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记叙文阅读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15篇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4分)
母亲易碎
李磊
①母亲进城来,怀里抱着一只瓷罐子。
她把瓷罐子装在布袋子里,把布袋子吊在胸前,一路搂着、抱着进了城。
瓷器里装满了豆子,豆子里埋着鸡蛋。
当母亲把鸡蛋从豆子窝里翻出来时,不小心摔碎了一个。
母亲心疼的表情,让我对那个碎蛋有了肝脑涂地的想法。
②母亲进城之前,在李庄种庄稼。
这几年,她喜欢上了种豆子,红的豆、黄的豆、绿的豆,胖的、瘦的、扁的豆,是豆子她都要多看一眼。
母亲在李庄种了七八亩豆地,她在豆地里劳作时,常常望着远方的城市说:“豆豆,我心疼的豆豆。
”豆豆是她孙子的乳名。
③城里的豆豆无人照顾,母亲便离开了她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一头扎进了城市。
她和孙子豆豆的沟通,就是通过她带来的那些豆子。
城里的豆豆刚开始识人辨物,对颜色敏感。
母亲常常从老家装一罐豆子进城,然后让豆豆猜罐子里豆子的颜色。
挺有意思也挺没有意思的游戏,祖孙俩玩了多年。
有一年,母亲带豆豆回农村看她收获的豆子。
她打开一只口袋,将满满一袋子绿色倒在了地上,接着又将满满一袋子红色倒了出来……最终,几种颜色的豆子混合成了色彩斑斓的河流。
豆豆回城之后,她又将那些豆子按照颜色一一归类,重新回流到了袋子里。
那是多大的工作量呀。
④这些年,母亲一直在豆豆和豆子们的家之间往返奔波。
陪着她的就是那件旧瓷器。
来的时候是一只盛满豆子,充满营养、富有生命力的瓷罐,而回程时,却填着旧衣服、旧报纸,变得毫无生机、死气沉沉。
母亲的心情也是一样,她将从豆子的家里储备的心力带到城里,在豆豆那个孩子身上消耗干净,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表情空空地返回豆子的家。
她已经习惯了离不开豆豆的生活。
⑤在豆豆的家,豆豆和母亲一屋,瓷器也和母亲一屋。
豆豆在母亲的床上,瓷器在母亲的床底下。
母亲喜欢把她的心爱之物放在身边,伸手就能摸到,想看就能看到。
母亲的心腔不大,自己心爱的东西受了委屈,心里就会五味杂陈。
母亲不许我们训孩子,即使要训也不能当着她的面,否则她要难过几天。
而关于瓷器,母亲常常交代我们两件事:一是不要让瓷器闲着,二是不要在瓷器跟前大声说话。
我想:也许瓷器跟人一样吧,腹中空空便会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则注定存世不远;而不要在瓷器面前大声说话,那是因为瓷器单薄、易碎,性别偏女,受不了别人粗言粗语这样的委屈。
⑥我们一直按照母亲的要求,小心翼翼地生活,善待身边每一件易碎的物品。
可是这几年,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器物离开了我们。
有的是借故离开,而越来越多的是不辞而别,但不论是以哪种方式离开,归根结底都有它的原因。
这一天,我只不过是埋怨了母亲一句:“怎么还是用豆子包馒头,能不能换点花样?”母亲习惯性保持沉默,可那件瓷器却坐不住了,它开口说了话,“轰”的一声,厨房里发生了小小的“核爆”。
我跑过去,看那件瓷器已花开遍地,一些挣脱束缚的红色豆子正努力朝远处翻滚。
⑦这件受母亲器重多年的瓷器,为什么碎得毅然决然、不可挽留呢?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有一天,母亲从李庄返回城市时忘带了钥匙,她竟趴在冰冷的楼梯上睡了一个上午。
我突然从母亲身上得到了答案:她们都太疲倦了,她们已承受不了这种两地奔波的生活,只不过瓷器的性子急了一些而已。
1. 母亲疼爱孙子豆豆表现在哪些事情上?请概括作答。
(4分)
2.试概括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3分)
3.结合选文说说“易碎”有什么含义及作用?(2分)
4.结合选文的内容,请你谈一谈文中母亲“表情空空”的原因有哪些。
(2分)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A.选文第①段母亲心疼鸡蛋的表情,写出了母亲生活简朴,与后文中跟孙子玩豆子游戏形成鲜明对比。
