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大题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83页7.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报刊数量多,办报地区广。
新的报刊类型出现,出现了一批文摘类报刊。
在第一次办报高潮中以上海为中心,创办了一系列消闲性文艺小报。
维新运动中白话报出现。
二83页10.试论维新派办报活动的历史贡献?
维新变法运动是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时刻,为挽救国家命运而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的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111页3.苏报案的基本情况
《苏报》,1896年6月26号创刊于上海,1903年,爱国学生,章世钊担任苏爆竹笔,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章太炎发表在书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查封书包,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两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
它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言获罪的案子
四111页5.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新闻思想,报纸的功能提出报纸应具有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两大天职,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健全舆论主张具备五本场时,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提出两种报刊宣传办法系浸润法和煽动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公开承认报纸党性原则,明确提出革命办报的主张,党报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党报要重视民意,反应人民的意愿代表平民的利益。
五132页1.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
简述:这一时期各种报刊风起云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的报纸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到4200万份,被称为报界黄金时代。
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繁荣原因:旧的禁令废除。
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
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
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六132页2.简述癸丑报灾的前因后果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的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
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的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七132页6.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他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何?
著名记者:黄远生。
邵飘萍。
新闻经历:黄远生,1921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记者生涯,被誉为报界奇才。
在1915年被暗杀其所有的通讯作品整合为《远生遗著》,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文集。
邵飘萍,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新闻记者。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一,铁肩辣手为座右铭。
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讲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
邵飘萍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
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做了大量的报道,1926年4月26日,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在北京天桥被奉系军阀政府杀害
八149页1.简要评述《新青年》的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第一个阶段,1915年9月到1917年12月陈独秀主撰阶段
第二个阶段,1918年1月到1920年5月,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
第三个阶段,1920年9月到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机关刊物
贡献:三破三立。
立民主破礼教。
大力介绍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新思想。
批判中国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并针对当时的尊孔复古逆流展开批判孔孟之道的斗争
立科学破迷信。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主要倡导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和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愚昧现象。
立新文学破封建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917年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邹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帷幕
九149页3.简要评析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活动?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
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
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和主持人,陈独秀还为刊物制定宣传策略,既以启蒙思想为要务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评论,阐述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与自由平等的观念,把思想上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和政治上,要求实行民主共和结合起来进行宣传。
十149页7.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变革?
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开创自由平等地讨论问题。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3.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4.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5.报纸副刊的革新6.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7.报刊广告的发展。
十一165页4.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邵飘萍等人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蔡和森(1895一1931)字润寰,号泽膺,又名和仙,湖南湘乡人。
他担任《向导》主编两年零八个月,在该刊上发表文章360多篇,其中署名“和森”的130篇,和向警予合署“振宇”的36篇,署名“记者’,、“本刊同人”的,也大多是他写的。
这些文章,有对现实问题作系统分析的每篇五六千字的政论,也有每篇仅二三百字的短论。
内容涉及面广,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 有政治、经济的,也有外交方面的。
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
他于1925年冬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至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瞿秋白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他一生为新闻事业付出了很多心血。
1919年,他就参与了启蒙报刊的创立。
1920年,它去了俄国,写下了《俄乡记程》等著名通讯。
1923年回国后,他开始参与党的机关报《向导》等。
之后,共产党转入地下,它仍然坚持办报。
1934年之后,他开始担任《红色中华》社长兼主编。
挥代英
字子毅,笔名但一,“五四”后在武汉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
1923年赴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
1924年国共合作后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执行部工农部秘书,曾领导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部工作。
1926年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兼中共党团书记、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8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主编《红旗》。
1930年5月被捕,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被杀害。
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挥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
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一百多篇,通信四五十封。
他和萧楚女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即热情与说理。
他们的文章既洋溢着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亲切感人。
《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时期的生动活泼的文风。
挥代英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手不释笔,患病时还请人代写。
他生活简朴,待人诚恳。
萧楚女曾说,挥代英像墨子,摩顶放踵而利天下。
萧楚女
原名萧秋,1920年参加利群书社,不久去四川仟中学教师兼《新蜀报》主笔。
1925年赴上海,仟《中国青年》编辑,该刊的《新刊批评》专栏主要由他执笔。
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许多文章,热情地鼓励青年要有“入世宏愿”,勇于变革现实。
1926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曾任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1927年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
他写过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其中著名的有《显微镜下的醒狮派》、《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
邵飘萍
民国初年到20年代极有声望的进步记者。
他毕一生精力办报,后以身殉报。
1912年,邵飘萍应杭州《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之聘任该报主笔,从此正式投身新闻界。
1913年因发表反袁言论被捕。
获释后东渡日本,就读于政法学校,并与人创立“东京通讯社”。
1915年回国,应邀为上海《申报》、《时报》、《时事新报》撰写时事短评。
1916年,他受聘为《申报》驻京特别通信记者。
两年时间里,共写通讯251篇。
他的专电与通讯,以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引起国人强烈的反响。
邵飘萍也因此饮誉新闻界,成为继黄远生之后的一代名记者。
邵飘萍创办了当时最有影响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
1918年,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兼做记者。
1919年《京报》被军阀查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
期间,被大阪《朝日新闻》社聘为顾问。
后重返北京,复刊《京报》。
邵飘萍在新闻教育与研究方面也很有造诣1918年他与蔡元培、徐宝磺共创“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24年相继受聘于北京平民大学和国立法政大学讲授新闻采访学。
他结合实践,著述并出版了《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部著作,前者为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专著。
十二187页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发展情况如何?有何特点与意义?
