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深圳市四校发展联盟体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深圳市四校发展联盟体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 地沟油可以用来制肥皂、提取甘油或者生产生物柴油
C. 航天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冬季取暖排放的颗粒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一个因素
2.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元素W X Y Z
性质
或结构信息单质制成的高压灯,
发出的黄光透雾力
强、射程远。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
气获得其单质。
此液态
单质为淡蓝色。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
体,原子的M层差一个
电子达稳定结构。
+2价阳离子的核
外电子排布与氖
原子相同。
A. 上表中与W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Z和Y
B. Z和Y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C. X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D. Y单质为有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
3.V、W、X、Y、Z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
不同周期,V、Y位于同一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W、X、Y、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W<X<Y<V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V
C. X与Y、Y与Z均可形成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D. W与X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
4.如图所示表示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5.铱元素有 77191Ir、 77192Ir、 77193Ir三种核素,其中 77192Ir具有放射性,常用于工业探伤、医疗等。
若 77192Ir
密封源破损,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污染等方式进入人体,导致严重后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铱(Ir)属于第四周期元素
B. 可用普通车辆运输 77192Ir密封源
C. 77193Ir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39
D. 77191Ir、 77192Ir、 77193Ir的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制半导体材料
7.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
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
的Z2T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六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
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 氢化物的沸点排序:Y>T>R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
D. 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B鉴别溴蒸气和NO2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
C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
将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加水后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D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现象预测、实验设计、仪器使用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10.下图是实验室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5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mL
B. 1mol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3g氢气
C. 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D. 将该硫酸加水配成质量分数49%的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
11.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L M Q R T
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890.074
主要化合价+2+3+6、−2+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的原子序数最小
B. 相同条件下,L、M的单质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M>L
C. T、Q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
D. M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作耐火材料
12.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图中所示的制备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均正确的是()
A. 可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可用装置乙制取氨气
C. 可用装置丙制取并检验乙炔(乙炔中含有H2S、PH3)
D. 可用装置丁制得金属锰
13.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 若A为浓硝酸,B为贝壳,C中盛硅酸钠溶液,该装置可以证明酸性
硝酸>碳酸>硅酸
C. 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 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
14.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能量日益增多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
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释放能量
D. 若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15.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①I2(g)+H2(g)⇌2HI(g)△H=−9.48kJ⋅mol−1②I2(s)+
H2(g⇌2HI(g)△H=+26.48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上述两反应可知1mol的I2(g)能量比1mol的I2(s)能量高
B. I2(s)⇌I2(g)△H<0
C. 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与①的反应物总能量相等
D. 1 mol I2(g)中通入1 mol H2(g),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9.48kJ⋅mol−1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53127I与 53129I互为同位素
B. Na+的结构示意图为
C. 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D. I和Cl是同一主族元素,HI比HCl稳定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7.已知:I2+2S2O32−=S4O62−+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Cu(OH)2Fe(OH)3CuCl CuI
K 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常加入CuO或
Cu(OH)2,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
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净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
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1.44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为100mL,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溶液呈弱碱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25.000.0222.03
225.00 2.0021.98
325.000.2020.22
①可选用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
②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
③若滴定时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碱式滴定管滴至终点时俯视读数
d.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④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⑤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
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器材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2)由滤液A制得AlCl3溶液有途径I和Ⅱ两条,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写出A
经途径Ⅱ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有同学提出可将方案中最初溶解合金的烧碱改用盐酸,重新设计方案,也能制得三种物质,
你认为后者的方案是否更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4)向滤渣F中加入稀H2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也能使滤渣F溶解,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要处理SO2尾气,可选用最合理的装置处理尾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19.某硫酸厂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SO2尾气.
(1)活性炭还原法反应原理:恒温恒容2C(s)+2SO2(g)=S2(g)+2CO2(g).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
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1:
①第一次出现平衡的时间是第______ min;
②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______ ;
③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______ ;40min时,平衡
常数值为______ .
