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通用41篇)
读古诗词以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快跟大家分享吧!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1
唐人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平平仄仄,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悠远意象是诗;
宋人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霸气的是词;
元人道,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恋,白草红叶黄花的悠扬曲调是曲。
——题记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由此可见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作者描绘出的意象时,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
但,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呼吁你们要多看书,用心看书。
可是读书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百首,宋词优美,元曲清悠,正是这些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给了我在阅读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诗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时光的变迁;领略了被贬的无奈与对抱负难以施展的痛苦,年轻的豪情壮志;也从宋词中欣赏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大海的磅礴大气。
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彩。
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收获。
诗,是现代历史传承下来中最悠久的文化艺术。
而它发展的时期也是在一个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最昌盛的朝代——唐朝。
唐朝是一个注重与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时,也深深巩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唐诗得以闻名于世界,传承于中华。
唐诗辞藻华美,音韵悦耳,所以我最喜欢读的自然也是唐诗。
但对于唐诗收集最全的
书籍并不是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这本书一共完好地保存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其中连作者都详细记载,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优美的诗句。
这么庞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为一人所编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这本书所真正拥有的唐诗比起《唐诗三百首》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俗话人无完人物无完物,在众多唐诗中也分三六九等。
唐朝的诗人中大部分分成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在现实主义派的诗人中,最为代表的人物非杜甫不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浪漫主义派的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也是杜甫的好朋友---李白。
但我最钦佩李白的诗。
他的诗不仅抒发个人情怀,还表达出来对自由个性强烈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流利上口,语言自然,值得反复回味。
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豪情万丈,有“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寂寞孤独,亦有“低头思故乡”的哀婉思念。
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自在,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词,在元朝指的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很多人都称之名曲调、乐府等。
词的盛行又与诗的年代不同。
词不讲究对仗工整,所以它盛行于文风自由的宋朝。
都说宋词宋词,所以在宋朝时期它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
但是在这一时期的皇帝却很昏庸。
但这在位年间的皇帝对于文学的推崇确没有阻断,反而使他更为昌盛,所以词在宋朝达到了一种实质的鼎盛。
词,便是那时候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
词的文风可以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
说起婉约派,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因为女大诗人———李清照;而豪放派最为代表的人物必然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苏轼。
文坛史上三苏的影响可是很多,我所爱的自然也是他。
他的辞藻古典华美,内容更是奔放华美。
他写下的词意境宽广,词风多变,每次下笔都有一种长袖泼墨的感触,每一句词句纵横天下,生动形象的倒映出苏轼的色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也正因为这样,我总迷醉于他的文字。
曲,这种文体我虽然并不了解,但元曲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也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可能是因为他在我国疆域版图最大的元朝,所以它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各有各的风采,各有各的特色,元曲也便由此传承,一起和唐诗宋词平起平坐,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
碑。
一般大家谈起元曲,最著名的便是马致远了吧。
他的元曲代表作品《天净沙·秋思》,也是我们这群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要背的,所以我为了解也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几个短短的词语组合便让我和诗人深刻进入到了一个悲凉哀愁的世界,也贴身感受了游子们的归家不得的悲惨心情。
如今,枯藤依旧,昏鸦不在。
天涯游子们骑一匹瘦弱的老马出现在一派凄苦的小乡村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从而深深地抒发了一个无法归家的天涯游子归而不得的哀怨缠绵。
每每联想到这样一副情景,我的心中也跟着无限凄凉,对元曲的喜爱也更甚。
诗词曲,截然不同的文体,也带给我三种无与伦比的感受。
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快感,也让我赞叹不已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些贯穿古今的文字,牵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它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方框文字,更大的是对后人得以品读的乐趣。
这便是我眼中的诗词曲。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2
我为音乐而生,我为音乐癫狂。
——题记
我总是在想,这么长的人生,我的未来要怎么办,人生如梦,我总是怅然若失,回望过去,总觉得我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学习不好,爱捣乱,老师、班主任总是对着我摇头叹气。
我心里又何尝不渴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能让大家为我而骄傲呢?
