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马钱子粉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年6 月第38 卷 S1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une 2018, Vol.38
·47·
董 辉1李先娜2何录文1南 洋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摘要:目的:探究经过烫制法研制出的可过筛75μm±4.1μm筛孔直径的制马钱子粉,其急性毒性的强度。

措施:用通过国家安全标准检测的实验鼠做相关实验,运用随机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进行药物的灌输,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认真的视察,精准的记录其存活前的异常情况、丧生时间和丧生数量 ,用所得数据计算出该实验毒物的半数致死量。

结果:实验测得用烫制法研制出的可过筛75μm±4.1μm筛孔直径的制马钱子的半数致死量为67.02毫克每千克,其半数致死量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可信区间为[64.12,70.04]毫克每千克。

结论:得出了用烫制法研制出可过筛75μm±4.1μm筛孔直径的制马钱子的致命性和致毒性,为以后的医学治疗增加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毒性研究;制马钱子;实验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ot preparation method developed can screen 75 m + 4.1 m diameter sieve Strychnos powder, the acute toxicity of strength. Measures: to do experiments with mice through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andards, grouping them by random grouping, drug infusion, and then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were carefully inspected, accurate records of the abnormal situation, the survival time and the number of killed were killed, with the data to calculate the half the poison the lethal dose. Results: the experiment was developed by hot method can screen 75 m + 4.1 m diameter sieve Strychnos LD50 was 67.02 mg per kg, confidence interval, the LD50 of ninety-five percent mg / kg for [64.12, 70.04].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deadly Strychnos sieve 75 m + 4.1 m sieve pore diameter and toxicity by boiling method, increase th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future medical treatment.
Key words:toxicity of nux vomica; experimental study;
马钱子又称马钱、苦实、牛眼等,具有剧毒但其医学药用价值却很高,因它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所以对治疗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和风湿等病症有很大的效果。

但因其毒性大,所以在使用前要对其毒性进行稀释,因此相关的医药研究部门就通过各种实验找到了可以降低其毒性的方法,烫制法就是其中一种。

本文将会研究用烫制法研制出的可过筛的制马钱子的致毒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采用专供实验研究用的实验鼠,经国家标准检测合格,无各种疾病、残疾和受孕等可影响实验的外在因素,公母各半,重量在(19±2)克之间,选取50只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5组,一组10只,经过对比发现这5组实验鼠的公母、年龄的p值均为(0.05,+∞)之间,所以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相关实验。

1.1.2 实验药品:将原料运用烫制法研制后,加入医用专业研磨机里进行粉末的制作,粉末状马钱子可过筛75μm±4.1μm筛孔直径既完成了实验药品,完成的粉状药品测得其番木鳖碱(C21H23N2O)的含量为13.96毫克每千克,测得布鲁生(C23H26N2O4)的含量为4.68毫克每千克,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因此进行大量的制马钱子粉的制作,以用来做相关的实验,在使用前要将其制成溶剂以便注入小白鼠体内。

1.2 方法
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出所检测药品的Dm和Dn分别为90毫克每千克、50毫克每千克,然后在此区间进行5个分组,药品含量依次递增,1组为最少量,5组为最大量。

而后选取50只重量为(19±2)克之间的公母各半的实验鼠将其以公母、重量随机分为5组,一组10只,分组后为了保证没有其他的干扰因素,所以对实验鼠进行24小时的绝食,在此期间水持续供应,以达到清肠的目的,使其身体内不含有其他的可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物质,减少实验的不准确性。

在进行实验时要以每20克0.5毫升的用量将制成的药品溶剂灌入实验鼠的体内,依次给5组实验鼠进行喂药,观察其中毒情况和死亡时间[1]。

1.2.1 组间药物反应对比
在进行喂药后,第1组实验鼠出现药物反应最慢,大约在1分30秒左右才陆续有实验鼠出现反应,而且其药物反应程度最小,最严重的是出现四肢抽搐,但是最终也全部恢复正常,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2组的实验鼠出现异常现象的时间与用药量最高的第5组相差不大,出现死亡现象的时间也与第五组相差不大,死亡数量少,部分实验鼠虽然出现了中毒反应,但在20分钟内没有死亡的会慢慢的恢复直至完全正常。

