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 志愿青春,擦亮幸福底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青春,擦亮幸福底色
作者:李菡丹
来源:《中华儿女》2023年第12期
青年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中最有活力的力量,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提升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聚焦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出台《四川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对四川青年志愿服务进行全面重构。
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肖翔介绍:“《方案》实施以来,共青团四川省委和成都、攀枝花、泸州、南充、宜宾、眉山6个改革试点市探索了一系列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创新举措,让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全面发展,让青年志愿服务擦亮人们的幸福底色。
”
“我们以系统性思维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激励保障体系、队伍培养体系,着力抓好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地,积极构建四川青年志愿服务新格局。
”肖翔说。
建立青年志愿服务协调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统筹指导、部门依法履责、共青团组织实施、社会协同参与”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创立以共青团四川省委为主体,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抓手,专项基金、注册管理信息平台、青年志愿者学院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省级青年志愿服务示范运行体系。
成都等6个试点市相继成立市级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青年志愿者学院,省、市两级共核编52个;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改革提质扩面,雅安团市委增设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广元市利州区成立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为持续提升注册青年志愿者的获得感和光荣感,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文明办、四川省民政厅等11家单位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服务改革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的通知》,明确把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干部选任及评优评先等的重要参考;学生党员、团员每年志愿服务时长不低于10小时,将学生志愿服务时长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评优评先、推优入团等的重要指标,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装入学生学籍档案等;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可享受积分落户、影院购票、交通购票、旅游购票等福利,可纳入“信用体系红名单”,提供审贷便利、优质担保服务、快速退款便利等优惠政策。
制定实施《四川青年志愿者星级认定规则(试行)》,作为激励志愿者政策的主要依据,目前已完成全省星级志愿者认定9529人。
推动试点市进一步落细落实激励政策,成都为青年志愿者开发专属联名借记卡等金融产品,眉山在改革经费中列支1.5万元为活跃度高的星级志愿者定制专属意外伤害保险,攀枝花建设“同心圆公益超市”方便志愿者时长积分兑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等纷纷开设志愿服务相关选修课程。
以“县县建协会”“校校建组织”为目标,分层分类夯实基层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建成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205个,其中县级协会183个,完成民政注册121个。
全省134所高校全部建立校级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正在逐步完善“校-院-班”三级志愿服务运行体系;全省有条件的4440所中小学校建立志愿服务组织,负责本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
依托四川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凝聚63所在川高校,常态化开展高校志愿者骨干培养计划,覆盖首批骨干3000余人。
近年来,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聚焦志愿服务有效精准供需对接,积极打造“志愿四川”平台,强化志愿者规范注册,活动便捷发布,服务时长规范记录,为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一是提升“志愿四川”平台注册、招募、报名、上岗、计时等5大板块的便捷度,引入区块鏈、云计算等技术,强化平台信息加密,实现志愿服务组织随时发布项目需求、招募志愿者,志愿者随时就近就便参与服务项目。
通过平台“点单式”发布项目需求、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就近“接单”、精准记录时长。
新增实时定位、电子围栏、扫码打卡、在线生成证书等功能,完整记录志愿服务足迹。
二是打造省级青年志愿服务大数据中心,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数量、项目类型、活动频次、服务时长等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分析,为提升志愿服务针对性和专业性提供数据支撑。
开放平台数据,初步实现与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正在推动与重庆青年志愿服务数据互认共享。
截至目前“志愿四川”平台共注册青年志愿者803.9万,注册团队5.9万,发布活动60.9万个,服务时长超6565.2万。
三是为鼓励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体验,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教育厅在“志愿四川”平台设置“中小学生专区”,推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入驻平台,建立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已注册中小学生志愿者111万人,发布活动2.1万余个。
为提升平台地区特色,结合试点市需求,围绕“小青眉”“青橙菌”等地方志愿服务文化,开设具有特色的市级专区;为提高平台个性化服务能力,促进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联合省文联打造文学志愿服务专区。
肖翔说:“我们全面引领志愿服务从活动式的1.0版本向项目式的2.0版本转变,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志愿服务向特殊群体和领域延伸,推出‘青春志愿’系列品牌项目,持续推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常态化。
”
