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二-非攻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 不义又甚 入人园
圃 窃 桃 李。 是何
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人家种植果木菜蔬的田地偷桃子、李子。这是什
2021/5/4
25
故 也? 以 亏 人 愈多。苟 亏 人 愈多, 其 不仁 么原因呢?因为他损害别人更多。如果损害别人更多,那么他的不仁
兹甚, 罪 益厚。至 入 人 栏厩, 取 人 就越严重,他的罪过就越大。至于进入别人家的牛马棚,偷走别人家
2021/5/4
21
3.如何理解“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 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这句话的含义?
答:
提示:这句话采用了类比手法,批评当时有人对战争 的错误认识。
2021/5/4
22
答案: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见很少一点黑色就
说是黑色,看见很多黑色却说是白色,那么人们一定认 为这个人不知道黑和白的分别。墨子以类比的方式批评 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混淆是非,尤其是混淆义与不义, 把战争当作正义之举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从而逐层深入 地提出自己反对战争的主张。
2021/5/4
19
2.“今有一人”到“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这 段话体现了墨子的什么主张?
答:
提示:这段话是墨子“非攻”观点的集中体现。
2021/5/4
20
答案:这一段提出了本文的思想基础。墨子把“亏人
自利”视为不仁不义。亏人越多,不仁不义越重:杀人 越货者,其不仁不义要重于窃人牛马者;窃人牛马者, 其不仁不义要重于窃人犬豕鸡豚者;窃人犬豕鸡豚者, 其不仁不义要重于窃人桃李者。而窃人桃李也是不义。 文章以这种思想为基础,表达了反对侵略战争的观念, 认为攻打别人的国家是最大的不仁不义,是最大的错误 和罪过,因为它给人们带来的损害最大。
2021/5/4
8
三、一词多义
2021/5/4
9
2021/5/4
10
2021/5/4
11
四、词类活用
1.以其亏.人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而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书.其言以遗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
知道去指责他们,称之为不义。现在最大的不义是攻打别人的国家,
则弗知
非, 从而誉 之,谓之 义。 情
天下的君子却不知道应予以指责,反倒跟着赞誉它,称之为义。他们确
不知 其
不义也,故 书 其
言
实不知道攻打别人的国家是不义的,所以写下他们赞同攻打别国的话,
以遗后世; 若 知 其
不义也,夫奚 说书 其
流传给后世;如果他们知道攻打别国是不义的,那如何解释他们写下
(《墨子·非攻上》)
2021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5/4
31
2021/5/4
26
戈剑者, 其 不义又甚 入 人 栏厩 取 人 取他的戈和剑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别人家的牛马圈去偷取人家
马牛。此 何 故也?以 其亏 人 愈多。苟 亏 人 愈多, 的马牛。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损害别人更多。如果损害别人更多,
其 不仁 兹甚矣,罪 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那么他的不仁就更严重,罪过更大。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他,
2021/5/4
30
誉 之, 谓之义。此 可 谓 知 义与 不义之辩 乎? 跟着赞誉他,称之为义。这难道可以说是知道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遗:遗留,留下。奚:疑问副词,相当于
“何”。则不知非:省略句,省略“之”。
是以 知 天下之君子也,辩 义 与 不义 之 乱也。 由此可以知道,天下的君子在分辨“义”和“不义”的问题上是混乱的。
提示:理解这句话,要围绕墨子反对战争的观点分析。
2021/5/4
18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
(可是天下的君子)却不知道应予以指责,反而跟着赞誉 它,称之为义。墨子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称赞战争、 支持战争、参与战争的错误做法,反映了他强烈反对一 切战争的观点。其“非攻”的基本观念也正是对当时社 会和平的一种愿望。
6.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 ——《墨子·七患》
2021/5/4
3
7.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墨子·七患》
8.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 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墨子·七患》 9.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非儒下》
2021/5/4
4
10.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 ——《墨子·七患》
三、1.①名词,国家 ②名词,国都 ③名词,国事 ④ 名词,地域 2.①名词,原因,缘故 ②形容词,旧 ③ 名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3.①形容词,重,大 ②形 容词,与“薄”相对 ③形容词,厚道 ④形容词,醇厚 4.①动词,责怪,反对 ②形容词,不对 ③动词,不, 不是 ④副词,除非,除了 5.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 凭,凭借 ③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④介词,把 ⑤连词,表并列,而
苦, 多尝 苦 曰 甘, 则 必 以 此 人为不 是苦的,尝了多一些的苦味却说是甜的,那么人们一定认为这个人不
