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考研总结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体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的不同类型及装饰纹样:类型: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黑陶,青莲岗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长江流域以南以至台湾地区的几何印纹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

装饰纹样:动物花纹,如鱼、鹿、鸟、虫、蛙、犬等;植物花纹,如枝叶花朵;几何纹纹,如绳纹等;人面纹;劳动工具变化而来的网纹等。

仰韶文化:(概念)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间)因1921年发现于河南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从而得名,仰韶文化的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大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甘肃东部地区,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

(特点)陶器表面彩绘纹饰的颜料系天然的赭石、红土或锰土,有的器物表面也涂红色或白色的陶衣。

由于窑室封闭不够严密, 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所以烧成后的陶器是橙黄、红或红褐色,纹饰呈黝黑或是殷红色。

(类型)类型主要有西安的半坡型和河南陕县的庙底沟型。

仰韶文化的代表作是半坡人面鱼纹盆和庙底沟类型彩陶盆。

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类型)人面鱼纹盆是属于半坡类型的彩陶。

(图案构成)以鱼纹和人面纹构成,(特点)特点是都是正视的人头像,没有脖颈和
躯干,绘成浑圆的面孔,直鼻横目,头顶有三角形的高尖帽,
常在嘴角左右各衔一鱼,有的在额头左右也各簪一鱼,神秘的
人面常绘于敞口的大陶盆内侧,少数出现在外壁,绘于内侧的
多是两个人面对角的布局,又常在人面之间夹绘两条游鱼或两
张张开的渔网。

马家窑类型:马家窑类型是直接继承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的,
以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陶器的制作运用泥
条盘叠的手制,器形有瓮、壶、罐、盆、碗、瓶等。

在装饰彩绘上,
主要是黑彩,也有一部分在黑彩中施加红彩。

装饰的
面积比以前大,纹样以波状纹、垂幛纹或漩涡纹等几
何纹为主,动物纹和人物纹为辅。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
孙家寨,系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的珍宝。

内壁
上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

人物下部有四条平行线,
代表地面;舞蹈者分为三组。

每组五人,双手互牵成
横列,脑后梳着发辫腰下腿侧有一斜线似为腰间所系绳带或服饰上的兽尾,两侧舞者的外臂皆画成双线,可能是为了表现反复摆动的感觉。

五人动作整齐和谐,动态鲜明,每组舞蹈人群两旁又间以数条平行内向的弧线,使画面其中并具有装饰效果。

龙山文化黑陶:黑陶是龙山文化的代表,因1928年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首次发现遗址而得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黑陶是器物烧成后在窑顶加水,使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有意让烟口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

黑陶色泽乌黑,表面光滑,胎质细腻致密而坚硬,一般厚度仅在0.1厘米至0.2厘米之间,俗称“蛋壳陶”。

转折关系清楚明确,有的器物上有凹凸不平的弦纹,有的器物有盖、把手或穿绳的纽鼻。

龙山文化黑陶是继彩陶之后我国陶器艺术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创造。

雕塑:雕塑在史前人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始雕塑以动物和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

可分为雕刻和陶塑。

雕刻是以坚硬的雕刻工具在各种材料上进行加工。

包括木雕、陶雕、骨雕、
牙雕、蚌雕、石雕和玉雕等。

陶塑是以泥土味材料,以捏、贴、堆、筑等手法,并配合线刻、剔划、雕刻、镂孔、镶嵌、彩绘等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动物或器物模型,晾干后再经过焙烧而成。

有单独成形的独立雕塑,也有附塑在陶器上作为装饰的。

玉琮: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5100年。

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数量最多。

玉琮图像一般运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为主。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发现于1936年浙江余杭良渚镇,该文化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良渚文化玉雕主要采用的是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次胎黑土陶为主要特征,描绘的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而神圣,具有较强的宗教意味。

饕餮纹,也叫兽面纹,是兽类动物的头部图案,以鼻为中心,眼、耳、角左右对称。

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

正视的兽面纹又常可看成有两个侧视的夔龙纹样构成,构图十分巧妙。

兽面纹多位于器物腹部的突出位置,在青铜器上常做主题纹饰,后又做器耳或器足装饰。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贪食的凶手,象征威猛勇敢,叫人敬畏。

兽面纹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龙纹:龙士传说中的动物,龙纹有的是几条龙相互缠绕,有的是一头二身。

鸟纹:形象为饰有长尾的鸟。

鸟头上有花冠的称为凤。

鸟纹盛行于西周时期。

夔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近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多做侧视构图。

