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7种类型28种题形+100道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备考资料大汇总
两句话与君共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有不努力的考生,没有考不上的公务员一个服务的宗旨:只有你问不出来的问题,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一报考篇
2011年国考报考相关知识报考指南
报名入口
2011年国考
职位表下载
问题解读
专业分类
国考各
部门简介
国考历年
分数线
国考历年
录取率考试大纲
大纲解读
备考难题
你问我答
职位库搜索
国考省考
QQ 交流群
报考备考
资料汇总
更多更全
国考报考
相关知识
点击进入
二备考篇
2011年国考备考相关知识01-10年
真题下载
行测75分
常识判断
精品资料
行测75分
判断推理
精品资料
行测75分
言语理解
精品资料
行测75分
数量关系
精品资料
行测75分
资料分析
精品资料
11年国考
预测试题
申论备考
精华资料
大汇总
五大模块
名师视频
疑难问题绿
色解决通道
QQ交流群
疑难问题解
决通道华图
网校论坛
疑难问题绿
色解决通道
华图知道
三独家篇
2011国考独家策划专题超越成公
超值课程
成公系列
国考十大
最热职位
最冷职位
报名报考官
方最新通知
公务员
博物馆
国考天天
实时播报
2011年
国考36计
准公务员的一天
公务员
测评系统
千元课程
免费听
我来当版主
温馨提示:1本文档中出现的蓝色字体按住CTRL键,点击即可进入
2 建议大家将此文档保存,除此你很那找到这么全面的资料
3 文档中内容都真实可信,如有虚假,让我抬头看见小月月,
低头看见凤姐。

备战2011国考,行测五大模块精华汇总………………………………………………………
一基础知识理清脉络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备考指导
攻克数量关系八大要点
华图名师数量关系口诀
………………………………………………………
二重点题型各个击破
………………………………………………………
数字推理
数量关系中六大基础数列及备考要点
行测等差数列题型特点及例题精讲(必考)
等比数列及变式
递推和数列题型分析及2010年国考行测预测
2011年小心构造数列
行测数量关系中“数列试错”实例详解
数字推理三步法,轻松备考拿高分
解决数列问题的三条黄金法则(附真题解析)
突破数字推理题的“三把金钥匙”
考霸心经!快速解答行测数列题的万能套路(真题详解)数学运算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必考题型
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时钟问题
行测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
例题精讲行测数量关系统筹问题
数学运算行程问题专项辅导(行测必考题型)
例题精讲公务员考试年龄问题(附练习题及答案)
李委明:“牛吃草”问题简析
例题精讲行测数量关系运算方法大集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余数问题不再是难题
………………………………………………………
三掌握技巧能力提升………………………………………………………
全面总结数量关系必考题型和常用公式及速答技巧
一网打尽数字推理7种类型28种题型
华图宝典数量关系公式帮你解题速度提高100%
秒杀行测数学运算题的技巧………………………………………………………
四真题实练步步为盈
………………………………………………………
1 真题天天练分数步步高名师领你学行测
2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下载
3 数量关系100题
4 数字推理100题
5 数量关系300题
数字推理题型的7种类型28种形式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是一个有某种规律的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使之符合数列的排列规律。

其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推理,题目中全部是数字,没有文字可供应试者理解题意,真实地考查了应试者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一种情形----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1、等差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n为自然数)。

[例1]1,3,5,7,9,() A.7 B.8 C.11 D.13
[解析]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

故选C。

2、二级等差数列。

是指等差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差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差数列.
[例2] 2, 5, 10, 17, 26, ( ), 50 A.35 B.33 C.37 D.36
[解析] 相邻两位数之差分别为3, 5, 7, 9,
是一个差值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与26的差值应为11,即括号内的数为26+11=37.故选C。

3、分子分母的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分数中,分子或分母、分子和分母分别呈现等差数列的规律性。

[例3] 2/3,3/4,4/5,5/6,6/7,()
A、8/9
B、9/10
C、9/11
D、7/8
[解析] 数列分母依次为3,4,5,6,7;分子依次为2,3,4,5,6,故括号应为7/8。

故选D。

4、混合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数中,相邻的奇数项与相邻的偶数项呈现等差数列。

[例4] 1,3,3,5,7,9,13,15,,(),()。

A、19 21
B、19 23
C、21 23
D、27 30
[解析] 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提示:熟练掌握基本题型及其简单变化是保证数字推理题不丢分的关键。

