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习作《游____》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段案例分析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
望……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颐和园》
这篇文章中表示游览顺序的过渡词句基本 都是在每段段首,这样使全文衔接紧密,整 体感强,让读者对作者的游览过程更清楚。 景物介绍,详略得当。
景物介绍,详略得当。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如你最 喜欢的景点、最有特色的景点、看得仔细的 景点,抓住两三个详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 出来,其他的景点可以简略地写。
结尾抒情,表达感受。
游记的最后,常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 作者的心情和感受。这类结尾有的画龙点睛, 突出中心;有的引人深思,启发人读后展开 想象、联想和思考。
如,《海上日出》中,“这不是很伟大的奇 观吗?”又如,《可爱的草塘》中,“我情不 自禁地说:‘这草塘真美啊!’”这些语句都 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想到这位吃得正香的“女士”可不好惹,它 猛拍玻璃,把我吓了一跳。最不能错过的就 是爬虫馆了。你们还记得《哈利·波特》中的 情节吗?正是在游伦敦动物园爬虫馆时,哈 利有了特异功能:他居然能和蟒蛇交谈,最 后还放出了蟒蛇,吓坏了愚蠢的达力表哥。 我在爬虫馆里也看到好多色彩斑斓的爬行动
物,还看到一只科莫多巨蜥,但它在呼呼大 睡,一点也不给我面子。
◇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 路。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
的特点写出来。 ◇可写以完用了过,渡与句同,学使交景换物习的作转,换互更相自看然看。游览的 顺序、景物的特点是否写清楚了,并提出修改 意见。
1.习作内容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个地方,把游览的过 程写清楚;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 然;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 物的特点。
语段案例分析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 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 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 无边繁花呢?
——《七月的天山》
课文以反问句结尾,总说天山的无边繁花 胜过春天的花园,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边 陲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5 语言积累
➢ 写名山大川的词语
千山一碧 万仞高山 峰回路转 拔地而起巍然 屹立 层峦叠嶂 奇峰突兀 怪石嶙峋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记叙了作 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文章重点、详细 描写了孔隙和内洞的风貌,突出孔隙“窄、 小”和内洞“黑、奇、大”的特点。
语段案例分析
让我最难忘的是在伦敦的第三天,我去了 伦敦动物园。我先从正门进去,来到了猴园。 那里有许多猴子,我最喜欢的是一只黑白相 间的猴子。当我看到它时,它正跷着二郎腿 吃香蕉哩!我跑过去敲了一下玻璃,没
就可以像瀑布一样勇往直前,势不可当了吗? 壶口瀑布,你让我明白团结的威力!
——《游壶口瀑布》
习作结尾的联想十分自然,能将对瀑布的 感受归结到“团结”二字,使作文的立意有 了较高的提升。
呈现动态变化;二是能使景与景之间衔接自 然,有层次感。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 文章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作 者按“罗店→入山→外洞→孔隙→内洞→出 洞”的游览顺序描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使我们仿佛也顺着作者的思路游览了一次双 龙洞。
语段案例分析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 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 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 高,突兀森郁,很有气 势……这是外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段中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十分明确, 作者将自己观察点的变换交代得很清楚,加 上将移步中所见的景色具体描绘出来,使读 者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过度词句,串联景点。
前面有一座五层楼的建筑,楼形四方,翘檐重 叠,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和朱红色宫墙,使人感 到一种方正错杂而又飘逸潇洒之美。这就是黄 鹤楼的主楼。
——《游黄鹤楼》
➢ 精彩开篇(传说引入法)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鲤鱼跳龙门:相传黄河上有一个龙门,鲤鱼只 要逆流而上,跃过龙门,就能变成龙,腾云驾 雾,遨游在九天之上。今年暑假,我
统编版 语文四年级 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
游___
1 文题点睛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 印象最深?
