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倭乱1592》韩国抹黑中国明朝的巅峰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壬辰倭乱1592》韩国抹黑中国明朝的巅峰之作
最近,由韩国KBS和中国的央视合资拍摄的《壬辰倭乱1592》,在中韩乃至日本的网络间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片不仅有中韩两国合资合力拍摄,连涉及日本的部分也由日本演员以日语对白完成,可谓是集三国之力来戏说这场战争。这还真是东亚历史上的头一回。然而这部戏说成分浓厚的韩剧却给自己打上了历史纪录片的头衔。这不免让观众对于剧中的历史细节,要求高了起来。可惜,作为此片制作主导的韩方,依然保持了其宣扬大民族主义历史观的特色,将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改的面目全非。不仅对本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无限拔高。对于为朝鲜击退日本入侵而尽心尽力的中国明朝,也是习惯性的多有贬损。已经看完全剧的小编,就以那些一眼扫过就能发现的纰漏,来给这部所谓的历史纪录片,好好扒扒皮。1.朝鲜火炮射程是日本火器的十倍?
此剧第一集末介绍的朝鲜玄黄铳筒时,都提到了射程是日本火炮的十倍。如此说来,日本火炮射程居然只有90-130米?实际上,日本国内较大口径的火炮的射程并不输于朝鲜人手里的家伙。1570年代时战国大名大友宗麟所使用的佛郎机炮国崩的最大射程甚至可以达到1500米左右。2.万历皇帝变身金色小白兔此剧的前两集,也就是全剧五分之二的戏份,都献给了韩国当代历史造神运动的主角--李舜臣。作为
真正中流砥柱的明朝军队,一直到第三集才有了亮相机会。然而万历皇帝头上戴的居然是冥器金丝翼善冠,而且造型诡异,好像一只金色小白兔。这金丝翼善冠原本是1957年发掘万历皇帝的定陵时,在万历身边的盒子里发现的。不过自唐代以来,皇帝戴黑色冠冕已成常例,而且现存的明朝皇帝画像中,皇帝清一色戴的都是乌纱冠,并没有戴着金丝冠的皇帝画像。可见,万历皇帝头戴金丝冠上朝是不符合真实历史的。韩国人的祖先要是知道自己的后代如此戏弄宗主国君主,一定会吓的家法伺候。3.壬辰倭乱是东亚最早国际战争?估计是导演觉得前几个槽点还不够大,于是在第三集中爆出了更大的槽点——东亚最早的国际战争?然而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只看国际战争的话,早在9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隋炀帝就已有过三征高句丽的事迹,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也都多次对高句丽用兵,这都无疑早于万历朝鲜战争。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都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日本国后来加入战争,而唐朝的军队里面还包括了刚刚奉唐朝为宗主的突厥势力。可见早在壬辰倭乱之前900年,半岛地区就曾经爆发过一次涉及东北亚全部势力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在663年的白江口之战中,唐朝和新罗联军在名将刘仁轨的指挥下,痛击日本和百济联军,此战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使日本停止对朝鲜的扩张,900余年内都不敢进攻朝鲜半岛。韩国人是真的不知道这段