第二种情形---等比数列:是指相邻数列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5、等比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不等于0),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 n-1(n为自然数)。

[例5] 12,4,4/3,4/9,()
A、2/9
B、1/9
C、1/27
D、4/27
[解析] 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公比为1/3。

故选D。

6、二级等比数列。

是指等比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比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比数列。

[例6] 4,6,10,18,34,() A、50 B、64 C、66 D、68
[解析] 此数列表面上看没有规律,但它们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分别为2,4,6,8,16,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括号内的值应为34+16Ⅹ2=66 故选C。

7、等比数列的特殊变式。

[例7] 8,12,24,60,() A、90 B、120 C、180 D、240
[解析] 该题有一定的难度。

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3/2,4/2,5/2,因此,括号内数字应为60Ⅹ6/2=180。

故选C。

此题值得再分析一下,相邻两项的差分别为4,12,36,后一个值是前一个值的3倍,括号内的数减去60应为36的3倍,即108,括号数为168,如果选项中没有180只有168的话,就应选168了。

同时出现的话就值得争论了,这题只是一个特例。

第三种情形—混合数列式:是指一组数列中,存在两种以上的数列规律。

8、双重数列式。

即等差与等比数列混合,特点是相隔两项之间的差值或比值相等。

[例8] 26,11,31,6,36,1,41,() A、0 B、-3 C、-4 D、46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双重数列题。

其中奇数项是公差为5的等差递增数列,偶数项是公差为5的等差递减数列。

故选C。

9、混合数列。

是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中,有时是两个相同的数列(等差或等比),有时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一个是等差数列,另一个是等比数列。

[例9] 5,3,10,6,15,12,(),()
A、20 18
B、18 20
C、20 24
D、18 32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混合题。

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3为首项、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故选C。

第四种情形—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前两(或几)个数经过某种四则运算等到于下一个数,如前两个数之和、之差、之积、之商等于第三个数。

10、加法规律。

之一:前两个或几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相加的项数是固定的。

[例11] 2,4,6,10,16,()A、26 B、32 C、35 D、20
[解析] 首先分析相邻两数间数量关系进行两两比较,第一个数2与第二个数4之和是第三个数,而第二个数4与第三个数6之和是10。

依此类推,括号内的数应该是第四个数与第五个数的和26。

故选A。

之二:前面所有的数相加等到于最后一项,相加的项数为前面所有项。

[例12] 1,3,4, 8,16,() A、22 B、24 C、28 D、32
[解析] 这道题从表面上看认为是题目出错了,第二位数应是2,以为是等比数列。

其实不难看出,第三项等于前两项之和,第四项与等于前三项之和,括号内的数应为前五项之和为32。

故选D。

11、减法规律。

是指前一项减去第二项的差等于第三项。

[例13] 25,16,9,7,(),5 A、8 B、2 C、3 D、6
[解析] 此题是典型的减法规律题,前两项之差等于第三项。

故选B。

12、加减混合:是指一组数中需要用加法规律的同时还要使用减法,才能得出所要的项。

[例14] 1,2,2,3,4,6,() A、7 B、8 C、9 D、10
[解析] 即前两项之和减去1等于第三项。

故选C。

13、乘法规律。

之一:普通常规式: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

[例15] 3,4,12,48,() A、96 B、36 C、192 D、576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乘法规律题,仔细观察,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

故选D。

之二:乘法规律的变式:
[例16] 2,4,12,48,() A、96 B、120 C、240 D、480
[解析] 每个数都是相邻的前面的数乘以自已所排列的位数,所以第5位数应是5×48=240。

故选D。

14、除法规律。

[例17] 60,30,2,15,() A、5 B、1 C、1/5 D、2/15
[解析] 本题中的数是具有典型的除法规律,前两项之商等于第三项,故第五项应是第三项与第四项的商。

故选D。

15、除法规律与等差数列混合式。

[例18] 3,3,6,18,() A、36 B、54 C、72 D、108
[解析] 数列中后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商形成一个等差数列,以此类推,第5个数与第4个数之间的商应该是4,所以18×4=72。

故选C。

思路引导: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

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刻换一种假设,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解题速度。