B.选文第③段中“一头扎进了城市”,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进城照顾儿子是毫不犹豫的,表现了母亲为儿子付出时的毫无保留、义无反顾。
C.选文第⑤段中“瓷器单薄、易碎,性别偏女”,说明了瓷器的脆弱,借物喻人形象地突显出母亲独特的人物形象。
D.选文第⑦段中“她们都太疲倦了”,运用拟人手法,说明了在豆豆出生后,母亲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倦。
一、 1.(4分)①孙子名叫豆豆,母亲便喜欢上了种豆子。
②母亲进城照顾孙子,和孙子玩关于豆子的游戏。
③母亲带孙子到乡下,为了孙子高兴,把几口袋不同颜色的豆子混在一起,孙子回城后又将豆子分开。
④母亲在城乡之间奔波,习惯了离不开豆豆的生活。
⑤母亲不许我们训孩子,即使要训也不能当着她的面。
(每点1分,任选4点)
2. (3分)①母亲是个善良的人,他要求我们善待孩子,善待一切易碎的物品;②母亲是个勤劳的人,在乡下,她种了许多庄稼,在城里也闲不住;③母亲是个节俭的人,打碎个鸡蛋就心疼得不行。
3. (2分)“易碎”指母亲因两地奔波、操劳过度而疲倦不堪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力。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与关心,也在提醒读者要呵护母亲。
4. (2分)一方面是母亲已经因为照顾孙子耗尽了她的全部精力,另外一方面是母亲离开豆豆时怅然若失。
5.(3分)B 【解析】B项应是照顾孙子的毫不犹豫,与为孙子付出时的毫无保留、义无反顾。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4分)
静园的桑树
吴重生
①一年多前,我们从海淀南路搬到静园居住,主要是想让孩子离学校近点,免去奔波之苦。
②新居静园位于大学校园内,搬家那天,我在楼下发现了一株桑树。
这是我平生见到的最高大的桑树:树干有大碗口粗,在五六米处分成两枝,枝枝向上。
硕大的桑叶密密麻麻地遮住树干,形成一个亭亭如盖的树冠。
整株树有三层楼高,铁浇铜铸一般直挺挺地立在空地上。
③多好的桑树!第一眼见到,我便欢喜不已。
记得《三国演义》第一回描述:“玄德幼孤……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
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
④自此,每天从楼道口进出,我总会有意无意地与桑树照面。
枝繁叶茂的桑树,以及桑树上方的蓝天白云,使这座喧嚣的城市有了田园味道,静园的“静”字仿佛在这棵桑树上找到了注脚。
然而,在我心里,分明有一个秘密——“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夙愿,我干脆把自己的画室取名为“望燕园楼”;而家门口的这株桑树,华盖如云,一定会是我们的幸运树。
⑤倘若每个人要认一种植物为亲,我首选桑树。
桑树脉络扩张,像一只只绿色手掌,托举着蓝天,也托举着我的梦。
我的故乡浙江浦江曾是远近闻名的种桑养蚕大县,夏天采摘桑葚是我幼时最快乐的时光。
作为一个在桑树园里捉迷藏长大的孩子,我从小就对桑树有特殊感情。
⑥春节过后不久,我回浙探亲,返京时已是夜晚。
皓月当空,车子直接停在静园单元门口,我突然发现桑树已被拦腰砍断,只剩下树干和两枝秃秃的枝丫。
我猛一怔,半天缓不过神来。
⑦打开门,家人已熟睡,我轻手轻脚地进了卧室。
窗外传来“沙沙沙”的风声,这熟悉的风声中少了桑树叶的和鸣。
我怅然若失,久久无法入眠。
⑧第二天向邻居打听无果。
桑树依然挺立在门口,硕大的树冠已变成一个孤独的“Y”字。
⑨春天到了,桑树躯体里的能量开始迸发。
被砍断的地方陆续爆出嫩芽,长出硕大的桑叶。
⑩一天下班,我看到楼下有一位白发老者,双脚跨骑在折叠式梯子上,手上握着一条红色的纤维绳,一头系在一楼的老式铁窗架上,另一头正往刚刚长出来的桑树嫩枝上系。
我驻足忍不住问:“您在干吗呢?”老人答:“桑叶比较大,我担心嫩枝支撑不住,帮它们一下。
”“唉,当初为何要砍得那么狠呢?”我脱口而出。
老人停下手中的活,朝我看看,又抬头朝楼上的方向努努嘴说:“他们说‘前不种桑,后不种柳’。
‘桑’通‘丧’,不吉利啊!”
