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科技文献写作
科技文书写作
这是《科技文书写作》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科技文书写作》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科技文书写作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交流
书
科技
科学
科研
科技
说明
文书
文书
写作方法 文书
技术
科技
报告 说明书 类
请求书
合同
计划
内容摘要
科技文书是记录、总结、描述、反映、交流、传播、普及科技成果的必要手段,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 要媒介,是反映科技活动、传播科学知识的最简便、最适用的载体和工具,是科技工作者与交流者的桥梁。对于 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要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收获、在科学理论上有所建树、在科技实践上有所成就,必须学会写 好相应的科技文书,熟练掌握科技文书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本书根据科技工作实际需要,简明扼要地论述了 科技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科研文书、科技应用文、科技报告、科技公文、科技论文、毕业 论文等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并且对每一文种提供了可借鉴性很强的范本。
6.1科技消息 6.2科技通讯 6.3科技动态 6.4科技信息 6.5科技文摘 6.6科技综述 6.7科技述评 6.8科学广播稿
7.1专利请求书 7.2说明书 7.3权利要求书 7.4说明书摘要 7.5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
读书笔记
这是《科技文书写作》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目录分析
内容简介 科技文书写作概述
科技文献写作指导手册
科技文献写作指导手册科技文献是科技领域重要的交流和表达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记录和传递科技成果,还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和学术交流。
然而,对很多科技从业者而言,科技文献的写作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科技文献写作的指导手册,以帮助科技从业者更好地撰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文献。
一、确定文献类型和写作目的在开始写作科技文献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文献的类型和写作目的。
科技文献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研究论文、综述、实验报告等。
确定文献类型后,就可以明确写作的目标和受众,并据此选择适当的写作风格和结构。
二、深入研究和了解相关领域在写作科技文献之前,需要对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这包括读相关文献、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等。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研究结果。
三、制定合理的写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科技文献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因此制定合理的写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写作的时间,并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写作工作。
同时,要将写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并逐个完成,以确保整个写作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明确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科技文献的结构和内容要点对于写作的清晰性和逻辑性来说至关重要。
通常,科技文献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明确每个部分的写作目标和要点,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篇幅和重点,并注意避免重复和冗余。
五、精心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对于研究型科技文献而言,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详细设计实验方案,并确保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在数据分析阶段,可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准确的结论。
六、准确引用和参考文献管理在科技文献中,准确引用和参考文献是保证学术严谨性和文献可信度的关键。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
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是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学家们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以便在自己的研究中借鉴和引用相关的文献。
同时,科技文献的写作也是科学家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的基本步骤,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写作能力。
首先,科技文献检索是科研工作者获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本手段。
可以通过各种文献检索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等来进行文献搜索。
在检索时,应该根据研究的主题或关键词来进行搜索,以便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最相关的文献。
同时,还可以借助文献引用来查找相关的文献。
在检索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需要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与自己研究最贴合的文献。
其次,科技文献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
科技文献一般由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在写作时,应该清晰地陈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描述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
结果部分应该准确地呈现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避免夸大和武断的表述。
讨论部分则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与已有的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
最后,要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并遵循相应的引用格式和规范。
为了提高科技文献的质量,科研工作者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引用文献时,应该选择来自于权威和可信的学术期刊和出版商的文献。
其次,要注意文献的时效性。
科学研究进展迅速,因此要及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便更新自己的研究知识和技能。
此外,科研工作者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文献写作能力,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献写作技巧和经验。
总之,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科技文献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并遵循相应的写作规范和格式。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科研工作者可以提高科技文献的质量和影响力,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七讲 科技论文写作的程序和方法资料
----引言(前言)
内容: 1、研究理由、目的和背景: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对象及基本特征、前人的工作、存在 的不足、希望解决的问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等)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思路等 3、预期的结果及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以上内容可以全部写,也可以不全部涉及 写作要求:明确\简练\层次清楚 1、意思明确、语言简练
(七)结论:又称结语、结束语。它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总检验、
总判断、总评价,是论文正文的必然逻辑发展,是全文得出的 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也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 "。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 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
写作要求:
用第三人称 简短精练,明确具体 格式规范 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要准确
科技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 ----关键词(中文和英文)
词数:3-8个 词类:主题词(规范化的词或词组)、自由词(未规范) 要求: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
(五)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导语等。它
是科技论文的起始部分,旨在向读者交待本课题研究
(4) 报纸文章[N] :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 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 1998-12-25(10). (5) 国际、国家标准[S]: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6) 专利[P] :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 号,出版日期.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 881056073,1989-07-26.