第五种情形—平方规律:是指数列中包含一个完全平方数列,有的明显,有的隐含。

16、平方规律的常规式。

[例19] 49,64,91,(),121 A、98 B、100 C、108 D、116
[解析] 这组数列可变形为72,82,92,(),112,不难看出这是一组具有平方规律的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应是102。

故选B。

17、平方规律的变式。

之一、n2-n
[例20] 0,3,8,15,24,() A、28 B、32 C、35 D、40
[解析] 这个数列没有直接规律,经过变形后就可以看出规律。

由于所给数列各项分别加1,可得1,4,9,16,25,即12,22,32,42,52,故括号内的数应为62-1=35,其实就是n2-n。

故选C。

之二、n2+n
[例21] 2,5,10,17,26,() A、43 B、34 C、35 D、37
[解析]
这个数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括号内的数是26=11=37。

如将所给的数列分别减1,可得1,4,9,16,25,即12,22,32,42,52,故括号内的数应为62+1=37,,其实就是n2+n。

故选D。

之三、每项自身的平方减去前一项的差等于下一项。

[例22] 1,2,3,7,46,() A、2109 B、1289 C、322 D、147
[解析] 本数列规律为第项自身的平方减去前一项的差等于下一项,即12-0,22-1=3,32-2=7,72-3=46,462-7=2109,故选A。

第六种情形—立方规律:是指数列中包含一个立方数列,有的明显,有的隐含。

16、立方规律的常规式:
[例23] 1/343,1/216,1/125,() A、1/36 B、1/49 C、1/64 D、1/27 [解析]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上面的数列分别是1/73,1/63,1/53的变形,因此,括号内应该是1/43,即1/64。

故选C。

17、立方规律的变式:
之一、n3-n
[例24] 0,6,24,60,120,() A、280 B、320 C、729 D、336
[解析] 数列中各项可以变形为13-1,23-2,33-3,43-4,53-5,63-6,故后面的项应为73-7=336,其排列规律可概括为n3-n。

故选D。

之二、n3+n
[例25] 2,10,30,68,() A、70 B、90 C、130 D、225
[解析] 数列可变形为13+1,23+1,33+1,43+1,故第5项为53+=130,其排列规律可概括为n3+n。

故选C。

之三、从第二项起后项是相邻前一项的立方加1。

[例26] -1,0,1,2,9,() A、11 B、82 C、729 D、730
[解析] 从第二项起后项分别是相邻前一项的立方加1,故括号内应为93+1=730。

故选D。

思路引导:做立方型变式这类题时应从前面几种排列中跳出来,想到这种新的排列思路,再通过分析比较尝试寻找,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第七种情形—特殊类型:
18、需经变形后方可看出规律的题型:
[例27] 1,1/16,(),1/256,1/625 A、1/27 B、1/81 C、1/100 D、1/121 [解析] 此题数列可变形为1/12,1/42,(),1/162,1/252,可以看出分母各项分别为1,4,(),16,25的平方,而1,4,16,25,分别是1,2,4,5的平方,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数列是1,2,3,4,5的平方的平方,由此可以判断括号内所缺项应为1/(32)2=1/81。

故选B。

19、容易出错规律的题。

[例28] 12,34,56,78,() A、90 B、100 C、910 D、901
[解析] 这道题表面看起来起来似乎有着明显的规律,12后是34,然后是56,78,后面一项似乎应该是910,其实,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均为2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该是78+22=100。

故选B。

数字推理真题100
第一部分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2010年国考真题(20道)
1. 1,6,20,56,144,()
A. 384
B. 352
C. 312
D.256
2. 1,2,6,15,40,104,()
A. 273
B. 329
C. 185
D.225
3. 2,3,7,16,65,321,()
A. 4542
B. 4544
C. 4546
D.4548
4. 3,2,11,14,(),34
A. 18
B. 21
C. 24
D.27
2009年真题
5. 5,12,21,34,53,80,()
A. 121
B. 115
C. 119
D. 117
6. 7,7,9,17,43,()
A. 119
B. 117
C. 123
D. 121
7. 1,9,35,91,189,()
A. 361
B. 341
C. 321
D. 301
8. 153,179,227,321,533,()
A. 789
B. 919
C. 1229
D. 1079 2008年真题
9. 157,65,27,11,5,()。

