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 第1期四川林业科技
Vo1.27, No.12006年2月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eb., 2006
收稿日期:2005 10 26 作者简介:谢直兴(1950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造林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谢直兴,严代碧
(成都市林业局,四川成都 610031)
摘 要:桉树是世界公认的速生造林树种,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在短周期原料林建设、林 板及林 浆 纸一体化等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许多争论,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成为争论的焦点。

本文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对桉树人工林研究及效益的基础上,认为在成都地区科学经营桉树人工林,不会引起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可持续经营
中图分类号:S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06)01-0075-07
1 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 )植物的总称,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及华莱士线以东岛屿,有近1000种之多(普瑞尔,1995)。

因其具有速生、丰产、抗性好、耐瘠薄、干形好和用途广泛而被世界各国广泛种植,是世界四大速生造林树种(桉、杨、松、竹)之一(Chen &Yong,1996)。

随着桉树木材利用于造纸的发展,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桉树人工林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迅速的发展。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森林状况1997!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桉树人工林面积达1000万hm 2
,约占世界热带人工林总面积的1/4,其中印度栽培面积达480万hm 2
,占近1/4,其次为巴西占190万hm 2。

每年全世界由桉树人工林提供的桉树木材生产量达18000万m 3(含锯木和纸浆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997)。

中国最初引种桉树是1890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殷亚方等,2001b)。

80年代初以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及桉树木材在造纸中的应用发展,增加了国际合作项目,大量引进桉树树种、种源和家系,扩大了桉树人工林栽培树种(如尾叶桉、兰桉、直干兰桉、巨桉、赤桉等)和栽培区域,如云南、四川、江
西、湖南、贵州等省,使桉树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

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50多万hm 2(温远光等,2005),仅次于印度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年生产桉树木材(含木片)约为120万m 3,其中造纸纤维材占80%以上,超过100万m 3,目前我国桉树木材主要用于木片的生产和出口(殷亚方等,2001a)。

四川省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曾大量发展大叶桉,主要是∀四旁#栽植。

后来由于多代繁殖,尤其是没有对大叶桉进行树种改良,见种就采,最后导致大叶桉严重衰退(李晓清和胡天宇,2004),近年又成功引进10多个品种。

目前,直干兰桉在攀西地区已发展3万hm 2,巨桉在四川盆地已发展3万余hm 2。

成都市1999年开始成片栽植巨桉,先后在蒲江、双流、新津、邛崃、龙泉等区市县栽种巨桉人工林2000hm 2左右,并于2003年以来又在双流、新津、邛崃、彭州等地引种栽培巨桉杂种无性系1300多hm 2,表现良好。

桉树已成为我国林业史上引种较为成功的造林树种之一,在短周期原料林建设、林 板及林 浆 纸等产业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桉树人工林的经济效益评价
以木材为主要代表的林产品是人类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而对木材需求量的迅速增长与全球天然林资源大幅减少、森林资源总量急剧下降的严峻现实,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速生丰产林建
设工程,而生长快、产量高的桉树成为首选树种,而且国内外巨大的木材需求则为发展桉树速生林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市场保障(黄晖,2004)。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以缓解木材和林产品的供需矛盾,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桉树种类多,具有不同的用途和适应性,树种选择机会多。

诸如巨桉、尾叶桉、蓝桉、赤桉、史密斯桉、邓恩桉、王桉等都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可以生产多种工业用材,尤其是中纤维板材、纸浆材(王豁然,2004)。

同时桉树生长快,产量高,作为造纸和人造板应用的人工林轮伐期可缩短为5a~7a,一些地区甚至欲将轮伐期缩短为3a,集约经营的巨桉、尾叶桉和巨尾桉人工林径材量大,得材率高,年均蓄积生长量在25m3∃hm-2~45m3∃hm-2,而在巴西优良无性系人工林达到80m3∃hm-2~100m3∃hm-2(白嘉雨等, 1996a,王豁然,2004)。

按现有短周期工业用材林较好林分计算,桉树人工林年产值在正常木材和木片价格年份可达9800元∃hm-2,整个华南地区桉树木材初级产品年产值达5 0~ 6.0亿元(项东云, 2000)。

在四川盆地巨桉若以6a为一个轮伐期,一般可产木材108m3∃hm-2,产值为3 348万元∃hm-2;马尾松若以20a为一个轮伐期,产值为2 907万元∃hm-2。

