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初二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初二初中历史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康有为D.孙中山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B.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C.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
D.为了割占香港岛
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A.法国、英国B.法国、美国C.俄国、美国D.英国、美国
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D.建立人间的“天国”
6.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和围困
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D.变革政治制度
8.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D.开展洋务运动
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
雄?
()
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李鸿章
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最早对中国进行瓜分的是哪个国家?()
A.德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11.哪次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3.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
A.“求富”B.“自强”C.“师夷长技”D.“富国强兵”
14.《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
15.“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民主革命运动
16.有人说“西方国家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 ()
A.签订了《南京条约》B.签订了《北京条约》
C.签订了《马关条约》D.签订了《辛丑条约》
1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18.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19.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20.孙中山曾说“我只说一条: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哪部文献中找到法律依
据()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二、综合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近代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较量是哪一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哪一条约?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举两例即可)
(3)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这个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有关?
(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哪一个?在这一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什么?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何感想?
2.阅读下列学生的漫画作品,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以上漫画所涉及的内容与哪次革命有关?此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漫画中的“指导思想”指的是哪一思想?(2)漫画中的“革命团体”“革命组织”分别指的是哪一组织?成立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漫画中的中华民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革命果实被谁窃取了?
(4)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者们先后又开展了哪些反对“革命果实窃取者”的斗争?(举一例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注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制造枪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二:“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各写一位代表人物。

(2)针对这三种思想,我国当时各兴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二运动的结果如何?
4.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

他们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这腐朽的天地终于迎来了一缕清风……
(1)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题,对这一运动进行简要介绍并作出评价。

要求:1文中必须包括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代表人物(一位)、口号、内容以及对这一事件的评价。

2史实准确,表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吉林初二初中历史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康有为D.孙中山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鸦片流毒,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不久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B.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C.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
D.为了割占香港岛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为了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1804年英国以维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外
国公使驻京;赔款;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B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B。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是()
A.法国、英国B.法国、美国C.俄国、美国D.英国、美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美国两国表明调停,实质是帮凶,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D.建立人间的“天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洪秀全对现实逐渐不满,他通过创立拜上帝教来组织群众,以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A项符合题意;打击外来侵略不是太平天国的主要目的,建立人间天国,实现革命理想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目的,与题干无关,故选A。

6.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和围困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镇压下失败的。

就是有外国势力的参与,这是以前没有的,故选C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7.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D.变革政治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改革政治制度,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内容,他
们俩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而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经济、军事、器物。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8.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
出的感慨()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D.开展洋务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但是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因为没有改变腐朽的清朝制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哀悼的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
雄?
()
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李鸿章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牺牲,题干挽联哀悼的是邓世昌,B
项符合题意;林则徐是禁烟英雄;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抗敌;李鸿章创办北洋舰队。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最早对中国进行瓜分的是哪个国家?()
A.德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是最早强租中国的国家,当时山
东被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故选A。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流域,法国的势力范围是广东、广西和云南,日本的势力范围包括辽东半岛、台湾、福建和澎湖列岛,俄国的势力范围为东北地区。

11.哪次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掀起
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最终失败,故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
柳柳成荫”是指在其主观目的之外的客观效果,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
现了,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故选D。

13.洋务运动的口号不包括()
A.“求富”B.“自强”C.“师夷长技”D.“富国强兵”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
办了一批近代的民用工业,在19世纪80年代以“富国强兵”为口号创建了三支海军。

“师夷长技”是洋务运动的主张,不是口号。

故选C。

14.《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A.赔款白银二亿两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巨大威胁,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所以答案选
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15.“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民主革命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6.有人说“西方国家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 ()
A.签订了《南京条约》B.签订了《北京条约》
C.签订了《马关条约》D.签订了《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1900年英法美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清
政府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1915年-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1913年7月12日孙
中山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

仔细审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④③①②,故此题选B。

18.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C项符合题意;洋
务运动是李鸿章等人领导;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
农民发动的反帝运动。

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9.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后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0.孙中山曾说“我只说一条: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哪部文献中找到法律依
据()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二、综合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较量是哪一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哪一条约?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举两例即可)
(3)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这个条约的签订与哪场战争有关?
(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哪一个?在这一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什么?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何感想?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3)《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
(4)《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5)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大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其他符合题意亦可)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近代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较量;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大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点睛:专题复习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

2.阅读下列学生的漫画作品,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以上漫画所涉及的内容与哪次革命有关?此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漫画中的“指导思想”指的是哪一思想?(2)漫画中的“革命团体”“革命组织”分别指的是哪一组织?成立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漫画中的中华民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革命果实被谁窃取了?
(4)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者们先后又开展了哪些反对“革命果实窃取者”的斗争?(举一例即可)
【答案】(1)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
(2)兴中会同盟会檀香山东京
(3)1912年袁世凯
(4)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可以)
【解析】(1)第一问依据漫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
武昌起义,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

所以漫画所涉及的内容与辛亥革命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
领导了辛亥革命;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依据所学可知,漫画中的“革命团体”“革命组织”分别指1894年孙中山成立的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
立的中国同盟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4)依据所学可知,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于1913年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点睛:专题复习辛亥革命,正确评价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注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制造枪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二:“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各写一位代表人物。

(2)针对这三种思想,我国当时各兴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二运动的结果如何?
【答案】(1)洋务派李鸿章等
维新派康有为等
革命派孙中山等
(2)洋务运动结果:洋务运动促使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戊戌变法结果:失败
辛亥革命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解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注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可知,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主张;要求民权,发展
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张;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针对这三种思想,我国当时各兴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二问依据所
学可知,戊戌变法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下失败了。

点睛:专题复习面对中华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活动。

4.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


们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这腐朽的天地终于迎来了一缕清风……
(1)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题,对这一运动进行简要介绍并作出评价。

要求:1文中必须包括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代表人物(一位)、口号、内容以及对这一事件的评价。

2史实准确,
表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答案】(1)洋务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奕、李鸿章等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筹建三只海军;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评价: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该运动是19世
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60—90年代,奕、李鸿章等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筹建三只海军;创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
学堂。

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