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01T11:13:51.8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6期作者:谭雄赖应龙李金洁梅波赵永生费俊杰首云[导读] 加上医疗保险制度对高质耗材的限制,对于一些无胸腔镜的基层医院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值得开展的手术方式。

(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在早期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效果。

方法:对我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13年9月施行肺叶切除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肺叶切除手术65例,TAMT组肺叶切除手术6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方式下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引
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药物的使用、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TAMT组无术中切口延长,无中转开胸,清扫数目7.2±1.6枚,出血量217.3±68.2ml,引流量315.5±88.3ml,置管天数3.7±1.3天,疼痛评分3.5±1.3分,止痛药使用时间2.9±0.9天,术后住院时间7.8±1.4天。

结论:TAMT组肺叶切除术与VAMT组肺叶切除术相比除手术时间稍长外,其他指标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两者有相同的手术效果,且容易在基层医院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小切口;外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113-02 随着社会发展,完全电视胸腔镜(C-VATS)及VAMT逐步成熟并应用于多种胸腔疾病及胸外伤的诊断和治疗[1]。

由于VAMT在肺叶切除较传统开胸肺叶切除上具有切口小、肌肉离断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较轻、手术切口美观、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临床外科医生所接受和认可[2]。

自2005年1月—2013年9月,我院分别用两种手术方式施行肺叶切除各65例,比较VAMT组与TAMT组肺叶切除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VAMT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53.5±12.7岁,肺癌35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8例,腺癌13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TNM分期:Ⅰa期13例、Ⅰb期8例、Ⅱa期7例、Ⅱb期5例、Ⅲa期2例,肺脓肿12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不张2例,炎性假瘤、肺血管瘤、肺动静脉瘘各1例。

TAMT组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8~81岁,平均年龄53.0±14.6岁,肺癌35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8例,腺癌16例,粘液腺癌1例,TNM分期:Ⅰa期12例、Ⅰb期7例、Ⅱa期9例、Ⅱb期4例、Ⅲa期3例,肺脓肿12例,肺结核7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不张、肺大泡、自发性气胸、炎性假瘤、肺软骨瘤、肺动静脉瘘各1例。

排除既往有胸膜炎、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胸膜粘连的病人。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头颅CT、全身骨扫描、颈腹部超声检查均无远处转移,并行肺功能检查可耐受肺叶切除术。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取健侧标准侧卧位,进胸后健侧单肺通气。

VAMT组手术切口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隙做长约1.5cm的切口作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光源孔,探查胸腔有无粘连,明确病变所在位置、大小、浸润范围以及叶裂发育情况,若是肺癌还要观察胸膜和肺内有无转移病灶。

根据拟行切除肺叶的位置取不同肋间隙切口,本组患者上叶切除于第3肋间隙、中叶及下叶切除于第4肋间隙取长约8~10cm的切口,逐层分开皮下组织,不切断背阔肌及胸大肌,用皮肤拉钩将其向前后牵拉,沿着前锯肌肌纤维方向纵向钝性分离进胸,不剪断肋骨,用中号开胸器撑开肋骨。

在电视胸腔镜光源的辅助及使用常规开胸器械下完成手术。

TAMT组先在腋中线第8肋间隙做长约1.0cm的切口探查胸腔有无粘连,根据病变的大小于第4肋间隙取长约8~11cm的切口,因为此手术切口靠近肺门有利于在直视下解剖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3],余操作步骤同上。

VAMT组用进口一次性腔镜切割缝合器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残端以及叶间裂,肺癌患者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

TAMT组用慕丝线处理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残端,用微乔线处理叶间裂,肺癌患者也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

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作为参考标准[4]。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用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肺部病变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2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