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用专题知识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4页
中宫紧凑与活中宫
第55页
内紧外松与外紧内松
第56页
4、收放有致 (1)横多字,最长横只会有一个 (2)竖画多字,最长竖画也只有一个
第57页
5、错落有致
此处“致”依然为有情趣意思。俗话说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字也是如此, 即便是最简单“一”字也有高低改变。
第58页
6、穿插避让 左右结构
第61页
推荐碑帖:
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苏轼《前赤壁赋》、 黄庭坚《松风阁诗》 米芾《苕溪诗贴》、《蜀素贴》 赵孟頫《洛神赋》、文征明《滕王阁序》 唐寅《落花诗册》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读帖
读帖,就是仔细观察字帖,分析笔法、 结构、章法。
细言之,就是观察字点画长短、粗细; 运笔轻重、徐疾;点画俯仰、向背、转折、 离合以及字结构疏密、参差、方圆、高矮;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斜正、疏密等,谓 “心摩”。
类粉粟
第37页
八、目部与月部写法
盯 肌肯
第38页
九、火部写法
灯
灵
第39页
十、女部写法
奴
第40页
十一、王部写法
环 呈望
第41页
十二、虫部写法
虹
第42页
十三、框形结构
闪 同国
第43页
十四、示字旁与衣字旁写
礼
补
第44页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病字头
厅庄病
第45页
十六、单人旁与双人旁
他来自百度文库
行
第46页
以这些书写工具创作出来书法,便称 为硬笔书法。
第7页
硬笔书法发展史
硬笔书法历史非常悠久,比如三千年前, 用刀子与锥子作为工具甲骨文就是原始 硬笔书法代表作。
毛笔开始使用则是在秦汉以后。
硬笔书法与书写工含有着亲密关系。
第8页
硬笔书法发展史
在欧洲,公元七世纪时人们就开始使用鹅 毛笔。 十八世纪时,英国人创造了铅笔。 到了十九世纪,美国人沃特曼创造了钢笔 1928 年,中国开始自己制造钢笔。
第9页
硬笔种类
铅笔 蜡笔 署名笔 钢笔 圆珠笔 记号笔 水彩笔彩色笔 萤光笔 涂改液 粉笔
第10页
目录:
一、楷书笔画特点与写法 二、惯用偏旁及其书写关键点 三、汉字结字关键点 四、汉字结构规律 五、关于临帖
第11页
一、楷书笔画特点与写法
第12页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横、短横,还有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等 形态,其形态改变之多成就了横形态丰富、生动性。 因为人视觉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 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么,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人们常说“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 要求看上去平稳意思。
第13页
(二)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
上下结构
第59页
7、依形造势
这就是说长形字就要写长(身), 扁形自救要写扁(血而尚), 字形小要写小,字形大要写大(蜜), 字形园要写园(香), 三角形(之 )
第60页
选帖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
推 荐 碑 帖:
楷书: 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 钟绍京《灵飞经》 王献之《洛神赋》 王宠《滕王阁诗》 北魏《张黑女墓志》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十七、三点水与言字旁
江说
第47页
十八、提手旁
打扔
第48页
十九、大金旁
铅钓
第49页
二十、草字头
花
花节
笼笑
第50页
四、汉字结构规律
1、正 2、匀 3、中宫紧收 4、收放有致 5、错落有致 6、穿插避让 7、依形造势
第51页
1、正 正就是要把字写得端端正正,这是写字最基本
要求!也是最主要要求! (1)横平竖直重心稳 (2)边竖倾斜对称美 (3)斜中求正重心美
第52页
2、匀 匀就是要把笔画在空间布白时写匀称 如:( 1 )横画要写匀( 2 ) 竖画要写匀
( 3 ) 撇画要写匀
第53页
3、中宫紧凑 中宫,原指九宫格最中间一格,现在泛指字中
心部分,中宫也是字重心所在。 中宫,有时并不在字中间位置,有时会靠上、
靠下、靠左、靠右,所以还把这么中宫叫做 “活中宫”。 中宫紧凑又叫内紧外松,相反地类型为中宫空 灵也叫外紧内松
第23页
(十二)横撇、撇折、撇点
第24页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
第25页
(十四)横折折撇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钩
第26页
(十五)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
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第27页
从上面介绍8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书 写方法能够看出,汉字笔画书写运笔规律,普 通是:横、竖、撇起笔较重,点起笔较轻;转 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 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步转为轻快,收笔出尖; 撇、挑都要出尖。全部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 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形状会略 有改变,所以,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 笔画形状写准确。
第28页
思索:它们有何相同地方?
