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她的侄女则为美国设计了这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徽因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她的侄女则为美国设计了这个
才女林徽因的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她不仅写起文章来妙笔生花,云霞满纸,在建筑学上更是领军人物,与丈夫梁思成一起,一同
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中,林徽因不仅承担美术设计方面的任务,而且很多时候成为整
个设计小组的实际领导者,对于纪念碑的整体造型、结构都提出了原则性的意见。
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璎的故事。
林徽因的侄女林璎(Maya Lin)
就在2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内向21位杰出的美国人颁发了自由勋章,而林璎是这其中唯
一的一位华裔美国人。
要知道,自由勋章在美国的意义可是非常重大的。
它与国会金质奖章并列,代表着美国最高的
平民荣誉。
这次和林璎一同领奖的,都是各种名人,比如首富比尔·盖茨↓
比如飞人乔丹↓
比如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
所以,这个林璎到底有何德何能,能和他们站在一起同台领奖,接受美国的“最高荣誉”?
这个故事,还要从34年前讲起......
华裔大学生设计越战纪念碑引争议
1982年,为了纪念越南战争,美国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
案。
由于越战对于美国影响巨大,所以这个消息一出,递交方案的人便络绎不绝。
其中还不乏建筑
界的名师巨擘。
当时年仅21岁,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也递交了自己的设计作品↓
然而,让她自己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设计的纪念碑方案,竟然
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为最终方案。
这一评选结果也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人质疑道,那么多身价不菲的建筑大师的作品都
被淘汰了,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的作品,怎么会好?
更何况,这个大学生,还是亚洲裔。
年轻时的林璎
一位美国富翁看到纪念碑是一位亚洲人设计的,勃然大怒,自己掏钱给那些气愤的越战老兵买
机票,鼓励他们去华盛顿抗议。
“让一个亚洲人设计在亚洲发生的战争的纪念碑,这对我们美国人难倒不是太讽刺了吗???”
在民族主义者和越战老兵的抗议浪潮中,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组织了一个评审团,重新评估所有设计方案。
然而结果是,所有评委再次一致认为,林璎的设计方案,是所有作品中最好的。
林璎设计的方案是两堵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墙面上则刻满了在越战中阵亡的美军士兵的姓名。
林璎形容她的设计思路时表示:“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时,就仿佛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
黑色的花岗岩墙,正如沉甸甸的历史一样,让人永远铭记那场战争,以及那些不知为何而死的美国士兵。
然而,在当时,林璎却因为这个设计,饱受了各种各样的批评。
其中不乏充满迷信、偏见的冷言冷语。
有人说:它像澳洲土著民用的回飞镖,而回飞镖意味着灾难必将重演。
有人说:这是地面上的一个黑洞,是麻烦的象征。
有人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而不应陷入地下。
还有人发出了充满嫉妒的讽刺之音,冷笑称“林璎你可真幸运,只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拿了冠军。
”
之前提过的那位美国大亨更是表示,要请一位白人雕塑家,重新设计一个包括三个美国军人和一面美国国旗的雕塑,就建在林璎纪念碑的正前方。
由于争议越来越大,美国内政部长沃特不得不出面干预。
他表示,如果不能和反对者达成妥协,就取消建纪念碑的计划。
然而,即使挫折重重,年纪轻轻的林璎仍坚持自己的主张。
她尖锐地指出:那些附加的东西对于原作来说,无异于一种造成缺陷的入侵行为。
她不同意野蛮地将两种风格的纪念碑放在一起的做法。
她说:“这项设计的主题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
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直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最终重回光明。
”
林璎在美国美术委员会前的陈词,坚决捍卫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面对记者的提问与质疑。
最终,美国政府决定,中和两种设计方案。
在林璎的作品前边,再摆放一个“三个战士铜塑”以及一面美国国旗。
1982年10月,纪念碑终于建成。
碑面上镌刻着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名字,竣工的日子也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然而,在典礼上居然没有任何人提到林璎的名字。
在典礼的节目单上,也只印着另一个人设计的“三个战士铜塑”。
但是,历史终会证明一切。
30多年来,最让美国人难以忘怀的,仍然是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现在已经成为了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具观赏性的景点之一。
每天来参观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
关于它的摄影作品,更是不计其数:
有人称,当你来到纪念碑前,触摸那黑色的石壁,就仿佛触摸到了那些逝去老兵的灵魂。
至于林璎,她则选择离开华盛顿,继续求学。
几年后,她获得了耶鲁大学硕士学位。
接下来又获得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威廉学院和史密斯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在越战纪念碑后,林璎也设计了许多精彩的建筑和雕塑,分散在世界各地。
其中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于世界的思考。
比如阿拉巴马州内,宣扬每个公民都应拥有平等权利的“民权纪念碑”↓
耶鲁大学内,纪念以及宣扬女权主义的“妇女之桌”↓
林璎最新的一个作品,叫做“到底缺少了什么?”(What is missing?)。
她则更喜欢把这个作品称为“最后的纪念碑”。
因为,这是一个互动性的网站,里边记录的,则是所有已经灭绝了的物种。
这个网站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可以自己在上边编写条目,修改记录,让别人看到,又有哪个物种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出现。
她表示,通过自己的雕塑和网站,能够让更多的人用另外的眼光看待自己身边的世界,看到那些往常看不到的地方,这对她来说,才是艺术真正的魅力和意义。
这,就是林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