⑪“难道他们不知道《诗经》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见我伫立一旁,老人喊道:“过来帮我扶一下梯子。
”我赶紧过去。
老人像遇到知己:“我退休在家,每天看着这桑树的绿芽一颗颗冒出来,叶子一点点长大,心里很快慰。
这桑树很通人性的呢!”
⑫转眼到了六月,桑树已初步恢复了元气,开始有了一个小型的树冠。
⑬老人住在单元的一楼,桑树叶长出来,刚好把他家客厅的窗户遮住。
“这不影响您家客厅的采光吗?”“没事没事,光线虽然暗一点儿,但空气好,心情好。
”老人乐呵呵地说。
⑭从发现桑树被砍断的那天起,我就一遍又一遍地为横遭厄运的桑树而痛惜。
我寄寓在桑树上的美丽愿望,一时似乎无处安放。
自从遇到白发老人,我的心中顿时温暖、踏实起来。
⑮见我是新搬来的,老人对桑树娓娓道来:“这株树不但长得壮,而且树形漂亮。
每年夏天,树上结满紫红色的桑葚,就像蓝天挂满紫红的星星。
因为树高叶密,不易采摘,这便成了鸟雀啄食的乐园。
桑葚成熟后一颗颗落到地上,有时会落在行人头上,悄无声息地问候你。
”
⑯转眼到了孩子高考的日子。
那两天我去考场接送孩子,发现桑树长得越发精神了,绿油油、水灵灵的叶子,一簇簇,一团团,全然不见了刀砍斧斫之痕,让人心生沧海桑田之感。
⑰遥望燕园十二载,始知天道能酬勤。
接到孩子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知道,我们终将搬离静园,向桑树告别。
全中国的陪读家长,又有哪一个陪着孩子,今天飞到东,明天飞到西?我想好了,搬家那一天,我一定要找老人再畅聊一回,委托他看护好我们的桑树。
(选自《光明日报》2017.7.21,有删节)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白发老人为桑树的成长做了哪些努力。
(3分)
2.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2分)
3.选文第⑰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搬家那一天,我一定要找老人再畅聊一回,委托他看护好我们的桑树”?(3分)
4.选文⑯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A.作者在静园内见到桑树欢喜的原因有二:一是从小就对桑树有特殊感情,二是桑树高
大挺立,三是桑树是自己家的幸运树。
B.选文第⑤段,说明作者首选桑树为亲,主要在于桑树脉络扩张,像一只只绿色手掌,托举着我。
C.选文第⑪段中作者之所以帮白发老人的忙,是由于他心中为桑树被砍感到痛惜。
D.选文第⑯段中“让人心生沧海桑田之感”是作者亲眼见证了桑树前后的命运而生发出来的。
二、 1.(3分)我帮白发老者扶梯子,白发老者则将桑树嫩枝系在一楼的老式铁窗架上,防止桑叶把嫩枝压弯。
2. (2分)插叙,表明“我”从小对桑树有特殊感情,因此才对静园的桑树特别的喜爱。
3.(3分)表现了作者对桑树的喜爱和离别时恋恋不舍的别样情怀。
4. (3分)承上启下,自然地过渡到桑树重新生长成茂盛的情景,同时照应了前文第③段。
5.(3分)B 【解析】B项说法与文中的“倘若每个人要认一种植物为亲,我首选桑树。
桑树脉络扩张,像一只只绿色手掌,托举着蓝天,也托举着我的梦”不符。
故选B项。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4分)
和生命拉钩
①那时我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五岁的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跑前跑后地照顾我,让疼痛不知不觉地渐渐远离了我。