马尾松一个轮伐期内,巨桉可以采伐3次。

在同等立地条件上种植巨桉是马尾松经济效益的3 5倍(李晓清和胡天宇,2002)。

成都地区中等立地非集约经营条件下,桉树人工林年平均蓄积生长量22 5m3∃hm-2以上。

桉树材积生长量为22 5m3∃hm-2∃a-1左右,5a后,林分蓄积可达112 5m3∃hm-2 (折合为湿材9T),按300元∃T-1计算,产值达4 05万元∃hm-2,扣除投入的种苗、肥料、人工及税费等,收入3 0万元∃hm-2左右。

在目前的荒山荒地人工林造林树种选择中,还没有哪个树种能达到这个生长量,且轮伐期短。

桉树人工林,从育苗造林开始,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尤其是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医药业的发展,因此,桉树,既是生态树又是富民树,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3 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效益评价
尽管桉树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得到大力发展,有的国家已经(或正在)获得巨大成功,但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许多争论(Shiva&Bandyopadhyay,1983;Poore& Fries,1985;B haskar,1986;Florence,1991;Richardson, 1993;White,1993;项东云,2000;余雪标,1997,2000; Pamela&Pender,2003;温远光等,2005)。

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1)桉树林过度消耗养分(∀抽肥机#);(2)桉树林过度消耗水分(∀抽水机#);(3)桉树林减少生物多样性(∀绿色荒漠#);(4)桉树林生态稳定性差。

由此产生了对发展桉树人工林的两种意见:(1)桉树作为生长快,产量高、木材质量好、用途广泛的树种,其人工林的发展符合国家分类经营政策,符合国家保护和禁止砍伐天然林的要求;通过营建集约经营,用小面积人工林可以提供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需要的大部分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减轻天然林生产木材的压力,从而达到保护乡土树种天然林生态系统及其所蕴涵的生物多样性;(2)桉树消耗水分多,消耗地力快,减少林下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不利,主张限制或禁止发展,担心桉树人工林会带来∀生态灾难#。

3.1 桉树人工林的水分消耗与利用
人工林耗水量的大小反映出该树种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状况。

对于桉树人工林的绝对耗水量,国内还没有系统的研究结果。

据∀桉树与水#研究在广东雷州观察的数据表明,桉树林分水耗比较低,河头林场沙质土壤平均水耗为1 25mm∃d-1,纪家林场粘性土壤平均水耗为1 4mm∃d-1,耗水量都与所在地降雨量相当(林义辉,2001)。

桉树生长快,光合作用强,利用水分较多,它在速生期需求水量更大。

我国栽培桉树人工林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几乎都在1 000mm以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只有在干旱地区,种植桉树以后地下水位才可能会降低,这同其他树种没有区别(王豁然,2004)。

目前还没有真正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桉树林地下水位有显著降低的现象。

当然,不同树种形成的森林环境的蓄水多寡是不同的,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林地枯枝落叶层,这是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环境的蓄水多寡是不同的,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林地枯枝落叶层,这是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涵养水源的关键(王耀连, 2000;林义辉,2001)。

Lima&O longhlin通过研究认为桉树与松树林地水分状况并无不同,干燥的硬阔叶林中,桉树林草地和牧场的水分状况也是相似的。

其它一些研究也表明,桉树的水分利用率是比较高的,利用一定量的水分,桉树产生的干物质比相思和合欢等属的树种高。

每合成1kg生物量,松树需要
76
四 川 林 业 科 技27卷
1000L水,咖啡、香蕉、黄檀和相思在800L水以上,桉树只需要510L水,仅高于大豆、高梁和黍子,而其收获指数和松树一样达到0 65。

如以水分利用率为标准,桉树属节约水分的树种,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抽水机#(余雪标和李维国,1997)。

3.2 桉树人工林对林地土壤的影响
3.2.1 桉树人工林的养分问题
从树种特性看,桉树可以消耗较少的养分而生产较大的生物量。

与很多农作物和树木相比,其养分消耗量只有1/2~1/10,具有很强的土壤养分利用能力,所以在贫瘠土壤上,桉树可以不施肥而生长良好(Davidson,1993)。

在澳大利亚,桉树在天然林中的比例占95%以上,但其生境气候干燥,林地瘠薄,所以桉树在天然林中对养分的需求不高,不表现有养分亏缺,只是生长速度较慢(Hopmans,1993)。

巴西Aracuuze公司研究表明,如果树皮留地,则N, P,K,Ca,Mg的含量分别增加83%,87%,63%,83%和82%。

即使不包括林地原有的养分,自然界矿化作用和随雨水流入的养分增加量以及轮伐期内其它增加的养分,这几种元素分别可维持树木生长34a, 42a,14a,35a,28a。

