为聚集点。
如平滩堡、裴家堡、泰安堡、新堡子、刘家寨子、杜家寨柯、贾家寨柯、三合村、论古村、唐庄、路庄、三百户、五百
户、马饮水、营盘水、贾家山头、张家崖湾等。
而这些居住点,又多民族同姓集中于一地,与地处边防防御自卫有直接的关系。
居住的形式有楼房、瓦房、土房、高房子、土窑、石窑、箍窑、棚道、卧铺子、铺面等。
楼房:为富有者所居,多系竭山式屋顶,或为一藉水,木楼板,两至三层,数量不多。
现今城乡有的家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起钢筋水泥的楼房,为过去所没有。
瓦房:是一些富户所居,多为“四合头”的天井,前为街门,进为影壁,北为四明柱或深门浅窗三及五间的上房也叫堂屋,两房连耳房,南为三间对厅,东西厦房各三间,后面建有围房、厨房、畜厩、厕所。
这样的四合院在全县为数不多。
现在建起了土砖木结构、机制瓦铺顶,以及砖院墙、贴磁砖等新房,较过去坚固、美观、宽敞,大大超过了以往。
土房:全县到处可见,即所谓土搁梁,墙壁、房顶不用砖瓦,根基用五至七层砖或以石砌,结构、门窗均极简单,只用一道梁,亦有四合院形式者,但不讲究。
近些年来这些老式的土房,除山原干旱地区外,已多由新建的土砖房及少数户的水泥平顶房所代替。
无论瓦房或土房均为平房,尽管建筑规格、造价不等,但式样大同,主次严分(高低),有所谓“三间上房挎耳房”意指长辈住上房晚辈住偏房之习。
高房子:是旧社会一些农村建于堡上或院宅中高出院墙的独间小房子,多筑土为基,建其之上,三面开窗,一面为门,用以守望,今
除少数乡村尚有保留外,新式院落多不修建。
土窑:在山原干旱地区缺少木料和建筑材料,依山挖成土窑洞,沿外表按有门窗,组成四合院状,“冬暖夏凉”誉为“神仙地府”。
有人咏诗形容曰:“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窑洞无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现已逐渐淘汰,由土砖房所代替。
石窑:又叫窨子,多开凿在沿黄河一带的营防滩、碾子湾、独石头、河包口等地及东湾砂梁、四龙等地的陡立红砂峭壁悬崖之间,以水或靠山为险。
窑中设有磨、碾、灶房,讲究者雕有花纹图案,援绳而上,为历代先民避战乱藏身之所,今上述各地仍留有残迹。
箍窑:是用土基块拱成的半圆形窑洞,以草泥裹里外,安有简易门窗,既可住人亦可供储藏物。
一些田边地畔亦多有此窑,用以看守庄稼。
棚道:是以土坯作墙,上架简易梁檩和细椽,以草泥上顶,多用于圈牛羊牲畜或作磨、碾加工房。
堡子:是用土夯筑成的小型土城池,有女墙、炮台之备并有铁门,有的一家专筑,有的数家或阖村共筑,为旧社会防匪乱之所,其中住房,建筑量力而为,不拘形式。
卧铺子:以木作框架,上覆以蓆片或草泥,可以移动,多用夏秋看守田园,秋后收获完结则搬回家中。
铺面:也叫铺子,多为临街而建,敞门内设铺柜、货架,有的单间,有的一连数间,专为经商营业之用,城乡村镇都有。
今已为现代商店代替。
饮食:靖远县的民间饮食传统惯为一日三餐,而农村一般为四餐,早起的一顿喝茶吃馍叫“早干粮”,九点多钟的一顿餐叫“早饭”,下午三点多的一顿叫“吃响午”,下午收工的一顿叫“吃黑饭”。
城市一般为早、午、晚三餐。
主食:主为小麦、黄米、大米、小米(谷米),次为玉米、高梁、荞麦、莜麦,扁豆、黄豆等。
其中以“白面、黄米、大米”为主。
蒸食:有麦面发酵作的花卷、蒸镆、“月饼”、“马蹄子”、包子、饺子、穷馍馍、“鸡卷子”、“金裹银”(白面夹黑面卷子)。
米面蒸的甜米黄儿、锅塌子(又叫半驾洼)。
玉米面做的发糕等。
这些蒸食食品中以白面镆镆最为普遍,城乡各家皆能蒸制。
尤以白面花馍馍夹有姜黄、红麯、香豆、清油,巧作成各种花样的油塔子、油卷子,送“满月”的“马蹄子”。
