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说说文学作品中描写桥的诗词名作
文人眼中的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枫桥,横跨古运河的著名单孔石拱桥,唐 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后,名声大振。
枫 桥 夜 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石桥与细柳配合显得和谐统一
苏州的宝带桥
长桥与水面配合打破纯明亮的背景前 突然出现一座长 桥,卧龙一般, 它有生命,而且 往往有几百上千 年的年龄人们珍 视长桥之美。颐 和园里仿造的卢 沟桥只17孔,苏 州的宝带桥53孔 之多,如果坐小 船沿桥缓缓看一 遍,你会感到像 读了一篇史诗似 的满足。
乌镇苇丛上的石桥 茅盾故乡乌镇 的小河两岸都是密 密的芦苇,真是密 不透风,每当其间 显现一座石桥时,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 了一次深呼吸,透 了一口舒畅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大 弧线,或方桥的单 纯的直线,都恰好 与芦苇丛构成鲜明 的对照。
石桥与苇丛配合 显得疏朗开阔
江南水乡的石桥
早春天气, 江南乡间石桥 头细柳飘丝, 那纤细的游丝 拂着桥身坚硬 的石块,即使 碰不见晓风残 月,也令画家 销魂! 。
品味语言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 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 时,仿佛发闷得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 一口舒畅的气。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 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的身上 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围环境已融 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那纤细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 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与石桥,一软一硬,一动一静, 形成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即使没有晓风残月的衬托,已是美 丽之极,动人之至。
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
铁索桥
高山峡谷间,凭铁索 桥、竹索桥交通。我 画过西藏、西双版纳 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 人道索桥险,画家们 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 线,一道富有弹性的 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 说有什么生命力,是 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 之生命,是山岩、树 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 的线的衬托,才使索 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 命力的线的效果。
题解:
“桥之美”即“桥的 美好”
文人眼中的桥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夕 瘦 古 人 小 昏 枯 阳 马 道 家 桥 鸦 藤 西 下
西 风
流 水
老 树
马 致 远
天 净 沙 秋 思 ·
文人眼中的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徐 志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摩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文人眼中的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远看也是一道直线, 直线美不美?直线 是否更符合新的审 美观?不宜笼统地 提问,不能笼统地 答复,艺术形式处 理中,往往是失之 毫厘,差之千里。 为了画长江大桥, 我曾爬上南京狮子 山,就是想寻找与 桥身的直线相衬托、 呼应、引申的点、 线、面!
钱塘江大桥
画家眼中的桥
为了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但总 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因而构不成画面。虽 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成 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桥,几乎是 桥连洞,洞连桥。每过环形的山谷,前瞻后顾,许多桥的直线时时 划断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而不美,美与险并不是一回 事。 摄影师和画家继续在探寻桥之美,大桥、小桥,各有其美。有 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凡 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 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 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 颜色也互相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 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 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 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宣告, 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 这吸引着画家总是寻找桥的身影。
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芦苇丛使空间 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 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 使空间陡然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 清气爽。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 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 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 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江南细柳下的石桥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 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的对比,鲜 嫩的柳条与黯淡的石块,这里有色彩上的明 亮与灰暗的对比,稳如磐石的桥身,伫立两 岸的房屋与随风摇摆的柳枝,缓缓流动的河 水又构成了动与静的对比,种种对比,归结 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因桥与 周围环境的完美配合而显得和谐统一。
品析这些桥,我们不难发现, 画家在欣赏他们时都注重于桥与 周围环境的对照与配合,那么你 能根据画面,用“ 桥之美, 美在 ”的句式,概述文 中所说到的桥的美吗?