A.4
B.3
C.2
D.1
10.
A.12
B.14
C.16
D.20
11. 1,2/3,5/8,13/21,()。

A.21/33
B.35/64
C.41/70
D.34/55
12. 67,54,46,35,29,()。

A.13
B.15
C.18
D.20
13. 14,20,54,76,()。

A.104
B.116
C.126
D.144
2007年真题
14. 2,12,36,80,()
A.100
B.125
C.150
D.175
15. 1,3,4,1,9,()
A.5
B.11
C.14
D.64
16. 0,9,26,65,124,()
A.165
B.193
C.217
D.239
17. 0,4,16,40,80,()
A.160
B.128
C.136
D.140
18. 0,2,10,30,()
A.68
B.74
C.60
D.70
2006年真题
19. -2,-8,0,64,()。

A.-64
B.128
C.156
D.250
20. 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第二部分各省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2007年河南省考行测真题
21、 2 8 32 128 ()
A、256
B、169
C、512
D、626
22、 0.001 0.002 0.006 0.024 ()
A、0.045
B、 0.12
C、 0.038
D、0.24
23、()
A、 B、 C、2
D、
11
24、 6 7 3 0 3 3 6 9 ()
A、5
B、6
C、7
D、8
25、 3 9 4 16 () 25 6 ()
A、5 36
B、10 36
C、6 25
D、5 30
26、 13 19 11 22 () 25 7 ()
A、15 26
B、25 24
C、16 18
D、9 28
27、 3 10 21 36 55 ()
A、67
B、76
C、78
D、81
28、 172 84 40 18 ()
A、22
B、16
C、7
D、5
29、15
16()63
64
A、31
34 B、33
34
C、31
32
D、23
32
30、 -2 1 7 16 () 43
A、25
B、28
C、31
D、35
2004年河南省考行测真题
31. 1,2,6,(),120,720。

A. 12
B. 24
C. 36
D. 60
32. 412,379,346,313,()。

A. 305
B. 296
C. 285
D. 280
33. 60,50,41,33,()。

A. 26
B. 22
C. 23
D. 19
34.(4,13),(7,22),(10,31),(13,40),()。

A. (15,51)
B. (16,49)
C. (16,51)
D. (15,49)
35. 34,36,35,35,(),34,37,()。

A. 36,33
B. 33,36
C. 37,34
D. 34,37
2005年河南省军转干行测真题
36. 0,1,3,( ),10
A. 4
B. 5
C. 6
D. 7
37. 1,2,12,3,4,( )
A. 5
B. 14
C. 24
D. 34
38. 2/3,8/9,4/3,2,( )
A. 26/9
B. 3
C. 23/9
D. 25/9
39. 36,20,16,12,6,( )
A. 0
B. 2
C. 4
D. 6
40. 1.11,2.23,3.35,4.47,( ),6.71
A. 5.57
B. 5.58
C. 5.59
D. 5.60
2008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10道)
41. 3,8,24,48,120,( )。

