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宏基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习题(培优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s
v
t
=可知物体的()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2.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
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
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3.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
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
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m/s v =甲,0.2m/s v =乙
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
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
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
5.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2:5
B .5:2
C .9:10
D .5:8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7.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12
2
v v + B .
1
2
3
v v C .
12
12
2v v v v +
D .
12
12
32v v v v +
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300m/s B .青岛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 C .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 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9.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
B .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
C .列车在飞速奔驰
D .飞机在蓝天翱翔
10.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 s 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 s 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 s 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 s ,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1.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 ,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 ,丙物体1min 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 ,通过比较可知( ) A .甲物体运动得最快 B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 .丙物体运动得最快
D .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2.观察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卡车和轿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
13.在一年一度的四会市“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刻,甲队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0-t1时刻甲队与乙队运动的距离相等C.t1时刻甲乙两队的速度相等D.t1时刻甲运动速度比乙运动速度大14.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
C.两物体在t=15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5.小明家的窗外有条公路。
他看到窗外的情景由图甲变为图乙,判断轿车是运动的。
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______ 。
1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都在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中_____(选填“甲”或“乙”)车的速度大。
17.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m/s。
1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乙车速度为
________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________s。
19.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课本的宽度5次,记录的数据分别是:18.71cm、
18.73cm、18.78cm、18.68cm、18.70cm,其中测量值明显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是_______,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20.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____。
三、解答题
21.某同学乘坐着汽艇遥对一座山崖他向高崖鸡笛,历时5s听到汽笛的回声,声音的速度是340m/s,求:
(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它离高崖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多远?
22.放假了,小胖和爸爸决定乘高铁去上海旅游,而家乡没有高铁,于是小胖通过网络查到距禄劝最近的高铁站在昆明,通过网上查询可知有三趟从昆明南到上海虹桥的火车,时刻运行表如下表,小胖和爸爸先驱车从高速到昆明南,上高速一段时间后,小胖观察到路边立有图示的标志牌,此时的时间是08:51。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请你通过计算,当
小胖赶到昆明南时:
(1)应选择哪次火车?
(2)此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车次到昆明南
站时间
从昆明南站
发车时间
到上海虹
桥站时间
里程
G137808:5208:5818:18
2352km
G137209:3809:4520:54
G137410:1310:1822:18
23.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
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利车需要的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如图是一次模拟测试的情景,司机酒后驾车沿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该车的宽度约为1.8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若行人以1.5m/s 的速度匀速行走。
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这次模拟测试的反应距离;
(2)这辆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为驾驶人员或行人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24.一列队伍长50m,其行进的速度是2.5m/s,若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离开桥,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6.D
7.C
8.B
9.B
10.B
11.B
12.A
13.C
14.C
二、填空题
15.灯杆
16.匀速甲【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它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故甲车速度快
17.变速01【详解】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2从A到E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E间的距离为800cm;小球运动的时间t=08s则小
18.40【详解】1根据公式可以算出乙车速度为2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甲车速度为乙车追甲车的追击速度为乙车追上甲车还需时间为
19.68cm1873cm1mm 【详解】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1873cm1878cm1870cm 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 所以都是正确的;而1868cm 中准确值为186cm 与其它测量值 20.【详解】设全程的路程为2s 则前半程与后半程的路程都是s 由小球上半程运动的时间为小球下半程运动的时间为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详解】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会变化,由速度公式s
v t
=可知物体的速度仅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故选D 。
2.D
解析:D 【详解】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1s 内速度10m/s v =,处于静止状态,故①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4~6s 内速度3 1.2m/s v =,由s
v t
=
可得通过的路程 333 1.2m/s 2s 2.4m s v t ==⨯=
故③正确;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由s
v t
=
可得通过的路程
2220.6m/s 3s 1.8m s v t ==⨯=
物体在0~6s 的总路程
23 1.8m 2.4m 4.2m s s s =+=+=
总时间6s t =,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
4.2m 0.7m/s 6s
s v t =
== 故④正确。
故选D 。
3.C
解析:C
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
A .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 不符合题意;
B .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 不符合题意;
C .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 符合题意;
D .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4.B
解析:B 【详解】
A .由图可知,当t =6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3.6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1.2m ,则
v 甲= 3.6m =6s
s t 甲甲=0.6m/s v 乙=
1.2m =6s
s t 乙乙=0.2m/s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 .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 ,甲车的路程是3.6m ,乙车的路程是1.2m ,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
3.6m-1.2m=2.4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
3.6m+1.2m=
4.8m
故B 错误,符合题意,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5.C
解析:C 【详解】
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由