(2)亚硫酸钠吸牧法: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②常温下,当吸收至pH=6时,吸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a.c(Na+)+c(H+)>c(SO32−)+c(HSO3−)+c(OH−)
b.c(Na+)=c(SO32−)+c(HSO3−)+C(H2SO3)
c.c(Na+)>c(SO32−)>c(OH−)>c(H+)
d.水电离出c(OH−)=1×10−8mol/L,
(3)电化学处理法:如图2所示,Pt(1)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 ;碱性条件下,用Pt(2)电极排
出的S2O42−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N2,同时有SO32−生成.若阳极转移电子6mol,则理论上处理NO2气体______ mol.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0.物质A~H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没有列出)。
其中 B、C、D 为
常见单质,C 为黄绿色气体,B、D 为金属。
且 B 为红色。
将 E 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F 为红棕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 C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实现 F 到 D 的转化:若 X 是非金属固体单质,则 X 是______(填化学式);若 X 是常见金属
单质,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室温时,若 A 的溶液的pH=5,则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______mol/L。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涉及油脂的性质、食品抗氧化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雾霾的形成,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关注环境保护,题目难度不大。
A.生石灰吸水,但不具有强还原性,不能防止油脂的氧化变质,故A错误;
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利用水解反应可制肥皂、提取甘油,通过酯交换或热化学工艺制成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故B正确;
C.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雾霾是由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形成的,所以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冬季取暖排放颗粒污染物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故D正确;
故选:A。
2.答案:C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Na、X为O、Y为Cl、Z为Mg,
A.上表中与W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Y(Cl)、Z(Mg),故A正确;
B.Z和Y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含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X的氢化物为水,为中性,故C错误;
D.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C。
均为短周期元素,由W的单质制成的高压灯,发出的黄光透雾力强、射程远,可知W为Na;X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
此液态单质为淡蓝色,X为O;Y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 层差一个电子达稳定结构,Y为Cl;Z的+2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Z为Mg,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V为S,W为Al,X为Na,Y为O,Z为H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W< X<Y<V,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V,故B 错误;
C.Na与O形成的过氧化钠中含有非极性键,O与H形成的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故C正确;
D.Al与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Al(OH)3、NaOH,Al(OH)3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V、W、X、Y、Z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根据图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X为Na元素;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则Z为H元素;Y能够形成2个共价键,则Y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结合“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可知,Y为O;V、Y位于同一主族,则V为S 元素,根据“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可知,W最外层含有3个电子,为Al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4.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图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图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C错误;
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A.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浓硫酸的稀释放出热量;
D.酸和金属的反应放出热量。
本题考查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了解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答的关键;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注意选项C中放出热量,但不能称为放热反应,因为是物理变化。
5.答案:C
解析:解:A..铱元素质子数为77,核电荷数77,核外6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故A 错误;
B..77192Ir具有放射性,若 77192Ir密封源破损,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污染等方式进入人体,不可用普通车辆运输,故B错误;
C. 77193Ir的中子数为193−77=116,质子数=77,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差=116−77=39,故C正确;
D. 77191Ir、 77192Ir、 77193Ir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都为77,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A.铱元素质子数为77,核电荷数77,核外6个电子层;
B. 77192Ir具有放射性可通过吸入或皮肤污染等方式进入人体,导致严重后果;
C.原子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D.三种不同核素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中微粒数的关系、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A正确;
B.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正确;
C.He最外层为2个电子,故C错误;
D.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A.离子化合物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B.根据化学反应中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He最外层为2个电子;
D.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结构组成与性质,熟悉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特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短周期主族元素中,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C或S,由于图示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Z为Na;Z与T形成的Z2T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T应为S,Na2S水解呈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应为H元素.
A.原子半径O>Na,离子半径O2−>Na+,故A错误;
B.Y、T、R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H2S、CH4,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最高,硫化氢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甲烷的,分子间作用力较甲烷的强,故硫化氢的沸点高于甲烷的,故沸点H2O>H2S> CH4,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C错误;
D.由H、C、O、Na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仅仅为NaHCO3,可能为有机盐且含有羧基,溶液不一定为碱性,可能为酸性,故D错误.
故选B.
短周期主族元素中,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C或S,由于图示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应为C;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应为Na2O、Na2O2,则Y为O,Z为Na;Z与T形成的Z2T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T应为S,Na2S水解呈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X的原子半径最小,原子序数最小,应为H元素,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D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有机物,难度中等.
