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初中生每天必做的十件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每天必做的十件事
一、晨起自警
基本内涵:每天早上起床之后默念自己的目标或理想,然后给自己一个微笑,警示自己:“努力吧,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不要虚度光阴!”
要点解读:
1、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

晨起自警,给自己一个提醒,也是给自己一份力量,就如同来一次“精神充电”。

2、珍惜一寸光阴,就犹如埋下一颗良种。

待到绿满大地,硕果累累之时,你会感谢时光老人没有亏待你。

3、当拿破仑还是一个少尉的时候,工作之余,他的同伴们便开始寻欢作乐,他却在埋头读书,如饥似渴地读着那些对他的将来有用的东西,大炮的原理和历史、战争、哲学、文化、法律、天文、地理、气象等等。

拿破仑知道自己将乘上人生哪班车,如此要作什么准备。

我们无法都成为拿破仑,但我们一定都想创造美好的生活,那么就从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分分秒秒开始吧!
二、目标激励
基本内涵:每天上午、下午第一节课前,把自己的目标、追赶对象、座右铭用心默念一遍。

要点解读:
1、目标是引导学习走向成功的灯塔;志存高远是搞好学习的不竭动力。

2、确立自主、适度、有吸引力的学习目标,目标必须是自己能够达到的,不可过高或过低,应按自己的实力来决定。

3、目标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自己实力的变化而变化,无须过高,也不能过低,跳一跳,够得着,即可。

有一位北大学子曾说:“高一的时候,我只能保证自己考上武汉大学;高二时,改为人民大学;到高三,我把目标锁定北大,并为此奋斗不止。

我喜欢这样的追赶,去追寻遥遥领先的理想,在追赶中,我觉得自己是人生的主人。


三、保持安静
基本内涵:在教室,入门入静,心无旁骛,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要点解读:
1、古人云:“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燥不安,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2、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3、一个人在他的心境宁静如水的时候,他的心力、智慧、灵感才会处于活跃状态,创造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4、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工人在仓库里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

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一无所获,无奈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

这时候,一个小男孩悄悄溜进仓库,没费多大功夫,就把手表找到了。

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

”那么多人寻找手表,心急火燎的,慌里慌张的,根本就静不下心来,而小男孩静心思考,所以很轻松地找到了手表。

5、面对外面的世界,心安气定,心无旁骛,保持安静,积极有效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6、董仲舒因为孜孜求学“三年不窥园”的静气,所以才有了真正的学问。

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安静,浮躁不安,所谓的理想和事业,只能是空话而已!
四、告别三闲
基本内涵:有惜时如金,分秒必争,奋发向上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在校期间不说闲话,不做闲事,没有闲思,聚精会神,一心向学。

要点解读:
1、所谓“三闲”分别是指闲话、闲事、闲思。

2、闲话,指没用的话和有害的话。

没用的话是指别人在上自习、看书,他在那说笑话,说废话,说大话,说课外的话。

公共场所,如阅览室、科技活动室,他尽说电子游戏厅的事,当然没用。

人家在听广播、看电视、参加会议,他讲起了吃零食的事,当然没用。

另一类是有害的话。

别人学习他故意干扰别人,分散人家的注意力;人家进步,他编了瞎话,造了谣言,伤害了人家;别人团结,他背地里传话,搬弄是非,背后说人家的短处,即使无意,也是有害的话。

3、闲事,指无用的事或有害的事。

如某个中学生,并非研究电子游戏机的专家,却把课余的时间消磨在电子游戏厅里,这显然是没用的事。

老师正在讲数学,个别人数学成绩不好,却在下面看武侠小说,当然无用。

同学们都在上自习,他却在那里做学龄前的事,叠纸船,画儿童画,有用吗?一位同学并非对服装设计有兴趣,却用相当多的时间跟父母要钱,逛市场,买花样翻新的服装。

如此支配精力,显然也没什么用处。

对中学生有害无益的事还有不少,如个别人逞能妄为,想称王称霸,满脑子算计怎样打别人和逃避别人的打,并付诸行动。

人家上自习,他哼小曲等,都应在控制之内。

4、闲思,指无益于当前做事的思考。

如:正在听历史课,思路不由自主地从课堂教学讲的内容联想到《三国演义》,又联想到《封神演义》联想到姜子牙垂钓遇文王……不知不觉,下课时间到了,毫无用处的闲思统治了这位同学半节多课。

也有的同学正在听英语课,思路不自不觉地到了前面同学的衣服上,随着衣服又到了服装厂,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店……这样的联想倘是有目的的,为了创作,为了训练自己有意识的联想能力,当然有用。

倘在不需要联想的时候,联想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这至少可以说没有什么用途。

认真观察会发现许多同学的大量时间便是在这类闲思中糊里糊涂地度过的。

另一类闲思则是很有害的。

如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就忧虑、担心同学们怎么议论自己,父母怎样批评自己,邻居又是如何瞧不起自己……结果烦恼越陷越深,越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失误的原因,更谈不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纠正失误的措施了。

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链:考试失误导致情绪低落,无心纠正,情绪低落无心纠正导致成绩更差。

很多同学就是沿着这条恶性循环链,使自己成绩从中等甚至上等的位置,滑到了最底层。

5、静心思考一下,你有“三闲”吗?有多少?你采取控制措施了吗?
6、控制“三闲”的办法有多种,每位同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有效方法。

我们觉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尽可能多地做实事,明确做什么事,做几件事,用多少时间做一件事。

心情不好时,做喜欢做的,难度小的事。

实事做多了,形成牢固持久的兴奋中心了,“三闲”便不容易侵扰了。

7、控制“三闲”应弄清“三闲”的内涵,个别同学以为学习以外,特别是学习课本知识以外,所有言、行、思都是无用的,这是一种偏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这种偏见的学生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愿参加体育锻炼,不认真做课间操,拒绝参加课外活动小组。

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害的闲思,倘不加控制,长大后将难以在信息多元化、交往广泛化的现代社会生存、发展。

8、告别“三闲”就是告别无谓的精神控制,能使你在学习的海洋里自由驰骋。

一个能控制“三闲”的人,不管将来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幸运的人。

五、适度锻炼
每天一定要参加课间跑步,不要小看这十分钟,第一,这是紧张学习期间最好的放松时间,一定要利用好,使自己能最大程度上缓解紧张的神经,让学习时急燥、失落、无头绪等不良情绪滚的远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