A. 148
B. 156
C. 168
D. 178
42. 28,44,36,40,38,( )。

A. 42
B. 41
C. 39
D. 34 43. 1,21

13
3,
10
1,
1215,( )。

A.
144
7 B. 182
3
C.
169
5 D.
196
9
44. 4,4,9,29,119,( )。

A. 596
B. 597
C. 598
D. 599
45. 5,3,4,1,9,( )。

A. 24
B. 11
C. 37
D. 64
46. -1,0,8,25,54,( )。

A. 87
B. 99
C. 101
D. 112
47.
2
+1,
1
31-,1,( )。

A. 2
15+
B.
4
15+ C.
2
51- D.
2
52+
48. 2,2,3,4,2
9
,( )。

A. 5
B.
2
11 C. 6
D. 3
11
49.
A. 17
B. 19
C. 20
D. 22
50.
A. 2
B. 4
7
C. 6
D. 8
2007年北京应届行测真题(5道)
51. 118,60,32,20,( )。

A. 10
B. 16
C. 18
D. 20
52. 14,6,2,0,( )。

A. -2
B. -1
C. 0
D. 1
53. 2,7,14,21,294,( )。

A. 28
B. 35
C. 273
D. 315
54. 9,6,3/2,4,( )。

A. 2
B. 3/4
C. 3
D. 3/8 55.
A. 4
B. 8
C. 16
D. 32
2008年北京应届行测真题(5道)
56. 64,48,36,27,
481,( )。

A.
6
97 B. 38
123
C.
12
179 D.
16
243
57. 2,3,10,15,26,( )。

A. 32
B. 35
C. 38
D. 42
58. 39,62,91,126,149,178,( )。

A. 205
B. 213
C. 221
D. 226
59. 32,48,40,44,42,( )。

A. 43
B. 45
C. 47
D. 49
60. 1,8,20,42,79,( )。

A. 126
B. 128
C. 132
D. 136
2009年海南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5道)
61、 2, 3/2, 10/9, 7/8, 18/25, ?
A: 5/14 B: 11/18 C: 13/27 D:26/49
62、 2, 4, 6, 9, 13, 19, ?
A: 28 B: 29 C:30 D:31
63、 -2, 1/2, 4, 2, 16, ?
A: 32 B: 64 C: 128 D:256
64、 21, 28, 33, 42, 43, 60, ?
A: 45 B: 56 C:75 D:92
65、 1, 3, 0, 6, 10, 9, ?
A: 13 B: 14 C:15 D:17
2005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年真题之数字推理(9道)
66、 0 4 18 48 100 ( )
A.140
B.160
C.180
D.200
67、 1 1 3 7 17 41 ( )
A.89
B.99
C.109
D.119
68、 22 35 56 90 ( ) 234
A.162
B.156
C.148
D.145
69、 6 4 8 9 12 9 ( ) 26 30
A.12
B.16
C.18
D.22
70、 2 2 6 22 ( )
A.80
B.82
C.84
D.58
71、 1 10 31 70 133 ( )
A.136
B.186
C.226
D.256
72、 7 11 13 17 19 31 47 41 ( )
A.63
B.195
C.55
D.5
73、 5 8 -4 9 ( ) 30 18 21
A.14
B.17
C.20
D.26
74、 36 12 30 36 51 ( )
A.69
B.70
C.71
D.72
2003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数字推理(4道)
75. 1.11, 4.21, 16.31, 64.41, ( )。

A .16.51
B .33.51
C .81.62
D .256.51
76. 8, 8, 12, 24, 60,( )。

A.90
B.120
C.180
D.240
77. 0, 6, 24, 60, 120,( )。

A.186
B.210
C.220
D.226
78. 257, 178, 259, 173, 261, 168,263,( )。

A.275
B.178
C.164
D.163
2008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数字推理(10道) 79. ( ),1,
2

3
,2 A. -2
B. 0
C.
3
2 D.
2
3
80. 2,89

27
28,
64
65,( )
A. 125
126
B. 81
82
C. 65
66
D.
111
112
81. 123,132,213,231,312,( )
A. 213
B. 321
C. 123
D. 231
82. 1,2,5,12,27,( )
A. 58
B. 64
C. 81
D. 75
83. 84,12,48,30,39,( )
A. 23
B. 36.5
C. 34.5
D. 43
84. 15,5,3,3
5,( )
A. 5
9
B. 5
27
C. 9
15
D.
15
9
85. 3.1,5.01,7.001,( )
A. 8.001
B. 9.0001
C. 10.0001
D. 8.0001
86. 10043
,( ),64
1216,4936
64,36108
256
A. 815
4
B. 815
9
C. 82
D. 81
87. 4,10,34,130,( )
A. 184
B. 258
C. 514
D. 1026
88. 2,9,28,65,( ),217
A. 124
B. 125
C. 126
D. 127
2006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数字推理
89. 1,3,4,7,11,( )。

A. 14
B. 16
C. 18
D. 20
90. 5,6,6,9,( ),90。

A. 12
B. 15
C. 18
D. 21
91. 121,36,196,225,( )。

A. 72
B. 125
C. 144
D. 360
92. 31,37,41,43,( ),53。

A. 45
B. 47
C. 49
D. 51
93. 3/2,5/6,7/12,9/20,( )。

A. 11/24
B. 11/30
C. 13/40
D. 13/48
2008年北京社招行测真题之数字推理(5道)
94. 1, 4, 14, 42, (), 210
A 70
B 84
C 105
D 140
95. 1, 3, 6, 12, 27, ()
A 54
B 69
C 75
D 81
96. 4, 20, 54, 112, (), 324
A 200
B 232
C 256
D 276
97. 5, 7, 8, 11, 15, ()
A 19
B 20
C 22
D 27
98. 3, 12, 33, 72, 135, ()
A 236
B 228
C 210
D 192
200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2道) 99.
15
3,31,
7
3,
2
1,( )。

