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的杰出典范(二)(易经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德载物的杰出典范(二)(易经故事)八卦城探秘欢迎您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并没有专门论述养生,但他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处处包含养生保健之道。孔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他兴趣广泛,品味高雅,称他为“生活艺术家”也很准确。孔子对于衣、食、住、行都有一套准则,十分讲究,在这些准则背后,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孔子给《周易》乾卦和坤卦分别写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厚德载物的核心是仁,仁就是仁爱、爱人,是包容、是宽厚、是坚持。他还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
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仁者爱人”,这些经典语句揭示了孔子养生之道的精髓是“养性以修身”“大德必得其寿”,这些修身养性而达到健康生活的主张,这些都体现在他的养生细节里。
一、养生“三戒”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色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争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要警惕的是贪念。
在这里,他提倡心态要平静、心胸开阔,反对患得患失、欲望贪念。
二、日常生活行为尊重自然
孔子注重生活中的细节、饮食、起居。他不喜欢白天睡觉的人,有学生白天睡觉,孔子训斥他“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有粮食陈旧发霉了不吃、鱼肉不新鲜了不吃、食物变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不是新鲜的菜蔬不吃、在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等“八不食”习惯。
孔子主张饮酒适度,不暴饮。还提出“食不语,寝不言”“席不
正,不坐”等生活起居习惯,这些也都是强调修身养性的做法。
三、思想豁达、生性洒脱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这些思想直接地强调了以心养生。孔子一生高尚的人格、包容博大,遇事镇静、有条不紊,教书育人,豁然开朗。
就是这样自强不息的“仁”,就是这样厚德载物的“义”成就了“圣人”孜孜不倦的长寿、智慧的人生。其养生之道的核心在于养心、养性!
他提出的“厚德载物”就是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物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爱万物。有了道德阳光,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辉煌。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幸福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