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日知录》三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而不实: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 容空虚
多:见《古汉语》(414)D:\工具书
很大,迫使一些学者研究佛、道思想。 4.宋明理学:引申、发展儒学观念,由此形成理学
思潮。批判地吸收了某些禅道思想,普遍关心天 道、心性等问题,或者把儒家的纲常伦理原则奉 为天理(程朱理学),或者认为人心即理,良知 即理(陆王学派),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
顾炎武 (1613- 1682)
汉族,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
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 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做的诠释考订;治道, 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一.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 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 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 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 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 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 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 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 的祸害啊。
<<日知录>>三则
——经世致用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 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侧重“形而上”;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 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 重“形而下”。
文化渊源
1.秦汉儒家哲学:入世哲学 2.秦汉魏道家哲学:出世哲学 3.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冲击
3.语言风格不同
这三则札记,主旨相同,内容相关,但在语言风 格上却不尽相同,表现出作者行文风格的多样性。
《文须有益于天下》堂堂正正,立论鲜明,锋芒 毕露,言辞掷地有声,足以惊世骇俗;
《著书之难》则委婉曲折,叙议结合,慢慢铺陈, 水到渠成;
《文人之多》则感情炽烈,执议偏激,声势夺人, 一气呵成,其中不乏尖刻之语。
学术著作
《日知录》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 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 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 知录》有条目1009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 短者《召杀》仅有9字。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 赋、典礼、舆地、艺文。
“剿袭” 之事。
Hale Waihona Puke “谀佞之文” 二.著书之难 著书原则:即“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
所不可无”
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也 就越多的原因:
人心不古 创作态度
三.文人之多
“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现世:文人泛滥、世风浮华
目的: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文人之多》主张“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 从养器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唐宋以后, 著作泛滥,文人之多,文风浮华,都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出 了问题,所以首先要端正创作态度。
不同点
1.《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立论之异同
这两则札记可作比较阅读,它们的立论有异有同。相异之处是:《著 书之难》以著述为话题,从正面立论,说“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 为了与“后人之书”的“易”作对比。《文人之多》是以人为话题, 从反面立论,说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相同之处 是:《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所强调的主旨具有一致性,借用司 马迁的话来说就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 两种文人概念不同
《文人之多》中,涉及到两种文人概念,是否“识经术”“通古今” 成为这两种文人的标志。实际上,班固的《汉书》始设“儒林传”, 为五经博士立传;范晔的《后汉书》于“儒林传”外,另设“文苑列 传”,为工于诗赋文章的文人立传。这样,从史学传记上,就区分了 两种文人。精通经术的,归于儒林;擅长文学的,归于文苑。但是不 是治经者就一定值得赞赏,为文者就全都不值一提呢?作者的立论是 否过于极端?对此,可展开讨论。从汉代到清朝的经学家,很多人过 分注重章句之学,根本不顾全篇旨意,有舍本逐末之弊。李白有一首 著名的讽刺诗《嘲鲁儒》即言:“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 济策,茫如坠烟雾。”另一方面,文学家也并不是普通的“醉汉”, 文学除了它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它反映社会现实的认识功能,不可 一概抹杀。
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 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 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 术研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 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 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 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 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 《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被誉为“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
基础知识
形而上,形而下:“形”指客观存在的现象。“上”是人 类思想的深入,“下”是物质设计形式的表现 。“形而 上”是对现象的理论升华,是精神的,思考的,超越的 ; “形而下”是对现象的实际应用,是肉体的,现实的,物 质的 。如:文艺理论是形而上的,文学作品是形而下的。
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 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
明治乱之理、纪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 彰美德善行。
“明治乱”是阐明为政理论, “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 “察民隐”是体察民心, “乐道人善”是体悟人情。
作者从四个方面列举无益之文弊端。
“怪力乱神”的内容,
“无稽之言”,指清谈之类,尤其指当时 清谈的新潮流──心性之学。
共同点:论文章及文人
