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为杭守陈述古作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为杭守陈述古作
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词
虞美人· 为杭守陈述古作【原文】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须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 为杭守陈述古作【翻译文】
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
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
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看,沙塘里华灯初放。
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绿色的玻璃一样。
虞美人· 为杭守陈述古作【评析】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七月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
时杭州太守陈述古调任,即将离杭,设宴于杭州城中吴山上之有美堂。
应述古之请,东坡即席写下了此词。
上阕写览景兴怀。
钱塘环以湖山,左右映带,秀丽奇绝。
加上闽商海贾,风帆浪舶,自古繁盛。
下阕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以白描取胜,紧扣有美堂居髙临下的特点,把景物和情思交织起来,既描绘出杭州形胜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现了陈述古留恋钱塘之意和僚佐们的友情。
虞美人· 为杭守陈述古作【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名,始词见于敦煌曲子词。
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四·〈虞美人〉》云:「《脞(cuǒ)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
予谓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
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
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
芳菲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
』又云:『当时遗事久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亦有就曲志其事者,世以为工。
其词云:『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
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手中莲锷凛秋霜。
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黄载万追和之,压倒前辈矣。
其词云:『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
楚歌声起伯图休,玉帐佳人血泪、满东流。
葛荒葵老芜城暮,玉貌知何处?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当年魂魄、未消磨。
』按《益州草木记》:『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如鸡冠花。
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应拍而舞,他曲则否。
』《贾氏谈录》:『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状如鸡冠,大叶相对。
或唱《虞美人》,则两叶如人拊掌之状,颇中节拍。
』《酉阳杂俎》云:『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
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讴曲,叶动如舞。
』《益部方物图赞》改『虞』作『娱』,云:『今世所传《虞美人》曲,下音俚调,非楚虞姬作。
意其草纤柔,为歌气所动,故其叶至小者或若动摇,美人以为娱耳。
』《笔谈》云:『髙邮桑景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遇人作《虞
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
试之,如所传。
详其曲,皆吴音也。
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目曰《虞美人操》。
其声调与旧曲始末不相近,而草辄应之者,律法同管也。
今盛行江湖间,人亦莫知其如何为吴音。
』《东斋记事》云:『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动,传者过矣。
』予考六家说,各有异同。
《方物图赞》最穿凿,无所稽据。
旧曲固非虞姬作,若便谓下音俚调,嘻其甚矣。
亦闻蜀中数处有此草,予皆未之见,恐种族异,则所感歌亦异。
然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
此草应拍而舞,应旧曲乎?新曲乎?桑氏吴音,合旧曲乎?新曲乎?恨无可问者。
又不知吴草与蜀产有无同类也。
」元髙拭词注「南吕调」。
《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
周竹坡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
张玉田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
王半轩词取李後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水》。
此调以七字句和五字句为主,配以一个九字句为结,凡四换韵,仄韵与平韵相间,每句用韵,因而音节明快响亮,气势奔放,以悲歌慷慨为基本特色。
以李后主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另有变体,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阕五句五平韵,后阕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为杭守陈述古作」:元延祐本作「有美堂赠述古」,《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调名次行有题注云:「《本事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寮佐于有美堂,因请贰车苏子瞻赋词。
子瞻即席而就,寄《摊破虞美人》云。
』」似据傅注「琉璃」条改编者。
按《本事集》云云别见宋·潜君髙《咸淳临安志·卷五十二·有美堂》。
陈述古:陈襄,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灵村,人称古灵先生。
宋仁宗、宋神宗时名臣。
倡理学,与陈季甫、周希孟、郑穆友称「海滨四先生」。
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进士。
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诸县。
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
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
宋英宗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
宋神宗即位,出知明州。
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
寻直学士院。
