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要有“钉钉子”精神 导写及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要有“钉钉子”精神导写及范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以上这则材料出自中央主要领导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本题为新材料类作文题。

在阅读题目给出的材料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本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 理解材料
材料共1句话,主要讲“如何钉钉子”。

“钉钉子”比喻“做事情看准目标,并能一抓到底”,这句话通过“钉钉子”比喻阐释学习、工作、发展等的普遍道理。

按照材料的逻辑关系,可以划分为两层:
第一层: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启示意义:这一层先从否定的角度来谈该如何钉钉子:如果钉钉子没有一锤一锤接着敲,结果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幻想着一蹴而就、不能摆摆样子随便做,而是要有抓准目标的定力、冲破层层障碍的勇气,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实肯干) 的工作态度,把事情做实做牢固,完成好既定目标。

第二层次: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启示意义:“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意味着做好一件事情后不能停步,要继续“不断钉下去”,强调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地落实完成,逐步实现大目标,做到一张好蓝图干到底,干出实绩,取得大的成效。

(二) 引导语
第二段为引导语,规定了写作任务。

1.“以上这则材料出自中央主要领导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①“以上这则材料”是指材料中中央主要领导关于“如何钉钉子”的相关论述。

②引导考生要以新时代青年的身份,站在时代的高度、国家的高度、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这句话。

③“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要求考生能从具体的现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概括出抽象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道理。

2.“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①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据此写一篇文章”有以下两个含义:一是要以中央主要领导关于“如何钉钉子”的相关论述为起点,不可置材料于不顾,不可抛开材料写作;二是既要依据材料的内容,也要依据材料的含意。

本材料内容围绕“如何钉钉子”展开,核心在于正确认识“钉钉子”现象的普遍道理。

②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考生要在文章中“体现认识与思考”,也就是要围绕材料提供的“如何钉钉子”的内容,表达你的认识,揭示其普遍道理;并予以合适的拓展、类比,站在时代、国家的高度,给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回答。

【参考立意】
1.努力不是一蹴而就
2.过程决定结果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积极进取,逐梦未来
5.发扬钉子精神,勇立时代潮头
6.咬定目标,钉实钉牢,方成大业
7.道阻且长,做一名认真“钉钉子”的人
【标题示例】
敲有序,钉以恒,方牢固
脚踏实地打基础,持之以恒铸成就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脚踏实地夯基础,持之以恒铸辉煌
携时代“钉钉子”精神,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脚踏实地求实干,坚持不懈创辉煌
持恒心得云开,肯实于见月明
锤炼坚韧品质,成就辉煌人生
发扬“钉钉子精神”,积跬步以致远
范文展示
“钉钉子”要钉得“准”“稳”“深”
中央主要领导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干事好比钉钉子。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

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钉钉子的精神实质,在于善用准劲、稳劲和狠劲。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钉准”。

钉子起不起作用、起多大作用,取决于是否找准“钉点”、有的放矢。

不找准问题、选准钉点,拿着钉子乱钉一气,必定是徒有噱头、于事无补。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干部用“一根针”穿起“千条线”,只有理清思路找准问题,才能找对路子精准发力。

学习政策要找准切入点。

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充分理解政策整体性、系统性、层级性、差异性及渐进性,防止一知半解、生搬硬套。

具体来说,要确保基层的具体政策服从服务于整体大局,各个政策步调一致。

要理清理顺自上而下的层级关系,根据地方特点和职能权限积极对接。

要加强对政策的环境分析,明确地区差异,防止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原有政策加以丰富完善和创新。

制定目标要明确着力点。

干部心系百姓,必须经常走上田间地头、进门入户,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第一手资料,让决策部署找准靶心、击中穴位。

坚持环环相扣,确保“钉稳”。

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趋势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政
策推进和工作执行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钉钉子需要对准一个着力点反复锤打、持续用力,才能将钉子稳妥顺利地钉进目标。

干部干事创业也是一样。

分析问题或制定政策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政绩观,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若是事无恒心、人无毅力,枉顾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会陷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实践过程中,坑坑洼洼、磕磕碰碰的情况在所难免,干部绝不能轻言放弃,或者一遇阻碍就改弦易辙,换一届领导工作就“兜底翻”。

一颗接着一颗钉,一环紧着一环拧,形成一套“组合拳”,才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坚持久久为功,确保“钉深”。

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正是钉钉子工作法的核心要义。

干部是党和群众联系的纽带,是政策的推动者和落实者,必须对自己“狠”一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做一颗深深钉在基层群众中的“铁钉子”。

面对实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要做到长远利益先于眼前利益,集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

不靠主观臆断,不因个人好恶,劳民伤财搞现象工程、政绩工程。

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看准了就大胆地去闯去试,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面对复杂情况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钉钉子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一阵子钉了就一劳永逸的,要善于运用“回头看”的思维和方法,经常回头检查一下,敲一敲回头锤,把反弹的冲动遏制住。

钉牢人生每一颗钉子
一锤一锤的敲击,每一次都咬合着钉子的凹槽,一下又一下,直到最后一颗钉子被牢牢固固地敲入。

中央主要领导用“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的生动语言,为我们阐述了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工作方法,更揭示了一种处世哲学。

“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是一种对工作的敬畏与专注。

正如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论何种工作,都需要我们以钉子般的精神去完成。

只有对工作有深深的热爱,对每一颗钉子有敬畏之心,我们才能将工作做到极致。

诸如古人“一字之师”的严谨态度,诸如“工匠精神”的执着坚持,不正是这种钉子精神的体现吗?
“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这是一种对成功的坚守与追求。

只有持之以恒,方能
得偿所愿。

正如古人所言:“水滴石穿,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朱熹在《劝学》中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正是这种坚持与坚守的最好写照。

诸如“水滴石穿”的微小力量,诸如“积硅步至千里”的耐心坚持,不正是为了实现理想中的那个“远方”吗?
在“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这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我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正如雷锋所言:“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们每一颗钉子的敲击,都是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

诸如雷锋般的无私奉献,诸如焦裕禄般的为民服务,都是对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

而这种“钉子精神”的背后,更体现了我们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每一次的敲击,都是一次自我超越。

正如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

”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更好的成长。

诸如“闻过则喜”的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诸如“见贤思齐”的积极向他人学习的精神,都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成长。

中央主要领导的这种“钉子精神”的提出,更是为我们树立了一种人生的榜样。

正如《论语》中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这正是中央主要领导所倡导的“钉子精神”的核心所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钉子精神”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人生态度。

只有坚持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正如古人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一起用“钉子精神”,去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