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配合西药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82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斑痛痒、 畏寒肢冷等表现就诊。 治疗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基本方: 熟地 30g , 鹿角胶、 独活各 10g, 麻黄、 炮姜、 肉桂、 白芥 子各 6g , 当归 15g , 丹参 30g, 甘草 5g , 水煎服。每日一 剂, 分两次温服, 随证加减: 畏寒肢冷加炮附子 10g, 便 秘加肉苁蓉 15g, 出现水疱加木瓜、 秦艽各 10g, 疼痛甚 加 莶 草 15g。 西医 治疗: 口 服芦 丁 20m g , 潘 生丁 25m g , 维生素 E 200m g, 每日各 3 次。2 周为 1 个疗程。 疗效标准 依据标准[ 1 ], 结合临床表现 , 拟订标 准。治愈: 紫红斑肿痛消失 , 肤色基本正常。好转: 红斑 肿痛缓解 , 范围缩小变小。 有效: 红斑肿痛减轻, 范围无 变化。 无效: 红斑色暗、 增多, 或出现水疱、 疼痛加重。
(收稿 2008204 2 04; 修回 2008 2 05229)
阳和汤配合西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 82 例
张绪仓 陕西省岐山县中医医院皮肤科 (722400) 摘 要 目的: 探讨温阳散寒, 活血法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的疗效。 方法: 采用内服加 ( ) 减阳和汤 熟地、 鹿角胶、 麻黄、 炮姜、 肉桂、 当归等 , 配合口服芦丁、 潘生丁、 维生素 E。 结 果: 82 例, 总有效率 92. 7% 。 提示: 温阳散寒活血法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 配 合现代疗法起协同作用, 对改善局部血循 , 加快血流, 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有显著作用。 主题词 冷球蛋白血症�并发症 血管炎 �中医药疗法 阳和汤 �治疗应用 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是冬季乡村常见的 皮肤病。 笔者自 2002 年 11 月 ~ 2007 年 12 月应用中 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82 例 , 疗效满意 ,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82 例均来自我院门诊病人。 年龄最 小 13 岁 , 最大 40 岁 , 平均 18. 9 岁; 男 2 例, 女 80 例, 男∶女为 1∶ 40; 学生 67 例 , 农民 8 例, 工人 6 例 , 干 部 1 例; 病程最短 1d, 最长 3 月 , 平均 2 周 , 其中初发 62 例, 复发 20 例; 伴发疾病: 冻疮 4 例, 痤疮 4 例, 生 长纹 4 例 , 毛周角化病 5 例, 多形红斑 3 例, 其他 6 例。 发病季节: 冬三月 ( 即公历 11 月 ~ 2 月) 。 诊断标准 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 “寒疮” , 结合临床表现为诊断依据。 均因股臀皮肤红
1328 治疗结 果 本组 共 82 例, 治 愈 50 例 , 好转 17 例, 有效 9 例, 无效 6 例 , 总有效率 92. 7% 。 病案举例 王某 , 女 , 15 岁, 学生。 2005 年 11 月 25 日初诊。 以股臀皮肤紫红斑肿痛 2 周为主诉。 2 周 来自感双侧股臀出现红斑, 遇冷疼痛 , 得暖则痒, 体胖 畏寒肢冷 , 红斑逐步扩大增多 , 坐凳受限。舌淡体胖边 有齿痕、 苔薄白 , 脉沉细。 查体: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双 侧臀外侧至臀纹处可见数十个核桃大小紫红色斑块 , 部分中心水疱破溃, 触之冰冷, 未见血疱及 虹膜样损 害。 双股外则毛孔粗大。 中医辨证为阳虚寒凝血滞。 治 宜温阳散寒 , 活血通络。 