A. 8
5
B. 9
4 C.
27
15 D. -3
100. 3,-1,5,1,( )。

A. 3
B. 7
C. 25
D. 64
备考冲刺班数量关系之数字推理真题100答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1. B. 352
解析:12()4n n n a a a --=-⨯
2. A. 273
解析:先作差,得到1、4、9、25、64,即12、22、32、52、82,底数组成的数列1、2、3、5、8是和递推数列,即第三项为前两项之和 ,于是可以求出( )=169+104=273。

3. C. 4546
解析:2
21
n n n a a a --=+,故( )=652
+321=4546。

4. D.27
解析:2
2
2
2
2
312,222,1132,1442,3462
=+=-=+=-=-,( )=2
5227+=。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5.D 。

[解析]
本题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括号处为8+2+27+80=117。

6.C 。

[解析]
本题是一个差后等比数列,两次两两做差后,新数列是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7.B 。

[解析]
本题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两次两两做差后为一个等差数列,括号处为42+12+98+189=341。

8.D。

[解析] 150+31=153,170+32=179,200+33=227,240+34=321,290+35=533,被加数150,170,200,240,290构成二级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50,加数31,32,33,34,35构成幂次数列,下一项为36=729。

括号处应为729+350=1079。

正确答案为D。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9.D
[解析]此题为一个递推数列,其通项公式可化为:A n-2×A n+1=A n+2
即:157-2×65=27;65-2×27=11;27-2×11=5;11-2×5=1。

10.C
[解析]左右底两数之和,减去顶上一数,再乘以2,得到中间那个数。

即:(8+7-2)×2=26;(6+3-4)×2=10;(2+9-3)×2=16。

11.D
[解析]先化1=1/1,每个分数的分子为前一个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分母为自身分子与前一个数分母的和。

[华图名师点评]事实上,本题就是最简单的递推和数列1,2,3,5,8,13,21,34,55的一个重新排列。

12.D
[解析]相邻两项两两相加得到121,100,81,64,(49),平方数列。

13.C
[解析]平方修正数列,平方数列9,25,49,81,121加减5得到,
即:14=9+5;20=25-5;54=49+5;76=81-5;()=121+5=126。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14.C
[解析]将每个数进行因数分解:2=1×1×2;12=2×2×3;36=3×3×4;80=4×4
×5,所以数列的下一个数是:5×5×6=150,选择C。

[华图名师点评]本题还可以看成是一个平方数列与立方数列的组合,即:2=13+12;12=23+22;36=33+32;80=43+42;()=53+52=150。

15.D
[解析]本题是一个递推型数列,前两项之差的平方等于第三项,即:4=(3-1)2;1=(4-3)2;9=(1-4)2,故由(9-1)2=64,选择D。

16.C
[解析]本题是一个立方修正数列,每一个数都具有“和立方数仅仅相差1”的特点,即:0=13-1;9=23+1;26=33-1;65=43+1;124=53-1,故由63+1=127,选择C。

17.D
[解析]本题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两次做差之后得到:8,12,16,(20),由此可知答案应该是140。

18.A
[解析]本题是一个立方数列与等差数列数列的组合,即:0=03+0;2=13+1;10=23+2;30=33+3;43+4=68,选择A。

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19.D
[解析]对原数列进行因数分解:-2=-2×1、-8=-1×8、0=0×27、64=1×64、?。

第一个因子-2、-1、0、1、()构成等差数列,下一个数是2;第二个因子1、8、27、64、()构成立方数列,下一个数是125。

所以根据2×125=250,选择D。

[华图名师点评]本题事实上还可以有其他的解法可以得到A或者B选项:(-2)3-(-8)=0,(-8)2-0=64,01-64=-64,选择A;-2=-2×20,-8=-1×23,0=0×25,64=1×26,128=2×26,指数0、3、5、6、6成二级等差数列,选择B。