历史吗?估计只是因为这段历史中,实在是没法拔高自己吧。4.荷兰吞并马六甲?葡国吞并澳门?还是在第三集里,韩国制作方好好秀了一把他们自己的世界史智商。本集的真正主角丰臣秀吉向葡萄牙人询问世界形势时,居然被告知:荷兰吞并马六甲!葡国吞并澳门!然而实际上呢?马六甲在整个16世纪都是葡萄牙领地,一直到丰臣秀吉死后几十年的1641年才被荷兰占领。这导演是从哪找来的葡国卖国贼?至于澳门,葡萄牙人自1553年入驻澳门后,于1572年开始公开向中国政府缴纳地租,澳门历史进入葡人“租居”澳门阶段。而在葡萄牙人租居的270多年内,明清政府对其采取建城设官而县治之的方针,通过设置管理机构和官吏、制定有关法规、派遣官员巡视等手段行使中国对澳门的主权。明代的守澳官和清代的粤海关监督行台便是中央政府管理驻澳葡人的机构。既然此时澳门的主权和管辖权都在中国之手,吞并之说又如何谈起?5.最大最早火药战?进入讲述明军事迹的第四集,然而本集依然是槽点频出。片中将万历朝鲜战争称作是十六世纪第一场国际战争、近代最大火药战争和最早的近代战争。以平壤城战役作为战争起点的说法实在奇怪,难道此前朝日两军的陆战以及李舜臣与日本海军的交战不算是国际战争?如果把眼光放大到世
界范围,16世纪初的意大利战争(1494-1559年)、奥斯曼帝国与沙法维王朝的伊土战争(1514-1555年)等无疑年代更
早。不仅时间跨度长,战争形势更为焦灼,战役本身更为激烈。何况这些战争中,火药武器都大量使用,哪个里轮得到你这破落半岛上发生的事情,来抢先注册?朝鲜的火器学自中国,却一直停滞不前。日本靠着洋人科技,小小的领先一回。而最后参战的大明朝,兼而有之。就这样靠二手军火科技对垒的战争,何以拿到东亚之外来寻找优越感呢?6.七万二千门炮?真当明军是天兵!可能是出于对中国投资方的尊重,此剧破天荒的在多处情节上,毕恭毕敬的称明军为天兵。第四集讲述平壤之战前的战情介绍部分,还特意展示了天兵带来朝鲜的72000尊火炮。出处就是明朝经略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然而这一解读完全暴露了剧作人员的理解能力与常识,恐怕连业余水平都不到。李如松第一次入朝时总兵力不过4万余人,所带的火炮居然接近总兵力的2倍!看来大明天兵都是一人操两炮的外星战士了。实际上,这一次明军带到的朝鲜的火炮,只有220门。72000这个诡异数字,其实是指明朝带到朝鲜的所有火器的数量总和。包括各种火炮、火枪甚至火箭。而220门炮,虽然离开韩国人误解吹牛的数字相差甚远,也已经足以压制缺乏火炮的日本军队了。7.明军不是中流砥柱?终于到了介绍平壤城之战经过的篇章,此处韩国矮化明军的本性终究还是暴露出来。轻描淡写间,朝军摇身一变成了胜利的重要功臣。实际上,这又是一次不符史实的叙述。平壤城之战的绝对主
力仍然是明军。此役李如松将攻城的重点放在平壤的西、南、北三侧,攻击城北的明军张世爵和吴惟忠部总计1.3万余人,攻击城西的明军杨元部1.1万人,攻击城南的明军李如柏部和朝军李镒部总计1.8万人。朝军约8000人,此外还有由副总兵佟养正率领的游兵9000余人。可以看到,明朝联军兵力之比约为5:1,朝军2万之数,片中说法实不可信。实际的交战过程是,明军使用火炮齐射,然后发起攻城战。最先组织部队攻城的是杨元、张世爵、李如柏率领的明军,而最先攻上守备薄弱的南城的也是穿着朝鲜军服的明军骆尚志
部和祖承训部。到了城内与日军短兵相接的主力依然是明军。此战明军战死796人、伤1492人,守城的小西行长第一军则减员1万余人。随后明军乘胜而进,光复了黄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朝鲜大臣柳成龙在《惩毖录》都赞扬道: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朝鲜宣宗更是感激涕零的念叨:第念再造我国,收复三京,专是皇恩。朝军的作用则相当有限,在朝鲜宣宗给万历皇帝的上书中对他们的评价是:小邦袖手骇缩,莫敢助力。所谓的充当先锋,自然无从谈起。如此一群小角色,居然也以中流砥柱自居,可见内心是多么的虚弱。8.碧蹄馆明军大败丧胆?平壤之战中矮化明军后,纪录片第五集又对碧蹄馆之战的明军进行了抹黑。不仅将明军的胜利说成失败、更将此战视作致使明军失去战斗意志的原因。这不得不说是纪录片中最大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