夔纹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蚕纹:纹饰中蚕的身体屈曲,头呈正式,头圆,两眼突出,多用于器物口沿或足部的装饰,流行于商代和周代。

蟠虺纹:虺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

蟠虺纹是由蟠屈的虺构成的纹饰。

盛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

云雷纹:以连续的回旋型线条构成的纹饰。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

有的做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雷纹多以青铜器上的纹饰的底纹,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的颈部或足部的,云雷纹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绳纹:以弯曲的波浪状线相绞合成绳索状的花纹。

盛行于西周后期。

窃曲纹: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目纹,盛行于春秋战国。

环带纹:由上下起伏的波浪纹组成,凹凸外填以形似眉毛和口的花纹,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青铜器的装饰风格(造型、装饰、组织形式、)
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与器物整体造型、工艺紧密结合。

铸造方法有模铸法和失蜡法。

模铸法是商周青铜器铸造的主要方法。

模铸法,用陶土制成内范和外范分别刻出青铜器的纹饰和铭文,其凹凸和左右正好陶范和实际器物上的凹凸和左右相反,因此把内外范全部拼合在一起,两者之间的空隙部分,就是铜液填充后所铸成的铜器形制。

青铜器的装饰面由分块的陶范来界定,每块陶范上的纹饰自成一组,既避免各范拼接时发生错位,又可将整个纹饰处理为连续或对称图案。

青铜器的装饰面划分因器物造型而不同。

不同的装饰面饰以不同的纹样。

有些青铜器的局部或整个器物是动物或人物造型,有些青铜器的双耳等处以高浮雕的兽头为装饰。

纹样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单独式纹样和连续式纹样。

兽面纹是典型的单独纹样,常单独装饰于主要的装饰面上,或者辅以四方连续的云雷纹、乳丁纹等。

圈足等处常施以二方连续的夔龙纹、云雷纹和蚕纹等。

司母戊鼎:是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商代后期王室所铸的祭器。

此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在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鼎身为长方形,四个柱形足的外侧有凸起的饕餮;鼎腹中间光洁,四周皆饰以龙纹组成的兽面装饰带;直立的鼎耳上铸有双虎相向而立,中间夹有一浮雕的人头形象。

鼎采用分铸法铸造,由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
铸成整体的,司母戊方鼎以其超重、超大、超强的体量感,和谐。

匀称的比例关系以及具有神秘、狞厉的装饰风格,表现出雄伟庄严
之美,从而成为最高统治者政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表明商代青铜
器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宴乐攻战纹铜壶:出土于战国时代成都百花潭,壶身装饰有四条微
微突起的横带,其上饰有勾连雷纹,即把纹饰的内容分为了四个装
饰区,以镶错工艺的形式在器物上分层表现了采桑,射鸟,
宾客宴会和水战陆战等多种人事活动情节。

有穿着长裙的
妇女提筐采摘桑叶,身体矫健的猎手们在水边拉弓射鸟,
受惊的水鸟在天空中纷纷四散飞逃;宴会的主人正捧杯欢
迎来客,一侧有厨师在旁烹饪。

战争的场面紧张而激烈:
一边是双方在水上展开较量,另一边表现攻城的情景。


些画面虽然还是图案型的平列组合,并缺少细部的描写,
但在对重大主题的表现,对生活情景进行生动而精彩刻画
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显示出那个时代不平凡的
绘画技艺。

三星堆青铜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属于巴蜀文化,其年
代相当于中原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

其中独立的青铜雕像最为突出,
真人大小的青铜人像身高1.72米,赤脚站在约高0.9米的台座上。


物头戴兽面高冠,脸型长方,大眼直鼻阔嘴,表情威严神圣,富有写
实意味。

身材瘦削,双臂前举,手掌为圆圈形,上下相对,像是手执
圆形筒状物。

身着饰有凤鸟纹的交领右衽长袍,后袍有燕尾。

漆器工艺: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工艺有了显著发展,轻便实用、光亮鲜
明、防腐防潮的漆器替代了许多生活用青铜器。

尤其是战国时期,漆
器工艺空前繁荣,主要表现在:①品种增多,有饮食器、日用器、家
居、乐器、兵器、丧葬用具、交通用具等;②制作工艺水平提高,胎
骨和纹饰装饰手法多样化,髹漆工艺讲究;③色彩丰富,以红黑两色为主调,间饰有白、蓝、黄、绿、紫、金银等色,显得沉稳热烈,明丽鲜艳;④纹饰日渐丰富,有龙、凤、虎、鹤等动物纹,变化多样的几何纹和飞卷流动的云气纹等,还有车马、狩猎、舞蹈等表现社会生活的画面。