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哪里就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②女儿的乖巧使得病房里的每个人都很喜欢她,尤其是邻床的一个老太太,看来是个重病患者,行动很不方便,连说话都很吃力的样子,可是每当看到我的女儿的时候,她的一双眼睛便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
女儿也喜欢她,偷偷跟我说她像死去的奶奶。
她常常爬到老人的床上去,缠着她讲故事。
老人的故事很好听。
但是很显然,她很累,每讲完一个故事,额头上都会沁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来。
但每隔一会儿,她还会把女儿叫过去,接着给她讲故事,她知道这是她唯一可以让孩子坐到她床边的办法。
在讲过第5个故事之后,她咯血了。
护士一边批评她一边给她按摩,她憨憨地笑着说:“俺只想跟孩子多说会儿话。
”
③医生说她的病情非常严重,现在就是靠药物来维持着。
当初是一个好心人救了她,把她送到医院来的,她靠拾荒为生,一个亲人都没有,拿不出钱来治病。
医院已经为她垫付了2000多元了,医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就是否继续为老人提供无偿治疗展开讨论,最后大多数人都认为那是一个“无底洞”,而医院毕竟不是慈善机构,都同意给老人停药。
停药就意味着宣判了她的死刑。
在拔掉那些针管之前,几个善良的医生凑钱给她买了新衣服。
在给她穿上新衣服的时候,护士们低声和我们说,或许那是她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她也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她和护士说出了她的心愿。
④谁都没有想到,她最后的心愿竟然是想搂搂我的女儿。
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个要求是那
样“过分”,谁会和一个将死的人躺在一个被窝啊!当医生向我们转达了她的愿望的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一口回绝了,女儿不明就里,大声嚷嚷着要去,原因是可以听奶奶讲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
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没有亲人的老人将死的时候那种孤寂,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黑暗,可是我不能,也不敢让小小的女儿那么小就那么近距离地懂得死亡的含义。
我叫家人把孩子领回家,孩子撅着嘴,很不情愿地跟着家人离开了。
忽然,她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又跑了回来。
她来到老人床边,在老人耳边小声嘀咕着什么,还神秘兮兮地把手伸进老人的被窝里。
我们看到,老人微笑着向她点了点头,仿佛她们之间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
⑤小小的太阳走掉了,病房里顿时变成了萧瑟的秋天,处处弥散着衰败和哀伤的味道。
那个夜里,我很难入睡。
我朝老人她那里望过去,借着月光,我看到老人的身子不停地抖动着,但是没有一声痛苦的呻吟,我想她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着吧,却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双手可以帮帮她。
那个夜晚很平静,没有因为死亡临近一个生命而感到惊惧,窗外的月光反而有些美丽,我不停地在想一个问题:女儿和老人偷偷地说了什么呢?