同时,只要轮伐期大于7a,连续栽培3个轮伐期的林地营养状况未见恶化,与造林前相比较,林地土壤中磷、钾、钙和镁营养元素分别增加49 9g∃hm-2、111 3g∃hm-2、280 8g∃hm-2和57 2g∃hm-2(邵青还,1991;王豁然,2004)。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对不同桉树林土壤养分变化研究的结果是:造林3a~8a的尾叶桉、细叶桉、刚果12号桉的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增加9 2%~22.8%,钾普遍增加;尾叶桉、细叶桉的林地,磷增加63%~142% (张荣贵,2003)。

通过实地调查和总结国内外资料后认为,营造大面积桉树人工林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是保存林下枯落物,林地有一定植被,森林的自身功能起主导作用,反之,枯落物不能保,林地裸露,效益不会那么明显,甚至地力下降,林木生长缓慢,生产力低(赵庭香等,1988)。

但是在亚太地区很大面积的桉树是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薪材,于是很多农民大量收获枯枝落叶,使养分不能还地,正常的养分循环受破坏,同时加上疏伐、运输、放牧等活动的影响,使林地表土裸露,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养分状况恶化(白嘉雨等,1996b)。

对雷州半岛桉树林地地力退化的调查表明,种植桉树40多年林地地力:土壤原生A层变薄,甚至消失;土壤pH值下降了0 49~0.65,大部分土地由酸性变为强酸性,其有机质下降了60 7%~95 2%,全氮下降了1~ 2.2倍,全磷下降了44 4%~72.7%,全钾下降了4 5~ 5.2倍。

土壤肥力等级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达到4级(较缺乏)以外,其余养分指标均低于临界值(廖观荣等,2001)。

桉树人工林导致地力下降也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乡土速生杉木人工林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分会,1992)。

可见,人工林生长量大,消耗量也大,这是正相关关系,只要科学管理,适时施肥就不会有问题。

因此,提出桉树是∀抽肥机#的看法是不公正的。

事情都有两面性,处理得好,正面的东西可以得到发挥,负面的东西可以避免或降到最低。

发展速生桉树既要看到近期的经济效益,也要注意其对地力、生态带来的长远影响,处理得好可以促进成都地区乃至四川林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 桉树人工林的物理性质问题
对广西南宁市郊的尾叶桉人工林及灌草坡土壤物理性质研究表明:尾叶桉人工林林地土壤容量为1 37g∃c m-3~1.47g∃cm-3,比灌草坡1.50g∃cm-3 ~1.62g∃c m-3,分别低0 12g∃c m-3~0 19g∃c m-3。

平均总孔隙度、平均通气度、平均最大持水量和平均渗透速度依次为45 0%,2 14%,435 7mm∃min-1和1 3mm∃min-1,分别比灌草坡高3 4%,3 4%,19 9 mm∃min-1和0 28mm∃min-1,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林地与灌草坡各参数的差值逐渐减小。

尾叶桉人工林取代灌草植被后,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都具有良好的水文生态功能(黄承标等, 1999)。

3.3 生物多样性问题
长期以来,部分桉树人工林的地表给人们以干燥、没有地被物、没有枯枝落叶的印象。

于是有学者认为,桉树人工林消耗了林地土壤肥力和水分,影响了地被物的繁殖和生长,并由根系排出有毒的分泌物,抑制地被物的生长,减少和消灭了林下植被的种类和数量(项东云,2000)。

不能否认,与天然林相比,大面积的人工林对当地动植物区系有不良影响,单一栽培的纯林不能完全代替天然林(余雪标和李维国,1997)。

桉树与其它任何树种一样,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在一些相对干燥和养分不足的林地,桉树跟其它植被(包括同种的幼树)有很强的竞争性。

Davidson(1965)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一个地区的罗斯桉(E.rossii)和其它桉树群落的研究发现,林地群丛是靠树冠间空隙地养分、水分来维持生长,尤其是在沙地中本来养分就不足,年降雨量又低,树木要在这种立地上正常生长,对水
77
1期谢直兴,等: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分和养分的竞争便类似相生相克作用(Davidson, 1993)。

