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管理研究
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
高 旸
(辽东学院会计学院,辽宁丹东 118001)
摘 要:绿色信贷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手段,是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外绿色信贷理论已日渐成熟,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操作指南。
但在我国,绿色信贷刚刚兴起,机制尚不健全,覆盖面很小,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加强绿色信贷问题研究,大力推进我国绿色信贷机制建设,让绿色信贷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中绽放光芒。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572(2008)06 0056 04
所谓绿色信贷,是指银行机构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环保意识,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行绿色信贷,将增加违法排污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甚至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避免重蹈 先污染、后治理 的高成本治污覆辙;同时还能够有效防范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引发的信贷风险,促进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绿色信贷不仅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信贷在国外早已有之,1974年联邦德国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专门负责为环保项目的投资提供优惠贷款。
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绿色信贷行动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机构自律组织(UNEPF I)中,已有45个国家的208家金融机构成为签约方[1]。
同时,国外绿色信贷理论也日渐成熟,赤道原则、伯尔第斯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开展绿色信贷实践的操作指南。
但是在我国,绿色信贷刚刚兴起,机制尚不健全,覆盖面很小,功能远未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加强绿色信贷的研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大力推
进我国绿色信贷机制建设,让绿色信贷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中绽放光芒。
一、我国绿色信贷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经济粗放发展基础上的,生态环境呈现不断恶化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家环保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我国占了16个。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各地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然而节能减排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按照 十一五 规划,要求单位GDP 能耗五年内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但结果是2006年单位GDP 能耗仅降低了1.23%,全国除北京市外其他地方都未完成全年节能4%的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
[2]。
无情的事实说明,单凭环保部门一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已不足以遏制我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开
56 第10卷第6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 10N o .6 2008年12月 Journa l of E aste rn L iaon i ng U n i v ers it y (Soc ial Sciences) D ec .2008
*收稿日期:
2008-10-21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2008209)
作者简介:高旸(1966 ),女,辽宁丹东人,副教授,硕士,注册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始全面进入我国节能减排的主战场。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 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这份被称为 我国现阶段绿色信贷的基础文件 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将企业环保守法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对未通过环评审批的新建项目,金融机构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同时规定对环保部门查处的超标排污、未取得许可证排污或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已建项目,金融机构在审查所属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应严格控制贷款[3]。
意见 发布以后,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做出反应。
其高调提出要建设绿色信贷模范银行,并于2007年9月向全行下发了 关于推进 绿色信贷 建设的意见 ,要求建立企业环保名单,对所有贷款项目和贷款企业实行环保 一票否决制 ,责令各家分行要把环保合规和 绿色信贷 建设作为一把手直接负责的重点工程,全面建立健全环保依法合规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4]。
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问题上传递出同样坚定的态度。
中国建设银行的信贷政策规定,在信贷评审中,环保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环保不过关,实行 一票否决制 。
国家政策性银行也在积极开展绿色信贷实践,国家开发银行先后出台了 污染减排贷款工作方案 关于落实节能减排目标项目贷款评审的指导意见 等5项具体措施,一方面严格控制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另一方面建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贷款,着重支持水污染治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等八个方面的工程,推动 两高 行业调整产业结构[5]。
目前绿色信贷政策已初显成效。
绿色信贷出台后,第一批遭遇信贷限制的是被国家环保总局 流域限批 的38家环境违规企业,其中安徽蚌埠九采罗化工有限公司、山西晋韵钢铁有限公司、兰州九州乳液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拒绝或停止贷款,有的企业还被收回了先前已发放的贷款[6]。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共收回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企业贷款39亿元,同时发放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贷款1063亿元[7]。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晚,目前只是取得了局部性、阶段性的成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当前我国绿色信贷机制存在的缺陷
(一)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绿色信贷政策大打折扣
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利润行业,长期以来各银行趋之若鹜,一旦严格控制其贷款,就会使商业银行失去一块利润丰厚的信贷市场,这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形成一定的矛盾。
同时,以前各银行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已经投入了巨额的信贷资金,现在一旦停止或者压缩贷款,部分企业就会停产,信贷资金很可能遭受风险损失,这样一来势必要追究银行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为了避免因出现信贷风险而受到责任追究,为了确保完成经营利润指标,一些银行往往放宽标准,变通行事,绿色信贷政策难以得到充分贯彻。
(二)地方经济发展观与绿色信贷理念存在较大差距,绿色信贷的执行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扰在GDP发展观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片面注重经济发展指标,较少重视和关注能耗和污染指标,体现在对银行信贷的引导上,只要是能够创造GDP和就业机会的企业,就要求银行给予支持。
正是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大量的信贷资金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流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三)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不健全,环境污染信息尚未全面完整地进入银行征信系统
目前银行部门仅从环保部门得到了一些零碎的松散的环保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贷款银行难以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环保真实情况。
比如辽宁省某市虽与环保部门签订了信息采集协议,收录环保信息1000多条,但完整可用的信息不足10%,根本无法满足银行审批贷款的具体需要,影响了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
(四)绿色信贷标准不够细致
目前绿色信贷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
57
第6期 高 旸: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
等,降低了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
(五)各银行缺乏绿色信贷的专门人员、机制及制度