T形帛画:(来源)因其在丝质的绢帛上而得名。

原用于出殡时被高
举在柩前为死者魂归西天引路,然后盖在棺材盖板前面一起埋葬,
故又称为“铭旌”。

(规模)保存最完整的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
画,马王堆1号墓的帛画呈T字形,全长205厘米,下部宽47.7厘
米。

帛画内容繁复,由天上、人间、地府三部分组成,表现出汉代
人极度丰富的想象力合对生命、永恒、宇宙等宏伟命题的思考探索。

画面中表现的奇异景象与战国时期楚先王庙和西汉鲁灵光殿的壁
画、诗人屈原的《天文》和《离骚》中描述的神话一脉相承。

帛画
继承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因素,透出浪漫奔放的气势和对生命的
不懈追求。

画像石与画像砖
①(概念)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指用于祠堂或墓室等建筑具有装饰画性质的砖石。

以刻凿方法制成的画像石和模压烘制的画像砖在汉代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

画像石和画像砖反映的内容极广,有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祥瑞迷信等,反映汉代盛行的厚葬、风气和强大
的社会经济实力。

画像石和画像砖的使用到汉代以后就基本中止。

②(是什么、材料、异同点)画像石是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时刻壁画。

是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综合性美术品,其雕刻技法主要有:1单线阴刻2减地平雕3减地平雕加阴雕4减地浮雕5沉雕;
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塑)图案的建筑用砖,形状分为大型的空心砖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主要用于装饰宫殿或墓壁。

其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与画像石不完全相同。

③(装饰风格、发展情况)《荆轲刺秦王》整个画面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高潮迭起,是画像石中的杰出代表;《泗水升鼎图》内容具有强烈的说教色彩。

④画像砖分布范围较画像石面窄。

画像砖艺术起源于战国时期,止于东汉末年。

画像砖一般砌于墓道和墓室的两壁,也有砌于墓室两壁的,砖易于加工,画面大多精致。

大型的空心砖不仅用于墓室,也用于地上的宫殿建筑。

其图案和花纹是用印模捺制而成的,小的多属浮雕加阳线,大的多是绘画性的阴线构成。

小型的实心方砖和条砖都是模制的,图案和砖体的成型一起模印而成,有的近于浮雕,有的近于绘画。

画像砖构图简练,形象写实而生动,风格自由抒情,坚实劲利,具有浓郁而独特的地方特色。

雕塑:秦国在统一六国期间就进行大规模的宫室建设,为雕塑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汉代的各类雕塑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具有雄浑大气的风格,是古代雕塑的典范。

汉代宫苑壮丽,其中设有不少的雕塑,如立于未央宫署门内的汗血马铜像;建章宫前殿东凤阙的铜凤;甘泉宫通天台“擎玉杯于云表以受甘露”的铜仙人像;飞廉桂馆的铜飞廉等。

现今配合宫室的纪念性雕塑已不复存在,但仪卫性雕塑尚有遗存,其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陕西西安兴平的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雕群。

霍去病墓石雕(艺术成就、风格)
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将军,战功显赫,但英年早逝,将其陪葬于茂陵一侧。

石雕群大约作于公元前117年。

墓前有一组石雕作品,分别为主题雕刻和动物雕刻,在空旷的墓地上显得气势雄伟。

主题雕塑为马踏匈奴,立于墓前庭,是一匹昂首抬足的骏马,踩踏一挣扎的匈奴酋首,造型简洁,在几处关节眼上略施线刻,使其精神百倍,起到了纪念碑雕刻的效果。

除此之外的动物雕刻,这些动物形象依势象形,利用大的体面关系,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概括,创作了中国古代雕刻中最高的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使汉代的雕塑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秦代兵马俑(艺术特点、群体的和单个的)
1974年3月出土于陕西临潼,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估计从葬兵马俑约8000件。

其中1号坑规模最大,东西长210米,南北长60米,约有兵马俑6000件,是一个模拟现实的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矩形方阵,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显示秦军无坚不摧的威力。

2号坑在1号坑以北20米,以弩兵、车马、轻车兵和骑兵组成四个小方阵,形成分可以各成一独立作战的单位,合则成为一个整体战阵的曲形军阵,具有进退灵活、出击迅猛的优势。