8.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物质鉴别、盐的水解原理、氧化性强弱判断、难溶物转化等知识,注意掌握盐的水解原理、难溶物溶解平衡,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A.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由于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干扰了检验结果,无法证明H2O2比Fe3+氧化性强,故A错误;
B.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二氧化氮不形成沉淀,溴蒸气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据此可鉴别溴蒸气和NO2,故B正确;
C.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从而证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
D.将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加水后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NaI固体,碘离子浓度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生成沉淀,则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9.答案:B
解析:检验氨气需要红色石蕊试纸,A选项错误;收集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选项错误;浓硝酸腐蚀橡胶,D选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解:A.该浓硫酸的浓度为:c=1000ρω
M =1000×1.84×98%
98
mol/L=18.4mol/L,设准确配制
5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的体积为V,应需要500ml容量瓶,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0.5L×4.6mol/L=V×18.4mol/L,解得V=0.125L=125mL,故A正确;
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
C.该浓硫酸的浓度为:c=1000ρω
M =1000×1.84×98%
98
mol/L=18.4mol/L,故C错误;
D.质量分数49%的硫酸溶液密度小于1.84g/cm3,则质量分数49%的硫酸溶液浓度小于
1000×1.84×49%
98
mol/L=9.2mol/L,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
B.该硫酸与浓硫酸,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
C.根据c=1000ρω
M
计算该是的物质的量浓度;
D.硫酸浓度越大,硫酸的密度越大,质量分数49%的密度小于1.84g/cm3,结合c=1000ρω
M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配制,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解答关键,D为易错点,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L为Mg、M为Al、Q为S、R为Be、T为O,
A.R的原子序数最小,故A错误;
B.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则L、M的单质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L>M,故B错误;
C.T的氢化物为水或过氧化氢,均为液体,故C错误;
D.M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由表中数据可知,T只有−2价,T为O;Q有+6、−2价,Q为S;R的原子半径比T大,且小于Q,R为+2价,则R为Be;L为+2价,原子半径大,L为Mg;M的原子半径小于L,且为+3价,M为Al,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故A错误;
B.制备氨气时反应生成水,图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B错误;
C.乙炔、H2S等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应先利用硫酸铜溶液除杂,再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炔,故C错误;
D.点燃镁条,引发铝热反应,Al与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制得金属锰,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基本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常温下不反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硝酸为挥发性酸,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硝酸,不能比较酸性碳酸>硅酸,故B错误;
C.氨水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沉淀不溶解,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D正确。
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
B.硝酸易挥发;
C.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
D.二氧化硫水溶液呈酸性。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B
解析:解:A.化学反应中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正确;
B.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光能等,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仅仅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B错误;
C.物质反应释放能量,则生成物的能量减小,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释放能量,故C正确;
D.化学反应中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若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反应吸收能量,故D正确.
故选B.
A.化学反应中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
B.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热能、光能等;
C.物质反应释放能量,则生成物的能量减小;
D.化学反应中断键要吸收能量,成键要放出能量,根据二者的相对大小判断是否吸收能量.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5.答案:A
解析:解:已知:①I2(g)+H2(g)⇌2HI(g)△H=−9.48kJ⋅mol−1;②I2(s)+H2(g)⇌2HI(g)△H= +26.48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I2(g)⇌I2(s)△H=−9.48kJ⋅mol−1−26.48kJ⋅mol−1=−35.96kJ⋅mol−1;
A.I2(g)⇌I2(s)△H<0该反应放出热量,则1mol的I2(g)能量比1mol的I2(s)能量高,故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I2(s)⇌I2(g)△H>0,故B错误;
C.气体、固体的能量不同,则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与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不同,故C错误;
D.①为可逆反应,则1molI2(g)中通入1molH2(g),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48kJ,故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为高频考点,明确盖斯定律的应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高低的关系,易错点为D,注意反应为可逆反应的特征.
16.答案:D
解析:解:A. 53127I与 53129I质子数均为53,质量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钠离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
C.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高氯酸(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故C正确;
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即HCl比HI稳定,故D错误。
故选:D。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
B.钠离子核内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各层电子数为2、8、1;
C.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本题考查同位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计算、元素周期律应用等,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7.答案:(1)2.6×10−9mol/L;
(2)2CuCl2⋅2H2O Cu(OH)2⋅CuCl2+2HCl+2H2O;应在氯化氢气流中抑制其水解,并带走水蒸气;
(3)①淀粉溶液;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②B;③bd;
④2Cu2++4I−=2CuI↓+I2;⑤95%
解析:
本题考查K sp计算和物质制备,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氧化还原滴定分析解答,明确滴定过程的反应原理和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中等。
(1)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要除去氯化铁,则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加入物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