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
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
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复知陈州。
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
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
尝荐司马温公、苏东坡等三十三人。
有《古灵先生文集》。
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陈襄传》。
「湖山信是东南美」句:傅子立注:「学士梅挚出镇钱塘,仁庙赐诗宠行,首句云:『郡有湖山美。
』既到任,选胜傅注沈钞本、清钞本作『胜选』,今据珍重阁本乙正地建堂,以写御诗,勒石,立名为『有美堂』。
」刘尚荣按:「事详欧阳文忠《有美堂记》:『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
』又按,宋仁宗《赐梅挚知杭州》诗云:『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见于宋·陈西郊《庚溪诗话·卷上》。
宋·周彦广《乾道临安志·卷三》、宋·潜君髙《淳熙临安志·卷四十二》引作『地有湖山美』。
」
弥千里:傅注本作「须千里」。
茲从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
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後用以尊称州郡长官。
此处指陈述古。
更徘徊:傅注本作「且徘徊」。
兹从元延祐本。
沙河塘:傅子立注:「钱塘繁会之地。
」刘尚荣按引《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东道采访使〉》:「钱塘,望。
南五里有沙河塘。
」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王注:「《唐·地理志》:『钱塘县南五里,有沙河塘。
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曾开。
』昔潮水冲击钱塘江岸,至于奔逸入城,势莫能禦,故开沙河以决之。
河有三,曰:外沙、中沙、里沙。
」
《水调》:傅子立注:「歌曲名。
《明皇杂录》:『明皇好《水调》歌,及胡羯犯京,上欲迁幸,犹登花萼楼,置酒,回顾凄怆。
使其中人歌《水调》毕,因使视楼下,有工歌而善《水调》者乎?有一少年自言工歌亦善《水调》,遂歌曰:「山川满月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上闻之,潸然曰:「谁为此词?」左右对曰:「宰相李峤。
」上曰:「真才子也。
」不待曲终。
』《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刘尚荣按:「事见宋·阮松菊《诗
话总龟·前集卷二十四·感事门上》引《明皇传信记》,又见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四·〈水调歌〉》引《明皇杂录》,诸家所记情节有异。
」龙榆生笺引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四·〈水调歌〉》:「《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商时号『水调』。
予数见唐人说『水调』,各有不同。
予因疑『水调』非曲名,乃俗呼音调之异名,今决矣。
按《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即是『水调』中制歌也。
世以今曲《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中吕调,而唐所谓南吕商,则今俗呼中管林钟商也。
《脞说》云:『水调《河传》,炀帝将幸江都时所制,声韵悲切,帝喜之。
乐工王令言谓其弟子曰:「不返矣。
水调《河传》,但有去声。
」』此说与《安公子》事相类,盖水调中《河传》也。
《明皇杂录》云:『禄山犯顺,议欲迁幸。
帝置酒楼上,命作乐。
有进《水调歌》者,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
」上问谁为此曲,曰:「李峤。
」上曰:「真才子。
」不终饮而罢。
』此水调中一句七字曲也。
白乐天《听水调诗》云:『五言一遍最殷勤,调少情多似有因。
不会常时翻曲意,此声肠断为何人。
』《脞说》亦云:『《水调》第五遍,五言调,声最愁苦。
』此水调中一句五字曲。
又有多遍,似是大曲也。
乐天诗又云:『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此水调中新腔也。
《南唐近事》云:『元宗留心内宠,宴私击鞠无虚日。
尝命乐工杨花飞奏水调词进酒,花飞惟唱「南朝天子好风流」一句,如是数四。
上悟,覆杯赐金帛。
』此又一句七字。
然既曰『命奏水调词』,则是令杨花飞水调中撰词也。
《外史梼杌》云:『王衍泛舟巡阆中,舟子皆衣锦绣,自制水调《银汉曲》。
』此水调中制《银汉曲》也。
今世所唱中吕调《水调歌》,乃是以俗呼音调异名者名曲,虽首尾亦各有五言两句,决非乐天所闻之曲。
《河传》,唐词存者二,其一属南吕宫,凡前段平韵,後仄韵。
其一乃今《怨王孙》曲,属无射宫。
以此知炀帝所制《河传》,不传已久。
然欧阳永叔所集词内,《河传》附越调,亦《怨王孙》曲。
今世《河传》乃仙吕调,皆令也。
」
阑:残,尽,晚。
《史记·卷八·髙祖本纪》有「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髙祖。
」南朝宋·裴龙驹《〈史记〉集解》引文颖曰:「阑,言希也。
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
」《文选·卷五十七·〈诔·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有「白露凝兮岁将阑」,李善注曰「阑,犹晚也」。
琉璃:傅子立注:「杜子美《渼陂(Měi Bēi)行》:『波涛万顷堆琉璃。
』《本事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寮佐于有美堂。
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後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
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
』」刘尚荣按:「傅引證之《本事集》,应是杨元素撰辑《时贤本事曲子集》,简称《本事集》。
参见葛渭君编《词话丛编补编》第三到第十页。
」
虞美人· 为杭守陈述古作【赏析】
关于此词的写作,宋人傅子立的《注坡词》所叙甚详。
傅云:「《本事集》云:陈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数日,宴僚佐于有美堂。
侵夜月色如练,前望浙江,後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陈公慨然,请贰车苏子瞻赋之,即席而就。
」
上阕前两句极写有美堂的形胜,也即湖山满眼、一望千里的壮观。
此二句从远处着想,大处落墨,境界阔大,气派不凡。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这两句反映了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使君此去,何时方能重来?何时方能置酒髙会?他的惜别深情是由于他们志同道合。
据《宋史·陈襄传》,陈述古因批评王介甫和「论青苗法不便」,被贬出知陈州、杭州。
然而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
而东坡亦因同样的原因离开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虽无术,心则在民」。
他们共事的两年多过程中,能协调一致,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钱塘六井,奖掖文学後进。
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实做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
此时即将天隔南北,心情岂能平静?