3号坑面
积最小,是军阵的指挥机构——军幕。

4号坑为还未建成的废弃坑。

秦始皇兵马俑坑以形同真人真马的兵马俑和实用的金属武器模拟了秦朝的军阵,展示了秦军的军威和实录,背西向东的阵势清楚的昭示了秦朝东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伟业。

作为秦始皇的陪葬坑,兵马俑是歌颂一代雄主以自己雄才大略实现伟业抱负的特殊丰碑。

标志着我国陶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

(艺术特点)(群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重复,气势雄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单个)就单个的兵马俑来看,体型高大、造型准确,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

尤其是面部个性化的特点增加了军阵的勃勃生气,流露出艺术设计者对秦王军威的仰慕和崇敬。

说唱俑:东汉时期的俑造型丰富多样,题材更加丰富。

说唱
俑是汉代颇具特色的一类陶俑,多出于四川中北地区,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

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迥山汉墓的击鼓说唱
俑,头扎巾帻,上身赤裸,下穿宽脚长裤,赤脚,左臂抱鼓,
右手握槌前伸。

头部形象写实,面部表情眉飞色舞,充满激
情。

身躯的造型较为夸张变形,胸部扁平而腹部却浑圆如鼓,
耸肩缩颈伸头,身体下蹲,右腿高跷,说唱者手舞足蹈、欣
然忘情之态跃然而出。

整件作品稚拙生动,率真大胆,体现
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才能。

另一
件出土于郫县的说唱俑,耸肩缩头,歪脸吐舌,扭身翘臀,
表情和身姿夸张幽默,十分滑稽,令人睹之久久难忘。

马踏飞燕: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军事将领张
氏墓中出土了一批青铜车马仪仗俑,包括武士俑17个,
奴婢俑28个,铜马38匹,铜牛1个,铜车14辆。

这些
青铜车马仪仗俑在墓中排列整齐,气势雄伟。

其中一件
铜奔马头小颈长,前胸宽阔,躯体粗实,臀部浑圆,四
肢修长,其造型集中了汉人有关良马的所有要素。

铜奔
马昂首扬尾,三足腾空作飞奔状,右后足落在一只振翅
飞翔的燕雀身上,象征着奔马身轻似燕,迅疾如飞。

飞扬的马鬃、腾空而起的身躯、律动的四肢,生动地体现了奔马的运动感、速度感和夺人的气势。

与此同时,将庞大身躯的重心集中在右后足上,再踏在一只惊恐回首的飞燕上,既取得视觉上的均衡感又能在物理上保持平衡。

设计者卓越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超凡脱俗构思、高度完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使这件被称为“马踏飞燕”的铜奔马成为东汉青铜雕塑艺术的
杰出代表。

西汉长信宫灯: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
中随葬铜灯(西汉中期),其外观为一个温顺的宫女跪坐捧灯
的形象,左手执灯盘,右臂上扬袖口下垂成为灯罩,灯盘中心
可插蜡烛,灯盘外围安装可以开合的孤行屏板,以调节灯光照
明的方向和照明幅度,宫女体内中空,烟炱(tai)可通过右袖
收入体内,以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

灯盘及宫女头部等部件皆
可拆卸,以方便擦拭清除灯内的烟尘。

此灯原为长安皇宫之物,
通体鎏金,显得分外华贵,显示了最高工艺水平。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题材来源于曹魏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同名诗篇,采用连续的图画形式化成的长卷。

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洛神的形象和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而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

洛神的云车一段,奇神怪兽护卫着云车,具有强烈的神话氛围和浪漫主义色彩。

张僧繇:齐梁之际杰出的画家,他的“凹凸花”尤为著名,是一种印度画法,似乎是装饰图案中的“退晕”的方法,即累依浓度顺序排列,从而产生浮雕的效果。

陆探微“一笔画”:线纹因“连绵不断”而被称为一笔画,这是和王献之在书法上创造的“一笔书”具有同样影响的的艺术表现手法。

谢赫与“六法论”(作品、画品)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创作和理论的自觉时期。

绘画理论上开始出现一些带总结性的理论著作。

东晋有顾恺之的《论画》、南北朝有孙畅之的《述画》、谢赫的《画品》、姚最的《续画品》。

2.谢赫是南齐画家兼评论家,他精于画肖像及妇女,但主要贡献在绘画评论方面。

《画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分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简要地记录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画家及作品集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在《画品》中提出著名的“六法”,以六法为准则,评论优劣。