第29页
二、惯用偏旁及其书写关键 点
关键词:等距、齐、位居中上
第30页
一、宝盖头写法:
写 宁空
第31页
二、耳字旁写法:
印
第32页
三、木字旁写法
查 村集
第33页
四、山部写法
岁
峡
岳
第34页
五、日部写法
早 昨香
第35页
六、土部写法
寺
场尘
第36页
七、米部写法
第18页
(七)钩 竖钩、竖弯钩 、戈钩 、卧钩
第19页
(八)横折与横折钩(两种形态改变)
第20页
(九)竖弯、竖弯钩与横折弯、横折弯钩
第21页
(十)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一笔写成,提收笔处出尖。
第22页
(十一)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 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防止出现双角)
第68页
起着关键支撑作用,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第14页
(三)撇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平撇之分。
第15页
(四)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
平捺之分。
第16页
(五〕点 点画有左点、右点、挑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第17页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
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一样字中角度和长短略 有不一样。
3.执笔方法
错误执笔姿势
注意啦!这几 个执笔姿势都
是错误!
握拳 拇指钩笔 食指上移 双指夹笔
第5页
二 实用硬笔书写标准
2.笔顺规则
归纳起来汉字书写笔顺有以下几条: ①先左后右 ②先上后下 ③先横后竖 ④先撇后捺 ⑤先横后撇 ⑥先外后内 ⑦先里头后封口 ⑧先中间后两边 ⑨先主体后串心
第6页
硬笔是指一切坚硬书写工具。比如铅 笔,钢笔,圆珠笔,署名笔,记号笔, 水彩笔,粉笔,蜡笔,以至于竹,刀 子,陶瓷等等。
八年级写字课课件
硬笔书法教程
第1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2.写字姿势
①头正 ②身直 ③胸舒 ④臂开 ⑤足安
第2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3.执笔方法
正确执笔方法
(a)垫指法(正面) 垫指法(后面)
(b)枕指法(正面) 枕指法(后面)
第3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3.执笔方法
正确执笔倾斜度
第4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第66页
关于临帖 1、坚持(携一碑而走天下) 2、象(与原帖)
第67页
三国 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王羲之临本) 东晋 王羲之《黄庭经》、《临钟繇宣示表》、
《道德经》(赵子昂临本) 东晋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隋 《董美人墓志》 唐 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 唐 钟绍京 《灵飞经》 宋 苏轼、米芾、黄庭坚、赵佶 元 赵子昂 《汲黯传》、《道德经》 田英章硬书字帖 卢中南硬书字帖
第65页
临摹
临摹:是指从笔法、结字、章法等方面对书法范 本学习和模仿,谓“手追”。
摹:用透明纸覆盖在字帖上描写,易得结构。 临:对照字帖中字样子仿写,易得笔意。
方法有对临、背临、意临、空临等各种。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 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圆润, 五遍兼加抽拨 (晋书家王右军)。
中宫紧凑与活中宫
第55页
内紧外松与外紧内松
第56页
4、收放有致 (1)横多字,最长横只会有一个 (2)竖画多字,最长竖画也只有一个
第57页
5、错落有致
此处“致”依然为有情趣意思。俗话说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字也是如此, 即便是最简单“一”字也有高低改变。
第58页
6、穿插避让 左右结构
第61页
推荐碑帖:
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苏轼《前赤壁赋》、 黄庭坚《松风阁诗》 米芾《苕溪诗贴》、《蜀素贴》 赵孟頫《洛神赋》、文征明《滕王阁序》 唐寅《落花诗册》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读帖
读帖,就是仔细观察字帖,分析笔法、 结构、章法。
细言之,就是观察字点画长短、粗细; 运笔轻重、徐疾;点画俯仰、向背、转折、 离合以及字结构疏密、参差、方圆、高矮; 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斜正、疏密等,谓 “心摩”。
类粉粟
第37页
八、目部与月部写法
盯 肌肯
第38页
九、火部写法
灯
灵
第39页
十、女部写法
奴
第40页
十一、王部写法
环 呈望
第41页
十二、虫部写法
虹
第42页
十三、框形结构
闪 同国
第43页
十四、示字旁与衣字旁写
礼
补
第44页
十五、广字头、厂字头、病字头
厅庄病
第45页
十六、单人旁与双人旁
他来自百度文库
行
第46页
以这些书写工具创作出来书法,便称 为硬笔书法。
第7页
硬笔书法发展史
硬笔书法历史非常悠久,比如三千年前, 用刀子与锥子作为工具甲骨文就是原始 硬笔书法代表作。
毛笔开始使用则是在秦汉以后。
硬笔书法与书写工含有着亲密关系。
第8页
硬笔书法发展史
在欧洲,公元七世纪时人们就开始使用鹅 毛笔。 十八世纪时,英国人创造了铅笔。 到了十九世纪,美国人沃特曼创造了钢笔 1928 年,中国开始自己制造钢笔。
第9页
硬笔种类
铅笔 蜡笔 署名笔 钢笔 圆珠笔 记号笔 水彩笔彩色笔 萤光笔 涂改液 粉笔
第10页
目录:
一、楷书笔画特点与写法 二、惯用偏旁及其书写关键点 三、汉字结字关键点 四、汉字结构规律 五、关于临帖
第11页
一、楷书笔画特点与写法
第12页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 ,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横、短横,还有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等 形态,其形态改变之多成就了横形态丰富、生动性。 因为人视觉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 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么,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人们常说“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 要求看上去平稳意思。