科技论文写作第7章
7.4 缩写
论文中使用专业术语或缩写,最好在引言 部分给出这些术语或缩写的定义。 “由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 (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大豆生产 上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大豆的 产量和品质。SMV在我国个大豆产区都有发 生。”
Journal of Virology刊登的一则广告。广 告称国家健康研究所要招聘一位滤过性病原 体学者,“An equal opportunity employer,M & F”。
- 不要涉及研究的数据。
- 不要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 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6 引言书写范例
研究意义: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小
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20世纪50-70年代曾严重发生 的小麦叶锈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利用抗病品种 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国 际上发现100余个小麦抗叶锈基因。然而,由于缺少 对生产品种中抗病基因的全面分析,往往造成一些 小麦品种被盲目推广使用,同时由于小麦叶锈菌新 毒性基因不断产生,致使抗病品种不断丧失抗性。 因此,全面了解目前生产品种的抗叶锈性及其所含 的抗叶锈基因、发掘新的抗源成为有效控制该病害 的一个重要环节。
前人研究进展:确定小麦品种的抗叶锈性和抗叶锈基因
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基因推导、分子辅助筛选鉴 定和常规杂交法等。基因推导法自1972年由Browder提出后, 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1-2].该方法已在抗叶锈基因的推测上 得到广泛应用[3-7],研究结果不仅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奠定了 基础,而且为育种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抗叶锈性信息。分子标 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assisted selection, MAS)是分 子标记技术与常规基因鉴定方法相结合的新技术,利用与抗 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追踪抗病基因。目前 已经获得20余个用于抗叶锈病基因分子鉴定和分子辅助育种 的标记,并得以广泛应用[8-13]。中国今年来培育出很多小麦 品种,在审定之前也曾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进行不同区域的 多点实验,旨在了解对这些病害的抗病情况,但对于这些品 种的抗病特性和遗传基础尚不明确。
科技论文写作.ppt
思考题
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列作者名次
是否现实可行?
3.2.4 署名的编写格式
一个作者采用如下格式:
两个以上作者采用如下格式:
不提倡采用的格式:
3.2.5 作者单位地址编写格式
❖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 ❖ 工作单位地址的城市标到市级; ❖ 邮政编码按具体地址填写; ❖ 可以合并同类项。
单位的英文书写格式
关键词
主题词—— 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
(叙词)
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
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
了的词或词组
自由词—— 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 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为什么要用叙词?
排除自然语言中一词多义、多词 一义以及词义含糊的现象,具有较 高的检索效率。
常用叙词表
综合性汉语叙词表 《汉语主题词表》 英国《科学文摘》《INSPEC叙词表》 美国《工程索引》《Ei叙词表》 美国《政府报告和索引》《NTIS叙词表》 美国《医学主题词表》 《MeSH词表》
3.3 摘 要
3.3.1 定义
GB 7713-87: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
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ISO 214-1976: 摘要是一份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 不加解释或评论。
3.3.2 作用
❖报道作用:包含论文的主要信息 ❖索引作用:是二次文献的著录内容
3.3.3 摘要的构成特点
❖特点: 独立性、自明性、包含与论文 等量的主要信息;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枣树 。
❖在具有定长的一切平面单纯闭曲线C 中,圆是最大面积的曲线。换言之, 设A是一条长为L的单纯闭曲线围成的 面积,那么, L2-4πA≥0,
式中等号当且仅当C是圆时成立。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珠穆朗玛峰高八千多米。 ❖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
科技文献写作要求
科技文献写作要求
科技文献写作要求如下:
1.引言:引言应简洁明了,阐明研究背景和目的,并引出正文。
2.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4.结果与讨论:客观呈现实验结果,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5.结论: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6.参考文献:列出文中引用的各篇文献,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编排。
7.写作风格:语言简练、准确,避免使用主观性语言。
8.图表与数据:图表和数据应清晰、直观,表头和图例应简洁明了。
9.格式与排版: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排版要求进行编辑,保持格式一致。
10.学术道德: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引用他人成果时应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剽窃。
以上是科技文献写作的一般要求,具体要求可能会因学科和期刊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请根据所投期刊的规定进行撰写和排版。
英文科技文献写作
英文科技文献写作Writ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As English has emerged as the dominant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effectively convey their findings and ideas through English-language publications. This present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ose seeking to disseminate their work to a wide audience.One of the primary challenges of writ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is the need to adhere to strict formatting and stylistic conventions. Scientific papers, whether for journal publication or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ypically follow a standardized structure that includes an abstract, introduction, methodology, result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Each section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and must be crafted with precision to ensure the clear and logical pres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Additionally, the language used in scientific writing is expected to be formal, objective, and free of personal biases or colloquialisms.Mastering the art of scientific writing in English also requires a strong command of technical vocabulary and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complex concepts and findings. Researchers must be able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ir methods, interpret their data, and situate their work with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scientific field. This can be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who may struggle with the nuances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or the subtleties of academic discourse.