过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由江上传来的流行曲调而想到杜牧的扬州,并把它与杭州景物联系起来。
想当年,隋炀帝于开汴河时令製此曲,製者取材于河工之劳歌,因而声韵悲切。
传至唐代,唐玄宗听後伤时悼往,凄然泣下。
而杜樊川《扬州》诗中写道:「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直到宋代,
此曲仍风行民间。
这种悲歌,此时更增添离怀别思。
离思是一种抽象的思绪,能感觉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对它本身作具体描摹很困难。
词人借助灯火和悲歌,既写出环境,又写出心境,极见功力之深。
结尾两句,词人借「碧琉璃」喩指江水的碧绿清澈,生动形象地形容了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
走笔至此,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彷彿暂时忘掉了适才的宴饮和世间的纷扰,而进入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境界。
这里,明澈如镜、温婉静谧的江月,象徵友人为人髙洁耿介,也象征他们友情的纯洁深挚。
写有美堂上所观夜景。
此词以美的意象,给人以极髙的艺术享受。
词中美好蕴藉的意象,是作者的感情与外界景物发生交流而形成的,是词人自我情感的象征。
那千里湖山,那一江明月,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思的闪现。
虞美人· 为杭守陈述古作【辑评】
袁媛:《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一词有意制造平静,从有美堂向外眺望景物,湖光山色,一望弥千里。
此景本身就给人置身世外的宁静,可一醉字,却将人的内心世界外显出来。
在境界上,将本词要表达的离别的不舍之情自然流露出来。
从日上中天道夜深人静,从清醒时的留恋到醉酒时的徘徊,从灯下的繁华再到那勾起回忆的曲子,最後到江月的宁静,此景之下,东坡和他朋友或许才找到暂时的平静。
可见这首词作中作者处处留情,结局处又将种种情感汇入大江,留给人无限的回味。
作者苏轼的简介
苏轼- [宋] -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
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
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
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
徙知密、徐二州。
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
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
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
寻召除起居舍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
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
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
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
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
宋孝宗时谥文忠。
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
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
(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
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
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
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繁體版
作者:蘇軾朝代:宋類型:詞
虞美人· 爲杭守陳述古作【原文】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
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裏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 爲杭守陳述古作【翻譯文】
登髙遠眺,千里美景盡收眼底。
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數這裏最美。
你這一去,何時才能返回?請痛飲幾杯吧,但願醉倒再不離去。
看,沙塘裏華燈初放。
聽,是誰把動人心絃的《水調》來彈唱?當夜深風靜我們扶醉欲歸時,只見在一輪明月的映照下,錢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綠色的玻璃一樣。
虞美人· 爲杭守陳述古作【評析】
此詞作於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七月蘇東坡任杭州通判時。
時杭州太守陳述古調任,即將離杭,設宴於杭州城中吳山上之有美堂。
應述古之請,東坡即席寫下了此詞。
上闋寫覽景興懷。
錢塘環以湖山,左右映帶,秀麗奇絶。
加上閩商海賈,風帆浪舶,自古繁盛。
下闋寫有美堂上所觀夜景。
以白描取勝,緊扣有美堂居髙臨下的特點,把景物和情思交織起來,旣描繪出杭州形勝的美好景色,又充分表現了陳述古留戀錢塘之意和僚佐們的友情。
虞美人· 爲杭守陳述古作【注釋】
虞美人:詞牌名。
原爲唐教坊曲名,始詞見於敦煌曲子詞。
宋·王頤堂《碧鷄漫志·巻四·〈虞美人〉》云:「《脞(cuǒ)説》稱起於項籍『虞兮』之歌。
予謂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於當時,非也。
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
