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
前言: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课的融合是丰富班级教导的方法以及振兴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手段。
教师动员学生加强思政的学习,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文化意识。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中职学生的思想中,将是新时代赋予学校的新方向。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思政教学的现状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社会民族凝聚的精华,是我们的先祖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财产,因此值得被继承以及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伟大的思想,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早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并和法律一起作为指导我们生活的各项标准和规范,是中华民族繁荣的文化源泉。
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较为系统的了解以及指导,因为传播的途径有限,因此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不高,缺乏文化系统的知识。
而中职院校对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主要依靠的是诗歌、电视网络、手机等,并且学生很少认真的去理解和思考这些语境的内容,更没有系统的去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或古典。
1
思政课的学习不仅需要关注时事,还需要学生关注文化遗产。
中职学校的思政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文化创新和传承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丰富的物质财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机遇和矛盾,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活动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思政工作是实时的先锋,但是很多人对思政工作以及传统文化认识出现了错误,认为两者缺乏有效的关系。
要知道思政教育本身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加强对其学习。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学的可行性
从目标出发,中职思政课教学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信念,在爱国主义的前提下,通过生动的思政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辅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而沉淀下来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都体现了我国的道德价值,也是中职思政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同时也是滋润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源泉。
二者的结合则形成思政素养教育的良好教材。
从内容出发,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中职思政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
因此不管是思政课的道德观或法规观,其内容都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
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诚礼等。
随着中职院校的思政课改革,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价值和
2
内涵,并形成独特的教育意义的思政主题模块教学,让中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将使得思政课不再是无木之本、无水之源[1]。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职思政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融合中职思政课教学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围绕着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需要突出思政课的道德品质和立德树人的作用及特点。
教学内容上不能局限于课文的理论灌输,还需要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课的有效强化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关强化学生的道德文学典故、名言警句和历史案例等,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2]。
从而在思政教学中突出传统文化的优势,结合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以及品行品质深化思政教育的过程。
(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拓展学习
教师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拓展学习,可以体现新课程的基础以及精神,把中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当作生活基础。
但是,当前的文化内容教学受到课程的限制。
因此中职教师需要对课堂的学习进行拓展,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渗透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这样用于学习和生活的校园则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一场所,学校可以营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熏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学习。
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的校园活动,利用社会教育的活动实现对
3
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
让学生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平台中体会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价值。
(三)教师的自我学习
教师需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
教师对文化知识的内化和掌握是至关重要。
中职学生也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的关键教授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学习到高层次的文化内涵。
因此,教师需要赢得中职学生的支持,与学生共同学习,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需要不断的吸收和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教学课程融合的新途径,有效实现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