这种现象在我国华南地区也存在,就是所谓的∀桉树林下不见草#(余雪标和李维国,1997)。

在雨量丰富和土壤肥沃的立地,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发育繁茂。

在我国降雨量超过1000mm热带地区,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盖度、丰度超过邻近荒地,其中茅草类、小灌杂木占多数,为了维持桉树林正常生长,1a内至少需抚管2次以上,还不能完全抑制杂草生长。

但在半干旱地区,雨量小于700mm,林地枯落物又被扒走作薪,林地地表裸露,基本没有形成植被或植物种类极少。

因此所谓克生现象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实际上应该是水分和养分竞争引起的,而不是桉树的某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Bhaskar, 1986;Lisane work,1993;余雪标和李维国,1997)。

在雨量多的地区或经营好的桉树人工林林地,其林下植物种类极为丰富(Michelson,1996;Pulanna,1993)。

据广西东门林场对桉树林地造林前后植物种类、盖度调查结果显示:造林后,旱生植物种类减少,半旱生植物种类增多,植物盖度由0 45提高到0 78。

云南保山营造的一块蓝桉试验林,造林前试验地为不长任何植物的山地红壤,造林3a后,林下植物有12种,盖度达32%,表明桉树林内并非没有其它下层植物生长,只是由于造林地水肥条件不同,下层植物的种类数量有一定差异(张荣贵和蒋云东,1998)。

昆明10a生直干桉林内有灌木11种,草本植物31种,双柏县6a生直干桉混生林内有其他乔木4种(红木荷、黑荆树、云南松、镇油杉),灌木17种,草本植物61种,而且荒地、草坡原有种消退了,阴湿林地的植物成分进入桉树林内(张荣贵,2003)。

据调查,在成都市的彭州葛仙山4a生、蒲江朝阳湖6a生桉树人工林下,植物盖度在0 6~0 8,灌木、草本种类丰富。

可以看出,桉树林生物多样性还是比较丰富的。

当然,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桉树人工林以及其他树种人工林都是难以与天然林相比的。

不能用热带、亚热带原生阔叶林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来要求桉树人工林。

原生阔叶林生物多样性是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物种间互相竞争、相互适应形成的,在澳大利亚的天然桉树林中,生物多样性就非常丰富(张荣贵,2003)。

∀桉树林下不长草#的说法也是相对的。

3.4 桉树人工林生态稳定性问题
关于人工林的稳定性,目前争论很多。

世界各国营林实践证明,单一树种的连作终将导致地力衰退和群落生态脆弱。

各国在人工林培育方面很少注意稳定性,甚至被忽略。

在人工林经营中,特别是无性系林业和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工业人工林的经营方式更接近于农业,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基因的窄化使单一树种或单一基因型(纯度较高的品种)树木大面积成片栽植,轮伐期越来越短,加之一些不合理的营林措施(如烧山、采伐与整地造成水土流失,多代连作,粗放经营以及群落结构单一等)造成了林地养分过度消耗,地力衰退,林分抗逆性下降。

我国南方著名的乡土速生树种杉木、柳杉人工纯林就是这样。

桉树作为一个外来树种,不可能短期内在引种地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生境,与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优势群落形成的较为完善生态系统比较,肯定存在着差距(项东云, 2000)。

但是桉树人工林的生境及其生态稳定性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

成都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年总降水量为900mm~13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目前栽培的桉树(巨桉)人工林主要在盆缘低山丘陵及四旁,由于人多地少,耕作指数高,林地片段化,在天然森林植被退化的林地,科学地发展桉树人工林,不会产生生态危害。

而从生态系统管理的角度看,以产业化形式发展桉树人工林,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

综上所述,桉树抗逆性强、生长快、材质优、经济效益好,很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种植,发展桉树林利大于弊,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李志辉等,1995;黄青静, 1998;项东云,2000;陈上红等,2000;林义辉,2001;李晓清张荣贵,2003;谢耀坚,2003;史冬燕,2004;谢直兴,2005),因而,桉树仍是成都乃至我省商品林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现在我省林业实行分类经营,大规模地发展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可提供大量的用材,间接地保护了生态公益林,这也可以辩证地看作是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效应。

4 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对策与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有限的天然林资源在过度采伐下已不堪重负。

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998年国务院决定,全国停止采伐天然林,这样,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将成为我国目前林业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工林,特别是外来
78
四 川 林 业 科 技27卷
树种人工林将成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愈来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林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人工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是一种必然选择,而工业人工林的首要目标是追求最高的木材产量和最好的木材品质,就像杂交水稻和玉米追求高产和营养一样。

在乡土树种不能满足要求或人工林经营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使用合适的外来树种(王豁然等,1998;2004)。