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在农村开辟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即使在农村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因地制宜的采取标语,传单,布告,壁报等多种形式,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
发展情况:1929年12月,对于此后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技术做了详细规定,其中一项是各军及纵队必须办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内容是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情形,红军工作情形,要求每周至少出一次,用大纸张写字要稍大点,清楚点。
由于这些指令的贯彻,《时事简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
革命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的特点:一,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
二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
三,开展批评与表扬。
四,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革命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的意义:一,根据地新闻传播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
二,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
三,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十三187页5.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
“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
”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1)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从此开始新闻生涯;
(2)1934年2月10日,《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主编。
(3)1933年7月—1935年8月,游历欧美多个国家,撰写新闻通讯30多万字,后来汇集成《萍踪寄语》。
(4)1935年3月27日,邹韬奋回国,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
(5)1936年3月7日,生活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周刊的继续。
(6)1936年6月7日,《生活日报》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
邹韬奋的报刊思想:
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第六,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十四214页4.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1942年2月初,毛泽东在延安先后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报告,揭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
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
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
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
副刊和各种专论。
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
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十五214页6.创办《新华日报》,有何重大意义,《新华日报》有哪些重要经验?
I、重大意义:《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展开了多方的斗争:① 同国民党反动新闻检查进行斗争。
针对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的内容进行严格检查,随意删改和扣押新闻稿件的行为,《新华日报》采取了“开天窗”、刊登“更正”或者“启示”的办法,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新闻检查制度。
② 同国民党的封锁新闻来源进行斗争。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垄断新闻,限制《新华日报》的采访活动。
《新华日报》则采取通过从内部电台抄收重要文件、发展可靠通讯员或根据其他报刊内容改写等方式获得新闻③ 同国民党破坏行为进行斗争,国民党想方设法破坏《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新华日报》则招收培养了一批报童,把报纸直接送到读者手中。
I
2.经验总结:《新华日报》还根据延安政风运动的精神进行了改革,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
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办报经验:① 坚定了正确的办报方向② 建立了一直团结战斗的队伍③ 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④ 开展广泛深入的统战工作⑤ 坚持真实报道⑥ 坚持精益求精的编印技术。
十六242页2.评述据检运动,等国统区新闻出版界,争取新闻自由斗争的经过与结果?
起因1945年8月重庆图讯书店在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延安归来,详实记载了中共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解放区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成就,跌破啦,国民党对中共领导下解放区的造谣,为避免遭国民党书刊检察机构的,决定不送检查自行出版
过程:延安归来,出版后,进步人士起草啦,重庆杂志界拒检声明,8月17日正式声明,东方杂志等16家杂志社,不在,送检得到了重庆文化界的支持和响应。
发展:在中共支持下,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为了笔的解放而斗争就越重庆出版社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结果:通过废除新闻出版检查的决定和方法。
十七242页5.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与意义?
经过: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战地特派记者的名字。
他擅长吹牛拍马胡编乱造新闻,1947年,《晋绥日报》采用,在报纸公开进行,自我批评和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发起反客里空运动,运动得到中央肯定,并通过新华社宣传报道,从进扩展到其他解放区。
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天。
意义:反客里空运动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的,同时也发动群众监督,改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业务工作,报纸,注重读者来信的刊登,注意报纸的通俗花,从路线上确立和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十八242页6.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
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重要问题,一,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
二,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
三,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
四,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重要问题,一,深刻阐述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二,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要有正确的态度,必须独立的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十九270页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经过,有何意义与教训?
正面意义:我国新闻界系统的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
反面教训: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以致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从而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这种教条主义的学习在报纸工作中的主要表现: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二,每天一篇社论,三,业务路子越走越窄,4,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广播方面的教条主义倾向的错误,五,提出以中央台为基础,地方台补充的办节目方针六,限制在广播中开展批评。
二十270页4.为什么说批判《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失误?
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动的三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文化讨论与批判运动,采用政治斗争的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实为政治批判过于片面极端和粗暴。
二,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和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
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加以批判,在精神上伤害了一些知识分子。
三,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揭露与批判。
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报纸的点名批评,严重伤害了一批同志。
这是一场没有不同意见的讨论。
二十一292页2.通过了解“左叶事件”,以及《光明日报》,《文汇报》,在整风运动中的命运,分析这十年,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
①“左叶事件”是1957年新闻界积极“鸣放”、帮助共产党整风的时候,发生的轰动新闻界的事件。
事件的起因是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与当时采访的记者发生冲突,随后报纸上出现了大量批评左叶,讨论新闻工作者地位,反官僚主义的文章,还召开了两次新闻工作者座谈会。
但不久《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两次座谈会作了完全不同的评价,还将“左叶事件”说成是“新闻界右派分子向党的新闻事业发动进攻”,一些老同志被迫一次次检讨。
由此,新闻界自身的“鸣放”和整风运动逐渐升温。
②“大鸣大放”中,《文汇报》大量刊登了各种批评意见,在编排处理上也比较突出,在文化
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反右斗争中,《文汇报》成了被“钓”上来的大鱼,很多人被打成右派,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在“大鸣大放”中大胆向中国共产党提意见,公然称党的统治为“党天下”,反右派斗争中,《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检查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揭发总编辑储安平的办报思想。
(2)1957年至1966年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在10年的时间里,我国在政治上先后发生了1957年的整风与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及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的反右倾运动。
每一次运动之后,“左”倾错误虽然得到一些矫正,但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反而不断加剧。
二十二292页3.1958年的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1.影响,新闻界也进行了大跃进,此局面是全国的大跃进形式下出现的,结果是一方面,使得新闻事业,在宣传大跃进方面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也使得新闻宣传工作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凭借满腔热情创造出了一些新闻工作中的经验。
2.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的改进,
一,电视事业的创办。
二,广播事业的质量有所提高。
三,新华通讯社事业发展显著。
四,报纸和实事政治性的刊物稳定发展。
五,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有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