信贷人员对环保政策法规了解较少,制约了绿色信贷的深入开展。
此外,还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做得好的企业缺少鼓励性的经济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吸引银行业支持环保项目。
三、完善我国绿色信贷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切实提高环保意识,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升到银行的战略层面
关注环保问题不仅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关系到银行业务的开展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把可持续发展和银行社会责任作为现代银行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和价值导向,转变以往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传统经营理念,在项目融资决策时充分考虑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
我国银行业应该从现在做起,积极学习国外银行业处理环境风险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通过采纳 赤道原则 等国际惯例和规则,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体系。
要把绿色信贷体系建设作为各银行 一把手 直接负责的重点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应当调整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在银行内部设立环境与社会发展部,专门负责处理贷款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保护等问题。
(二)完善银行绿色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必须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仅要有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企业贷款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和处罚的措施,而且还要有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且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的政策。
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以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
另外,在银行内部还要建立健全绿色信贷问责制,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
对贷前调查不实造成对不符合环保要求企业提供融资的人员,要从严处理;对贷款审查决策过程中忽略环保要求的,取消审批人员的审批资格;要将信贷是否落实了环保要求纳入上级银行对下级银行的绩效考核。
(三)扫清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地方保护主义障碍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据,2003 2005年,由于地方政府的纵容和袒护,全国70000宗环保违法案件仅有500件得到处理,仅为全部案件的0.71%[8]。
有些地方政府无视国家的环保政策,以各种名目、各种形式干预商业银行的业务,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扭曲。
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部门行为的调整和约束、银行与各级政府的共识是信贷政策有效支持环境保护的首要前提。
因此,我国中央政府有必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环保指标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
(四)营造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良好环境
首先,环保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环保信息库,不断充实、更新环保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强化与银行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及时向银行征信系统传递环保信息,以便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详实依据。
其次,要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对企业客户的绿色信贷教育,协助企业建立环境管理支持系统。
再次,要实行绿色信息披露,借助市场力量加强社会监督。
一方面商业银行应以积极而公开、透明的态度,定期披露其绿色信贷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环境组织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另一方面,应尽快启动企业可持续报告规范,要求企业发布各项环境绩效及社会绩效指标,通过社会监督促使企业承担环境及社会责任。
(五)实行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
各银行应根据所掌握的环保信息,对贷款客户实行分类管理。
按照银监会发布的 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要求,可将贷款客户分为A、B、C三类,对于不同类别的客户实行不同的授信政策。
(六)改善和创新绿色信贷服务
对效益好、讲诚信的绿色信贷项目所需贷款,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绿色产品生产企业优先核定授信额度,及时
58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0卷
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对项目回收期长的重点节能环保项目提供全程的金融服务,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信贷需求提供不同的信贷产品。
对绿色贷款项目一律实行优惠利率,鼓励和引导企业节能减排。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金融创新,设计开发系列绿色信贷产品,为企业提供诸如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融资租赁等服务,为节能减排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七)加大环境违法监测和信贷处罚力度,强化贷后管理
各银行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环保信息的跟踪监测力度,建立定期访察制度,积极协助环保部门制止、纠正、制裁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防范环境违法突发事件带来的信贷风险。
对存在违反环保法行为和被环保部门处罚的企业,其贷款应当纳入关注类或不良类贷款管理;对违反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的企业,要暂停一切形式的新增融资,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信贷控制和退出策略;对能耗、污染虽然达标但环保运行不稳定的贷款企业,不得增加新的融资,并及时调整原有贷款期限,压缩授信;对列入 区域限批 流域限批 地区的企业和项目,要暂停一切形式的信贷支持,直至限批惩罚措施解除。
参考文献:
[1]黄丽珠. 绿色金融 的提出与相关尝试[N].金融时报,2008-04-14(5).
[2]时红秀,许明宇.约束企业信贷风险绿色信贷助力节能减排[J].银行家,2007(10):1.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EB/OL].h ttp: /i nfo/g w/huang fa/
200707/t20070718_106850.ht m.
[4]张沉.中国工商银行积极推进 绿色信贷 [EB/O L].h ttp: /P o litics/be ijing_news/2007/10/18/
85337.ht m.l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保总局公布绿色信贷阶段进展潘岳表示绿色信贷仍面临着诸多困难[EB/OL].http: ne w s.s i
na.co /c/2008-02-14/113013410722S.sht m.l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保总局对长黄淮海重污染水域进行 流域限批 [EB/OL].http: /f w xx/sh/2007-
07/04/conten t_671951.h t m.
[7]韩雪萌.绿色信贷重在机制转变[N].金融时报.2008-02-29(5).
[8]陈雁.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国际借鉴[J].经济与管理,2008(6):65-68.
(责任编辑:游媛媛)
H o w to D evelop G reen C redit i n Chi na
GAO Y ang
(College of Accounting,Eastern L iaon i n g Universit y,Dandong118001,China) Abstr ac:t Green credi,t an i m po rtantw ay to contr o l po ll u ti o n and protect env ironm en,t is an inevitab le trend of banking i n dustry i n the21st century.Green cred it theories i n fore i g n coun tries have been deve l o ped,and the E quator Princ i p le has been gu i d ance for internati o na l banking i n dustry to practice green credi.t In Ch i n a,green cred it has just started,w ith i m perfect m echan is m,s m a ll scope of coverage and insufficientl y-ex erted function.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 t h en the study of green cred it and strive fo r the constr uction of its m echan is m so as to g i v e a f u ll play for g reen credit i n energy-sav ing and e m issi o n reducti o n.
Key wor ds:green finance;green cred i;t env ironm ent protection
59
第6期 高 旸:对发展我国绿色信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