《文须有益于天下》,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 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 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著书之难》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就,后世 之所不可无”的著述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 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多:见《古汉语》(414)D:\工具书
很大,迫使一些学者研究佛、道思想。 4.宋明理学:引申、发展儒学观念,由此形成理学
思潮。批判地吸收了某些禅道思想,普遍关心天 道、心性等问题,或者把儒家的纲常伦理原则奉 为天理(程朱理学),或者认为人心即理,良知 即理(陆王学派),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
顾炎武 (1613- 1682)
汉族,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
关于写作此书的目的,顾炎武本人说得很明白,他说:“别著《日知录》, 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经术,是对儒家经典所做的诠释考订;治道, 谈经世济民之术;博闻,广泛论列文史知识及社会风俗。
一.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 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 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 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 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 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 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 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 的祸害啊。
<<日知录>>三则
——经世致用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 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侧重“形而上”;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 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 重“形而下”。
文化渊源
1.秦汉儒家哲学:入世哲学 2.秦汉魏道家哲学:出世哲学 3.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冲击
3.语言风格不同
这三则札记,主旨相同,内容相关,但在语言风 格上却不尽相同,表现出作者行文风格的多样性。
《文须有益于天下》堂堂正正,立论鲜明,锋芒 毕露,言辞掷地有声,足以惊世骇俗;
《著书之难》则委婉曲折,叙议结合,慢慢铺陈, 水到渠成;
《文人之多》则感情炽烈,执议偏激,声势夺人, 一气呵成,其中不乏尖刻之语。
学术著作
《日知录》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 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
《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 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 知录》有条目1009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 短者《召杀》仅有9字。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 赋、典礼、舆地、艺文。
“剿袭” 之事。
Hale Waihona Puke “谀佞之文” 二.著书之难 著书原则:即“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
所不可无”
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也 就越多的原因:
人心不古 创作态度
三.文人之多
“文人”:“识经术”“通古今”
现世:文人泛滥、世风浮华
目的: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
《文人之多》主张“识经术”,“通古今”,去华就实, 从养器识的角度强调修身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唐宋以后, 著作泛滥,文人之多,文风浮华,都是作者的思想观念出 了问题,所以首先要端正创作态度。
不同点
1.《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立论之异同
这两则札记可作比较阅读,它们的立论有异有同。相异之处是:《著 书之难》以著述为话题,从正面立论,说“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 为了与“后人之书”的“易”作对比。《文人之多》是以人为话题, 从反面立论,说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相同之处 是:《著书之难》与《文人之多》所强调的主旨具有一致性,借用司 马迁的话来说就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 两种文人概念不同
《文人之多》中,涉及到两种文人概念,是否“识经术”“通古今” 成为这两种文人的标志。实际上,班固的《汉书》始设“儒林传”, 为五经博士立传;范晔的《后汉书》于“儒林传”外,另设“文苑列 传”,为工于诗赋文章的文人立传。这样,从史学传记上,就区分了 两种文人。精通经术的,归于儒林;擅长文学的,归于文苑。但是不 是治经者就一定值得赞赏,为文者就全都不值一提呢?作者的立论是 否过于极端?对此,可展开讨论。从汉代到清朝的经学家,很多人过 分注重章句之学,根本不顾全篇旨意,有舍本逐末之弊。李白有一首 著名的讽刺诗《嘲鲁儒》即言:“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 济策,茫如坠烟雾。”另一方面,文学家也并不是普通的“醉汉”, 文学除了它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它反映社会现实的认识功能,不可 一概抹杀。
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 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 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 术研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 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 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 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 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 《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被誉为“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
基础知识
形而上,形而下:“形”指客观存在的现象。“上”是人 类思想的深入,“下”是物质设计形式的表现 。“形而 上”是对现象的理论升华,是精神的,思考的,超越的 ; “形而下”是对现象的实际应用,是肉体的,现实的,物 质的 。如:文艺理论是形而上的,文学作品是形而下的。
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 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
明治乱之理、纪政治得失、察民间隐情、 彰美德善行。
“明治乱”是阐明为政理论, “纪政事”是记录为政事迹, “察民隐”是体察民心, “乐道人善”是体悟人情。
作者从四个方面列举无益之文弊端。
“怪力乱神”的内容,
“无稽之言”,指清谈之类,尤其指当时 清谈的新潮流──心性之学。
共同点:论文章及文人
《文须有益于天下》,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 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 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著书之难》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就,后世 之所不可无”的著述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 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