过喜庆酒席上的花馍馍能作出巧小的“菊”、“荷”、“佛手”、“梅花”、“海棠”、“如意”、“万卷书”、“芭蕉扇”等玲珑活泼的形状,十分美观。
各家竞奇斗巧,一家胜过一家,是有艺术性的蒸食,除了蒸食之外,还用莜麦或小麦、糜、谷等杂粮炒熟后磨成炒面,干舔或拌食皆可,如同藏民的“藏巴”。
煮食:是日常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饮食之一。
多用麦面制作,其品种有长面(分细、宽、柳叶、二细、圆梭等)、挂面用麦面和盐水拉成晾干后煮食。
“截截子”(是以柳叶面条切成五寸左右的面条)。
旗花子(是以擀好的白面页子切成菱角形者)。
砌食子(以合好的白面在草帽上搓成形如贝壳者,又叫麻食子)。
跌疙瘩(是以合好的面,以筷子挟为小块者,又叫懒婆娘饭)。
灰豆饭(是先用灰煮熟扁豆,
再下入旗花子成赤褐色者)。
面片子(分软、硬两种;软为活面手揪、硬为面叶刀切)。
掣面(是以合好的面拉成长条者也叫软面,细园形的叫“鸡肠子”)。
其它如用荞面作的削精面,用黄米和“花旗子”同煮的叫米合面也叫“混江龙”。
其中以长面专讲擀、切、刀工,既是家常饮食,又是逢节过年招待客人的主要煮食。
过去以手工擀面页,然后以刀切成细宽两种,最细的有如丝线,宽的宛如韭叶,煮成后添入臊子汤或酸汤,清得扑鼻,用筷子捞起,似千条银丝,是家庭妇女向客人显示切面手艺的“拿手戏”;并代表“长乐”“长寿”独具地方特色。
今已为机器压面取而代之。
副食:以各种蔬菜为主,肉类、禽蛋、鱼类、野菜为辅,吃菜分拌菜、熟菜、炒菜和醃菜等,多以拌菜为主,炒菜次之。
拌菜:多加以佐料油、盐、醋、熟油等,用切或煮熟,应时拌食也叫凉拌。
如黄瓜、韭菜、蒿笋、苴莲等多洗净切丝凉拌。
葫芦、茄子、菜花、白菜、芹菜、包心菜、洋葱等既可煮熟凉拌,也可以荤油、清油炒食。
民间一般以拌食为主,炒食者甚少。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蔬菜种类增加,如灯笼辣椒、西红柿、塑料棚的早菜提先上市,丰富了副食品来源。
一般家庭除拌菜而外,多讲究炒菜,亲友到家,先是拌菜佐酒,然后量力上各种炒菜,随上面食或米饭。
炒菜:除有客人来,一般吃饭只炒蔬菜,节日、春节动劳,猪、羊、鸡、禽蛋、鱼则逢有喜庆宴席和款待客人时为之,除炒之外,尚有烂、焖、燉、烩、爆、炸、卤、酿、糟等制作方法,品类繁多,如黄焖鸡、大杂烩、炸丸子、爆炒里脊、酿八宝饭、糟肉、烂羊羔肉、
卤肉等不一而足。
醃菜:秋末冬初,城乡人民皆有醃菜的习惯,以补充蔬菜淡季之不足,既经济又节约,系古今之传统。
醃菜的种类以白菜为主,先把选好的白菜切根洗净,在锅内煮得半熟,捞出后挽成一束束小把,装入缸内,撒入青盐、花椒等,以净石块压其上,待发酵有酸味时食之,也叫酸白菜。
除此之外还有用盐水泡醃的红萝卜、苴莲、韭菜、辣椒以及加糖水调料泡的糖蒜。
干旱地区的农民因蔬菜不能经常供应,多有一年到头吃醃菜者。
野菜:以田头地边的苦儿菜(败酱草),野韭、野葱、黄花菜尖、槐花、榆钱(以上二种可作穷馍馍)、香椿芽、地软儿、低留儿、枸杞芽、苜蓿芽等或凉拌或炒,限于季节为数有限,不甚普遍。
饮料:过去农村以烧焦麦粒及大枣烧焦为麦茶,枣儿茶饮用解渴极为普遍。
一般家庭接待亲友用茯茶和绿茶泡沏,但不普遍。
现在一般人家以泡茶或熬罐罐茶,有时加入白糖作饮料,招待客人。
浆水:以芹菜、香菜叶用面汤发酵制成,稍带酸味,清凉可口,为城乡夏季消暑普遍饮料,并可制作浆水面。
除以上通用饮料外,还有常用的米汤、油茶、醪糟、酒醅子水等。
服饰:靖远县由于地接内蒙,人民以衣着结实、耐寒为主,不尚华丽,提倡朴素、清洁、补衲,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和“蛇退皮”、小的穿大的退下衣服之习。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当时社会轻工业落后,民间衣料多用陕西和本地纺织的土布、毛褐子以及机织白扣布、黑洋布、斜布等。
