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增分方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8讲 中国地理分区 限时规范训练3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 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 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邻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 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 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 流和合作。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6 分) (2)“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但大多的峡 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运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干热河谷形 成的自然原因。(6 分) (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 因。(6 分) (4)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 致富。(6 分)
A.地理位置优势 B.工农业发达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廉价劳动力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资阳位于成渝高速公 路西段,是四川省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 市,A 正确;资阳市工农业水平较低,B 错误;资阳市高新技术 产业少,C 错误;廉价劳动力丰富不是电商入驻的主要原因,D 错误。
(2019·山东菏泽调研)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 标。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 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下 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据此完成 4~5 题。(8 分)
4.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B )
(2019·合肥模拟)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 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 a 示 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 b 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 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 9~11 题。(12 分)
图a 图b
9.图 a 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 别是 ( C )
A.植被覆盖度 B.海拔
C.降水
D.土层深度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因素。由材料可 知,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 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读 图可知,该山地自然带由沼泽植被至高山草甸,海拔不断升高, 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拔 不同,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进而推知,海拔不 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B 正确。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解析:北京—石家庄—郑州西部狭长地带为太行山,山东有 丘陵地形,而山地、丘陵多以森林植被为主。华北平原西部、北 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从森林区向 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 生态区。
10.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 b 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
(3)可发展“原料”导向型产业,即对数据这一特殊“原料” 进行加工、分析、交易,并利用数据信息来发展相关制造业等。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观点与理由要一致。可结合本地条件与可 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气候特征有( D )
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量多
解析:由冬季林地植被覆盖率较草地高,可判断 I 曲线是草原 生态区,Ⅲ曲线是森林生态区,Ⅱ曲线是农业生态区。草原生态 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量多。
11.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 能是 ( B )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
解析:Ⅱ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 于 6 月份出现低值。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 月正是农作物成 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
12.(2019·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某研学旅行小组 7 月选择下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 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 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 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 地貌博物馆。
“三江并流”地区有 100 多座海拔 5 000 米以上、造型迥异 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 蚀湖泊,然而好多的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 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 0.4%,却拥有全国 20%以上 的高等植物和全国 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 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7.电商入驻对资阳市农业的发展作用是(
A.提高价格
B.扩大市场
C.提供种植技术 D.改变保质期
B)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广泛 发展,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更低,A 错误;电商入驻资阳市对 农业的发展作用是扩大农产品市场,B 正确;电商入驻不能提供种 植技术,也不能改变保质期,C、D 错误。
(4)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可持续 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 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1)“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可从山地及河流 形成角度分析。(2)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对降水的影 响角度分析。(3)“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可 从纬度、垂直地带性及地形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分析。(4) 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脱贫致富的措施可从产业选择及延长产业 链角度分析。
(3)“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 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 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三江并流”地 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亚欧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 主要通道和避难所;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wenku.baidu.com物多样 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 剧隆升;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 成河谷;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 的自然奇观。
(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 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 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 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 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
近年来,著名物流公司和国内知名电商纷纷入驻四川省资阳 市。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经于简阳市芦葭镇开工建设,该 机场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远期工程目标为满足每年 9 000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需求。下图为资阳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 成 6~8 题。(12 分)