我开始在其他方面寻找安慰。
最终我的目标锁定在了音乐这方面,我的嗓音很好,我在唱歌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
于是我开始热爱音乐,为音乐而痴迷,那一连串的音符字眼和跳动的旋律总是能轻易打动我的心,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想我就是为音乐而生的吧。
秋天的落叶缓缓落下,古朴的钟声慢慢响起,走在阳光明媚的路上,听着让人沉迷的音乐,我的人生才能够算是更加完美,音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音乐带给我骄傲和自豪,伴随着婉转的旋律,细腻的音符缓缓流转,音乐总是能够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
我仿佛拨开了那笼罩着我的重重雾霭,见到了那灿烂无比的阳光。
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盏明灯,指引了我前进的道路,音乐是一团热烈的火苗,点燃了我对生活的热情,音乐是一个季节,是一个总属于我的季节。
我热爱音乐,我在音乐中能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音乐是总属于我的骄傲。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3
烦恼是夏日炎热的太阳,抚平心灵,静静的翻开书,进入诗词的世界,为夏日带来一丝凉爽的风,转眼间,烦恼无影。
——题记
曾经读李煜的《虞美人》,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一弥漫着忧伤气息的开头让我为之动容,便不可抗拒地爱上了他,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词人。
他总爱用词去抒发内心之感。
词中夹着一股伤气,每当我翻开书,总会有种感觉,不可名状,那伤气似乎是一种气体,弥漫在我的身体周围。
那首带着亡国之情的词,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或许心中也在跟着他一起伤感,但那时,我的灵魂似乎进入了那个世界,很难自我控制了。
我的一个好友甚至比我更喜欢他的词,她常常低声吟诵,甚至流泪,我不知她内心的感受,但猜,她一定是回到了那时。
也曾读过柳永的《雨霖铃》,他的词中也有股气息,带着忧伤,却是为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带我进入了凄凉的秋天。
码头上,有一个身着白衣的男子在与女子告别,分明见他眉宇间流露着一股衰伤与不舍。
那女子倾城,或闭月,她那双眼睛中带着些许的无奈。
两人深深的望着,此时,是用心在交流。
琪也喜欢这首词,她不试着编过歌,但很快就忘记了,她只好笑笑。
她说,若是她能理解柳永透彻,那此生无悔。
李白自是不能少的,他豪爽深深厚感染了我,我曾偷偷怀疑他是否是重庆人,当然那时我还很小,想法自然奇怪。
李白的诗总能引人入胜,和他一起或仰天长叹或邀月饮酒,你可以体领到他内心的悲凉,他也愁,愁什么?国家破碎,民不聊生。
他堂堂八尺男儿却无力拯救,他叹,他悲,他用酒来释放自己,酒后人
醉,心不醉。
他的悲愁与无奈全都融合在了心中,化成了壮丽的诗篇。
这是酒的功劳的吗?李白的诗让我不禁感叹:好一个潇洒的唐朝少年!
她是一个女子,带着传奇的女子,试想,在黄昏,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于自然嬉戏,然后兴尽晚回舟。
在她心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才称得上英雄。
她的一生大起大落,少女的快乐,少妇的畅快,中年的焦愁,老年的凄凉。
全都化作一首首词,她叹息“人比黄花瘦”,她吟诵“红肥绿瘦”,她的季节乍暖还寒,她为我增添了愁,那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后记:
诗词的世界是很美的,那才是真正的透过时空与古人对话,人们常说,知己难逢,其实,诗词是每个人的知己,悲欢离合尽在其中,只是轻轻品味,或许才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高境界。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4
小时候,在妈妈的督促下,我每天都要读很多遍的古诗词,什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还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更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天知道,我有多么恨古诗词,因为它不仅夺去了我玩的时间,还经常因为背不好而遭到妈妈训斥。
上了小学,我惊奇地发现,语文课本上的古诗我几乎都背过,所以背古诗时老师经常夸奖我。
听着老师的夸奖和看着同学们嫉妒的目光,我竟然渐渐的喜欢上了古诗词。
现在的我喜欢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因为它隐含着作者浓浓的思、浓浓的情。
亲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每读到这篇古诗,我仿佛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母亲,在发出微弱光的油灯下,为她即将远行的儿子,一针一针地仔细补着衣服,生怕有遗漏的地方,冻到她的孩子。
诗中的母爱是让人感动的。
爱情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每每读到这篇古诗,我都感觉到心里泛起了一层涟漪。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细腻的女人在寻找她心爱的男子。
诗中的爱情是幸福而甜蜜的。
乡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每读到这篇古诗,我仿佛看到了诗人远眺故乡,在心里想象着兄弟们插着茱萸登山时的情景。
我感受到诗人想回到家乡并见到亲人的急切心情。
友情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每每读到这篇古诗,我仿佛看到了一对忘年之交在路口诀别时,相互安慰,相互开玩笑时的情景。
这让我感觉到友情的伟大。
看,古诗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它也是含有很多情义的。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5