s
t v
=
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9:10,故选C 。
6.D
解析:D 【详解】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7.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意由s
v t
=
可得汽车在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 11112s
2s t v v == 222
1s
22s t v v ===
则全程的总时间
()2112112
222s s s
2v v t t t v v v v +=+=+=
全程的平均速度
()12212112
2s 2v v s s v v v t v v v v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解析: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
A.3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40km/h,即10m/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青岛属于沿海城市,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25℃,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
C.崂山最高峰巨峰的高度约为1132.7m,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B
【详解】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运动员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 不符合题意;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属于思想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列车在飞速奔驰,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飞机在蓝天翱翔,相对于天空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B
(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详解】
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B。
11.B
解析:B
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丙的速度,然后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统一,即可做出选择。
甲的速度
36km/h 10m/s v ==甲
乙的速度20m/s v =乙,丙的速度
900m 15m/s 60s
s v t =
==丙 比较可知 v v v <<甲乙丙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故选B 。
12.A
解析:A
【详解】
由图可知,以站牌为参照物,卡车与站牌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由图可知,以站牌为参照物,轿车与站牌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轿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3.C
解析:C
【详解】
A .0-t 1时刻,甲队速度不断增加,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0-t 1时刻,乙队的平均速度较大,甲队与乙队运动的距离不相等,故B 错误; CD .t 1时刻甲乙速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此时甲乙两队的速度相等,故
C 正确、
D 错误。
故选C 。
14.C
解析:C
~
【详解】
AB .由图可知,两物体的s ﹣t 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当t =0时,一条图线在50m 处从0时刻开始运动,另一条图线0~5s 内物体静止,第5s 开始运动,说明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出发故AB 项错误;
C .图线的交点表示在同一时刻,且位置相同,则两物体在t =15s 时刻相遇,故C 项正确;
D .由图可知,上面图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111100m 50m 3.3m 15s
s v t -=
=≈ 下面图线运动时的速度为 222100m 10m s 10s
s v t ==≈
故D 项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5.灯杆
解析:灯杆
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
轿车是被研究的物体,轿车是运动的,轿车和灯杆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他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灯杆。
16.匀速甲【详解】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它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故甲车速度快 解析:匀速 甲
【详解】
[1]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它们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故甲车速度快。
17.变速01【详解】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2从A 到E 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E 间的距离为800cm ;小球运动的时间t=08s 则小
解析:变速 0.1
【详解】
[1]由图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物体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从A 到E ,由图中刻度尺可量出AE 间的距离为8.00cm ;小球运动的时间t =0.8s ,则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8.00m 10cm/s 0.1m/s 0.8s
s v t ====18.40【详解】1根据公式可以算出乙车速度为2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甲车速度为乙车追甲车的追击速度为乙车追上甲车还需时
间为
解析:40
【详解】
[1]根据公式s v t
=可以算出乙车速度为 200m 20m/s=72km/h 10s s v t =
==乙乙 [2]根据公式s v t
=可以算出甲车速度为
10350m 200m =15m/s 10s
s s s v t t -=
==甲甲- 乙车追甲车的追击速度为 20m/s 15m/s 5m/s v v v =-=-=乙甲追
乙车追上甲车还需时间为
0200m =40s 5m/s
s t v ==追追19.68cm1873cm1mm 【详解】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1873cm1878cm1870cm 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 所以都是正确
的;而1868cm 中准确值为186cm 与其它测量值
解析:68cm 18.73cm 1mm
【详解】
[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 、18.73cm 、18.78cm 、18.70cm ,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 ,所以都是正确的;而18.68cm 中,准确值为18.6cm ,与其它测量值偏差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123418.71cm+18.73cm+18.78cm+18.70cm =18.73cm 44
L L L L L +++== 该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是18.73cm 。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是18.73cm ,数据的倒数第二位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 ,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20.【详解】设全程的路程为2s 则前半程与后半程的路程都是s 由小球上半程运动的时间为小球下半程运动的时间为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解析:1212
2v v v v + 【详解】
设全程的路程为2s ,则前半程与后半程的路程都是s ,由s v t
=,小球上半程运动的时间为 11s t v =
小球下半程运动的时间为
22
s t v = 则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12
12122
1222s v v v s s s v s t t t v v v ====+++
三、解答题
21.
(1)850m ;(2)825m
【详解】
解:(1)声音来回用的时间是5s ,所以从汽艇传到山崖用的时间是2.5s ,若汽艇静止在水面,它离高崖的距离
340m/s 2.5s=850m s vt ==⨯
(2)声音5s 通过的距离
11340m/s 5s=1700m s vt ==⨯
若汽艇以1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5s 行驶的距离
2110m/s 5s=50m s v t ==⨯汽艇
则汽艇鸣笛时距离山崖的距离
1231700m 50m ==875m 22
s s s ++=
听到回声时汽艇距离山崖 432=875m 50m=825m s s s =--
答:(1)若汽艇静止在水面,它离高崖850m ;
(2)若汽艇以1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汽艇离山崖825m 。
22.
(1)G1374;(2)196km/h
【详解】
(1)到达昆明南需要的时间为
90km 0.9h=54min 100km/h
s t v === 此时的时间是08:51,到达昆明南的时间为9:45,应选择G1374次火车。
(2)此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2352km 196km/h 12h
s v t ''===' 答:(1)应选择G1374次火车;(2)此火车的平均速度是196km/h 。
23.
(1)18m ;(2)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3)见解析
(1)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由公式s =vt 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
(2)根据s =vt 求出汽车从行人的位置到行人的行走路线时行人行走的路程,根据车的远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以及车的近端距马路边缘的距离,分析汽车是否撞上行人。
(3)结合交通规则,书写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详解】
解:(1)由s v t
=可得,这次模拟的反应距离
==s v t 反车车=15m/s×1.2s=18m
(2)汽车从司机发现行人的位置到行人的行走路线的时间
t 总=t 反+t =l.2s+1s=2.2s
在这段时间内,行人行走的路程
=s v t 人人总=1.5m/s×2.2s=3.3m
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行人可能的安全行走路程
1.8m =3m+2
s 安全=3.9m s s 人安全>
所以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警示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严禁酒后驾车(或“行人过马路要注意看信号灯,不要闯红灯”)。
答:(1)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18m ;
(2)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3)见解析。
24.
60s
【详解】
队伍通过的路程
100m+50m=150m s = 由s v t
=得出队伍通过桥的时间是 150m =60s 2.5m/s
s t v == 需要的时间为60s 。
答:从队伍的第一个人上桥到队尾最后一人离开桥,所需要的时间为60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