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文学特点的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文学特点的探究
作者:张捷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张捷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哈莱姆文艺复兴指的是美国黑人知识分子自发组织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与此同时,这也是开辟黑人解放道路的一次重大探索,因此,直接影响了美国黑人文化的发展。
然而,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有比较明显的艺术特点,可以说,在作品的主题、背景、价值
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受传统题材与人物形象的约束,重点对美国黑人民族进行
了自我剖析,从而迎来了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局面,不仅为今后黑人文学的发展打下牢
固基础,而且为促进黑人文学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哈莱姆文艺复兴;黑人文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27-02
“哈莱姆文艺复兴”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表现为非裔美国文学与艺术史无前例的繁荣和创造力。
它是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和文化史上最具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在当今的美国学界被誉为非裔美国人文化生活中最富艺术创造力的历史时期,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年
轻黑人作家们为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在文学、音乐和视觉艺术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
因而复兴首先被看做是一场以哈莱姆为中心的文学运动,有的学者把这场运动又称为“哈莱姆
文学复兴”。
这场文学运动见证了黑人文学的繁荣。
与复兴前相比,复兴时期的黑人文学,无
论是在黑人作家和诗人所取得的成就上,还是在他们创作作品的质和量上面,都展现出了一种
前所未有的新的生命力。
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主要以底层
人民生活为题材;其次,对传统黑人女性形象予以否认,并提出新挑战;第三,在创作形式方
面有所创新,成绩斐然,对黑人今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第四,重点是解释与传播黑
人的文化。
一、以底层人民生活为题材
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优秀的黑人文学作家都怀揣着一种同情心对美国黑人的
生活与命运进行描述,重点是揭露种族歧视,从而唤醒大多数黑人的觉悟。
如当时的休斯就是
一位很优秀的诗人。
他的诗重点反映了众多黑人日常生活,呼吁黑人追求平等、自由,充分显
现出作者对黑人种族冲突的高度关注,表现出对工人阶级一种极大的同情。
同时期的黑人小说
家赖特在其作品中重点展现出黑人在贫苦、耻辱、甚至是仇恨的环境下生活,声讨种族隔离政策。
他的作品《土生子》在出版后就受到众多黑人的好评。
这部作品让众多白人都认识到其对
黑人的压迫,同时也让众多黑人更加清楚的认识顺从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在哈莱姆文艺复习时期,大量优秀的黑人文学家都主要以底层人们的生活情况为写作题材,从而更加直观的反映美国黑人的生活现状,并且为提高黑人民族意识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黑人女性形象更加鲜明
随着20年代“新黑人”这一说法的提出,大量“新黑人”形象在这一时期的黑人作家作品中出现。
与传统的受压迫、受剥削、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不同,“新黑人”更强调了黑人的
敢于反抗、勇于追求的特点。
尤其是对传统黑人女性形象进行了否定,为“新黑人”女性赋予
了新的内容。
在哈莱姆文艺复兴阶段,涌现出了杰西·福赛特、内勒·拉森、佐拉·尼尔·赫斯顿等
这样一批在当时或后来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女小说家。
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因为他们比较特殊
的身份和经历,呈现出很多不同于黑人男性作家作品的特点。
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黑人女
性的生活,揭露了黑人女性在种族、阶级、性方面所受到的三重压迫,反应了黑人女性在白人
为主导和男权统治当中那种寻找自我的强烈愿望。
她们的笔下更加呈现出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
形象,涌现了许多敢于向传统挑战、勇于实现自我梦想、追求自我幸福的黑人女性形象,反映
了美国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
赫斯顿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就是一部探索黑人女性自我和黑
人女性独立意识的作品。
这部小说描述了黑人姑娘珍妮反抗传统,主动、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
的爱情和幸福生活以及做人权利的心路历程,第一次充分展示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塑造了
一个崭新的黑人女子形象。
因而这部作品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而赫斯顿本人也被视为当地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者。
三、文学创作形式上有所创新
诗歌是美国黑人文学中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也是最早的美国黑人文学创作形式。
