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吾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割台湾、偿二百兆”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 (2分) (2015高一上·延边期中) 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创作的漫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下图)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含义。
以下对该画的解读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是()
A . 1775年:要么联合反抗,要么死亡
B . 1776年:要么联合独立,要么死亡
C . 1783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死亡
D . 1787年:要么建立联邦,要么死亡
3. (2分) (2019高二上·靖宇月考) 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
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
B . 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
C . 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
D . 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
4. (2分)(2020·江西模拟) 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
这一现象()
A . 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
B . 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
C . 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
D . 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
5. (2分)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
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
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 . 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 . 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 . 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 .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6. (2分) (2017高一上·许昌月考)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
B . 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 宋代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军事权
D . 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7. (2分) (2017高一上·嘉祥月考) 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
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
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 . 防止地方割据
B . 加强专制皇权
C . 发展地方经济
D . 扩大统治区域
8. (2分) (2020高二下·芮城月考)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要灭亡中国,《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实行了“以华治华”,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
B .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 . 帝国主义力量的相对削弱
D . 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
9. (2分) (2019高二下·大庆期末)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 . 南书房的建立
B . 丞相制度的废除
C . 内阁制度的确立
D . 军机处的设置
10. (2分) (2015高一上·山东期中)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誉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
A . 汉朝的刺史
B . 宋朝的通判
C . 明朝的内阁
D . 清朝的军机处
11. (2分)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
……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应该是()
A . 汉朝人
B . 唐朝人
C . 宋朝人
D . 清朝人
12. (2分) (2019高三上·沙县月考) 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
1878年,战国第一在联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教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
这反映出()
A .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
B . 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
C . 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 . 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13. (2分)(2020·长沙模拟) 1857年,英国下院谴责政府,认为因“亚罗号”事件,英国炮轰厂州的行为“非正义",首相帕默斯顿对此回应,请求女王解散下院,进行大选.最终同情中国的大多数反对者丧失了议会的席位。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B . 议会无权制约内阁首相
C . 君主立宪制受到了严重挑战
D .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14. (2分) (2015高一上·海南期中)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 . 大法官
B . 总统
C . 首相
D . 议会
15. (2分) (2016高三上·浙江模拟) 某同学对古希腊城邦有如下评价:“①希腊城邦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②工商业的相对活跃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
③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对于三句划线的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错误
B . ②错误
C . ③错误
D . 都正确
16. (2分)(2016·大庆模拟)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
这反映出古希腊()
A . 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 . 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 . 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 . 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17. (2分)(2019·山东模拟) 表1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表1
A .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 .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 .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18. (2分)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事件是
A . 1791年宪法的通过
B . 1792年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C .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D . 1875年宪法的通过
19. (2分) (2017高二上·金华月考) 下列对下图中最核心建筑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 .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B . 教堂的大圆顶呈真正球面形
C . 存有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
D . 贝尔尼尼、乔托曾参与设计施工
20. (2分) (2019高一上·郎溪期中) 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 . 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 . 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C . 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 .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21. (2分) (2019高一上·武威期中)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
秦王嬴政改称“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
他们都是为了()
A . 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 . 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 . 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 .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2. (2分)(2019·荆门模拟)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25个邦派出的58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17席。
1871年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中14票可否决议案。
以上材料说明()
A . 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B . 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C .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D . 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23. (2分) (2019高二上·嘉定期中) 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后一位君主,又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位君主。
“他”是()
A . 乾隆皇帝
B . 道光皇帝
C . 光绪皇帝
D . 宣统皇帝
24. (2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据史料记载: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据此判断,东汉灵帝时()
A . 州成为地方行政单位
B . 地方监察体系进一步完善
C . 州牧是中央行政官职
D . 地方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
25. (2分) (2017高一上·咸阳期中) 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②④③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5分)
26. (15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的宰相权力很大,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分割宰相权力。
材料三:明太祖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1)图一所示中央官制确立于哪一朝代?对比两图,简要指出图二在加强皇权方面的主要做法。
(2)据所学知识指出,赵匡胤是如何分割宰相权力的?
(3)据材料三,归纳明太祖对丞相的看法。
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上述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哪一趋势?
27. (15分) (2019高二上·安平月考) 阅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图1,图2不同政治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3)扼要归纳以上三种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
28. (15分)(2020·海口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时间(年)重大事件
1861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75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
1901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中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912南京临时政府改外务部为外交部
1915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从上述重大事件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叙述清楚,条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5分)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