知 甘 苦之辩矣。今 小为 非, 则知而 非 之; 知道甜和苦的分别。现在有人做小的违背义的事,就知道去指责他;
大为 非
攻 国, 则不知 非, 从而
有人做大的违背义的事情即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去指责他,反倒
二、非 攻
2021/5/4
1
诵名句 1.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墨子·大取》 2.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 3.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墨子·尚贤中》
2021/5/4
2
4.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墨子·天志》
5.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乐上》
说 往,杀 十 人, 十重 不义,必 有十死 罪矣;杀 百 说开去,杀害十个人,就有十倍的不义,一定有十项死罪了;杀害一百
人, 百重 不义, 必 有 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 个人,就有一百倍的不义,一定有一百项死罪了。对此,天下的君子都
2021/5/4
28
皆知 而 非 之,谓之 不义。今 至大为不义 攻
24
今 有一人, 入 人
园 圃, 窃其 桃
假如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种植果木菜蔬的田地,偷别人的桃子、
李, 众 闻 则 非 之,上 为政者 得 则 罚 之。 此 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指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抓住他就会惩罚他。这是
何 也?以亏人自利也。至 攘人 犬 豕 鸡 豚 者, 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的狗、大猪、鸡、小猪的人,
2021/5/4
14
七、熟语积累 攘人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pǔ jiù qiú zī gū rǎng shǐ 二、1.“兹”通“滋”,严重 2.“辩”通“辨”,分别 3.“扡”通“拖”,强夺或费力取得
2021/5/4
15
马牛者, 其 不仁义又甚 攘人 犬 豕 鸡 豚。此 何 的马和牛,他的不仁义又要超过偷人家的狗、大猪、鸡和小猪。这是什
故 也?以 其 亏 人 愈多。苟 亏 人 愈多, 其 不仁 么原因呢?因为他损害别人更多。如果损害别人更多,那么他的不仁
兹甚, 罪 益厚。至 杀 不辜人也,扡 其 衣 裘、 取 就更严重,罪过就更大。至于杀害清白无罪者,强夺他的上衣皮衣、夺
2021/5/4
23
归纳主旨
本课选文中,墨子采用层层推论及类比说理的方法,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的君子们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 国家这种事情上,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根本 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墨子在谴责“天下之君子”的 同时也言明了战争是最大的不义的观点,表达了自己 “非攻”的思想主张。
2021/5/4
2021/5/4
12
五、古今异义
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2021/5/4
13
六、特殊句式
1.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为政者得则罚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亏人自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义 以遗 后世哉? 今 有人于此,少见 黑 这些不义来流传给后代呢?假如现在这里有一个人,看见很少一点黑
2021/5/4
29
曰 黑, 多见 黑 曰 白,则 必 以 此 人 色就说是黑色,看见多一点黑色却说是白色,那么人们一定以为这个
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少尝 苦 曰
人不知黑和白的分别;假如这里有一个人,尝了很少一点的苦味就说
谓之 不义。今 至大为不义 攻 国,
则弗知
称之为不义。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可是天下的君子却不知道
非, 从而誉 之,谓之义。 此 可 谓知 义与不 应予以指责,反倒跟着赞誉它,称之为义。这难道可以说知道义和不
2021/5/4
27
义之别乎? 攘:偷,窃
义的分别吗?取。辜:罪。
杀 一 人,谓之不义,必 有一死罪矣。若 以 此 杀害一个人,叫作不义,一定有一项死罪了。如果根据这个道理
1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亲士》
12.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墨子·亲士》
2021/5/4
5
13.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鲁问》
14.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七患》
15.以其极赏,以赐无功。 ——《墨子·公孟》
2021/5/4
6
夯基础
一、字音
园圃.( ) 栏厩.( ) 衣裘.( ) 兹.甚( ) 不辜.( ) 攘.取( ) 犬豕.( )
2021/5/4
7
二、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____________________ 3.扡.其衣裘、取戈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5/4
16
四、1.名词作动词,损害 2.名词作动词,赞美 3.名词 作动词,写下 五、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 六、1.省略句 2.状语后置句 3.省略句 4.宾语前置句 七、攘,窃取、夺取。夺取别人的好处。形容窃取他人的 利益和好处。
2021/5/4
17
文本研读 1.如何理解“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 誉之,谓之义”这句话的含义?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