6.吸引著名物流公司和国内知名电商纷纷入驻资阳市的主 要原因是 ( A )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 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 续发展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产业的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意义,以 及特定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等。(1)由材料可知,数据中心需用特定 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需要人才支持、设备稳定 运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高地;由此可分 析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2)有利条件要从贵安新区 优势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信息:“国家级新区”“气候凉爽、 用电成本较低”,这两条信息分别体现了政策与运营成本低的优 势;图示新区接近贵阳与安顺,体现了基础设施优势。集聚发展 的益处可借鉴工业集聚的相关知识回答。
5.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 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C )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由图示可 知,高山草甸区海拔较高,光照较强,A 错误。高山草甸区草类 茂盛,降水增多,土壤中有机碳不会大量流失,B 错误。总体上 来看,海拔越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越多,说明有机碳含量与温度 密切相关。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C 正 确。高山地区是夏季放牧,D 错误。
13.(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2 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 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 运营成本越高。2010 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 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 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 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 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 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 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3.若该湖泊位于黄河的上游,则黄河( B )
A.凌汛现象减少
B.年径流量会增加
C.中游航运能力提高 D.下游地下水补给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水源补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若该湖泊 位于黄河的上游,则黄河年径流量会增加,B 正确;黄河年径流量 增加,水位提高,凌汛现象可能增加,A 错误;为了避免黄河下 游断流,中游航运并未得到开发,因此其航运能力不会提高,C 错误;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 错误。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8 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 益处。(8 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 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8 分)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 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 并解释原因。(8 分)
限时规范训练38 中国地理分区
时间:45 分钟 下图为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上某较大湖泊面积的要素及变 化图。读图,完成 1~3 题。(12 分)
1.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A.气温逐渐降低
B.湖泊蒸发减弱
C.降水量逐渐增大 D.径流注入量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读图可 知,气温、蒸发、降水等因素的变化趋势稳定(看斜率),径流变 化明显增大(斜率增大),据此可推断,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该湖 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径流注入量增大,D 正确。
2.该湖泊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 ) A.荒漠化增速变缓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区域沙尘暴频发
解析:本题考查湖泊面积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上题分 析可知,近几年该湖泊面积增大,调节气候能力增强,补给地下 水增多,有利于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多、抑制荒漠化扩张, 生态环境好转,区域沙尘暴减少。综上所述,A 正确。
8.促使四川省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自然原因是(
A.周边地区地形条件复杂 B.自然资源丰富
C.位于成都平原
D.静风频率高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机场布局的自然因素。四川省建设成都 天府国际机场的自然原因是周边地区地形条件复杂,成都与外界 联系不便,陆上交通线路少,耗时长,开通空中航线将能有效改 变这种不利局面,A 正确。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 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邻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 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 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 流和合作。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6 分) (2)“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但大多的峡 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运用地理学原理解释干热河谷形 成的自然原因。(6 分) (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 因。(6 分) (4)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 致富。(6 分)
A.地理位置优势 B.工农业发达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廉价劳动力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资阳位于成渝高速公 路西段,是四川省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 市,A 正确;资阳市工农业水平较低,B 错误;资阳市高新技术 产业少,C 错误;廉价劳动力丰富不是电商入驻的主要原因,D 错误。
(2019·山东菏泽调研)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 标。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 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下 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据此完成 4~5 题。(8 分)
4.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B )
(2019·合肥模拟)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 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 a 示 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 b 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 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 9~11 题。(12 分)
图a 图b
9.图 a 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 别是 ( C )
A.植被覆盖度 B.海拔
C.降水
D.土层深度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因素。由材料可 知,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 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读 图可知,该山地自然带由沼泽植被至高山草甸,海拔不断升高, 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拔 不同,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进而推知,海拔不 同,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B 正确。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解析:北京—石家庄—郑州西部狭长地带为太行山,山东有 丘陵地形,而山地、丘陵多以森林植被为主。华北平原西部、北 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是乙。从森林区向 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 生态区。
10.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 b 中Ⅰ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
(3)可发展“原料”导向型产业,即对数据这一特殊“原料” 进行加工、分析、交易,并利用数据信息来发展相关制造业等。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观点与理由要一致。可结合本地条件与可 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气候特征有( D )
A.积温高
B.年降水量多
C.年平均风力小 D.年太阳辐射量多
解析:由冬季林地植被覆盖率较草地高,可判断 I 曲线是草原 生态区,Ⅲ曲线是森林生态区,Ⅱ曲线是农业生态区。草原生态 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量多。
11.与Ⅰ、Ⅲ曲线相比,Ⅱ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 能是 ( B )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 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
解析:Ⅱ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 于 6 月份出现低值。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 月正是农作物成 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
