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
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
的和当前学习内容直接相关的各种资源,还在课程中添加了支持视频、音频素材的在线点播,也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辅助阅读,质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学习了美学原理,促进了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思想性,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时有利于学生从综合角度掌握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启迪思路。
在此,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深入网络课程,我也预祝沈农网络课堂的开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非浅,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应丛基础作起,从学生的教育做起,从课改作起。
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感悟点颇多,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
新课程新在哪?关在新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内容,新教学组织安排,新评价等,知道新课程的特点,更好理解新课程改革.。
(2)新课改革目标: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
(3)结构创新:
课程中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内容,还要求达到同样的标准的做法,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新课程的实施:
立足的角度,具体落实新课标,借鉴的经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
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强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新课改教学实施中要体现出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
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我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具体方面的体会,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更有助于学生大众全面学习,终身学习。
通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但要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技能上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我们在新课程的实验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通过网上在线学习参加了201X年普通高中新高一教师远程通识培训.通过与各位专家老师的在线交流互动学习受益匪浅.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我国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伴随二十多年的实践,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已经全面异化。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教授张华所述,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这种文化以高考为核心。
它把校长、教师与学生像机器一般组织起来,并使之日夜运转,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埋没了学生的个性,也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这种文化既是对具有现代功利主义性格的市场文化的复制,又是对具有古代功利主义性格的科举文化的复演。
它使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功利面前万头攒动,利益熏心又引发了考试舞弊、教育腐败等恶俗。
与传统模式相比,高中新课程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
考试,永远是学生在考试。
新课程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即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它的基本理念是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
这意味着高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意味着处境不利的社会群体也有着均等的教育机会。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一方面,围绕着高考,教师和学生忙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社会又在抱怨毕业生综合素质越来越差。
艰辛的付出为什么都付之东流了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课程体系设置在高中阶段的基本表现是:
【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
(1)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由此必然导致把知识技能视为外在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
(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现实生活;(3)课程结构分课主义倾向严重,简单、划
一、拒斥学生的选择;
(4)课程实施过于倚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一切为了高考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
(6)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排斥学生自由支配时间。
通识教育百度百科是指“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通识教育传递的是一些涉及生活,学习,社会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可以说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知识。
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其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
一个具备理想通识教育人格的学生,将不只拥有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批判反思,了解自我存在的意义,尊重不同生命与文明的价值,对宇宙充满好奇,并知道如何进行探索。
首先来分析一下我国现阶段教育现状
(1)我国教育功利化严重,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遇冷”。
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
需求方向调整。
如近几年来,大学中掀起了一阵“考证热”。
在校大学生有的读英语培训班,准备考托福雅思;有的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或者公务员考试;还有的忙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然而,那些注重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学科却乏人问津。
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高校的管理层也认为学那些东西没有用,学生们只要掌握了专业的技能,拥有了相应的含金量较高的证书便可以高枕无忧的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因此,大学教育甚至被戏谑的说成为“考证教育”。
(2)大学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我国大学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缺乏健全人的基本素养教育,忽视通识教育。
例如,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文、理科资源的分配过度不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失衡。
对于理工科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是薄弱环节。
学生文化陶冶不够,人文素质不高。
而对文科学生的培养而言,。
有些偏文科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科思维与能力,忽视对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素养的培养;还有些偏理科的院校只注重理科思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
通识教育所针对的只是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
,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
通识教育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不排斥通识教育。
2、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肤浅的理解,,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
必须了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
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3、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
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
哈佛大学曾经要求学生在核心课程的选修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未来专业期望最远的门类,可谓用心良苦。
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
自由与全面发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而这本身亦即对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通识教育有过各种观点、做法及其争议,也面临着新挑战和变革,但它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有助于解决目前大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第三篇:《新课程通识培训心得体会》【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新课程通识培训心得体会两个周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课已经结束,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
不知道是不是受环境的影响,我也没有认真听进去。
本来,我对教育也挺感兴趣,可是因为诸多原因,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关注,而是偶尔在遇见各种现象时,内心独自感慨,立志将来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从小学上到大学,从家庭到学校,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尽管我们已经成年。
有一天,我们走出社会,也仍免不了学习,免不了被教育。
教育是终生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后来的每一次心灵的自我发现。
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跳出来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现存教育本身的各种优缺点,尽管我们会怀疑,甚至会抱怨我们的教育体制。
但我们却很少会想,我们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于一种教育方案实施的方法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克服等,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
新课程通识培训课给我们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即站在施教者的位置上,我们应当如何去把教育办得更出色,使教育真正适应每个人的自身发展,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此,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教育应当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个性发展,培养自我发现能力。
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兴趣,并在快乐中学习。
如此,才能让每一孩子都有棱有角,有自己的特长,有一份自信。
另外,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要求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型,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压力,注重学生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注重性格的培养,而不是一味把重心放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上。
培根曾说:
行为播种习惯,习惯播种性格,性格播种人生。
因此,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是决不能忽视的。
作为一个负责的施教者,必须考虑到自己在哪方面影响了学生,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未来的社会。
美国有位著名
的教育家说:
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教育。
个人觉得,一个人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精神和性格了。
按照培根的说法,是那剩下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的一生,并对人生施加强有力的内在影响。
一群人或者一代人的精神和性格足以影响社会,教育有什么理由不去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呢?尤其是在童年到成年的这一阶段时期,更是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教育更应该投入更多力量到学有了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性格培养的教育理念,就要想法设法贯彻落实和实施。
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行政机制,保证整个教育体系顺畅流通运行。
其次,建设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更不容忽视,尤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平困偏远山区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最后,教育发展应当受到社会上每个人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应当避免走极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立足长远,更需要当下从事教育的人们或将来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金钱物质和待遇的回报来影响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选择和决心。
我深深感动于宁夏一中的校长所做的演讲报告,感动那个学校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设身处地的着想。
有谁,不是从高中的课堂走到大学的讲堂?看了那些孩子们成长记录袋,我深深感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悉心疼爱,以及师生间感人至深的情感。
当下,很多人都厌倦了作为初高中老师的繁忙,厌倦了作为小学老师的无聊,很多人都羡慕大学老师的收入高,假期多,上课少,轻松闲逸。
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真实深刻的体会。
我要毫不客气地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适合做任何老师的,甚至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要做,除非转变观念,否则不可能称职。
想像着当你站在那么多孩子中间,看着那么多双纯朴明净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你,你感受到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渴望以及对你深深的期待,难道这不是爱吗?难道这不是生命的魅力吗?生命的价值不是由收入的高低来衡量的,也不是有闲暇时间的多少来划定的,而是在有生之年,是否用心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感受到这世间的爱与温暖,并深深的眷恋,然后不求回报地投入。
冯骥才曾说,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而轰鸣的过程。
这一代又一代温暖与爱的传递,便是永恒。
我相信,人类
文明是因为有爱和温暖才更加辉煌灿烂的。
但愿每一个有感于此的人,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至真至善至美。
同时,我也要向那些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深深地致敬!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高中老师对我的培养,是他们促成了我众多重要价值观的形成,让我感受到生命,爱和温暖。
第四篇:《通识培训心得体会》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
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
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
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
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
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
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
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
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 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
于漪说:
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 .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
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
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
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
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 .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
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
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
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
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
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
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
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
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灵活使用挖掘教材【通识课程学习心得5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首先感谢天津市教育局和天津市继教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和负责同志的悉心安排,才让我们这些农村教师有这个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教育战线的各位专家,更亲近地走近教育一线的各位语文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聆听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讲座。
这次学习,无论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教育理论上,无论从课堂教学能力,还是从教育教学业绩等方面,都带给我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