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就业去向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形势及就业去向分析
一、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及大学生就业力分析
普通高等教育指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普通高等学校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全国招生)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公办本科大学、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根据高考录取批次的不同,本科也分为一本、二本、三本,但它们同属于一个层次和等级(即本科教育层次)。
同时本科又分为“重点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
“重点本科高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只是侧重不同,无本质差别,前者注重理论研究,后者注重理论实践应用。
普通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的措施之一,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储干培养计划之下的本科办学等级(部属、省属、市属)的不同、本科办学体制以及性质(公办、民办)的不同,由办学体制决定的本科学费高低的不同,本科(一本、二本、三本)各大学毕业证书“本簿和颜色”的相同与不同等等与本科高校的层次和“学历、文凭”水平的高低无关,所以一本、二本、三本高校是具有相同本科学历和文凭的高校,只是侧重不同,重点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理论研究,普通本科高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高校)重理论应用,中国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将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即重点本科重研究,普通本科重应用。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数12679461人,其中研究生毕业生有639666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7585298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2131369人,网络本专科生毕业生2323128人。
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2020年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2020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2020年成人本专科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2019年网络本专科生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整理相关报告: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高等继续教育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
综合考虑疫情影响等因素,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
二、2020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市场影响分析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经济受到影响下行,很多企业被迫压缩人力资源支出,招聘需求下降,社会失业人口上升。
2020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份高0.5、0.1个百分点,社会就业压力大。
2020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中国就业市场的影响很大。
春季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不许聚众人员,所以春季没有举行线下招聘会。
2020年总体招聘需求下降34%,应届毕业生招聘需求下降44%,小微企业招聘需求下降52%,
2020年中国招聘市场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去向
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从同比来看,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综合影响下,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减少了16.77%。
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使得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智联招聘最新大数据,2020年一季度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学生CIER指数相对较高,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CIER指数较低。
2020年一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
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
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
不同学历就业去向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