⑥第二天早晨,护士来给老人把脉,发现老人的脉搏跳动正常,老人还活着,而且呼吸还比前些天顺畅了许多。
第三天,老人说她有饿的感觉了。
她喝了我的家人为她熬的鸡汤。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人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能自己支撑着坐起来了。
这在我们这个医学落后的城市,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
⑦一周后,女儿来了,她给老人带来了一个毛茸茸的布娃娃,她说那个布娃娃就是她,让奶奶晚上搂着睡觉,就像搂着她一样。
老人的眼睛又开始闪着光亮,跟着她的身影不停地转动。
女儿忽然“严肃”了起来,她握住老人的手,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我说:“爸爸,我又有奶奶了,我想让奶奶回家去住。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郑重决定”弄了个措手不及。
女儿说她离开医院的那天,跟老人许下了一个诺言,她让老人等着她再来。
她要给她一个大布娃娃,还要认她做奶奶。
“说话就要算数,我们还拉钩了呢,”女儿怕我不同意,强调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里含满泪水。
为老人,也为我的女儿。
⑧院长听说了女儿和老人拉钩的故事之后,又一次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尽全力医治老人的病。
“就算是为了一个孩子纯真的心愿。
”那是院长在会议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⑨老人出院,住到了我们家。
女儿终于如愿以偿地睡到了老人的身边,她又缠着老人讲故事了,老人有些累,说明天给你讲两个,把今天的补上。
“好,拉钩。
”我又听到女儿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⑩夜里的时候,我过来给她们盖被子,我看到那双嫩嫩的胖乎乎的小手和那双骨瘦如柴的苍老的手握在了一起,像一幅摄影作品,极尽和谐之美。
像这个世界某个地方正在完成的某种仪式,向我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真谛:生命需要爱来传递。
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
1.选文“和生命拉钩”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2. 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她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个春天,哪里就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3.下面的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
女儿不明就里,大声嚷嚷
....着要去。
4.选出下列对选文结构及内容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的描写充分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孤苦,写出了老人对亲情和爱的渴求,为后文写老
人最后的心愿、与女儿拉钩创造生命的奇迹等内容做铺垫。
B.选文第⑥段中的“一个奇迹”,设置悬念,引出下文老人逐渐病愈的相关情节,衬托了
女儿的可爱。
C.选文第⑦段中我“使劲”点头,“满含”泪水,充分表现了“我”被女儿的举动与老人
的心愿而感动,也写出了“我”因自私而愧疚的心理。
D.选文第⑨段女儿“如愿以偿”说明了她对老人的爱是纯洁、真诚、无私的,从一开始就
有这个愿望,呼应了前文内容。
5.文章的结尾说,“生命需要爱来传递。
爱,会让生命生生不息”请联系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三、1. (2分)女儿与身患重病的老人拉钩许下诺言:让老人等她回来,并送老人布娃娃、认老人做奶奶,这让老人在医院停药后病情不可思议地好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 (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女儿的活泼、天真、爱心给人带来的温暖、快乐的氛围。
3.(3分)“大声嚷嚷”指大声说话;形象地写出了女儿想听老人讲故事的愿望强烈,迫切想让老人搂搂,表现了女儿的纯真。
4.(3分)B 【解析】选文中第⑥段“一个奇迹”引出下文老人病愈的原因,表现了女儿的纯真、善良让老人得以康复。
B项的表述不符,故选B项。
5. (3分)爱是一个活泼、富有生气的生命对另外一个需要亲近、需要相伴的生命的关爱,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14分)
一支不再哭泣的康乃馨
林子寒打人啦!
一抬头,就看见柳岩风捧着个又青又肿的鼻子,一脸委屈。
接着又看见林子寒手中攥着一支枯黄零落的花,脸上罩着一层阴云,一双微红的眼睛盈满怒意。
我将脸转向了柳岩风。
从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讲述中,依稀听出了个大概:柳岩风课间玩耍时,偶然发现林子寒的书包里露出一丝花的枝蔓,出于好奇,他便开始翻找,结果,翻出了一支花,一支枯萎的康乃馨!
一个大男人的书包里怎么会藏着一株花?柳岩风一脸坏笑着,冲着林子寒和周围的同学挤眉弄眼。
林子寒冲过去抢,柳岩风却一边高举着花,笑着躲闪,一边向刚走进教室的李小淀喊道:“李小淀,给,你同桌送你的花!”蓦地,那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冲着李小淀飞去。
李小淀还没来得及反应,已经一脚踏上,当她惊愕地抬起脚时,那支花已大半破碎,只留下一地的叹息和哭泣。
这时林子寒的拳头落在柳岩风的脸上,同学们看到林子寒怒气未消,赶紧护送柳岩风来到我的办公室。
林子寒特好强,运动会一口气能拿四个第一,平时少言寡语,但男子汉气概十足,对小女生目不斜视。
我不相信他会给小女生买花,可是他为什么要藏花?为什么会为这样一支枯萎了的康乃馨对同学大打出手呢?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意识到这次的打人事件不这么简单。
我咽下刚要对林子寒说的批评之词,拉着林子寒,来到学校后操场的花坛边。
上午的阳光肆意洒遍每一个角落,花坛中,青青嫩草和各色小花漾起一片梦的涟漪。
林子寒的脸上却依然密布阴云,期间隐隐夹杂着一丝痛苦,手中仍紧攥着那支受伤的康乃馨。
我的心一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簇动人的风景,林子寒应该也是!