午休吃饭的时候,赶上央视正在放《百家讲坛》。
一位中南大学的男老师正在讲春天的诗词。
打开电视的时候,正好碰到他讲到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的诗词很有名,于是我便听了会老师的解析。
老师从诗词讲到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生活,以及暮年写这首诗词时有些惆怅的心情。
我对这首诗词不熟,问了万能的度娘,这才得知它的全貌。
诗词很美,我还特地默诵下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我很喜欢第一句的风住,尘香,简单二字却道出意境,李清照写这首诗词时心情惆怅,我默诵多遍,不自觉间,心情竟是也莫名低落起来。
好诗词真的很有感染力,受这次央视诗词大会影响,我越发觉得自己应该多学点诗词,感受我们文化的魅力,虽然记性不大好,背诵过总会忘记,但是被诗词浸过的心灵,总归不同。
多学些古诗词,陶冶下自己的灵魂。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6
从小,我就被古诗的那种韵味所吸引,因为它能带给我欢乐与喜悦,还可以让我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对写诗时抒发的种种感情。
元朝王旭写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是我小时候读的第一首诗,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属于仄韵格。
句中令我深刻的是“雪花全似梅花萼。
雪花不似梅花薄。
”,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和反衬手法,对梅与雪有所褒贬,借景抒情突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它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在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江汉》一诗——“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通过描写“落日”“秋风”,营造了雄壮、开阔的意境,而诗中的“心犹壮”“病欲苏”则让我读懂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阔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次,苏轼也是我喜欢的一个诗人,在读过的诗当中,苏轼的诗是我读的最多的,它被号为“东坡居士”,而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因此,我对苏轼既是崇拜,又是佩服。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诗中又
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苏轼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我不知道读过多少诗词,也不知读过多少名人的诗篇。
但是,每位诗人都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人生体会,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仁、怀才不遇、山水之情的浓厚思想,也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在这些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雄浑豪放的语言风格中,我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成长长大。
我爱古诗词,因为他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与喜悦,带给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人生启示,激励着我永远要向这些诗人一样,做一个有抱负的伟人。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7
那是一个初秋的时节,我走在路上,这环境是那么的凄凉、忧伤。
那些在战争中的国家,比如说啊富汗,伊拉克,虽然现在已平静许多,但是在我心中有数不尽的感慨。
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天来了,人人都在忙活着秋天的衣物,又有谁知道自己的家人在战争中是否可以回来。
我心中又冉冉的升起了敬畏之心,一些人在战争中的国家能如此的好好努力学习,为什么我却还在等待下个暑假的到来,他们期望着和平的世界,期待着人民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希望着明天起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
我领悟到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都要好好的努力学习,努力为能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人;努力成为对世界和平’能做出贡献的人。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所有支持我的人。
就像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一样,无论在大的艰险我也都会挺过去的。
最近我又对曾经的一首诗有了不同的看发,就是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前可能是还小的原因没有对他有什么感觉,但是我现在感觉到了。
李白乘坐着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阵踏歌声,李白性格飘逸豪放,汪伦及村民们的踏歌相送。
这样的场面是很难体会到的。
当初我没有感觉到身边的朋友们对我是多么的好,
没有感受到他们的感觉,只有当两个人真正离别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是这么友好。