第13页
(二)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
上下结构
第59页
7、依形造势
这就是说长形字就要写长(身), 扁形自救要写扁(血而尚), 字形小要写小,字形大要写大(蜜), 字形园要写园(香), 三角形(之 )
第60页
选帖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
推 荐 碑 帖:
楷书: 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 钟绍京《灵飞经》 王献之《洛神赋》 王宠《滕王阁诗》 北魏《张黑女墓志》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十七、三点水与言字旁
江说
第47页
十八、提手旁
打扔
第48页
十九、大金旁
铅钓
第49页
二十、草字头
花
花节
笼笑
第50页
四、汉字结构规律
1、正 2、匀 3、中宫紧收 4、收放有致 5、错落有致 6、穿插避让 7、依形造势
第51页
1、正 正就是要把字写得端端正正,这是写字最基本
要求!也是最主要要求! (1)横平竖直重心稳 (2)边竖倾斜对称美 (3)斜中求正重心美
第52页
2、匀 匀就是要把笔画在空间布白时写匀称 如:( 1 )横画要写匀( 2 ) 竖画要写匀
( 3 ) 撇画要写匀
第53页
3、中宫紧凑 中宫,原指九宫格最中间一格,现在泛指字中
心部分,中宫也是字重心所在。 中宫,有时并不在字中间位置,有时会靠上、
靠下、靠左、靠右,所以还把这么中宫叫做 “活中宫”。 中宫紧凑又叫内紧外松,相反地类型为中宫空 灵也叫外紧内松
第23页
(十二)横撇、撇折、撇点
第24页
(十三)竖折、竖折折钩、横折提
第25页
(十四)横折折撇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钩
第26页
(十五)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
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第27页
从上面介绍8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书 写方法能够看出,汉字笔画书写运笔规律,普 通是:横、竖、撇起笔较重,点起笔较轻;转 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 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步转为轻快,收笔出尖; 撇、挑都要出尖。全部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 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形状会略 有改变,所以,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 笔画形状写准确。
第28页
思索:它们有何相同地方?
第29页
二、惯用偏旁及其书写关键 点
关键词:等距、齐、位居中上
第30页
一、宝盖头写法:
写 宁空
第31页
二、耳字旁写法:
印
第32页
三、木字旁写法
查 村集
第33页
四、山部写法
岁
峡
岳
第34页
五、日部写法
早 昨香
第35页
六、土部写法
寺
场尘
第36页
七、米部写法
第18页
(七)钩 竖钩、竖弯钩 、戈钩 、卧钩
第19页
(八)横折与横折钩(两种形态改变)
第20页
(九)竖弯、竖弯钩与横折弯、横折弯钩
第21页
(十)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一笔写成,提收笔处出尖。
第22页
(十一)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 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防止出现双角)
第68页
起着关键支撑作用,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第14页
(三)撇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平撇之分。
第15页
(四)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
平捺之分。
第16页
(五〕点 点画有左点、右点、挑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第17页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
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一样字中角度和长短略 有不一样。
3.执笔方法
错误执笔姿势
注意啦!这几 个执笔姿势都
是错误!
握拳 拇指钩笔 食指上移 双指夹笔
第5页
二 实用硬笔书写标准
2.笔顺规则
归纳起来汉字书写笔顺有以下几条: ①先左后右 ②先上后下 ③先横后竖 ④先撇后捺 ⑤先横后撇 ⑥先外后内 ⑦先里头后封口 ⑧先中间后两边 ⑨先主体后串心
第6页
硬笔是指一切坚硬书写工具。比如铅 笔,钢笔,圆珠笔,署名笔,记号笔, 水彩笔,粉笔,蜡笔,以至于竹,刀 子,陶瓷等等。
八年级写字课课件
硬笔书法教程
第1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2.写字姿势
①头正 ②身直 ③胸舒 ④臂开 ⑤足安
第2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3.执笔方法
正确执笔方法
(a)垫指法(正面) 垫指法(后面)
(b)枕指法(正面) 枕指法(后面)
第3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3.执笔方法
正确执笔倾斜度
第4页
三 学习书写硬笔字方法
第66页
关于临帖 1、坚持(携一碑而走天下) 2、象(与原帖)
第67页
三国 钟繇《荐季直表》、《宣示表》(王羲之临本) 东晋 王羲之《黄庭经》、《临钟繇宣示表》、
《道德经》(赵子昂临本) 东晋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 隋 《董美人墓志》 唐 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 唐 钟绍京 《灵飞经》 宋 苏轼、米芾、黄庭坚、赵佶 元 赵子昂 《汲黯传》、《道德经》 田英章硬书字帖 卢中南硬书字帖
第65页
临摹
临摹:是指从笔法、结字、章法等方面对书法范 本学习和模仿,谓“手追”。
摹:用透明纸覆盖在字帖上描写,易得结构。 临:对照字帖中字样子仿写,易得笔意。
方法有对临、背临、意临、空临等各种。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 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圆润, 五遍兼加抽拨 (晋书家王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