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苦难”导写(附:审题解析及范文精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苦难”导写(附:审题解析及范文精评)
文题展示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
3.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明)曹端《书户》
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5.在创业时期中必须靠自己打出一条生路来,艰苦困难即此一条生路上必经之途径,一旦相遇,除迎头搏击外无他法,若畏缩退避,即等于自绝其前进。
——邹韬奋
6.苦是甘的代价。
——谢觉哉
7.英雄常食苦难与试练的面包。
——【法】罗曼·罗兰
8.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
——【法】大仲马
9.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美】富勒
10.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
——【德】歌德
写作要求
参考上述素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
文题导写
上述素材皆围绕对苦与难的问题,同学们可先形成一个中心论点,大致确定标题。
结合准备论述的重点,这个标题可以是观点标题,诸如“苦难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也可以是非观点标题,如“吹尽狂沙始到金”,这里的“狂沙”就是比喻苦难,“金”即比喻经历苦难后获得的成就。
在一边考虑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同时,一边开始编写提纲,将中心论点用完整的句子写出来。
然后通过分析与解释中心论点的内涵,形成若干个分论点。
比如你的中心论点为“苦难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里的“最高学校”也是比喻),就可以分解出“就像一个人应当适时入校学习一样,在成长的阶段应当吃一些苦”“吃苦的过程就好比学习的过程”“吃的苦相对多一些,其阅历与经验就丰富一些,其日后成就的业绩也就大一些”等分论点。
然后用理论论证与例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提出正确对待吃苦的意见和建议。
上述几个分论点构成的文章主体部分,其形式上大致是并列的,但内容上也有逐层递进的因素。
当然,你也可以在主体部分将几个分论点写成对比式。
比如在论证了“人的成长阶段应当吃一些苦”这样的分论点之后,再论述“人的成长阶段不吃一些苦就好比丧失了免疫力”,在上述对比论证的基础上,再深入一层辩证地小结:“对待这里所说的吃苦,也要注意质与量的关系,应把握好一个度。
”这样构思也是可以的。
结合上述讨论内容编写好提纲后,开头要精心考虑。
好的论述文的开头,应当是概述有关背景,有这样的概述作开头,说明你随之提出的观点不是胡思乱想、凭空产生的,而是根据客观背景,对有关事实作出分析归纳而形成的,易获得读者认同与赞赏。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缺乏吃苦的精神,越来越经不起苦难的打击,认为苦难是一种负担。
在我看来,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苦难是人生必修之课,只有经历苦难,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像现在学校中上必修课一样,苦难是人生中的必修课,是不可避免的。
若不经历苦难,一个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会缺乏通往成功的重要武器。
艰难的环境不会人使得沉没。
环境越是艰苦,越能激发发奋努力的精神,越有可能有出色的成就。
若不经历苦难,司马迁有怎么会创作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若不经历苦难,《孙子兵法》又如何流传于世?由此可见,苦难是成功之的必经过程。
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应将其视为人生发展的助推器。
没有经历苦难磨砺,不会有如此决心和勇气去战胜它。
寒门学子王心仪以707分的高分考入北大,如她在《感谢贫穷》中所述,是她经历的贫穷,让她变得坚强,更让她相信
旁批:标题用比喻法,表意精到。
首段先概述背景,后写出中心论点并点题。
第2段首句先写出分论点一,再道理论证,然后用两个反问句简述两个众所周知的事例,比较得体。
段末小结本段,完成了一个论证过程。
第3段首句仍用比喻揭示分论点,接着阐述道理,随后列举典型事例,段
“知识能改变命运”,让她不断努力。
史铁生尽管在双腿残疾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困顿时期,但他最终还是战胜了苦难,用钢铁般的意志去面对生活。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因此,我们要正视苦难,将其视为突破困境、突破自我的契机。
经历过苦难并战胜苦难的人,其人生是最令人欣喜的。
人一生中必然要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但(很多人经过了这样的)困境之后,见到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其积极)意义是不同寻常的。
故我们应正视苦难,相信“苦尽甘来”,充分认识到有价值的人生是受苦难后的人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相信事物的发展是光明的,不轻易放弃,坚持学习,奋斗,克服苦难带来的痛苦。
如鲁迅所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苦难就是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就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只有修好苦难这门必需课,我们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末两句小结本段,又完成了一个论证过程。
第4段段首揭示分论点三,随后一句理论阐述。
接着一句仍是理论阐述,看来,本段缺乏例证,不免遗憾,试加上括号中的文字,即可视为“概述事实现象作论据”,裨补缺漏。
结论段先引述鲁迅这段话小结上文,然后提出要将人生
总评:
这篇作文观点鲜明且密集,论据比较充足,论证思路清晰,层次井然有序,论述细致,前后呼应,结构圆满严谨,是一篇较好的论述文。
作者参考“文题导写”的指点,所拟题目和论证过程都运用比喻法,使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又比较简练。
此外,作者在审题之后,认真地编写了提纲,特别是在提纲上明确写出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再配上理论与事实论据,所以写成的作文,由观点来统帅道理与事实方面的材料,文章既有主心骨,又有血有肉。
道路上“荆棘”(比喻“苦难”),并将这些“荆棘”比作“成功的基石”,差强人意,最后说要“修好苦难这门必需课”,赢得“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