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高一语文上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题(含解析)
文言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 下列部分(课外文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B.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C.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D.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望,农
历每月十五日。

B. 赋,一种文体。

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

赋的特点是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也讲究声韵的美。

C.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文本意为天气渐转凉,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D. 羽化登仙,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

源自道教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登仙。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引叙孟德事迹的目的是借古人已逝,表达人世的无常和悲哀。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全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又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D. 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

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 翻译下列句子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1. D 2. C 3. B
4. (1)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
(2) 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背晋亲郑”的主语应该是秦穆公,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

结合动词“弃”“附”等,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

句意: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使弱小的国家依附;抛弃与晋国的旧恩,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

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
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文本意为天气渐转凉,感到一丝丝的凉意”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分析,“白露”,白茫茫的水气。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

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错误。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故选B。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而”,连词,表转折;“其”,代词,它;“止”,停止。

(2)“况”,何况;“渔樵”,打渔砍柴(名词活用为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侣、友”,以……为伴侣,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而”,连词,表并列;“扁舟”,小舟;“以”,连词,表修饰;“属”通“嘱”,劝酒。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

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

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

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

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本题中的重点词语在课文中出现过,平时多加注意积累。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

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

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

”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

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

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

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之声。

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后被洛阳令举为孝廉。

(1)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写景优美,借景抒情,营造了一种冷寂忧闷的意境,极富感染力。

B.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竹”和“雪”又蕴含着人物品节和对环境的关切。

C.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韵之美。

D.尾联借用袁安的典故,表达了对胡居士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他雪天生活的关切。

(2)王维是个知识广泛,多才多艺的诗人。

他擅长山水画,笃信佛教,还精通音律,这些都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也带上了相应的特点。

请指出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并结合诗歌作简析。

【答案】(1)A.
(2)示例:(1)诗中有画。

颔联说隔着窗户看到风吹乱竹子,似乎使竹子惊慌失措,打开门看到白雪覆满了群山。

颈联说天空飘洒着大雪,深巷一片寂静,堆积的雪使宽大的庭院显得闲静。

这些写景都十分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目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2)富有禅意。

“清镜览衰颜”中的“清”字,“洒空深巷静”中的“空”字和“静”字,“积素广庭闲”中的“闲”字,都与禅理相合,读来觉得富有禅意。

(3)富有音韵美全诗押韵严格,一韵到底。

诗中“箭”、“颜”、“山”、“闲”、“关”都押同一个韵,十分严格。

平仄相间,音韵和谐。

每句诗内部关键位置上字都平仄相间,句与句,联与联在音韵上都很好地进行了承接过渡。

读来感觉音韵和谐,极有音乐的美感。

【解析】
【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此类试题解
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A项,“营造了一种冷寂忧闷的意境”不妥。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

此诗抒写雪中思友之情景,由冬日清晨下雪时作者的所见所感,最后转入想象胡居士雪天高卧,表达出对友人无比的敬仰和深切的关怀之情。

故选A。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明确创作特点,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效果。

如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

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

“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

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

“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

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

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周敦颐在《陋室铭》中指出自己“陋室不陋”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⑵孔子在《为政》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经典语录。

⑶《诗经·卫风·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年华逝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⑷《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答案】 (1). (1)苔痕上阶绿, (2). 草色入帘青 (3). (2)学而不思则罔 (4). 思而不学则殆 (5). (3)桑之落矣 (6). 其黄而陨 (7). (4)亦余心之所善兮,(8).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阶”“罔”“殆”“陨”“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广州9月16日讯(记者刘盾)今天17时左右,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省台山市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

9月15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防御台风紧急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学校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在属地
党委、政府统一部署指挥下,坚决落实防御强台风工作的监管和主体责任,把师生生命安全
放在第一位。

广东省教育厅强力部署,要求从9月15日至17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全部停
课停学,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停止一切培训和教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学生原地做好防
台风工作。

广东省教育厅强调,启动防台风工作机制期间,全省各类学校、幼儿园、少年宫、校外培训机构,停止一切对外交流培训、户外拓展、军训等户外活动。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广东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经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广
东省9月16日至17日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停考。

据不完全统计,截
至9月16日18点30分,深圳市教育系统共出动8460人次安全隐患排查人员,重点检查112个在建工地、17处危险边坡、75处低洼地带。

深圳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共安排60个检查督查组,动用人员850多人次。

材料二;
本报南宁9月16日讯(记者周仕敏欧金昌)台风“山竹”预计今晚到17日凌晨登陆后
以台风或强台风(13-15级)进入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9月15日下发紧急通知,要
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始终绷紧防台风这根弦,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
分的准备,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的底线,提早落实防御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为了做好防御工作,广西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
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准确了解台风信息,紧盯台风“山竹”移动路径,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师生和家长加强防范,提升安全意识。

同时,严格值守,及时报送信息。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

广西强调,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停止师生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适时停课。

据了解,目前广西已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要求从17日起,所有学校、幼儿园停课,直至解除防御台风应急响应为止。

材料三;
本报海口9月16日讯(记者宗河)受台风“山竹”影响,海南省教育厅9月14日发布《关于做好超强台风“山竹”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全省教育系统的防风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迅速落实防御台风的各项措施,立即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对危旧校舍、围墙、教室宿舍门窗以及水电路等设施进行逐一排查,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准备充足的食物、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确保台风期间留校师生的生活正常。

学校要加强师生防汛防风安全教育,特别是今年秋季入学新生的防汛防风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台风影响期间避免外出活动,做好防范台风预警和安全防范教育工作。

海南多地教育部门已出台停课措施。

海口市教育局今天发出通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9月17日上午停课半天,下午复课。

此外,澄迈县、文昌市各学校和幼儿园9月17日停课一天;儋州市中小学停课半天,幼儿园停课一天,并通过校讯通、微信群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东省教育厅在防御台风的工作中,要求各地按“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行事,是为了落实该工作中的监管和主体责任,做好台风防范工作。

B.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台风预防工作中强调“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显示了该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坚守师生生命安全底线的态度和决心。

C.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预警
信息”,是一种减少台风所带来的损害的最有效措施。

D. 海南省教育厅为“台风期间留校师生”准备“食物和水以及发电机、药品等急需物品”,既是一种应对台风威胁的措施,也是一种对广大师生生活关怀的态度。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台风“山竹”对我国影响巨大,涉及广东、广西、海南三地,从三则材料可知其对教育系统的影响之大。

B. 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出停课通知,说明台风“山竹”对广西的影响远小于广东和海南。

C. 海南省和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系统均安排有安全隐患排查,但各自排查的侧重点不一样,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定的。

D. 三省区在台风“山竹”登陆过境期间的停课举措,均体现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师生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

9. 以上三则新闻材料,分别报道了广东、广西和海南在面对强台风“山竹”时的应对措施,各自措施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B
9. 三地的应对台风“山竹”的共同目的是:确保师生生命的安全。

各自措施的侧重点:广东主要有明确领导责任、停课停训停户外活动、排查安全隐患;广西主要以有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停课停训停户外活动;海南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应急物资的保障和后勤工作准备、加强防台风安全教育、停课。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结合材料二内容“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始终绷紧防台风这根弦,以最坏的可能、最精心的安排、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师生生命安全的底线,提早落实防御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分析可知,“最”夸大了其作用。

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结合材料内容“据了解,目前广西已有8个地市教育部门发布通知,要求从17日起,所有学校、幼儿园停课,直至解除防御台风应急响应为止”“海南多地教育部门已出台停课措施。

海口市教育局今天发出通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9月17日上午停课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