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the ability to write effectiv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can confer significant benefits for researchers and their work. By publishing in English-language journal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cientists can reach a global audience and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and impact of their research. This, in turn, can lead to increased collaboration,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recognition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Moreover, the process of writing for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can push researchers to refin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hink more critically about the clar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their work. This can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concise, well-organized, and reader-friendly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which can ultimately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impact of the research.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of writing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researchers can employ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n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scientific writing,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careful study of exemplary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as well as guidance from experienced mentors and editors.Additionally,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may benefit from dedicated language training or writing workshops, which can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command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grammar,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editing services can also be invaluable, as these experts can provid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larity, coherence, and overall quality of the written work.Another important strategy is to engage in regular practice and feedback. By writing frequently and seeking constructive criticism from peers and colleagues, researchers can gradually hone their skills and develop a more confident and effective writing style. This may involve the submission of draft manuscripts for peer review, the presentation of work at conferences, or the participation in writing groups or online communities.Finally, it is essential for researchers to remain open-minded and adaptable in their approach to scientific writing in English. As thefield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continues to evolve,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digital platforms, multimedia elements, and collaborative authorship, researchers must be willing to experiment with new formats and techniques to effectively convey their findings and ideas.In conclusion, the ability to write effective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is a crucial skill for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in today's global academic landscape. While the challenges can be significant, particularly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he benefits of developing this competency are substantial. By embracing the conventions of scientific writing, honing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engaging in regular practice and feedback, researchers can enhance the impact and reach of their work, ultimately contributing to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科技论文写作 第七章 科技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发表
7.1 科技论文的撰写
7.1.3 科技论文的写作
7.1.3.1初稿 (1)动笔前的准备 ➢ 进一步查阅近期发表的文献,看是否有已经发表的论文与自己的研究成果非常
接过,如果有的话就会影响自己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这个时候最好暂时放弃发 表论文,仔细研究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哪些不足,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做得更深 人一此再考虑发表。 ➢ 确定论文是独自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作者都是哪些人,论文是投给期刊发表还 是参加会议交流,是用中文书写还是用英文书写。 ➢ 若是合作完成的论文,还要确定合伙作者及署名顺序。 ➢ 写作科技论文时,要充分考虑论文的性质,目的和阅读对象。 ➢ 查阅所要投稿的期刊近期发表的论文,仔细研究与与自已研究领域接近的论文 ,了解该期刊已发表的同类型论文的写作风格,以便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借鉴。
5
7.1 科技论文的撰写
7.1.1 科技论文的选题
7.1.1.2选题的主要途径
(1)认真检索已经发表的科技文献,从科学技术的“空白点”上找突破---目前, 全世界每天有13000~14000篇科技论文在发表,每年登记的新专利达70万项,每年 出版的图书达50多万种,此外还有全世界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撰写的大量 硕,博士学位论文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极其有价值的信息源。科研工作者要善于 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仔细查阅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资料,开对其进 行认真归纳,分析,了解该研究领域已经做了哪些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 果,还有哪些难点问题没有解决等等。 (2)善于发现实际生产生活中理论与实践相互矛盾的方面,并从这些发生矛盾的 地方寻找突破口---随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种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现有 的理论往往会无法解释生产或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或新的现象,如果能够 敏捷地捕捉到这些问题盾,可能会有新理论或新方法的重大发现,甚至可能会有 重大的技术发明出现。
科技文献 (议论文)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这个名词,大家都很熟悉,电脑、电视都是科技创新的馈赠,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也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就离开了黑暗并且更加崇拜科技了;牛顿因为树上掉下来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又让科技创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好玩,至少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一是科技本身,支配宇宙的自然规律是充满魅力的;其二,探索科技的过程,揭示自然规律的过程也是趣味无穷的。
其三,科学一旦与人生碰撞,在科技与人类社会发生关系——无论是正面与反面,也是趣味横生的。
