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巴拉旅游规划项目的旅游设计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惹巴拉旅游规划项目的旅游设计思维
一、项目概况
惹巴拉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捞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由梁家寨、惹巴拉、捞车村三个土家族村寨构成,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古村寨。
2014年奇创编制了《龙山县惹巴拉旅游区重点项目产品策划及落地实施规划》,规划中对项目定位为:中国最原生态的土家文化体验旅游区。
2015年,我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龙山县里耶文化生态景区(惹巴拉片区)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约231.57公顷。
二、基地存在的问题
首先,缺乏旅游配套。
惹巴拉作为原真的土家古村寨,虽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旅游开发,但是目前旅游服务设施的能级仍然不足。
其次,缺乏系统设计。
整个地块缺乏有体系的设计布局,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体验性不足,需要能够统一指导建设的系统规划。
第三,缺乏核心吸引力。
目前基地内土家文化多呈原生状态存在,没有形成系统的、丰富的可供游客体验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设计思路
旅游设计的目的是带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在此次惹巴拉修规编制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体验式旅游设计思维,通过时间控制设计、体验空间设计、情景塑造设计、情感节奏设计四个层面来进行设计控制,以保障游客的体验质量。
其中,时间控制设计主要包括总体游览时间设计和游览时间分配两个方面;体验空间设计则主要为游线组织、节点排布、吸引点打
造等方面;情景塑造设计则主要通过文化引入、主题化情景营造、建筑及景观空间设计等手法来增强体验感;情感节奏设计主要从游客心理层面考虑游憩点的布局、兴奋点设计等方面。
四、设计手法
1. 时间控制设计
控制总体游览时间,游线设计中有效取舍景点。
在总游线的规划中,我们设计了一条推荐性游憩线路,从南侧的游客中心开始,串联了梯玛堂、太阳河舞台、土家百食坊、飞桥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但作为重要节点之一的八部大神庙却并没有串联入一日游的推荐游线上。
这是因为八部大神庙位于村寨后山,以石台阶连接村寨,对于不过夜的游客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再增加爬山的环节会使游客感到疲倦,并且将导致游览过程中每个景点的停留时间过短,影响到游客体验感。
在游览时间分配上,更贴近游客偏好。
考虑到游客体验土家文化的需求以及亲水性的特征,我们设计了惹巴拉十景,这十景中有5处位于南侧滨水休闲区,4处位于北侧土家文化体验区,在游线规划中我们将主要的活动集中分配在这两个片区,形成了45%的高潮体验时间。
有效利用等待时间,在卡口处设置小项目。
基于对资源的保护,部分重点项目有承载量的限值,随着游客量的增加,将通过设置卡口来控制项目内的瞬时客流。
考虑到游客在项目卡口会有一些等待时间,我们在每个卡口200M的范围以内设置了一些小型的视觉类、阅读类体验项目,由此能让游客的等待过程变得有趣,也可以达到适度分流的目的(如图5)。
如进入景区之后的第一个卡口项目是梯玛堂,我们在梯玛堂周围设置了梯玛廊桥、梯玛神塔、梯玛神歌雕塑等轻体量项目,游客可以在等待梯玛堂的过程中,登上梯玛塔望远,或者走在
梯玛廊桥上一览捞车河,还可以阅读刻在梯玛廊桥石板地面上的土家传说故事。
2. 体验空间设计
设计无重复线路的环状游线来提升体验。
环状的游线设计有利于景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便于项目节点及业态的布置。
同时就游客体验来说,环状的游线会使游客有一种不会遗漏景点的心理感受。
在具体设计中,旅游服务设施也根据体验的时间间隔在游线上次序分布,以满足游客对游览舒适度的要求。
根据资源条件分层级设置节点。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根据资源条件与时空间距设计节点,重要节点和次要节点交错分布,每2个重要节点之间设置2~3个次要节点,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控制在约150~300米之间。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每前进5分钟就可以看到一个节点,步移景异, 游览过程中总有惊喜的感觉。
3. 情景塑造设计以文化元素强化体验情景。
主题与文化相铺相成,主题确定方向之后,空间形成躯体,文化注入灵魂。
事实上,景区营造的场景与游客生活的场所是否具有差异性,是否能给游客形成耳目一新的体验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在旅游设计中的应用程度。
由于项目基地是较为纯粹的土家文化村寨,对土家文化的深度挖掘是重中之重。
我们从土家族历史传说、土家歌舞文化、美食文化、传统手工艺、养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以土家历史文化脉络来导向空间,以多种文化元素的导入来活化体验,并在每一个文化展示区内都以一个特色的标志性景观来强化游客对某一特定文化形态的形象认知。
如在滨水休闲区的手工艺文化展示区域内,策划了一处织锦博物馆,入口处以织布机形成标志物,使游客在感受到土家织锦文化的同时,产生情感触动。
将情景体验分区主体化。
规划依托地形和资源条件将基地划分为五大片区,分别是滨水
休闲区、特色娱乐区、土家文化体验区、稻田度假区、农田观光区。
在“静谧土家村寨”文化定性的大前提下对各个片区进行了分区主题化设计。
南侧滨水休闲区,主打“亲水”主题,为了突出其滨水休闲的特性,沿捞车河岸设计了丰富的滨水景观,并利用河岸打造两条休闲商业街,吸引游客驻足;土家文化体验区以原始土家村寨为核心资源,是土家生活氛围最为浓厚的区域,我们在保护村落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增设了一系列能够体验原生土家生活方式的项目,如土家民俗博物馆、碾坊油坊、摆手堂、冲天楼等;农田观光区则通过复原农田,形成以观景为主的稻田观光区,穿插体现土家农耕文化的景观小品,并在保持原生态土家农田肌理的同时,适度增设游步道、自行车道等,以优化游憩体验。
以建筑景观烘托体验情景。
除了在旅游活动中重视对土家文化的体验,在景观风貌上也极致呈现出土家族的建筑特色,让游客在整个惹巴拉景区能够形成“观土家景、做土家人”的强烈感受。
4. 情感节奏设计
情感节奏的设计一般以兴奋点的设计来进行控制,分为一般兴奋点、主要兴奋点和核心兴奋点。
从游客中心的设计开始,整个游线上的节点布局就注重游客情感节奏的变化,以多种土家特色主题引导,使环线分段形成差异化,调动游客游览兴趣。
例如土家百食坊、飞桥等组成了第一个高潮区域,这之后以一些轻体量的项目设置为缓冲,到达文化体验区冲天楼则形成第二个高潮点。
如此高潮与平缓相间出现,共同形成惹巴拉的美好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