你喜欢康乃馨,是吗?换了我,有人将它踩个粉碎,我也会很心痛,很愤怒,恨不得揍他一顿……
林子寒的嘴角开始微微翕动,脸上的阴云似乎淡了一些。
林子寒,走,我带你去买康乃馨去!如果你高兴,我可以给你买一大捧。
林子寒没动,高昂的头低下了,一滴晶莹的泪从脸上的阴云间滑了出来。
“不了……反正……没用了。
”他哽咽着说,“妈妈与爸爸离婚三年了,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怕他们瞧不起我。
妈妈在郊区又有了新家……爸爸不让妈妈老看我,可妈妈总会偷偷来看我的……妈妈本来说好三八节再来看我的,我偷偷买了康乃馨放在书包里等她来……可她后来说刚生了小弟弟,太忙了,来不了了……”
三八节到今天,整整过去了12天。
这12天,足以让一朵花从粉红到枯黄。
【甲】
我的心有些酸楚,为林子寒,也为那一支哭泣的康乃馨!
我安慰了林子寒,也批评了他打人的做法。
但他不同意给柳岩风道歉。
我跟林子寒商量,把他的事情说给同学们。
他吃惊地望着我,眼中写满疑问。
你要相信同学们心中有爱,有善,而这些需要你的信任去激发。
得到林子寒的允许,我将林子寒的故事讲给柳岩风和其他同学听,他们个个很严肃,柳岩风的眼睛湿湿的。
林子寒脸上的阴云散去了,在回到座位时,还轻碰了一下柳岩风的胳膊,但没说什么。
午休回来,林子寒的桌上错落地躺了很多康乃馨,最鲜艳的那支是柳岩风的。
一支支清新欲滴的康乃馨,长成了一簇美丽的风景,映衬着林子寒眼中的和平。
下午放学后,我打电话给林子寒的爸爸,告诉了他今天发生的事。
征得他的同意,便开车载着林子寒向他妈妈郊区的家驶去。
太阳已经偏西,一片云朵微红着脸傍在旁边,也不知是羞涩还是欢喜。
从挡风玻璃向外看去,路的尽头就像是敞开的门,两旁的树柔和地与我们挥着手,微笑着引领我们前进。
【乙】林子寒显出少有的兴奋,摇下车窗,脸被天边的红云映得发亮。
他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头一次感觉到这风景真美,似乎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
我的心又是一动,真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簇动人的风景,林子寒也是,柳岩风也是!
林子寒,老师问你,为什么你会觉得风景真美,还闻到阳光的味道?
他转过头,疑惑地看着我,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你打开了车窗。
其实,风景的美就是人内心的美。
一个人打开了心扉,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好,才会接收到更多的美好。
这美好就像是你买给妈妈的康乃馨,就像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康乃馨,就像是柳岩风那支最鲜艳的康乃馨。
你把一支哭泣的康乃馨关在心里,你永远不会得到欢笑,但是你打开心扉,你会发现有那么多的康乃馨在微笑着盛开。
你是一个爱妈妈的好孩子,但老师知道,你还是一个真诚、纯洁、明事理的好孩子。
林子寒重重地点了点头,此刻的脸上那般纯净。
老师,明天我一定先向柳岩风道歉。
站在林子寒妈妈面前,我一手搂着林子寒的肩头,一手拿着那捧康乃馨,连同那支曾经哭泣的康乃馨,笑着对林子寒的妈妈说:“不再哭泣的康乃馨,真的很好看。
”
听我说完,林子寒的妈妈笑了。
林子寒也笑了,那笑容像盛放的康乃馨。
1.选文的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