科技无处不在,科技让人类无比自豪!科技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啊,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电,人们将继续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了煤气、石油,那人们岂不是还要吃生的东西或钻木取火,继续用生畜拉车;没有了手机和电脑,人们是不是还用飞鸽传书……由此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也在时时刻刻的对科技的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贡献着……我虽然顽皮,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科技的滋味:我把一些苏打粉放进被子里,然后加上白醋,这时“火山爆发”了!马上,白醋冒起了洁白的泡泡。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需要正处于青少年时代的我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
我曾参加省级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曾参加市级的科技创新发明活动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这些成绩和老师的辛勤培育是离不开的。
参加科技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越来越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
如今,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可视电视、电脑上网、心脏起搏器,已经不算新鲜了。
从1901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
科技类文章科技论文范文10篇
科技类文章科技论文范文10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如下是细致的小编沉默给家人们分享的10篇科技论文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技论文篇一科技论文大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而言之,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
那么,究竟用它来提高学生的什么素质呢?显然更多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也就是说,重在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计算机及其网络能够以软件和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各种知识信息,以交互式的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创造进行探究式教学、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教学环境。
多少年来,在教育软件的开发目标上有过很多不同的见解。
人们熟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定位在辅助教师讲授课程,结果出现了很多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演示教学软件。
这种软件主要目的不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在于帮助教师把知识难点给学生讲清楚。
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确实变得容易了,但是,它仍然是就知识论知识,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驾驭知识、发展知识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还有一类是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它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单是取决于软件的交互功能,更主要的还是软件提供的。
内容本身。
实质还在?quot;整合的目的和水平。
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其效果取决于教育信息资源设计目标的层次和水平。
没有明确的、高层次设计目标的教育资源,一定不可能达到明确的、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真正解决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和创新过程中所须要解决,而传统教学难以甚至是无法解决的能力培养问题。
这些难点包括:感知事物存在特征与变化过程本质的能力;科学想象能力;科学推理能力;掌握科学思想的能力;理解学术观念、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能力等等。
科技论文写作—第七章(结果部分)
When a conventional heat sink is used on the cold sid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ld junction drops rapidly until the maximum possib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cross TEC is reached. When the PCM is used, most of the cooling energy is absorbed by the PCM, and therefore the cool side temperature drops more slowly than when PCM is not used, this is shown in Fig. 9. With PCM, the temperature drops slowly at the beginning until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is reached. During the phase change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rigeration system is almost constant until the phase change process is complete, as shown in Fig. 9. This helps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cross toe TEC to minimum, thus improving its performance.
7.4 说明或评论研究结果 7.4.7 时态
当评论的内容为对研究结果可能的证明时,句子的主 要动词之前通常加上may或can这些一般现在时态的情 态动词。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 瑟罗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瑟罗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是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在科技领域中,科研人员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科技文献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科技文献的写作来发布和交流。
科技文献阅读是科研工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在阅读科技文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文献选择:选择具有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文献,可以通过查阅学术数据库、期刊和会议论文集来获取。
2. 阅读策略:可以从摘要、引言、结论和图表等部分入手,快速了解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然后可以有选择地深入阅读相关部分,理解实验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
3. 科学评价:对于阅读的文献,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包括评估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结论的科学性等。
科技文献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文献的过程。
科技文献的写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构完整性:科技文献通常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
每个部分都需要有明确的结构和逻辑,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研究内容。
2. 数据准确性:科技文献需要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和结果,数据分析方法需要清晰明确,结果需要经过统计分析和验证。
3. 论证力度:科技文献需要有充分的论证力度,通过实验数据和实际案例来支持研究结论,并能够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和机制。
4. 语言准确性:科技文献需要使用准确、简洁和具有科技特点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和不明确的表达方式。
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它们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科研水平,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因此,科研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积极参与到科技文献的阅读和写作中。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 瑟罗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瑟罗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阅读科技文献,科研人员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技术应用和理论框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而科技文献的写作则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想整理并以科学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研究更具可信度和影响力。