四川省江阳县青年志愿者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有了“志愿四川”平台做支撑,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围绕社区治理推出“爱在社区”项目,全省高校共有12788个团支部与5779个社区进行结对,共实施项目5058个,超21万名学生参与其中;围绕服务农民工推出“爱在旅途”项目,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6690次,10.2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93.7万小时;围绕乡村振兴推出“靓在乡村”项目,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6311次,7.1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6.9万小时;围绕地灾防治推出“守护生命”项目,全国首创将志愿服务引入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1.4万余次,20.7万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8.1万余小时……
为广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全国首创将一对大熊猫幼崽命名为“志志”“愿愿”,作为志愿四川的形象大使;设计“志志”“愿愿”卡通形象,创作微信表情包、文化衫、口罩、帆布袋等系列文创产品;打造
青年志愿者网红打卡地,在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建设“志志愿愿之家”,在大兴二桥安装“志志”“愿愿”形象雕塑,进一步增强志愿四川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为加强典型选树,强化示范引领,发挥榜样作用,以四川青年志愿者评选表扬、四川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载体,共评选出650名优秀志愿者,340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66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涌现出46名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12个全国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2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19个全国金奖项目;共有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青年五四奖章,4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省道德模范,7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
近年来,四川应急志愿服务在屡次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实践中不断实战探索,在引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科学高效、常态参与灾害应对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管理的应急志愿服务社会联动效应,锻造出了一支应急志愿服务尖兵,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效补充。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交流研讨会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上的青年志愿者
“5·21”漾濞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派员驰援漾濞,协助当地科学设置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站),实现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机制线下有效复制和经验输出。
“7·20”河南洪灾发生后,成立线上信息协调小组,协助当地成立“7·20河南洪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郑州)”,累计联系、对接536支救援队伍,收集救援队行動信息1777条,实现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机制首次远距离线上输出。
“9·16”泸县地震发生后,指导当地市、县两级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线上登记备勤志愿服务队伍207支,有序引导到达一线队伍24支286人,开展灾情排查、转运群众、搭建帐篷、物资搬运、防疫消杀、心理疏导等工作,并全部实现按期依次撤离,实现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科学有效响应。
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执行副总队长卫东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是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他奔赴灾区志愿参与地震救援,此后还曾参与“4·20”雅安芦山地震救援、“8·03”鲁甸地震救援、“6·24”茂县山体高位垮塌救援、“8·08”九寨沟地震救援、“7·29”石棉县山体滑坡救援、“7·20”河南水灾救援、“9·05”泸定地震救援等。
15年转瞬即逝,卫东感慨道:“目前,我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负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队伍怎样能更合理的发展及日常运维。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积极参与,并开展应急科普讲座、应急救援培训、防减灾工作、社区治理等政府购买项目,通过各类项目缓解了队伍日常运维难的问题。
”
在“7·20”河南水灾救援期间,卫东带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100余名队员赶赴救灾一线,他回忆说:“当时,总队以新乡县京华矿泉度假村为指挥中心,开展救援任务,按酒店接待人员要求,救援人员更换下的脏衣服需打包放置房间门口,以便清洗。
一天,我参加完会议,回到驻地已凌晨1点,却看到酒店服务人员在手工清洗救援服装,才得知酒店并未提供清洗服务,而是工作人员自发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手工清洗。
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
在救援任务中,总队接到浚县姜营村村支书求助,被大水围困5天的姜营村还有人员被困。
总队派出10人3艇,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进村救援,成功营救5名被困群众和3头猪。
然而,就在卫东和队员转运期间,一位老乡双眼含泪,目光一直未离开他的养殖场。
原来,这位老乡因经济困难贷款养殖,水灾过后将无力偿还,并有了轻生的念头。
于是,卫东立刻向已工作一天、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发出提议,为老乡救猪,并增派3人1艇,最终在天黑之前救回活猪40余头。
当老乡看到这些猪时热泪盈眶,因为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作为一名应急志愿者,卫东坦言:“我们虽然放弃了很多休闲时光,但是觉得这一切都很值得。
志愿服务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青年志愿者朋友们,让我们携手走向未来,为更美好的明天踔厉奋发践行志愿精神,笃行不怠书写青春华章。
”
2016年12月10日,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川省学生联合会联合29所川内高校共同成立四川高校志愿服务联盟。