上个周末,我去了我家附近 的公园。这一次,我选择了一 条与往常不同的游览路线。
每到秋天,我就要到果 园里去游玩。
我游览过九寨沟。那里 的五彩池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在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 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 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开头 (1段)
游八一广场
板书:开篇交代天气,渲染心情,点明游览地点。 示例:今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是个外出游玩
的好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坐着汽车,来到 了八一广场。
中间 (2段)
板书:写远眺广场所见的花草、旗杆及人们的 活动。
示例:一到那,最惹眼的就是一个宽阔的大广场。 广场四周种着花草树木。广场中央竖立着 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挂着一面
结尾 (5段)
板书:结尾点明心情,自然收束全文。 示例:喷泉表演结束了,人群慢慢地散去,大
家都去吃晚饭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离 开了热闹、繁华的八一广场。
4 锦囊妙招
移步换景,游踪清晰。
移步换景是游记、写景文中常用的方法, 也是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在描写自然景 物时,随着游览者脚步的移动,景物也有了 变化。这种写景方法的好处:一是能使景物
就亲眼见到传说中的“龙门”——壮丽的壶口 瀑布。那气吞山河的场面,令我终生难忘。
——《游壶口瀑布》
小作者从一个美丽传说引出对壶口瀑布的向 往之情,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还使后文的描 述格外令人期待。
➢ 精彩结尾(联想现实法)
我久久凝神瞩目着大瀑布,看着滚滚黄河水, 从远到近,从宽到窄,从高到低,我不禁感叹: 我们14亿中国人正如这滔滔的黄河水一样, 如果我们能向壶口瀑布学习,团结起来,心往 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不
2.习作素养
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移步换景),要先 把游览的路线交代清楚,再依次把看到的景 物有详有略地写下来。
3.易错点
写景的顺序不清晰,游踪不明确;写景 抓不住重点,面面俱到;景物的特点不突 出,缺少细致的描绘;光写景,忽视了人 物的活动、感受。
2 习作思路
立意 方法本次习作写游览过的地方,游记是介绍
孤峰突起 高耸入云 崇山峻岭 直插云霄奔腾 咆哮 一泻千里 连绵起伏 惊涛拍岸 惊涛骇浪
➢ 写亭台楼阁的词语
精雕细刻 飞檐流阁 红柱绿瓦 造型别致金龙 盘柱 重檐翘角 工艺精美 古朴清雅 曲径通幽 绿树环抱 造型生动 布局巧妙金碧 辉煌 富丽堂皇 万丈高楼 巧夺天工 亭台轩榭 雕梁画栋
➢ 写游览山水的句子 只见一条巨龙般的栈道蜿蜒盘旋在翠绿的群
山之间。巨龙那矫健的身躯,时而躲藏在迷蒙 的云雾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时而隐身在层峦 叠嶂的山坳里,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时而临 空横卧在陡峭的山崖上,像把横空出世的利剑, 直指蓝天……
——《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龙门》
➢ 写名胜古迹的句子
顺着石阶向右走,突然听到一阵阵古老的钟 声,这钟声震耳欲聋。沿着钟声传来的方向走 到山顶,只见有一口很大很大的铜钟悬挂在上 面。它高约3米,直径约2米,原来是许多人 在争先恐后地敲钟呢!抬头望去,
五星红旗。广场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在 锻炼身体,有小朋友在滑轮滑,还有叔 叔阿姨在放风筝呢。
中间 (3段)
板书:略写八一起义纪念碑。 示例:在国旗前面,有一个大大的石碑,这就
是八一起义纪念碑。从远处看非常雄伟。
中间 (4段)
板书:详写音乐喷泉的绚丽景象,有声有色有变 化,令人心驰神往。
示例:石碑和旗杆中间有一座石拱桥,那儿就 是音乐喷泉了。白天,喷泉喷出高高的 水柱,并随着音乐喷起五颜六色的水雾, 真像天女散花。晚上,彩灯在广场上闪 烁着,一会儿变成紫色,一会儿又变成 深蓝色,真像变色龙一样。
浏览地点 特色景物 风俗变化
草拟文题
3 谋篇布局
写游记时,要把游览的过程交代清 楚,就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一般而 言,游记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游览顺序。 可以按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也可以按 空间方位顺序来写,还可以按游览路线 的顺序来写,也就是移步换景法。
我们在写游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 得简略些。开头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 和人物。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 出自己的感受。中间部分的景物描写是 文章的重点,要细致、具体地描写,还 要注意景点之间的转换要使用过渡句或 过渡段来衔接。
游记是写自己的游览经历,因此要表达清 楚游览过程,注意运用好衔接过渡的词语, 把表示游览顺序的词句放在每段的起始句, 这样更容易引人注目,也使全文思路清晰, 更有条理。
如《颐和园》一文以游览的路线为线 索,通过“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 上、下来”这些提示游览过程的词语,把 各个景点串联在一起,结构清晰,给读者 一种完整的美感。
自己的游览经历。无论是去外地游名山大 川,还是在家乡游览美景,都不要忘记将 自己旅游时的点滴感受表达出来,把感情 融于景物中,这样就能写出富有人情味的 好游记。
选材 技巧1.本次习作选材范围较广,既可写名胜古
迹,也可写没有名气的小地方,只要你去 过,仔细观察过,就都可以写。
2.游记中描写的景物不止一处,应该将有 名气、有特色、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描写, 其余景物则一笔带过或不写。
第四天和第五天,我分别来到了两所有名 的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参观了美丽 的校园之后,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 大以后去这样的大学读书。
——《难忘的英国之旅》
习作中详略安排合理,抓住伦敦动物园的 特点,把猴园和爬虫馆两处景点写得生动具 体,让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略写了参观两 所大学,简要交代了自己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