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 玩玩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3 =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山海集团详细问题了解下!
七、幼儿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4 5+()=7 ()+2=5 ()+6=10
7-()=3 ()-2=8 5-()=1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
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面是手工擀的,不但粗细匀称,而且,下好了,特别晶莹,吃进嘴里,特筋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小餐馆的面条都是小锅下的。我曾经穿过门面的二道门,进到后院里面看过。一扇窗户安着雨搭,雨搭下面坐着一口煤球炉,煤球炉下,有一架小电吹风机,煤球炉上,坐着一口小铝锅。那样小的锅,一次,最多也就同时能下四五碗面。要是下水饺,也就是两三盘子。量少,现吃现下,捞起来的面条,当然筋道有口感。不像许多饭店里的面条,一下一大锅,又经常放好长时间,软得一塌糊涂,端上来,面条凉了不说,嚼起来,也毫无筋道。
浓稠的酱里,酥软的肉丁,切碎的木耳,鸡蛋丝,蒜薹或者豆角丁,一样都不少。端上来,菜品的香和调味品的香交汇融合,浓香馥郁,扑鼻而来。
杂酱面端上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匆匆搅拌一下,就“呼噜呼噜”吃起来。我从小就吃面条特快,三下五除二,一大碗面,很快就一干二净。有时候,实在抵抗不了杂酱面的诱惑,就再要一碗,吃个肚子滚圆,才罢休。没走出门,“咯咯……”,一串饱嗝,汹涌而出。
像我那样,仅仅为了吃一碗杂酱面——或者,为了一盘饺子,直奔那家小餐馆的,大有人在。对这样的人,小餐馆老板和他女儿也并不因为赚钱少而嫌弃,照样笑脸相迎,精心服务。在端来杂酱面或者饺子的同时,女儿总要问一声:“喝饺子汤吗?”如果顾客要喝,马上就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既解渴,也暖胃。
看得出来,因为店面小,到那里就餐的人,又大多舍不得花大钱,所以,那小餐馆薄利并不多销,也就是聊胜于无。但那两个“笑佛”似乎并不着急,依然整天神定气闲,微微笑着,慢慢悠悠。
我进修结业以后,每有去省城的机会,只要时间允许,总还要跑到那家小餐馆里,要点儿小菜,吃碗杂酱面。离开省城两三年了,还曾经和我二哥一起,带着三四岁的大女儿,坐了很远的公交车,去那家小餐馆,嘬了一顿。
再去的时候,打牙祭的成分就不是太重要了,主要是想满足我的怀旧心理,重新浸泡在那温馨舒缓的氛围里,幸福一把——套用一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创造的词儿,再来一把“小确幸”。
大概过去十年左右,我再去那里的时候,那座小餐馆——伴随着整个花园庄——荡然无存了。在小餐馆的原址上,耸立着一座十几层的高楼,是某某大厦。我满怀遗憾,住进了那一家大厦的十层以上,想弥补一下心里的失落感。不曾想,遗憾没有弥补了,悬在高空,却平添了空落落的虚空感。
前两年,读木心的《从前慢》,从他所描摹的那些缓慢舒心的生活细节里,朦朦胧胧,眼前就隐约出花园路路口那家小餐馆干净明亮的样子,隐约出里面恬静温馨的气氛,隐约出总是满脸微笑动作舒缓的“笑佛”一样的父女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