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王之昊说:“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成立高校志愿服务联盟的省份,旨在打造高校志愿服务交流平台,培养志愿服务骨干人才,挖掘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传播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力争提升川内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水平。
七年来,我们着力于骨干的养成、交流互动、项目培育、赛会服务、文化宣传,以及应急志愿服务,目前已有73所川内高校加入联盟。
”
四川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工作
为广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全国首创将一对大熊猫幼崽命名为“志志”“愿愿”,作为志愿四川的形象大使;设计“志志”“愿愿”卡通形象,创作微信表情包、文化衫、口罩、帆布袋等系列文创产品;打造青年志愿者网红打卡地,在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建设“志志愿愿之家”,在大兴二桥安装“志志”“愿愿”形象雕塑,进一步增强志愿四川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为加强典型选树,强化示范引领,发挥榜样作用,以四川青年志愿者评选表扬、四川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为载体,共评选出650名优秀志愿者,340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66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涌现出46名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12个全国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2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19个全国金奖项目;共有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青年五四奖章,4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省道德模范,76名优秀青年志愿者获评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
近年来,四川应急志愿服务在屡次抗击重大自然灾害实践中不断实战探索,在引导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科学高效、常态参与灾害应对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管理的应急志愿服务社会联动效应,锻造出了一支应急志愿服务尖兵,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效补充。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交流研讨会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上的青年志愿者
“5·21”漾濞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派员驰援漾濞,协助当地科学设置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站),实现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机制线下有效复制和经验输出。
“7·20”河南洪灾发生后,成立线上信息协调小组,协助当地成立“7·20河南洪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郑州)”,累计联系、对接536支救援队伍,收集救援队行动信息1777条,实现应急志愿服务响应机制首次远距离线上输出。
“9·16”泸县地震发生后,指导当地市、县两级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调中心,线上登记备勤志愿服务队伍207支,有序引导到达一线队伍24支286人,开展灾情排查、转运群众、搭建帐篷、物资搬运、防疫消杀、心理疏导等工作,并全部实现按期依次撤离,实现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科学有效响应。
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执行副总队长卫东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是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他奔赴灾区志愿参与地震救援,此后还曾参与“4·20”雅安芦山地震救援、“8·03”鲁甸地震救援、“6·24”茂县山体高位垮塌救援、“8·08”九寨沟地震救援、“7·29”石棉县山体滑坡救援、“7·20”河南水灾救援、“9·05”泸定地震救援等。
15年转瞬即逝,卫东感慨道:“目前,我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负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队伍怎样能更合理的发展及日常运维。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积极参与,并开展应急科普讲座、应急救援培训、防减灾工作、社区治理等政府购买项目,通过各类项目缓解了队伍日常运维难的问题。
”
在“7·20”河南水灾救援期间,卫东带领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100余名队员赶赴救灾一线,他回忆说:“当时,总队以新乡县京华矿泉度假村为指挥中心,开展救援任务,按酒店接待人员要求,救援人员更换下的脏衣服需打包放置房间门口,以便清洗。
一天,我参加完会议,回到驻地已凌晨1点,却看到酒店服务人员在手工清洗救援服装,才得知酒店并未提供清洗服务,而是工作人员自发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手工清洗。
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觉得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
在救援任务中,总队接到浚县姜营村村支书求助,被大水围困5天的姜营村还有人员被困。
总队派出10人3艇,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进村救援,成功营救5名被困群众和3头猪。
然而,就在卫东和队员转运期间,一位老乡双眼含泪,目光一直未离开他的养殖场。
原来,这位老乡因经济困难贷款养殖,水灾过后将无力偿还,并有了轻生的念头。
于是,卫东立刻向已工作一天、疲惫不堪的队员们发出提议,为老乡救猪,并增派3人1艇,最终在天黑之前救回活猪40余头。
当老乡看到这些猪時热泪盈眶,因为他看到了——生的希望。
作为一名应急志愿者,卫东坦言:“我们虽然放弃了很多休闲时光,但是觉得这一切都很值得。
志愿服务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青年志愿者朋友们,让我们携手走向未来,为更美好的明天踔厉奋发践行志愿精神,笃行不怠书写青春华章。
”
2016年12月10日,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四川省学生联合会联合29所川内高校共同成立四川高校志愿服务联盟。
四川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王之昊说:“我们是全国第一个成立高校志愿服务联盟的省份,旨在打造高校志愿服务交流平台,培养志愿服务骨干人才,挖掘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传播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力争提升川内高校志愿服务整体水平。
七年来,我们着力于骨干的养成、交流互动、项目培育、赛会服务、文化宣传,以及应急志愿服务,目前已有73所川内高校加入联盟。
”
四川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