香魂夜逐劍光飛,靑血化爲原上草。
芳菲寂寞寄寒枝,舊曲聞來似斂眉。
』又云:『當時遺事久成空,慷慨尊前爲誰舞?』亦有就曲誌其事者,世以爲工。
其詞云:『帳前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
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
撫騅欲上重相顧,艷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凛秋霜。
九泉歸去是仙鄕、恨茫茫。
』黃載萬追和之,壓倒前輩矣。
其詞云:『世間離恨何時了?不爲英雄少。
楚歌聲起伯圖休,玉帳佳人血涙、滿東流。
葛荒葵老蕪城暮,玉貌知何處?至今芳草解婆娑,衹有當年魂魄、未消磨。
』按《益州草木記》:『雅州名山縣出虞美人草,如鷄冠花。
葉兩兩相對,爲唱《虞美人》曲,應拍而舞,他曲則否。
』《賈氏談録》:『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狀如鷄冠,大葉相對。
或唱《虞美人》,則兩葉如人拊掌之狀,頗中節拍。
』《酉陽雜俎》云:『舞草,出雅州,獨莖三葉,葉如決明,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
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葉動如舞。
』《益部方物圖贊》改『虞』作『娯』,云:『今世所傳《虞美人》曲,下音俚調,非楚虞姬作。
意其草纖柔,爲歌氣所動,故其葉至小者或若動搖,美人以爲娯耳。
』《筆談》云:『髙郵桑景舒性知音,舊聞虞美人草,遇人作《虞美人》曲,枝葉皆動,他曲不然。
試之,如所傳。
詳其曲,皆呉音也。
他日取琴,試用呉音製一曲,對草鼓之,枝葉亦動,乃目曰《虞美人操》。
其聲調與舊曲始末不相近,而草輒應之者,律法同管也。
今盛行江湖間,人亦莫知其如何爲呉音。
』《東齋記事》云:『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動,傳者過矣。
』予考六家説,各有異同。
《方物圖贊》最穿鑿,無所稽據。
舊曲固非虞姬作,若便謂下音俚調,嘻其甚矣。
亦聞蜀中數處有此草,予皆未之見,恐種族異,則所感歌亦異。
然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中呂宮』,近世轉入『黃鐘宮』。
此草應拍而舞,應舊曲乎?新曲乎?桑氏呉音,合舊曲乎?新曲乎?恨無可問者。
又不知呉草與蜀產有無同類也。
」元髙拭詞注「南呂調」。
《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
周竹坡詞有「衹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
張玉田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
王半軒詞取李後主「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此調以七字句和五字句爲主,配以一箇九字句爲結,凡四換韻,仄韻與平韻相間,毎句用韻,因而音節明快響亮,氣勢奔放,以悲歌慷慨爲基本特色。
以李後主詞、毛文錫詞爲正體,李詞爲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毛詞爲雙調五十八字,前後闋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另有變體,五十六字,兩仄韻、兩平韻;五十八字,五平韻;五十八字,前闋五句五平韻,後闋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爲杭守陳述古作」:元延祐本作「有美堂贈述古」,《二妙集》本、茅維《蘇集》本、毛本調名次行有題注云:「《本事集》云:『陳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數日,宴寮佐於有美堂,因請貳車蘇子瞻賦詞。
子瞻卽席而就,寄《攤破虞美人》云。
』」似據傅注「琉璃」條改編者。
按《本事集》云云別見宋·潛君髙《咸淳臨安志·巻五十二·有美堂》。
陳述古:陳襄,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靈村,人稱古靈先生。
宋仁宗、宋神宗時名臣。
倡理學,與陳季甫、周希孟、鄭穆友稱「海濱四先生」。
宋仁宗慶暦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進士。
初仕浦城主簿,歷知仙居、河陽、濛陽諸縣。
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爲祕閣校理、判祠部事。
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
宋英宗治平初,復爲開封府推官、三司鹽鐵判官。
宋神宗卽位,出知明州。
熙寧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諫院、改知制誥。
尋直學士院。
熙寧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與王介甫政見不合,論靑苗法不便,出知陳州。
熙寧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
熙寧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復知陳州。
熙寧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還,知通進、銀臺司兼侍讀,判尚書都省。
元豐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
嘗薦司馬溫公、蘇東坡等三十三人。
有《古靈先生文集》。
事見宋·陳曄《古靈先生年譜》(《永樂大典·巻三一四二》),《宋史·巻三百二十一·陳襄傳》。
「湖山信是東南美」句:傅子立注:「學士梅摯出鎭錢塘,仁廟賜詩寵行,首句云:『郡有湖山美。
』旣到任,選勝傅注沈鈔本、淸鈔本作『勝選』,今據珍重閣本乙正地建堂,以寫御詩,勒石,立名爲『有美堂』。
」劉尚榮按:「事詳歐陽文忠《有美堂記》:『嘉祐二年,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梅公出守於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