科技文献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不仅要学会查找和筛选文献,还要学会理解和分析文献内容。
首先,科研人员应该学会使用各种文献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如PubMed、Google Scholar等,以获取相关文献。
然后,他们需要快速浏览文献的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
接下来,他们应该仔细阅读选定的文献,并对其中的实验方法、结果和讨论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最后,科研人员应该将所阅读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应用和引用。
科技文献的写作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任务。
首先,科研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写作目标和读者群体。
不同的读者可能对研究问题和实验方法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因此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
其次,科研人员应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般来说,科技文献应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需要明确,简洁而准确地描述研究内容。
最后,科研人员应该注意文献的格式和引用规范,遵循相关的学术出版指南,如APA、MLA或IEEE等,以确保文献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除了阅读和写作科技文献,科研人员还应该积极参与科技文献的评审和编辑工作。
通过参与同行评议和审稿,科研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科技文献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此外,他们还可以担任科技期刊的编辑,参与科技文献的选题和策划,推动科技研究的发展和交流。
总之,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是科研人员必备的技能。
通过积极阅读和写作科技文献,并参与相关的评审和编辑工作,科研人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影响力,为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科技文献的阅读和写作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 苋科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技巧
科技文献阅读技巧
1. 了解文献来源和类型:在阅读科技文献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文献的来源和类型。
科技文献可以来源于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书籍等,不同类型的文献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2. 快速阅读和理解:在阅读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献的内容和主旨。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文献的关键信息和引用信息,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献的背景和结论。
3. 查找和筛选文献:在阅读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根据需要查找和筛选相关的文献。
我们可以通过文献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工具来查找和筛选文献,以便更好地满足研究需求。
4. 记录和整理文献:在阅读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记录和整理相关的文献。
我们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笔记本等工具来记录和整理文献,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文献资源。
科技文献写作技巧
1. 确定文献结构和主旨:在写作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确定文献的结构和主旨,以便更好地表达研究成果和结论。
2. 注意文献引用和格式:在写作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注意文献引用和格式,以便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和结论。
3. 注重文献质量和引用:在写作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注重文献质量和引用,以便更好地提高文献的可信度和影响力。
4. 掌握写作技巧和风格:在写作科技文献时,我们需要掌握写
作技巧和风格,以便更好地表达研究成果和结论。
以上就是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的一些技巧,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技文献,提高科技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摘要的注意事项]
① 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② 不得简单地重复文章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 ③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 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 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④ 要用第三人称,不要使用“作者”、“我们”等作为摘要陈述的 主语 ⑤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尚未规范化的,以采用一次文献所采 用的为原则。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 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 理解的缩略语、简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现时 必须加以说明; ⑦ 不得使用一次文献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 考文献号等; ⑧ 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当然,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 及正确地书写规范字和标点。 摘要的书写要求详细见国标GB6447-86。
摘要应简明,它的详简程度取决于文献的内容。通常中 文摘要以不超过400字为宜,纯指示性摘要可以简短一些, 应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规定:报道性摘要和报道/ 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 右为宜。GB7713-87规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 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 略多)。对于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种书写的一次 文献,它们的摘要可以适当详尽一些。学位论文等文献具有 某种特殊性,为了评审,可写成变异式的摘要,不受字数的 限制。摘要的编写应该客观、真实,切忌掺杂进编写者的主 观见解、解释和评论。如果发现一次文献有原则性错误,可 加注"摘者注"。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 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5) 逻辑性 论文要求必须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论证的展开应符合思维的客观规律。这就 要求作者在选题、提出假设、搜集素材、 推断结论以及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中,都必 须严格遵守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不能出现 违背逻辑学原理和规律的错误。
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作者论述的主题是本学科前 人未曾研究,或虽有人研究但仍值得深入探 讨的问题。如:阐述了某一新理论、新原理, 提供了某些新内容,提出了某些新观点等; 一般来说,说了前人没有说过的话,属创见 性文章;说了前人没有说完的话,属发展性 文章;说了与前人不同的话,属争鸣性文章。
7.1.2分类
a.论证型 b.科技报告型 c.发现、发明型 d.计算型 e.综述型 f.其他型
论证型 是对基础科学命题的论述与证明的文件。如对 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学科及其他众多的 应用性学科的公理、定理、原理、原则或假设的建 立、论证及其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的讨论。
科技报告型
在国标GB7713-87中,说科技报告是描述一 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究试 验和评价的结果;或者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 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记述型文章是它的一种特例(如医学领域的 许多临床报告属之)。许多专业技术、工程方案 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论证文章,亦可列入本类型。 这样的文章一般应该提供所研究项目的充分信息。 原始资料的准确与齐备,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 和经验,往往使它成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与基础。 科技报告型论文占现代科技文献的多数。
