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完美衔接化学PPT05-第二篇 知识衔接与拓展-主题4 氯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Na + Cl2
Cu + Cl2
△
2Fe + 3Cl2
2NaCl(产生白烟)
CuCl2 (产生棕黄色的烟)
△
2FeCl3 (产生棕黄色的烟)
(2)与非金属反应
H2 + Cl2
点燃
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产生白雾)
15
(3)与水反应
①氯气与水反应的情况分析
氯气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自然界中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海
洋是氯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2)氯的原子结构
氯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
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 Cl− ,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
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12
2
+ 2H2 O,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漂白粉,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 ClO 2 。
(5)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Cl2 + 2FeCl2
2FeCl3 (除去FeCl3 中的FeCl2 ,氧化性:Cl2 > Fe3+ )。
Cl2 + H2 S
2HCl + S ↓(置换出S,氧化性:Cl2 > S)。
Cl2 + 2KI
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因丧失活性而死亡。
9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掌握氯的化合物的性质。
10
初中知识
1.氯化钠:白色晶体,俗名食盐,溶于水能产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氯化
钠为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是很大,可以利用这个性质
2.氯气的发现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Cl2 ,反应物是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 )和浓盐
酸,反应条件为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 浓
△
MnCl2 + Cl2 ↑ +2H2 O。
13
3.氯气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气味
溶解性
密度
特性
气态
黄绿色
强烈刺激性
能溶于水
大于空气
易液化
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 Cl2 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
【特别提醒】(1)闻气味时的操作方法是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扇动,使极少量
的气体飘进鼻孔。
(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遇到Cl2 扩散,逃生时要向高处走。
(3)因氯气的密度远大于空气,故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14
4.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二次世界大战中,光气(一种含氯化合物)代替了氯气成为主要的化学毒气。含氯
化合物污染事件也层出不穷,特别是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它虽然较有效地防治了农
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长期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农药不
易分解,其残体潜入清洁的水体,飘入苍茫的云海,从人迹罕至的珠穆朗玛峰到常
年冰封的南、北极,到处都有微量的有机氯农药。
2KCl + I2 (用淀粉−KI试纸检验Cl2 ,氧化性:Cl2 > I2 )。
19
衔接点二 氯离子 − 的检验
7
二、“84”消毒液
8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浓度为5.5%~6.5%。次氯酸钠是将
氯气通入碱液制成的。作为一种强电解质,次氯酸钠在水中首先电离生成次氯酸根
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氧化还
原作用,使病菌裂解,或直接作用于细菌体内的酶,使细菌死亡。此外,氯离子能
面能杀死随食物混入的细菌,维护人体的健康。
5
3.含氯化合物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氯气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化工原料,尤其是许多有机氯化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
活中发挥着巨大的“1211”,化学成分为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也是一种含氯化合物,它
能在短时间内扑灭大面积的火灾。氯硅烷在半导体材料的制造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胞外液中,缺少了氯,人体机能就会失调。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用食盐(主要成分为
氯化钠),原因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体对氯元素的需要。
4
2.氯在净水和医疗中的应用
氯还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卫士。清晨,我们打开自来水洗脸、漱口时,常常会闻到一
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氯气的气味。溶在水里的氯气,能杀死细菌,保持自来水的清
洁。人的胃里含有质量分数为0.2%~0.4%的盐酸,盐酸一方面能帮助消化,另一方
氯硅烷在把便宜的粗硅变成比黄金还贵重的晶体硅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五彩缤纷的染料世界里,氯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6
4.氯气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危害
应当注意的是,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低浓度的氯气可使人的眼睛黏膜、呼吸器
官发生病变,大量地吸入氯气可使人窒息致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就曾被用作化学毒气。另外,许多氯化物也具有毒性。第
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HCl(盐酸)
和HClO(次氯酸)。Cl2 + H2 O ⇌ HCl + HClO。
16
氯水具有漂白作用,验证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色布条不褪色
有色布条褪色
结论
干燥的Cl2 无漂白作用
氯水中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17
②次氯酸的性质
【特别提醒】Cl2 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其原因是Cl2 与水作用
生成的酸使石蕊先变红,HClO使变色后的石蕊氧化褪色(漂白)。
18
(4)与强碱反应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 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生产漂白液。
2Cl2 + 2Ca OH
2
CaCl2 + Ca ClO
化学学科
第二篇 知识衔接与拓展
主题4 氯及其化合物
1
学习目标
2
知识衔接
3
巩固训练
3
【爱上化学】
一、海洋元素——氯
海洋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有80多种元素蕴藏在湛蓝的海水里。在地壳中氯的含
量为0.031%,大部分氯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海洋里。
1.氯在人体中的重要用途
氯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人体中氯的含量一般为0.15%。氯主要存在于细
通过结晶法进行溶液中物质的分离。
2.盐酸:HCl的水溶液,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盐酸呈酸性,可以使酸碱指