“黑人作家在诗歌方面受到的评价比在散文小说方面更高。
”20年代,诗歌成为了黑人作家表
达情感灵魂的主要方式。
一批年轻的黑人诗人一方面继承了黑人富有音乐性的灵魂遗产,另一
方面结合自身所处的充满异乡感和敌视的社会处境,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涌
现如克劳德·麦凯、康蒂·卡伦和兰斯顿·休斯等一大批引人注目的诗人。
同时,这一时期出
版的大量诗集也说明了黑人诗歌创作的盛况。
在小说创作方面,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创作不仅在题材和主题上更加丰富多彩,
而且在写作技巧上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
在题材和主题上,混血儿问题构成了这一时期小说的
主流。
很多作品都是围绕混血黑人的命运展开的。
混血儿面临的认同困境、跨越肤色界线的社
会根源及其后果等成为众多小说探讨的主题。
在创作技巧上,复兴时期的作家进行了大胆尝试。
琼·图默1923年的《甘蔗》就是集诗歌、故事、戏剧等表现形式于一体,运用象征手法来揭示黑人内心的渴望、欢乐和悲伤。
有评论家认为,图默的这些创新“使用了诸如将连贯叙述分成
并列的片段、重心理现实胜于现实主义的叙述、重片段情节的象征意义胜于字面意义以及将主
导的隐喻提高到几乎神秘的地位。
”
四、解释与传播黑人的文化
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文化是黑人引以为豪的代表。
新黑人试图发展一种独特的
黑人文化,以尊严的姿态进入美国主流社会。
甚至有些黑人作家为寻找创作灵感而积极投身到
推动黑人文化工作中。
大多数黑人学者认为,此次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非洲的发展都是
有社会与历史原因的。
除受白人文学家影响外,也受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影响。
此外,也极大
了鼓励了美国黑人追求民俗之根。
美国黑人在探索种族认同历程中,大多数有种族意识的普通
黑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矛盾心理,因此,开始踏上探索种族根源的道路。
“黑人作家返回到民俗
材料表明黑人获得了一种新的解放。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使黑人民间文化传
统获得“再生”。
复兴时期的黑人知识分子不仅充分认识到黑人民俗的重要性,而且积极挖掘黑人文化遗
产并将其加以发扬光大,使长期以来遭到漠视的黑人民俗得以重放异彩。
首先,一些黑人作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对黑人在民间文化传统方面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热情讴歌美国黑人在艰苦环
境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
其次,他们还清楚地认识到了黑人民俗对黑人自身的重要意义,
认为黑人文化是黑人创造力和乐观精神的充分体现。
再次,新黑人知识分子在挖掘整理黑人民
间遗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们整理和研究黑人民歌,收集民谣和民间故
事等,并对其进行研究,把黑人真实的民间生活搬上舞台,强有力地肯定了黑人生活的人文价值。
此外,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也一直把美国黑人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当作他们创作灵
感的主要源泉。
他们利用民间遗产进行创作,吸收民间音乐的形式,对黑人诗歌在艺术形式和
风格上进行大胆创新;以民间遗产为素材,展现普通黑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揭示黑人民间遗
产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观。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文学家对黑人传统的挖掘,为黑人文学家提供了大量写
作题材,得到了白种人文化的认可,不断增强了黑人的自豪感,这样一来,哈莱姆文艺复兴成
为黑人民族不可缺少的内容。
总体来说,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使更多的黑人作家得到了快速成长,使黑人文化得到继
续发展,可以称之为是黑人文学的高潮。
这同时也标志着黑人的思想开始觉醒,觉醒后的知识
分子开始为获得自由、不再受压迫而进行战斗。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学作品有比较明显的艺术特点,可以说,在作品的主题、背景、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受传统题材与人物形象的约束,重点对美国黑人民族进行
了自我剖析,从而迎来了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局面,不仅为今后黑人文学的发展打下牢
固基础,而且为促进黑人文学繁荣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德成.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诗人的创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武清宇.新黑人女性的呐喊——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特点[J].安
徽文学(下半月),2012,(1).
〔3〕梁所丰,李鹏.“觉醒”与“抗议”:“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文学[J].科
技信息(学术版),2008,(3).
〔4〕黄卫峰.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艾伦·戈尔丁.琼·图默的《甘蔗》:通过形式探寻本体身份.亚利桑那季刊,1983.
黄卫峰.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85.
〔6〕Janet Witalec, ed.: Harlem Renaissance: A Gale Critical Companion. Michigan: Gale, 2003.
(责任编辑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