3.何为“六法”:谢赫《画品》: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转移摹写。

“气韵,生动是也”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其次是“骨法,用笔是也”,这是六法中论述最多、后人最为重视的两法,他把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和用笔作为中国画的两大特征。

4.谢赫除过对六法的论述外,还提出了风骨、逸才、和士体等有时代性的理论概念和审美范畴。

5.《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开创了史实与理论相结合的体例。

山水画兴起的原因:(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云冈16—20窟,通称“昙曜五窟”。

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

洞窟呈椭圆形平面设计,窟内宽敞,主要造像占去大部分面积。

第19窟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洞窟,主洞左右各开一个侧洞,洞窟外立面风化严重。

主洞平面为椭圆形,穹窿顶,开有门和明窗。

这是昙曜五窟的共同形式。

背光的大焰纹和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更加刚健雄浑,为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

釉中挂彩瓷:北朝釉中挂彩瓷的出现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有的在白釉中挂着绿彩,还有的在青釉上点着褐彩,如北齐范粹墓出土的三件白釉挂绿彩的器物。

这种技艺是汉代以来釉陶配釉工艺的新发展,它使单色釉向彩釉的过渡又迈进了一大步。

后来唐代的三彩陶——唐三彩,就是在这种技艺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

吴道子:盛唐时期是唐代美术最为辉煌的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就是一代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的绘画成就主要表现在宗教绘画上,善于在巨大的画幅中以高度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
的情境,笔下的“变相人物,奇踪异状”竟无雷同之处,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才能。

他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壁画《地狱变相》。

他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是继张僧繇的“张家样”以后的中国佛教美术中最成熟的代表式样。

“吴家样”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的“曹家样”的影响,成为与之对立的样式,被宋代评论家概括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簪花仕女图:描写了宫中妇女的闲逸生活,全画可分四段,分别表现了采花、赏花、散步、戏犬不同的情节,妇女们衣着华丽,神态雍容自若。

画家运用简劲的线条、艳丽的设色,成功地表现了“罗薄透凝脂”的美感。

此作堪称是中国古代仕女画的典范。

书P133 随着绘画题材与表现技巧的不断丰富,山水、花鸟和鞍马画也开始走向繁荣。

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的背景里脱离出来,形成风格迥异的不同流派,既有青绿勾斫,又有水墨渲染。

杰出的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父子、王维、张璪、毕宏、郑虔、王洽等。

反映出古代画家对于自然敏锐而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青绿山水:①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

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

②隋唐时期较为普遍的山水画风,是以展子虔、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法,它以用笔工细巧整、青绿重彩填色为主要特征,具有强烈的装饰区委,突出的表现了壮丽的锦绣河山。

这种山水画样式经后世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一大特征。

水墨山水画:在青绿山水走向成熟的同时,水墨山水画也开始兴起,代表人物王维、张璪、王洽等等。

王维的山水画及技法特点水墨渲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涉古今。

南宗画派鼻祖。

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即将客观现实和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敦煌莫高窟(题材、成就)敦煌莫高窟开凿在砾岩壁画上,由于石质疏软,无法就岩雕凿,因此造像全部采用泥塑加彩的形式,与壁画相结合,形成塑绘结合的艺术效果,莫高窟壁画在唐代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完全成熟的民族艺术风格。

在题材内容方面,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场面宏大、结构严谨、配置匀称、变化多彩的经变。

莫高窟唐代壁画的成就是空前的,在形制方面,除初唐少数洞窟还保留了北朝末期以来的“支提”式,一般都采用方形佛殿式,窟顶四面斜上,构成藻井。

其次,表现内容贴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主要见解:①对绘画功能的全面认识。

张彦远在“叙画之源流”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社会功能,将绘画的社会作用与六经相提并论;在肯定绘画具有政教功能的同时,又明确指出绘画“怡悦情性”的作用,将造型艺术所具有的形象之特征做了明确的阐述。

②对谢赫“六法”作了进一步阐发。

他是最谢赫“六法”最早的解释者。

绘画造形的依据来自于画家反应对象的“立意”,而表现的手段则是用笔。

显示出作者“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艺术观点。

③在绘画品评方面,继张怀瓘的“神、妙、能”三品,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四格,张彦远提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明确了对绘画创作的要求以及品评作品的标准。

昭陵六骏:六骏指的是唐太宗征战时乘骑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卷毛駉、什伐赤、特勒骠、青雅与白蹄乌。

六骏分别刻在高约五尺、宽约六尺的石屏上,比真马略小,皆为半圆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