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盐反应,比如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11
高中要求
衔接点一 氯气
1.氯元素的概念
(1)氯元素的存在
2Na + Cl2
Cu + Cl2
△
2Fe + 3Cl2
2NaCl(产生白烟)
CuCl2 (产生棕黄色的烟)
△
2FeCl3 (产生棕黄色的烟)
(2)与非金属反应
H2 + Cl2
点燃
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产生白雾)
15
(3)与水反应
①氯气与水反应的情况分析
氯气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
自然界中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海
洋是氯的巨大的资源宝库。
(2)氯的原子结构
氯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
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 Cl− ,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
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12
2
+ 2H2 O,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漂白粉,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 ClO 2 。
(5)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Cl2 + 2FeCl2
2FeCl3 (除去FeCl3 中的FeCl2 ,氧化性:Cl2 > Fe3+ )。
Cl2 + H2 S
2HCl + S ↓(置换出S,氧化性:Cl2 > S)。
Cl2 + 2KI
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因丧失活性而死亡。
9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掌握氯的化合物的性质。
10
初中知识
1.氯化钠:白色晶体,俗名食盐,溶于水能产生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氯化
钠为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是很大,可以利用这个性质
2.氯气的发现
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Cl2 ,反应物是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 )和浓盐
酸,反应条件为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 4HCl 浓
△
MnCl2 + Cl2 ↑ +2H2 O。
13
3.氯气的物理性质
状态
颜色
气味
溶解性
密度
特性
气态
黄绿色
强烈刺激性
能溶于水
大于空气
易液化
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 Cl2 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
【特别提醒】(1)闻气味时的操作方法是用手轻轻在试剂瓶口扇动,使极少量
的气体飘进鼻孔。
(2)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遇到Cl2 扩散,逃生时要向高处走。
(3)因氯气的密度远大于空气,故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14
4.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二次世界大战中,光气(一种含氯化合物)代替了氯气成为主要的化学毒气。含氯
化合物污染事件也层出不穷,特别是有机氯农药的使用,它虽然较有效地防治了农
作物的病虫害,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长期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农药不
易分解,其残体潜入清洁的水体,飘入苍茫的云海,从人迹罕至的珠穆朗玛峰到常
年冰封的南、北极,到处都有微量的有机氯农药。
2KCl + I2 (用淀粉−KI试纸检验Cl2 ,氧化性:Cl2 > I2 )。
19
衔接点二 氯离子 − 的检验
7
二、“84”消毒液
8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浓度为5.5%~6.5%。次氯酸钠是将
氯气通入碱液制成的。作为一种强电解质,次氯酸钠在水中首先电离生成次氯酸根
离子。次氯酸根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和病毒外壳发生氧化还
原作用,使病菌裂解,或直接作用于细菌体内的酶,使细菌死亡。此外,氯离子能
面能杀死随食物混入的细菌,维护人体的健康。
5
3.含氯化合物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氯气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化工原料,尤其是许多有机氯化物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
活中发挥着巨大的“1211”,化学成分为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也是一种含氯化合物,它
能在短时间内扑灭大面积的火灾。氯硅烷在半导体材料的制造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胞外液中,缺少了氯,人体机能就会失调。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用食盐(主要成分为
氯化钠),原因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体对氯元素的需要。
4
2.氯在净水和医疗中的应用
氯还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卫士。清晨,我们打开自来水洗脸、漱口时,常常会闻到一
股刺鼻的气味,这是氯气的气味。溶在水里的氯气,能杀死细菌,保持自来水的清
洁。人的胃里含有质量分数为0.2%~0.4%的盐酸,盐酸一方面能帮助消化,另一方
氯硅烷在把便宜的粗硅变成比黄金还贵重的晶体硅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五彩缤纷的染料世界里,氯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6
4.氯气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危害
应当注意的是,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低浓度的氯气可使人的眼睛黏膜、呼吸器
官发生病变,大量地吸入氯气可使人窒息致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就曾被用作化学毒气。另外,许多氯化物也具有毒性。第
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浅黄绿色。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起反应,生成HCl(盐酸)
和HClO(次氯酸)。Cl2 + H2 O ⇌ HCl + HClO。
16
氯水具有漂白作用,验证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色布条不褪色
有色布条褪色
结论
干燥的Cl2 无漂白作用
氯水中有漂白作用的是HClO
17
②次氯酸的性质
【特别提醒】Cl2 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其原因是Cl2 与水作用
生成的酸使石蕊先变红,HClO使变色后的石蕊氧化褪色(漂白)。
18
(4)与强碱反应
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 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生产漂白液。
2Cl2 + 2Ca OH
2
CaCl2 + Ca ClO
化学学科
第二篇 知识衔接与拓展
主题4 氯及其化合物
1
学习目标
2
知识衔接
3
巩固训练
3
【爱上化学】
一、海洋元素——氯
海洋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有80多种元素蕴藏在湛蓝的海水里。在地壳中氯的含
量为0.031%,大部分氯以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海洋里。
1.氯在人体中的重要用途
氯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人体中氯的含量一般为0.15%。氯主要存在于细
通过结晶法进行溶液中物质的分离。
2.盐酸:HCl的水溶液,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盐酸呈酸性,可以使酸碱指
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盐反应,比如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11
高中要求
衔接点一 氯气
1.氯元素的概念
(1)氯元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