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小组合作运用体育课堂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4期(总第633期)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 图9 图10
本题的难点在于有两个动点A、B,所以线段AB的位置无法确定,导致很多学生无从入手。
事实上,条件给出了△AOB 中的一角一边,∠XOY=45°,AB=10,从而△AOB的外接圆可以确定下来。
本题转化为圆上点到弦的最大距离,即圆的半径加上弦心距。
如图10所示,作△AOB的外接圆⊙D,连接AD并延长,交⊙D于点E,连接BE,由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知∠AEB=45°,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可知∠ABE=90°,所
以,直径,即半径为。
由垂径定理可
知,弦心距=。
所以点O到AB距离的最大值为。
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态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条件中的关键信息,辅助构圆,化动为静,也要培养学生构圆的意识与方法,做到心中有圆,化繁为简,运用圆中丰富的定理和结论,解决一些最值问题。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小组合作运用体育课堂的案例分析
杭 娟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明觉小学 211223)
一、案例背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促使体育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如果让学生自己一个人进行一项体育活动,学生可能就会感觉到很无趣,如果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与练习的话,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商有量,从而有效的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我深受启发,在一次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对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促使新课程教学理念有效的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案例过程上立定跳远的课堂过程中,我首先采用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可是在实际练习的过程中,还没有完成三组练习,就有学生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甚至还有的学生直接对着我说:“老师,这样练习实在太无聊了。
”听到这个话之后,我觉得确实不好,体育课堂又不是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呢?之后,我就直接对学生们说:“那么,我们改一下训练方式如何呢?”很多学生听到这个话都欢呼雀跃。
之后,我就直接将学生分为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安排体育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同时要求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尝试性的训练,如果有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得不是很好的话,组长可以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训练与引导,组长给立定跳远成绩不好的学生规定了一条线,每进步一次,就邀请所有的学生进行鼓掌,从而有效发挥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
之后进行小组团队比赛,比赛的要求就是整个小组成员所有的立定跳远成绩的总和,因此,所有的学生都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一刻也不敢松懈,生怕自己拖了整个小组的后腿。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确实取得了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非常的高涨,原来立定跳远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这次的体育课之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案例反思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让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条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提升,为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自己,同时又能掌握其他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技能的提升,并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究体育技巧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自信心。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课堂知识学习的乐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畅所欲言,产生心理共鸣,有的时候来自同
伴的鼓励与赞扬远远大于教师的鼓励,并能够将原本比较枯燥的体育练习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一位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成功,促使学生感受到小组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一份付出。
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都会为了最终的目标共同努力,群体的成功远远比个人的成功更加兴奋。
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如此,那么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如此,在注重自己成功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团体的成功,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三)树立团体协作意识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氛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所追求的结果,不仅有益于自己,而且也有益于其他小组成员。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促使所有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制定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在提升自己体育技能的同时,其实也是距离小组合作最终成果更近了一步,从而达到最优的合作效果。
同时,当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促使学生在和谐的体育课堂中自由地交流,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养成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重要教学方式之一,与其他的课程教学方式不可分割,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