绸、缎
子、毛料除结婚行“彩礼”之外,一般人多不使用。
此外羊皮、毛线织品、毛擀品(毡、衣、裤、袜、帽)也是衣料之一。
建国以来各种棉纺品、化纤、丝绸衣料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进入了千家万户,人造革和进口衣料的穿着到处可见。
衣服式样:建国前男女老幼都穿以手工缝制的便衣,男以对门襟上衣、大裆裤为主。
女以大襟上衣、大裆裤、旗袍为主。
男子出门访亲友穿长衫,戴礼帽表示礼貌。
妇女民国初穿旗袍、大袄、裙子、但不普遍。
小孩则穿小袄、小褂、开裆裤(又叫叉叉裤)。
夏季一般人多穿单夹夹子(背心),戴草帽。
夏季一般人多穿单夹夹子(背心),戴草帽。
冬季农村男人多穿老羊皮袄、棉衣、棉裤。
富有之家多穿搭布、绸面子的羔子皮袍、袄,但为数不多,至于长袍马褂乃是极少数富有者的特殊衣着,为一种特殊现象。
建国以来,衣着的式样及衣料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衣料已由化纤品代替了棉麻毛织品,由缝纫代替了手工针线活。
服式方面男则中山装、军便装、军大衣、半截干衣、宇航服及毛织衣裤为主。
对门襟便服、长袍长衫渐次稀少。
女则以大、小翻领、西装、滑雪衫、风雪大衣等新颖服装为主流,大襟衫袄及大裤裆裤为一般老妇穿着。
至于鞋袜,建国前多为家庭自作的家生鞋,现在鞋、袜多买于商店,穿皮鞋、胶鞋、布鞋、塑料凉鞋经济普遍。
雨天胶靴、春夏秋穿单鞋,冬则棉皮鞋,妇女穿高跟鞋、靴者也遍及城乡。
建国前大头棉窝窝、麻鞋、草鞋、毛线鞋、绣花鞋、单夹布袜子、皮袜子已不多见。
唯小孩一般仍多穿家做鞋,结实耐用。
农村妇女有的仍以做家生鞋为己
任。
日常用器:
睡卧具:靖远城乡人民皆以睡上坑为习。
土坑均以土坯铺石板或草泥坑面子砌成。
通间砌一大炕者叫通间炕。
以炭炉通火者叫火坑或叫掣炕。
以柴草畜粪等煨烧者叫煨炕。
这种热炕在靖远有悠久的历史,保温性强,适宜高寒地区取暖,可防风湿,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中的创造。
个别家庭今也使用板床,也有使用钢丝床、思梦席床和沙发床的。
灶房炊具:一般灶房都有泥、砖所砌成的一锅或双锅的锅台也叫锅头。
小家庭多用小泥炉子。
多烧煤炭,乡村多烧柴草。
现在用烤箱和铁炉子者较多,部分家庭的锅台已用水泥或磁砖砌制,小鼓风机已使用较多,液化气炉在个别家庭已派上用场。
室内用具:建国前一般家庭内用具以桌、椅、柜、凳、炕桌、条凳等为主。
现在除少数干旱地区家庭外,多数家庭除桌、椅外,有大小立柜、五斗橱、铺盖床、写字台、梳妆台、沙发、靠背椅等,一部分家庭使用综合家具。
电器用品、彩电、黑白电视机、录收音机、收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电炉、电褥子、石英钟、电子钟、电冰箱等,已在一些家庭不等设置。
照明用具:解放前以清油灯、煤油灯、汽灯、土蜡烛为主。
现在全县大部分地方通了电,电灯代替了古老的油灯。
不少家庭已按上日光灯、台灯、落地式台灯、华丽的吊灯,手电筒的使用极为普及。
粮食加工用具:解放前全县以石磨、石碾、土油榨加工米面和油
料。
建国以来除国营面粉厂外,各式小型钢磨、碾米机、粉碎机、压面机、榨油机、豆芽机等代替了沉重的手工操作,连牲畜饲料加工也使用上了机器。
日常生活用具:旧社会人们外出多用提篮(叫笼笼子)、钱褡连(叫钱叉子)携带什物。
去乡下多手提木棒(叫鞭干子),以防恶犬伤人。
