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一高2013届新课标模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潢川一高2013届新课标周考试题【参考答案】
1.B. B项根据文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和“‘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可知是故意曲解原意。
2. C. C项“后人”范围太广,文中说宋人因为”陷贼“事件指摘王维,而排斥王维于”大家“之外的是主流诗学。
3.B. B项“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有误。
4.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致:情趣。
5.D.筛选文中的信息。
①表现的是季超、止祥两兄弟。
②是原因,不是表现。
⑤是“卜筑”的具体做法。
)
6.B.归纳内容要点。
“自始至终对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理解错误。
7. (1)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
(5分)(注意“祁”“体粟”“汗浃”“以为”的翻译。
)
(2)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
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5分) (注意“作文”“韵”“营构”的翻译。
)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
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
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
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
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
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
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
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
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
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
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
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果然是不可缺少的。
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
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
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
早晨出去,傍晚回来。
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
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
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占据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与花木各占一半。
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而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
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
共显佳妙。
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
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的地方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平坦,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
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
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
等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
有一条小路修不通,心里也会感到不满意。
于是疏通开凿的工作叉开始。
从这年的十一月经过一个冬天一直到丁丑年的春季,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
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
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止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
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
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8.①一幅画面是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的初春图景;另一幅画面是清明扫墓时的悲凉的野田荒芜景象。
(2分)
②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
以一“悲”字写出了由清明引发的生死感慨。
(3分)
9.①用典。
用《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中的典故。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3分)
②对比。
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此相反,像介之推这样的人物,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其气节风骨之高重又如何!通过介之推与齐人的对比,作者讽刺了向权贵谄媚的卑鄙小人,赞扬了受迫害也决不改变操守的有气节之士。
(3分)
10.(1) 静影沉璧;(2)山河破碎风飘絮;(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鸡鸣桑树颠;
(5)石破天惊逗秋雨;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此题必须一笔一划工整书写)11.(1)(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B“我”对父亲的生活态度只是感到“窝火”,“嗤之以鼻”言过其实。
离父母去伦敦是为了追求梦想,赚更多的钱,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
“愤然”属无中生有。
C刚开始,我不相信是真的。
文中没有明确从一家银行取钱,但下注是在不同的投注站。
D文中只写“等着告诉爸爸妈妈”中奖的消息,并没有指明“共同分享这一快乐”。
E“我平时做事不能顾到多个方面”属无中生有。
)
(2)(6分)①热爱本职工作。
②不安于现状,有更高的追求。
③做事谨慎执着。
(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
(3)(6分)①想通过阅读报纸暂时忘记想摆脱一成不变生活的梦想。
②为后文写赛马中奖埋下伏笔。
③表现主旨:偶然的一件事情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梦想,也给人留下遗憾。
(4)(8分)①如果你想得到某样东西,可能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这冥冥之中像是神在惩罚某个人。
②文中的“我”极力地想得到一个意外的发财机会,偶然买了报纸,赛马中奖,为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提供了经济保障,却因执着于做这一件事而失去了父亲。
③在人生的路途中,有多少人因对金钱的过于执着而忽略了眼前的风景,又因对梦想的过于坚持而漠视了身边的亲人。
④幸福不是以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是一种个人的感受。
不要像故事中人那样,得到了财富,却永远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与真正幸福失之交臂,相伴一生的是无止境的懊恼和悔恨。
12,(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A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
B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
趣。
C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
E项“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2)①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
②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
③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①不矛盾。
②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
(观点明确2分,分析4分)(4)示例一:学问与乐趣。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带着兴趣去做学问,那么在做学问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获得发现、探究、创新的乐趣;②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乐趣能产生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使做学问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而成为有益的探索过程;③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
(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释也可)
示例二:藏与散。
①对一切藏品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的,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②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在物质上的占有;
③散是对藏品进行的更合理的再分配,藏品散于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④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懂得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散得洒脱。
(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13 C(出尔反尔,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
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
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B秘而不宣: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C 剥茧抽丝:指拨开茧子抽出丝来,比喻根据顺序寻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句中说的是将事物由原来的一个整体分割成若干个部分。
可改为“零敲碎打”。
D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
14.D。
(A项,成分残缺,去掉“由于”或“使”。
B项,搭配不当,将“增多”改为“增加”。
C项,句式杂糅,去掉“配置而成”。
)
15.A(注意第5个横线后面的句号以及“它不包含功利目的”中的“它”)
16,赞同:(1)沟通上的亲近:语气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
(2)表达上的简洁:其简便、快捷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网络交流。
(3)这样的词汇有新鲜感,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
(4)可以丰富词汇的含义。
(5)“亲”字是对古老文字的又一次创新,体现我国文字的魅力。
反对:(1)表达不得体:“亲”是私密性的称谓,用在正规严肃的语境中,显得不庄重。
(2)信息的模糊性:对不熟悉这种称呼的人而言,“亲”的使用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
(3)表达上的不规范:这种表达的过度简省,对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4)受娱乐至上风潮的影响,庄重的汉语表达被娱乐化。
(5)迎合了现代人的无聊浮躁心态,是媚俗心态的反映。
辩证:
看场合:非正式场合,如网上交易,这样表达更显亲切,便于达成交易;严肃语境,如外交部的招聘广告,这样使用显得不庄重。
看对象:如相对而言,年
轻人较年老者更容易接受。
(能形成两点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写出一点理由得3分,写出两点得5分。
两点理由意思重复只记一点的分。
表达有语病和错别字酌情扣分,超字酌情扣分。
)
17.(1)箪食瓢饮(箪食陋巷)、乐在其中、乐以忘忧
(2)从对颜回的称赞和自我表白中看出其安贫乐道,重义轻利。
(2分)把富贵比做浮云,因为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云烟”;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分)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这样说,他这个人,发奋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
18.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材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提炼主旨,正面可以提炼出关爱自己的家园,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呵护好自己头顶的一片天空,或颂扬兢兢业业的精神;反面可以批驳那些目光短浅、局限于自己世界的做法,批驳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作风,并提出要善于突破自己的世界,走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