发现、发明型 记述被发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现象、本质、 特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和人类使用这种发现前景的 文件;阐述被发明的装备、系统、工具、材料、工 艺、配方形式或方法的功效、性能、特点、原理及 使用条件等的文件。
计算型 提出或讨论不同类型(包括不同的边值和初始 条件)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其他数列或 数字运算,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 应用原理、数据结构、操作方法和收敛性、稳定性、 精度分析等。它往往是计算机软件进一步开发的基 础。
7.1.1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一般包括:报 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又 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 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 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文章。
7.1.3写作格式
1.章、条、条、条的编号 2.题名(篇名) 3.著者 4.摘要 5.关键词 6.引言 7.正文 8.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章、条、条、条的编号 按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 基本规定》的规定,科技论文的章、条、条、 条的划分、编号和排列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 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 二级标题的号为1.1,1.2,…,2.1,2.2,…; 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 等,详细参见GB/T1.1-93和GB7713-87。
学术性
论文是否有学术价值,是评价论文质量的公认 标准。学术性,即论文具有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对 某一事物的理性认识的特性其标准可以概括为“新、 深、实”三个字。 新:就是在论点或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或赋予某一 论题以新意; 深:指研究有一定的深度,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对 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实:指术所用的材料具有权威性和时间的贴近性, 证据是经过组织和加工的,不是事实的罗列。
(3) 可重复性 读者如采用论文介绍的技术和方法,在相同的 条件下,应获得与论文相同的结果和结论。只有在 研究中真正揭示了研究对象的内部联系,并掌握了 该对象的变化规律,才能保证论文结果和结论的可 重复性。这就要求作者科研设计必须合理,写作时 要详细介绍必要的、关键的内容,尤其是自己创新 或改进的技术和方法,以便读者可重复出同样的结 果。有了可重复性的成果,才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也才有确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 可比性 论文的结果可与其他相同或相近的课题已报道 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具有先进性。这就 需要设立对比观察,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处理观察结 果。没有可比性的论文,其可行程度会大大降低。
2.特点 a.科学性
真实性 准确性 可重复性 可比性 逻辑性
b.创新性 c.学术性 d.规范性 e.应用性
科学性
(1) 真实性 论文必须内容真实,资料可靠。作者要求具有严谨的治 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科研设计缜密,努力避 免技术性失误,并且客观地记述科研数据,尊重事实,不凭 主观臆断和个人好恶随意取舍客观数据或歪曲结论。 (2) 准确性 论文的数据、引用的资料应准确无误,其结论和评价应 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要求作者仔细观察 实验过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记录;写作时要选择最恰 当的词语,仔细推敲相近词在表述上的细微差别,力争把写 入的内容准确到表述出来。
4.摘要 摘要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 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决读者既要尽可能掌握 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对自身精力十分有限这一 对矛盾的有效手段。 根据GB6447-86的定义,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 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 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摘要有两种基本写法:报道性摘要--指明一次 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也称简 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 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摘要。介乎其间的是报 道/指示性摘要--以报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 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 余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 性摘要,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 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摘要。
5.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 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GB3179/T-92规定,现代科技期 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的 标引应按GB3860-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规定,在审读 文献题名、前言、结论、图表,特别是在审读文献的基础上, 逐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然后选定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 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取列入《汉语主题词表》、 《MeSH》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对于 那些反映新技术、新学科而尚未被主题词表录入的新产生的 名词术语,亦可用非规范的自由词标出,以供词表编纂单位 在修订词表时参照选用。要强调的一点是:一定不要为了强 调反映文献主题的全面性,把关键词写成是一句句内容"全 面"的短语。
2.题名(篇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 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 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 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总之,题名的用词十分 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文章的取舍态度,务必字字斟酌。 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冗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 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 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 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 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主题特色。 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国际上不少著名期刊都对题名的 用字有所限制。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 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使用简短题名而语意未 尽时,或系列工作分篇报告时,可借助于副标题名以补充论文 的下层次内容。 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不太为同行 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
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对论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述形式 方面的质量要求: ① 语言文字规范 ② 学科术语规范,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词汇 ③ 计量单位规范 ④ 论文格式规范,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构建论 文的基本结构。
应用性
应用性指论文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的 实际应用价值。衡量论文的应用性,可以从 三个方面入手: ① 看论文是否从学科研究和 社会实际生活中产生,是否反映了科学研究 的新成果、新问题;② 看论据是否从科研或 社会调查中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还是东拼西 凑、道听途说的"无本之木";③ 看是否解决 或回答了学科专业或社会发展中提出的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答案对教学或科研是否 有直接或间接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