12.(2019·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某研学旅行小组 7 月选择下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 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 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 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 地貌博物馆。
“三江并流”地区有 100 多座海拔 5 000 米以上、造型迥异 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 蚀湖泊,然而好多的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 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 0.4%,却拥有全国 20%以上 的高等植物和全国 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 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7.电商入驻对资阳市农业的发展作用是(
A.提高价格
B.扩大市场
C.提供种植技术 D.改变保质期
B)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广泛 发展,可能会导致农产品价格更低,A 错误;电商入驻资阳市对 农业的发展作用是扩大农产品市场,B 正确;电商入驻不能提供种 植技术,也不能改变保质期,C、D 错误。
(4)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可持续 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 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1)“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可从山地及河流 形成角度分析。(2)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对降水的影 响角度分析。(3)“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可 从纬度、垂直地带性及地形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角度分析。(4) 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脱贫致富的措施可从产业选择及延长产业 链角度分析。
(3)“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 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 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三江并流”地 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亚欧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 主要通道和避难所;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wenku.baidu.com物多样 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 剧隆升;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 成河谷;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 的自然奇观。
(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 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 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 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 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的形成。
近年来,著名物流公司和国内知名电商纷纷入驻四川省资阳 市。目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已经于简阳市芦葭镇开工建设,该 机场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远期工程目标为满足每年 9 000 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需求。下图为资阳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 成 6~8 题。(12 分)
6.吸引著名物流公司和国内知名电商纷纷入驻资阳市的主 要原因是 ( A )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 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 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 续发展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产业的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意义,以 及特定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等。(1)由材料可知,数据中心需用特定 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需要人才支持、设备稳定 运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高地;由此可分 析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2)有利条件要从贵安新区 优势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信息:“国家级新区”“气候凉爽、 用电成本较低”,这两条信息分别体现了政策与运营成本低的优 势;图示新区接近贵阳与安顺,体现了基础设施优势。集聚发展 的益处可借鉴工业集聚的相关知识回答。
5.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 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C )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由图示可 知,高山草甸区海拔较高,光照较强,A 错误。高山草甸区草类 茂盛,降水增多,土壤中有机碳不会大量流失,B 错误。总体上 来看,海拔越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越多,说明有机碳含量与温度 密切相关。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C 正 确。高山地区是夏季放牧,D 错误。
13.(2018·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2 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 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 运营成本越高。2010 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 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 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 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 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 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 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3.若该湖泊位于黄河的上游,则黄河( B )
A.凌汛现象减少
B.年径流量会增加
C.中游航运能力提高 D.下游地下水补给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水源补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若该湖泊 位于黄河的上游,则黄河年径流量会增加,B 正确;黄河年径流量 增加,水位提高,凌汛现象可能增加,A 错误;为了避免黄河下 游断流,中游航运并未得到开发,因此其航运能力不会提高,C 错误;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 错误。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8 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 益处。(8 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 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8 分)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 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 并解释原因。(8 分)
限时规范训练38 中国地理分区
时间:45 分钟 下图为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上某较大湖泊面积的要素及变 化图。读图,完成 1~3 题。(12 分)
1.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A.气温逐渐降低
B.湖泊蒸发减弱
C.降水量逐渐增大 D.径流注入量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读图可 知,气温、蒸发、降水等因素的变化趋势稳定(看斜率),径流变 化明显增大(斜率增大),据此可推断,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该湖 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径流注入量增大,D 正确。
2.该湖泊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 ) A.荒漠化增速变缓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区域沙尘暴频发
解析:本题考查湖泊面积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上题分 析可知,近几年该湖泊面积增大,调节气候能力增强,补给地下 水增多,有利于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多、抑制荒漠化扩张, 生态环境好转,区域沙尘暴减少。综上所述,A 正确。
8.促使四川省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自然原因是(
A.周边地区地形条件复杂 B.自然资源丰富
C.位于成都平原
D.静风频率高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机场布局的自然因素。四川省建设成都 天府国际机场的自然原因是周边地区地形条件复杂,成都与外界 联系不便,陆上交通线路少,耗时长,开通空中航线将能有效改 变这种不利局面,A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