我认识到了我们不仅要要学习古人取得好成绩前不放弃的优秀品质,更要学习他的这种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8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句绝妙好词,恋上这诗意生活。
——题记
一个春日的清晨,鸟啼声惊醒梦中人。
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孟浩然心中的诗情;一方仲夏的荷塘,莲花香迷住了将要远行的林子方。
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心中的画意;深秋的一日傍晚,满山的红叶扣住了一人的心弦。
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王维心中的恬淡;冬日的一天夜晚,酒香清冽激起了诗魔的兴致。
一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香山居士心中的风流。
尽数风里人物佳作,无一不体现他们各自心中的真性情。
故而,我爱上了读诗。
机缘巧合之下,我得了一套《诗词鉴赏辞典》,玩兴大发,便读了下来。
总以为诗词之美,在于流传千古却保存至今的历久弥新。
可殊不知,一撇一捺间竟营造出了或清新或浓郁的意境。
诗词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诗人们从最平淡的生活中捕捉到激起他们灵感的瞬间,留下千古传诵的美言佳句。
故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情?味。
诗人们有很好的想象力,老李的浪漫主义结晶《美玉集》只仅能够在海内外畅销,是因为他的浪漫主义能够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故而,诗人诗篇又高于生活。
现代生活中,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执政理念均为“以人为本”,而那些古诗词中不乏有写人的佳作。
李白身为诗仙,他为后人留下《清平调》,以供他们臆想杨贵妃的美貌: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诗仙的诗才是极高的,而这一首《清平调》又是在酩酊大醉之后所作,其才华更是在这首诗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杨贵妃已逝去,而这首《清平调》却能化虚幻的容颜为实际,又在实际中增添了巫山云雨这一虚构景象。
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更加渲染了杨氏的天生丽质。
前人的才华就是这么妙,他们能用只言片语描绘出那么绝双人儿,这便是后人所不及的了。
人多了,便有了情。
宋词中,就有了情。
所以蒋捷写了《一剪梅》: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易把人来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朝的婉约词就是这样,无论所作之人是谁,都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在其中。
蒋捷的味道很清淡,像一杯清清的茶,还氤氲着水汽,在这水汽中,我看到了他对时光的挽留。
如他所言:“流光易把人来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时光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悄然流逝,仿佛那颗樱桃树昨日还是一棵苗,而今日就已结果。
不经意间,时光在我们的身上留下痕迹,回首看去,仿佛昨日还是翩翩少年,今日已鬓发斑斑了。
时光加重了生活的味道,有酸涩,亦有甘甜,这便是味。
摘下昨日蒋捷的樱桃,尝一尝,那是生活的味道。
回过头去翻一翻诗词,那里全都是生活的味道。
经常有同学向我感叹:生活失去了味道。
今日看来,是他不懂生活的味道:诗词早已被他看做是考场得分的工具,而非生活的结晶。
有时候,静下心来,冲一杯香茗,看它的水汽模糊了眼镜,小咂一口,暖暖身体。
拾起那套《诗词鉴赏辞典》,一个个冰冷的文字好似融化了时间的冷漠,变得温存起来。
含着微笑品完一杯茶,念完一首诗,两种国粹融到一起,重温他们曾经辉煌的时期……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承载的便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受家庭的教育熏陶,我自幼爱读诗,尽管儿时只是张嘴背诵而不知其意,随着年龄渐渐变大,很多诗词再次细细读来、听来,却总能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那份情感。
每逢空闲之时,我都会躲在自己的书房里诵读,体会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思乡之情,品位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的亡国之恨,领悟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情感。
我最喜欢的古诗是那首儿时就朗朗上口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
每次读这首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在烈日暴晒下的农民们,不怕劳累、不怕炎热,流着满头大汗辛勤锄草、耕地,汗珠儿一串串滴进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
我想,大家诵读完这首诗,必定也会像我一样,对粮食的来之不易发出由衷的感慨。
这盘中的每一粒米饭,都饱含着农民的劳苦。
农民伯伯为了让大家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自己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下田耕种,给禾苗锄草、这是多么感人的举动啊!
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都忘记了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有时随长辈们外出饭馆吃饭,却常常能看到刚离去的人们在餐桌上剩下大量的饭菜,他们不知道节约、不懂得如何节约。
我真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费粮食,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