部分人手中提旱烟袋、羊角、鹰膀骨烟袋,这种烟袋,内久积的烟油是无名肿毒和蛇咬伤的有效敷抹剂。
鹰膀骨烟袋,吸久之后,是治大牲畜结症的特效药。
妇女们身带针扎子,在家身边多使用针线蒲篮。
随着时代前进现在一般人外出多提人造革提包。
除农村老人外,旱烟袋则以纸、卷烟取代。
妇女的针扎和针线蒲篮农村尚有,城市已不多见了。
靖远人由于一年四季多风沙,人们都喜带有色茶、墨眼镜、变色眼镜。
城中妇女亦多戴太阳眼镜及变色眼镜者和戴耳坠、戒指的风气大行。
儿童玩具:一般儿童玩具有皮球、毛蛋(毛线加棉花缠成的圆球)、毽子、沙包、风转、弹弓、风筝、铁环、打猴儿、弹丸、纸牌(牛九儿)、扑克、口琴、麦杆响响、下方、走窑儿、驰子儿、象棋、军棋、升官图等。
现在又加入新式机动和电子游艺及玩具。
交通工具:建国前一般人外出多为步行、陆路或骑驴、乘马、坐大车。
短途运输有单轮推车子。
水路沿黄河两岸多顺流乘羊皮筏子,过渡除羊皮筏子外用木船摆渡。
现在一般人外出除步行外,遍用自行车,少数人拥有摩托车,大中型及手扶拖拉机,有的家庭有汽车。
沿黄河铁桥、索桥及汽船摆渡。
靖远礼仪
语言方面:青年人及小辈在老人及长辈面前讲话时忌手舞足蹈,粗声大气,须侃侃而言,表示恭敬。
老年人教育青年及子女时忌用恶言垢语,否则人呼之为“老不正经”。
开玩笑要分老少、场合、同时须有分寸,不能过头。
一般讲话要有礼貌,不能带把子(不文明言语),称呼他人为“尊”、“贵”;自谦为“贱”、“愚”或“家”等。
生活方面:问路寻人须对人尊称,不能“白搭话”以免拒答。
同时乘车、马时须暂停,下车、马而问之。
访亲友或去他人家,须先扣门通声,擅入者为不礼。
若迂所访之家养狗,得先请主人挡狗,不得乱打,以免犯“打狗看主人”、“打狗欺主”之嫌。
投亲访友以问男为主,若先冒然问女,视为轻薄。
主要不让坐,客人先坐为不礼,坐时客左席,主人坐次席为客者须谦让,不能冒然左席。
但小辈、青年人不能就上座,须偏坐。
招待亲友主家量力待以饭菜,亲友不得显嫌弃之态。
动筷子先以挟粗、淡菜为礼。
不得使菜盘尽空,主人加菜时,客人须拒止,表示满足。
老少进食时除病者外,不得卧食,以卧食为懒慢。
食馍馍时不得剥皮。
吃饭不能尽量时,得先以另碗拨出,不能剩饭菜。
并得将自己搿开的馍馍吃尽,不能残剩。
饭碗须清理干净。
更不得以筷子敲餐具,以为不恭。
衣扣须整齐,鞋不能踏拖,去他家脱帽不得倒扣,以帽口朝上为
礼。
在家或路遇讨饭者,表示同情,量力帮助,不得恶语谩骂。
邻居、亲友有喜庆丧葬大事,须携礼品庆、悼,并帮助料理、代劳。
父母对子女以慈爱教育为责,忌溺爱娇养。
兄弟妯娌中主张和睦。
交朋友以诚实为本,以不瞻父母老人者为不齿叫“忤逆”。
宴席礼节:
不论庆、丧席均设方、圆桌或炕桌,方桌以八人为一席叫“八仙桌”;圆桌以十人为一席表示“十全”。
桌之正面为上席,对面为首席(主人座)其他为陪席,有的也把上席称首席。
入席以辈分大小依次就座。
有“父子不同席”,“岳、婿、舅、甥不同席”、“长辈与小辈不同席”之分。
入席后上席老者不动筷子,其他人不能先动,老者不离席其他人不能先离开。
这种清规在旧社会必须遵行,不然认为是主人招待不周。
现在一般喜、丧宴以来人先后凑齐一桌人数,即开一席,不受上述旧习的限制,人多时还形成挤抢的风习。
酒席分前、后场,一般前场有四拼盘,或全盘子以佐酒,主人敬酒后方能动筷子。
接着上正菜,有八道、十道和十三道之别。
最后上汤则全席终场。
好酒者另设专席称“酒台”,由专人招待,酒敞开供应,任何人都能参加畅饮。
丧事(又叫白事)边来客边招待多用大杂烩“碗碗菜”,一人一碗具分食之优点,然后加添菜,以食足为了。
对喜、丧事所来之尊客(即娘家人、娘舅家、又叫骨头主)另屋专席招待,以示尊敬。
喜筵行令猜拳,丧事禁之,示哀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