就目前而言,还不能找到一种像桉树一样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能尽快绿化荒山,为造纸和纤维板工业提供原料的树种。

因此,在成都地区,作为工业原料林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桉树是必要的。

桉树人工林,尤其是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迅速发展,能够有效地减缓木材供求矛盾,在发展林业产业和绿化荒山荒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若经营措施科学合理,能够避免和减轻桉树人工林发展中可能的负面效应,以实现可持续经营。

4.1 统筹规划,科学论证
在桉树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做好桉树速生丰产林的规划和落实工作,并逐步引导农民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降低投入成本。

做到科学规划和科学论证,切实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发展桉树速生林。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特别是要重视桉树生长的低温限制因子,严格对桉树种植区域、品种加以选择,合理规划(杨冬生和杨灌英,1991)。

由于桉树属强阳性树种,喜光不耐荫,顶端优势强,早期高生长迅速,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

现有的人工林,大部分初植密度较大,且多为商品种子繁殖苗木造林,种子遗传品质不纯,个体分化较严重,应从抚育间伐、去劣留优和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等方面,改良人工林的群体结构和生长环境,以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缓、立地条件好的造林地,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m%4m,初植密度为1245株∃hm-2。

立地条件差、山坡地、土壤瘠薄的造林地,株行距宜采用2m%3m,即1665株∃hm-2。

同时,在新造林地,不宜间种高杆的藤本植物,最好不间作种农作物,以避免争肥力而影响巨桉生长(谢直兴,2005)。

4.2 加强良种选育,提高优质植苗的利用率
目前正在开展∀三板材#新品种选择工作,为桉树良种选育提供了良好契机(李晓清和胡天宇, 2004)。

四川桉树栽培多年来停留在∀四旁植树#阶段。

∀四旁#土壤肥沃疏松,但不便于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和利用。

工业原料林的营建一般利用过去的马尾松、杉木林迹地和退耕还林地。

这些林地土层不够深厚、肥力差,因此需要选育出耐干旱贫瘠、耐寒、能速生丰产的新品种。

在四川丰富的桉树树种资源中,赤桉的优良性状表现最为突出。

赤桉在长江上游的干热河谷、盆地中部干旱的紫色土、在周期性水淹(每年6月)的栽植地以及桉树栽培的最北缘(北纬32&26∋)都能良好的生长,表现了耐干旱瘠薄、抗热、耐寒、抗周期性水淹的特性,同时生长迅速,通过种源和表型优树选择,能得到树干通直,经济性状好的单株,是新品种选育的最佳材料。

其二,巨桉在四川盆地,盆周山地适宜栽培,目前栽培有2万多hm2,同时还保存有27个种源、400个家系的试验林,从中已选择出部分优良单株,也是选、育的最佳材料(李晓清和胡天宇,2004)。

因此,应开展无性系选择和新品种培育,提高桉树人工林发展中的优质植苗的利用率。

4.3 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稳定性
目前,桉树人工林多是纯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而无性系林分,更容易造成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基因窄化,降低林分稳定性。

对雷州林业局营造桉树与厚荚相思混交林对土壤影响的结果表明:尾叶桉(无性系MLA)与厚荚相思混交林6a生地上部分群体生物量比尾叶桉纯林多36 6%以上,单株叶量、细根行间混交的尾叶桉分别比纯林的尾叶桉多38 4%,82 8%;带状混交的尾叶桉比纯林的尾叶桉分别多19 5%,4 7%,林分叶量带状混交林比纯林大4 9倍。

4a生时混交林凋落物干重比纯林多31%以上。

混交林0~30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分别比纯林多17 2%,26 9%,19 3%(肖文光等,1999)。

因此,在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实行多树种、多无性系造林,营造块状混交林;一般地,每个种源(家系)、无性系纯林面积保持在15hm2以内;同时,在同一块林地上也可以多目标经营,即一部分为短周期经营,生产纸浆用材,另一部分为长周期(10a以上)经营,培育中、大径木材,作为实木或人造板用材。

2个轮伐期后,可轮作更新树种,如桉树和乡土树种桤木轮作,避免单一树种长期经营造成地力衰退现象,这样可以提高林分的生态稳定性,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4.4 培肥地力,增强林分抗逆性
桉树为速生树种,不可避免地会消耗土壤肥力。

在人工林经营管理中,应降低抚育强度和保护枯枝落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保护表土水分,使地
79
1期谢直兴,等: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