但这两种解法说服力较原“解析”弱,从出题人的意图推测,D选项才是最有可能的答案。

20.B
[解析]递推数列:13=32+2×2,175=132+2×3,故由1752+2×13=30651,选择B。

[华图名师点评]本题通项公式为A n+2=(A n+1)2+2×A n。

本题最后结果注意运用“尾数法”即可。

2007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21. 选C。

各项成以2为首项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答案选C。

22. 选B。

前项一项分别依次乘以2,3,4,5的后面一项,所以答案选B。

23. 选A。

奇数项的分母是以3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其分子都为2,;偶数项是以2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数列的倒数。

所以答案选 A。

24. 选A。

前面两项和的个位数等于后项。

所以答案选 A。

25. 选D。

偶数项为奇数项的平方。

所以答案选D。

26. 选D。

奇数项的后项比前项少2,偶数项的后项比前项多3。

所以答案选D。

27. 选C。

解法1:数组呈现出二级等差数列的规律。

后项减去前项之差为7,11,15,19,23.
这些数组成以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23+55=78 所以答案选C。

解法2:从第一项起依次是项数乘以3,5,7,9,11,13。

则6×13=78所以答案
选C。

28. 选C。

这是个混合数列,前项减后项后分别得88,44,22,11这些数构成以88为首项
以0.5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则选项数应为18-11=7 所以答案选C。

29. 选C。

分母为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分子等于分母减1。

所以答案选C。

30. 选B。

数组呈二级等差数列规律。

后项减去前项的差分别为3,6,9,12,15,这些数组成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选项数应为16+12=28 所以答案选B
2004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31.B[解析] 1×2=2,2×3=6,6×4=24,24×5=120,120×6=720,所以()=24。

32.D[解析]前项减后项为33,即412-379=33,379-346=33,346-313=33,所以()=313-33=280。

33.A[解析]该数列是一个二级等差数列。

34.B[解一]两两为一组,每组第一个数字的差为3,第二个数字的差为9,所以13+3=16,40+9=49,因此选B。

[解二]括号内两两做差后为:9,15,21,27构成等差数列,所求数括号内的差为27+6=33。

35.A [解析] 奇数项是差为1的递增数列,偶数项是差为1的递减数列,所以选A 。

2005年河南军转干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36 C 后项减去前项依次是1,2,3,4,
37 D 数字间的变动关系,1,2,构成第三项12,3,4,构成第六项34 38 A 分母通分后均是9,分子依次是,6,8.,12,18,26。

属于二级等差数列 39 C 36-20=16,16-12=4,6-4=2,16,4,2 依次是平方关系 40 C 整数和小数分开找规律
2008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41. C [解析] 质数平方数列变式。

3=22
-1,8=32
-1,24=52
-1,48=72
-1,120=112
-1,故下一项为132-1=168。

42. C [解析]
故空缺项为39。

43. B [解析] 原数列通分后变成:1
1
,42

13
3,40
4,
121
5,( )。

分子为等差数列:1,2,3,4,5,(6); 分母为差后等比数列:
故空缺项为
364
6=
182
3,选B 。

44. D [解析] 4×1+0=4,4×2+1=9,9×3+2=29,29×4+3=119,故下一项应为119×5+4=599,选D 。

45. D [解析] (5-3)2=4,(3-4)2=1,(4-1)2=9,(1-9)2=64。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46. B [解析]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47. B [解析] 2
+1=
1
12+,
1
31-=
2
13+,1=
3
14+,故下一项应为
4
15+。

48. B [解析]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49. A [解析] (19-17)×4=8,(21-16)×2=10,(?-13)×3=12?=17。

50. D [解析] (8÷4)(1-2)=2
1
,(9÷3)(5-4)=3,(6÷3)(7-4)=8。

故选D 。

2007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51.C [解析]118÷2+1=60,60÷2+2=32,32÷2+4=20,20÷2+8=18。

故选C 。

52.B [解析]本列数字可转化为14/2-1=6,6/2-1=2,2/2-1=0,则空缺处为0/2-1=-1,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53.D [解析]本题为乘法与加法相混合的交替数列,即2×7=14,7+14=21,14×21=294,空缺项则为21+294=315,故选D 。