第三组实验鼠的异常反应出现时间较为快速,在喂药后近20秒就出现了反应,死亡数量较多,剩下小部分实验鼠虽然反应剧烈但最终也都恢复正常。

第4组实验鼠的药物反应最为快速,在短短的10几秒后就出现了相应的异常现象,普遍为:焦躁、呼吸急促、 四肢抽搐直至全身僵硬死亡,死后四肢与尾巴僵直,但未全部死亡。

第5组反应时间比含药量相对较低的第4组要慢,在将近1分钟后才出现相应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但最终实验鼠全部死亡[2]。

2 结果
经过表一所显示的数据就可以的得出结论:用烫制法研制出的可过筛75μm±4.1μm筛孔直径的制马钱子的半数致死量为67.02毫克每千克,其半数致死量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可信区间为[64.12,70.04]毫克每千克。

表1 实验鼠对马钱子溶剂的急性毒性反应
组别剂量(mg/kg)实验鼠数量(只)死亡数(只)死亡率(p)1501000
2601020.2
3701050.5
4801070.7
5901010 1.0
3 讨论
马钱子于古代的医书上就有记载,《纲目》就曾经记载过其用处,说它可治伤寒之症,还可以舒缓咽喉肿痛[3]。

然而运用了现代发达的医学手段后,还发掘出了它的其他好处,比如:少量的马钱子碱可以起到减缓疼痛的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它也可以解决胃消化功能迟缓问题,因其味道极苦,所以在吃食它之后会使胃部肌肉受到强烈刺激,从而使胃部肌肉再次活跃起来,最终达到恢复胃消化功能的作用。

但它最主要的用处是疏通神经重塑神经活力,它里面含有的番木鳖碱在吸收了小剂量时,可以使迟钝的神经元活跃,起到一定的兴奋作用,也可用于各种因神经衰弱而引起的病症,使其恢复原有的功能,它还能提高生物的各种感官功能,比如:味觉、视觉、听觉等等。

虽然它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使用中稍有不慎就会适得其反,使使用者中毒,让原有的病症更加严重,例如:在治疗神经问题时,如果用药过度,就会使神经更加迟缓甚至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丧失;在治疗胃消化功能缓慢时,过多的药量就会使其失去消化功能。

所以它的毒性是许多医学专家头疼的问题,而怎么去缓解毒性就成了一大医学目标,在进行降低毒性的研究时还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其有毒物质全部清除,因为恰恰是那些物质才有医疗作用,所以在进行实验时既要降低毒性还要确保一定的浓度留存,这其中微妙的关系还需要科研人员们进行大量的实验探究才能得知了。

在本次实验中,药量最多的那一组却不是出现中毒反应和死亡现象最快的一组,反而与少药量的一组起反应时间类似,药量多的很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少而出现的特例,也有可能是在配制溶剂时浓度太大从而使实验鼠不容易得到彻底的吸收;药量少的就是因为其药物浓度不够才出现较慢的反应。

但其中的具体原因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希望本次研究可以对日后相关的医疗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菲,李阿荣,郭洁文.毒性中药马钱子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J].今日药
学,2017(5):355-357.
[2] 赵引利,何燕宁,杨宇杰,等.马钱子及其制剂药动学研究进展[J].中草
药,2015,46(11):1710-1714.
[3] 曹玉.马钱子炮制及毒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189-191.
课题名称及编号: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基于代谢组学的马钱子
毒性物质基础及毒性机理研究”(2014RFQXJ116)
潘凤仙 罗 穗
南宁市中医医院 530001
摘要:目的:探究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在痰浊中阻型眩晕病上的治疗效果。

方法:择取2015年05月到2017年05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痰浊中阻型眩晕病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为采用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中医治疗的3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加氟桂利嗪胶囊进行西医治疗的30例对照组患者。

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3.33%(22/3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研究组治疗后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并且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中阻型眩晕病有显著疗效,可以疏通因痰浊内蕴而导致的动脉阻塞,改善患者的血液黏度,恢复脑血管的血氧供应。

关键词: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浊中阻型眩晕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
眩晕症为临床常见病,按照中医理论可以分为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肝阳上亢型、肾精不足型等多种分型,其中以痰浊中阻型最为常见,现代医学认为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