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复习:第2单元 文化与创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1、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P31页 •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态度和原则)P32-33页 • 3、文化传播的3途径、1主要手段及文化交流的意义P34- 37页 • 第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1、传统文化的2特点P42、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4表现 •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正确态度 ②正确处理继 承与发展的关系P43-44页) • 3、影响文化发展的4因素,特别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P44-46页
⑴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要设计具有本国民 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 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色彩。 •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 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③各国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奥运会会徽正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也是遵循各国 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6分)
• 第5课 文化创新 •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 新的关系)P48-50页 •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3途径、1方 向)P52-55页 • 3、在文化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中华 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P53、 54页 • 综合探究2 • 1、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P56页 • 2、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P56页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说明了 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非常学案P76页第22题
• ①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文化的 特点,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 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这是 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 • ③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 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 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 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 力。
⑵结合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 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 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于中国传 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 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华,还体现了时代精神。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 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 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 分)
• 1、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埃及开罗阿拉伯 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温家 宝总理指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东 西方文明的交流。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 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 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 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 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 (1)分析温总理提出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原因和如何正确对 待文化的多样性。 • (2)中华文明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体现 《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 (3)简要说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如何才能再创新辉煌?
(3)简要说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 明如何才能再创新辉煌?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也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②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 重要途径。
• 2、材料一: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 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 奥运会会徽。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了中国,感受到了 中国文化的魅力。 •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中国感到骄傲,让世 界为之惊叹。 •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 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的“中国画 卷”,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髓。 •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 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 ⑴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要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 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 • ⑵结合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中法文化交流 之春” 意义(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 ① 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有利于不 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两国人民 的相互了解。 • ②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为中华文 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 时,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 3、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外交逐渐成为我国继经 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整体外 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同世界上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 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 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 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 宽。实施品牌战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中华文 化的影响力。“春节品牌”、“相约北京”、“亚 洲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已成为世 界上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 ⑴我国为何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9分) • ⑵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为什 么?(6分)
⑴我国为何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9分)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 展,而且能够促进国家间的政治交往和政治互信。 •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对外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我国 文化创新和世界文化繁荣。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②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 一。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 的另一重要途径。 • ④文化创新中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 闭主义”,及“民族虎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等错误倾向。
• • • • •
1.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②奥运火炬传递 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④大众传媒
B.②③④ D.①③④
)
• A.①②④ • C.①②③
• 2、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 种邮票和邮资封。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 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 “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 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 •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 3、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 是指( ) • 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B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C.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D.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⑵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 为什么?(6分) • ①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 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坚 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 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 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 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 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 4、2008年7月4日,随着两岸周末包机的正式启 动,将近六十年两岸关系互动的历史揭开了崭新 的一页。 海峡两岸的关系互动,由开始特殊群体 (大陆老兵)返乡探亲,到普遍性的单项旅游观 光、文化、体育、教育等民间交流,再到求学、 求职、通婚以及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等举动。周 末包机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突破,它使两岸遥望成 为历史,是直航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全面 直航的新起点。这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 它实现了两岸同胞的强烈愿望,满足了两岸同胞 的共同期待。两岸透过这样的接触、交流和互动, 和平统一、共创双赢、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两岸能实现和平统 一?6分
(2)中华文明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思 想体现《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 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 鲜明的民族性。 •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 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 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 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 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 • • • • 必要性:P48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意义、作用)P49-50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 •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 准。 •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 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 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 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分析温总理提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如 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 原因: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 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 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 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态度、原则: • 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 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 繁荣。
• 4、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 道理是( )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 5、“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 化发展。其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 •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与发展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⑴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要设计具有本国民 族文化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 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色彩。 •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 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③各国设计具有本国特色的奥运会会徽正 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也是遵循各国 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体现。(6分)
• 第5课 文化创新 •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 新的关系)P48-50页 •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3途径、1方 向)P52-55页 • 3、在文化创新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中华 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P53、 54页 • 综合探究2 • 1、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P56页 • 2、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P56页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说明了 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非常学案P76页第22题
• ①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文化的 特点,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 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 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这是 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 • ③ “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 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 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 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 力。
⑵结合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 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 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于中国传 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 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华,还体现了时代精神。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 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 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 分)
• 1、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埃及开罗阿拉伯 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温家 宝总理指出,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东 西方文明的交流。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 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 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 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 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 (1)分析温总理提出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原因和如何正确对 待文化的多样性。 • (2)中华文明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体现 《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 (3)简要说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如何才能再创新辉煌?
(3)简要说明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 明如何才能再创新辉煌?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也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②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 重要途径。
• 2、材料一: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像世界 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 奥运会会徽。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向世界各国来宾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让他们切身了解了中国,感受到了 中国文化的魅力。 •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中国感到骄傲,让世 界为之惊叹。 •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 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的“中国画 卷”,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髓。 •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 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 ⑴各国在举办奥运会时,为什么要设计具有本国民族文化 特色的奥运会会徽?(6分) • ⑵结合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中法文化交流 之春” 意义(互办文化年的意义)
• ① 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有利于不 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两国人民 的相互了解。 • ②举办“中法文化交流之春” ,为中华文 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 时,外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 3、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外交逐渐成为我国继经 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国家整体外 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同世界上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 先后与145个国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 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全方位的对外文化 交流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渠道逐渐拓 宽。实施品牌战略,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中华文 化的影响力。“春节品牌”、“相约北京”、“亚 洲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已成为世 界上广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 ⑴我国为何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9分) • ⑵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为什 么?(6分)
⑴我国为何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活动?(9分)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交流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 展,而且能够促进国家间的政治交往和政治互信。 •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对外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我国 文化创新和世界文化繁荣。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 ①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②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 一。 •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 的另一重要途径。 • ④文化创新中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 闭主义”,及“民族虎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等错误倾向。
• • • • •
1.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的是( 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到岭南 ②奥运火炬传递 ③当今世界频繁的经济贸易往来 ④大众传媒
B.②③④ D.①③④
)
• A.①②④ • C.①②③
• 2、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 种邮票和邮资封。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 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 “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 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 •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 3、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 是指( ) • 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B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C.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D.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⑵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应该注意什么? 为什么?(6分) • ①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 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坚 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 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 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 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 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 4、2008年7月4日,随着两岸周末包机的正式启 动,将近六十年两岸关系互动的历史揭开了崭新 的一页。 海峡两岸的关系互动,由开始特殊群体 (大陆老兵)返乡探亲,到普遍性的单项旅游观 光、文化、体育、教育等民间交流,再到求学、 求职、通婚以及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等举动。周 末包机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突破,它使两岸遥望成 为历史,是直航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全面 直航的新起点。这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 它实现了两岸同胞的强烈愿望,满足了两岸同胞 的共同期待。两岸透过这样的接触、交流和互动, 和平统一、共创双赢、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日子不会太遥远了。 •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两岸能实现和平统 一?6分
(2)中华文明中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思 想体现《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 ①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 鲜明的民族性。 •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 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 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 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 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 • • • • 必要性:P48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意义、作用)P49-50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动力。 •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 准。 •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 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 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 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分析温总理提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和如 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 原因: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一个 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 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 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态度、原则: • 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 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 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 繁荣。
• 4、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 道理是( )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 5、“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 化发展。其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 •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与发展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