54.D [解析]本数列为商数列,即前项除以后项等于第三项,即9÷6=3/2,6÷32=4,3/2÷4=3/8,本题正确答案为D 。

55.C [解析]前两个圆中数字的规律为1×2×2=1×4,3×6×2=2×18,故第三个圆中的问
号处应为4×8×2÷4=16,故选C。

2008年北京应届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56.B[解析]奇、偶项各成递增、递减等差数列,故选B。

57.B[解析]3÷9=1/3,9÷6=3/2,6÷9=2/3,9÷27=1/3,从中可以看出规律为每两个相邻数字的商为1/3,3/2,2/3循环出现,所以空缺项应为27÷(3/2)=18或者27×2/3=18,答案为B。

58.A[解析]偶数项为其相邻前一项分别乘以6、5、4…所得积,奇数项(除第一项)为其相邻前一项分别减去6、5、4…所得差,所以下一项为100-4=96,答案为A。

59.C[解析]4×6-1=23,23×3-1=68,68×(3/2)-1=101,所以下一项为101×(3/4)-1=74.75,答案为C。

60.B[解析](323-2)/3=107,(107-2)/3=35,(35-2)/3=11,(11-2)/3=3,所以下一项为(3-2)/3=1/3,所以答案为B。

2009年海南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61、选B
[解析]分子数列为2,6,10,14,18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分母数列为1,4,9,16,25的平方数列,故答案为22/36=11/18。

选B
62、选A
[解析]前两项之和分别减去修正数列0,1,2,3,4等于第三项,答案为13+19—4=28,选A。

63、D
第三项的值为以第二项为底数,第一项为指数的值,即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4、A
第一次差为7,5,9,1,17,(-15)第二次差为-2,4,-8,16,(-32),所以应为60-15=45,
选A 。

65、D
前三项的和依次为4,9,16,25,(36),故36-9-10=17,选D
2005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年真题答案
66 C 67 D 68 B 69 A 70 D 71 D 72 C 73 A 74 D
2003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75.D 76.C 77.B 78.D
2008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答案 79. B [解析] 原数列可化为( ),1

2

3

4
,则括号处应填
=0,故选B 。

80. A [解析] 原数列可化为1
2,8
9,
27
28,64
65,分母为立方数列:13、23、33、43。

分子为
立方数列的变式,13+1、23+1、33+1、43+1,下一项分母53=125,分子为53+1=126,故正确答案为A 。

81. B [解析] 已知数列加上未知项,百位、十位、个位数的1、2、3均出现两次,故正确答案为B 。

82. A [解析] 1×2+0=2,2×2+1=5,5×2+2=12,12×2+3=27,27×2+4=58。

83. C [解析] (84+12)÷2=48,(12+48)÷2=30,(48+30)÷2=39,(30+39)÷2=34.5。

84. A [解析] 递推商数列。

15÷5=3,5÷3=3
5
,3÷3
5
=5
9。

85. B [解析] 整数部分构成等差数列:3、5、7、(9),小数部分构成等比数列:
0.1,0.01,0.001,(0.0001)。

故正确答案为B 。

86. C [解析] 整数部分构成平方数列:100,(81),64,49,36。

分数简化得4
3
,( ),3
4,9
16,27
64。

分数可看成(3
4)-1,(3
4)0,(3
4)1,(3
4)2,(3
4)3,故括号处应为81+1=82。

87. C [解析] 递推数列。

4×4-6=10,10×4-6=34,34×4-6=130,130×4-6=( )=514。

88. C [解析] 立方数列的变式,原数列可化为:
13
+1,23
+1,33
+1,43
+1,(53
+1),63
+1,故正确答案为53
+1=126。

2006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89.C [解析] 递推和数列。

1+3=4,3+4=7,4+7=11,7+11=( )=18。

90.C [解析] (5-3)×(6-3)=6,(6-3) ×(6-3)=9,(9-3) ×(6-3)=18,(18-3) ×(9-3)=90。

91.C [解析] 题干均构成自然数的完全平方。

只有C 项符合。

92.B [解析] 本题是一个质数数列。

B 项为正确答案。

一个大于1的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的因子,这个整数就叫做质数。

93.B [解析] 分子:3,5,7,9,(11),等差数列。

分母:2,6,12,20,(30)二级等差数列。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11/30 ,选B 。

2008年北京社招
94 C 95 B 96 A 97 C 98 B
200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 99
100 B
华图网校论坛考生成公家园国考群:122486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