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能化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智能化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摘要:智能化时代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数据应用的新要求,企业更需要财技融合等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智能化时代的需要。当前高校应通过科学定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适时参与“1+X”证书培养制度、推进多元化管理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等路径来培养智能化下的高端管理会计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近些年来,“管理会计”一直都是会计领域聚光灯下的焦点,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已对管理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去学习管理会计,而对于高校来说唯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多维性创新思考,才能更好地发展新时代管理会计。
一、智能化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管理会计迎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具体表现为管理无限精细化、信息产生即时化、财务业务深入融合三点。数据应用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核心,通过对实时数据、沉淀数据两类数据的应用和深度挖掘,实现全员决策和风险内控;组织扁平化和企业平台化驱动组织变革,组织敏捷化需要敏捷的财务,敏捷的财务需要管理会计深度应用,破解分权激励与集中管控的平衡问题,而且随着公司转型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供应链越来越长,客户差异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个提供支持的财务管理,财务风险将很难控制。因此,智能化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具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建模的能力财务部门是汇集企业数据的地方,管理会计人员能对各种业务数据、财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从中找出影响企业经营结果的各种因素,运用各种决策分析工具,结合自己对经济环境的判断和对企业业务的了解,利用各种假设,建立一个尽量接近现实状况的模型,进行各种数据计算、分析、预测等。还能够通过多种假设的使用,找出多种因素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同后果,为企业高层提供各种选择,进而帮助管理层做出最终决策。因此,一方面要全面多层次的提取数据并分析数据,以多角度、多维度反映经济事项;另一方面要识别出重要特征,找出主要经济活动、关键作业点,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为业务部门提供支持。另外,要具有数据建模的能力。首先要弄清建模需求,然后对数据进行工作规划,建立模型分析,以解决商业问题、创造企业价值。
(二)成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智能化时代,管理会计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财会税务领域。管理会计的本质是建立在数据收集、分析基础之上的精细化量化管理,它的使命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管理精细化。但无论是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的落地,还是管理会计功能的发挥和价值实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以及对信息技术的应有。首先,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化工具的掌握是必备技能,不仅要懂财务软件的操作,还需了解最新智能财务;其次是懂得分析,通过数据的驱动分析企业的问题和瓶颈;第三要站在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综合运用财务、管理、营销、物流、信息技术、生产等各方面知识,成为企业的军师,能够帮助企业在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管控方面提出建议,甚至要帮助企业的决策者制定基本的规则。
二、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培养模式与需求脱节。智能化时代下,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设立、企业财
务部门结构变更后,高校需要提供一种注重管理会计能力的、综合而全面的素质教育。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我国大多数高校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养模式还以强化财务会计为主。从社会现有的需求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企业更偏向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又有着较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综合人才,即管理会计师。二是教学方法陈旧。目前一些高校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学生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解答考试题的技巧上,原本鲜活生动、充满生机的会计知识变成了停留在书本上僵死的准则与公式、考试中机械的解题步骤。三是教学手段单一。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平台,缺乏丰富的仿真教学案例,理论和实训结合度不足,教学与就业接轨不够,围绕企业管理提升主题,教学中没有将企业实际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管理问题进行总结,没有全面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
三、智能化时代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
(一)科学定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1.职业岗位定位。在新的国际化、智能化环境下,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岗位定位应是:培养掌握现代理财理论、能够进行资本运营及制定财务战略和政策的高级理财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社会保险保障等部门从事较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2.知识结构定位。管理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应体现多元立体,包括经、法、管等多个方面,学生不仅要扎实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还要结合理论与实务,着力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管理会计的决策分析方法,以及现代管理会计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现代管理会计实践工具;强化学生决策分析、沟通交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较强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管理会计创新人才。因此,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能够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环境,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强烈竞争与风险意识,能够在战略及风险、财务、管理、绩效等领域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支持,助力企业创造价值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二)实施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模式要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实施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由于管理会计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上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如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分析等。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式、问题研究、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并建立管理会计综合实训教学平台,将理论联系实训,以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对目前的教学进行改革升级,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来补充常规教学的不足,如可以采用MOOC+师讲生听、SPOC+师讲生听、MOOC+SPOC+师讲生听、MOOC+翻转课堂、SPOC+翻转课堂、MOOC+SPOC+翻转课堂、MOOC+SPOC+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混合教学模式,对于重点和难点除了课堂讲解,还可以通过微课等形式进行传授。
(三)优化课程体系智能化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会计学术界的课程体系已不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和变革,针对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构建全面系统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融合会计专业和相关学科课程,以满足复合式培养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模式:1.选修课制。首先设定本专业应达到毕业要求的专业必修课程,除此以外的若干相关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读。学生通过模块式选课选读,有利于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2.主辅修制。即学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同时,可以辅修另一专业,修满规定学分后获第二专业证书。实施主辅修制,一般要求在大三才能开始辅修专业,主辅修专业之间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