乌镇小
河两岸的桥
之美,美在 与密密的苇 丛配合的开 阔疏朗。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江南细
柳下的桥之
美,美在与 纤弱的细柳 配合的刚柔 相济。
桥之美
吴冠中
画家眼中的桥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 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 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 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 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 面组成了对比美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 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 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 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 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 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 风雨桥
广西、云南、贵 州等省山区往往 碰到风雨桥,桥 面上盖成遮雨的 廊和亭,那是古 代山水画中点缀 人物的理想位置。 因桥下多半是急 流,人们到此总 要驻足欣赏飞瀑 流泉,画家和摄 影师们必然要在 此展开一番搏斗。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 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 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 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 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 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 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 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 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 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 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 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 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 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 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 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 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 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 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 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总 结
今天,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 了自然界中异彩纷呈的桥之美,也感受了人类巧 夺天工的神奇和伟大,这是外在的、有形的“桥 之美”;桥梁的外在美的确可以光耀一时,而那 种内在的、无形的“桥之美”更是我们心中永开 不败的玫瑰!沟通、理解、信任、友爱等连接心 与心的桥则必须用真情、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 能架设,一如那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子弟兵用血 肉之躯搭起的人桥,一如那《斑羚飞渡》中,老 斑羚用生命架设的彩虹桥,展现的是一种惊天地 泣鬼神的“崇高之美”,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心灵
江南细柳下的石桥
水天一
色中的长桥
之美,美在 长桥与娴静
的水面配合
的灵动和谐.
水天一色中的长桥
风雨桥
之美,美在
风雨桥与险
峻的山峰、 湍急的流水 配合给人的 安闲、自在
形式独特的风雨桥
之感……
作者在文中巧妙地引用或化用了许多古诗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桥流水人家”
--------绘画的形式美
江南水乡的桥 共同构成美景 威尼斯的石桥
从审美的角度看桥
明确:
1、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江南细柳下的石桥 作者就是借助 对这些桥的具 水天一色中的长桥 体说明,详尽的 形式独特的风雨桥 阐述了他所认 经典画作中的古桥 为的桥之美。 独具生命力的索桥 雄伟的跨江大桥 成昆路上的直线桥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夕 瘦 古 人 小 昏 枯 阳 马 道 家 桥 鸦 藤 西 下 西 风 流 水 老 树
马 致 远
天 净 沙 秋 思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徐 志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摩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文人眼中的桥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 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 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谷,那就形 成一座桥. --茅以升
美,源自于生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桥之美
吴冠中
中坪中学:姚明刚
2008年11月1日
作者
吴冠中, 1919年 出生于江苏省宜 兴县。现代著名 画家。现任于中 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 常务理事,全国 政协委员。
强与弱、轻与重、动 与静、颜色对比、阳 刚与阴柔的和谐统一
水天一色中的长桥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修
长的桥身与宽阔的水面交错纵横,这样不仅
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桥也因水的奔流不息有 了灵气和生命。
线与面交错,桥的颜色与水的颜 色互相映衬,凝固与流动共同构 成整体。打破了单调感,是人类 创造力的体现。
形式独特的风雨桥
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 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
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强烈的视 觉冲击,而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 在的感觉,两者互相对照却又和谐统一,风 雨桥的舒适与惬意尽在其中。
以上的四种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者起 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的景物配合成为和 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入画的景致。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 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 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 桥在不同环境中 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 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作者为什么爱桥?
“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 多样的形式作用” 桥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 的美学效果
在作者看来桥之美在何处?(快 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揭示“桥之 美”的文句。)
重点研读(第4段)
这一段的字里行间就蕴藏着各种桥的美,那
1、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也是美的传递者,
么,作者从哪些角度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段中
列举的桥的美呢?(齐读、思考。)
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 呼吸”,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苇 丛人的情感,从“发闷”到“舒畅”写出了 桥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苇丛背景的单调,也使 原本狭窄拥挤的空间陡然变得疏朗开阔起来。 桥本身强劲的大弧线或单纯的直线也因芦苇 的映衬更加美丽。这就是乌镇小河两岸的石 桥在苇丛的配合下所展现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