治疗方药: 熟地 24g, 独活、 鹿 角胶各 10g, 莶草 15g , 麻黄、 炮姜、 肉桂、 白芥子各 6g, 当归 15g, 丹参 30g, 甘草 5 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 水 煎分 服, 分 两次 温服。 配 合口服 芦丁 20m g, 潘 生丁 25m g , 维生素 E 100m g , 每日各 3 次 , 糜烂处外涂复方 鱼肝油氧化锌软膏。12 月 4 日复查 , 红斑色淡, 已不肿 痛, 糜烂处结痂变平 , 畏寒消失。12 月 11 日复诊 , 见红 斑消退, 仅留色素沉着, 肤温正常。 讨 论 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祖国医学 无类似文献记载, 属中医 “寒疮” 范畴。 临床以股臀红斑
132 7 12g, 水牛角、 白藓皮各 10g , 1d1 剂, 水煎服 , 10 d 后复 诊, 皮疹基 本消退 , 瘙 痒消失 , 继 服上方 15d , 病情痊 愈, 随访半年未复发。 讨 论 过敏性紫癜属中医 “肌衄” 、 “发斑” 范畴 , 其病因病机多由于外感六淫, 饮食劳倦 , 禀赋不足, 脾 胃亏虚, 以致热伏于内 , 毒蕴 于中, 壅遏脉络 , 迫血妄 行, 血从肌肤腠理溢出, 盖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有统 血之功, 脾胃受损, 脾虚不能统血 , 血不循经 , 溢于脉络 之外; 或素体阴虚 , 虚火内动, 热伤血络 , 血溢肌腠 , 渗 于皮肤, 遂成紫斑。 总之 , 本病的外因在风、 热诸邪; 内 因主要在心、 脾、 肾 , 上述原因均能导致血不循经 , 溢出 外络发为紫斑。 故笔者运用中医辨证, 将过敏性紫癜分 为 4 型, 血热炽盛型、 阴虚火旺型、 心脾两虚型、 脾肾阳 虚型。 分别采用清热凉血法、 滋阴降火法、 健脾摄血法、 补肾健脾法 , 辨证施治, 运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在 治疗过程中 , 由于本病多见于青少年 , 多为纯阳之质 , 稚嫩之体 , 在用药方面应注意慎用寒凉之品 , 以免损伤 胃气 , 切记寒凉药, 中病即止 , 病至恢复期, 以健脾养胃 之剂 , 缓缓调之以善后, 并嘱患者忌食鱼腥辛辣之物 , 以免复发之虞。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10 期 30g, 黄芪、 党参各 15g , 菟丝子、 仙鹤草、 白术各 12g , 制 附片、 阿胶 ( 烊化 ) 、 甘草各 10g , 焦三仙各 6g。 每日 1 剂, 水煎服 , 早晚各 1 次。 对照组 采用西药 治疗: 扑尔敏 4m g, 口服, 3 次� 1d; 维生素 C 200m g, 口服 , 3 次 �1d; 芦丁 20m g , 口服, 3 次�1d; 伴有关节症状 , 胃肠道症状, 血尿、 蛋白尿, 加 服强的松。 疗效标准 痊愈: 瘀点、 瘀斑、 血疱、 风团、 红斑等 消退 , 留色素沉着斑 , 无新发皮疹; 体温恢复正常 , 咽及 扁桃体不充血 , 关节无红肿;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尿常 规、血沉、 抗 “ O” 恢复正常。 好转: 瘀点、 瘀斑等发生较 少, 原有皮疹部分吸收, 呈色素沉着斑; 体温基本恢复 正常 , 咽及关节、 腹部症状减轻。无效: 治疗 2 月后, 症 状、 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 治疗组 , 治愈 49 例, 好转 26 例, 无效 5 例, 总有效率 93. 75% 。 对照组, 治愈 9 例 , 好转 6 例, 无效 6 例 , 总有效率 70% 。 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典型病例 姜某, 女性, 16 岁。2002 年 8 月 15 日 初诊, 以四肢初起, 鲜红色斑 疹, 后逐渐变紫 , 分布较 密, 伴有瘙痒, 发出与消退均较快 , 舌质红、 苔薄黄, 脉 浮数。 治宜清热解毒 , 活血凉血。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板蓝根、 白茅根、 生槐花各 30g, 生地、 白芍、 蒲公英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