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的饮食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患者的饮食指导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水共七大类。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热量的,称为“三大产能营养素”,其余四种虽不提供热量,但也是人体所必需的,缺一不可。
下面简单了解这些营养素和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一、营养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什么是蛋白质?它对身体有什么用处?
有生命就有蛋白质,每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蛋白质。
蛋白质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其来源主要有动物蛋白及植物蛋白两大类,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八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其余则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鱼、肉、奶、蛋、大豆和其他动物蛋白,所含的氨基酸多数能被人体利用,称为“优质蛋白质”。
谷类、蔬菜、水果等植物蛋白,所含的氨基酸只有少数能被人体利用,称为“非优质蛋白质”。
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蛋白完全符合人体的需要,只有把多种食物混合在一起吃,才利于人体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主要的功用是:①构成人体细胞,促进生长发育,更新和修补人体组织;②酶、抗体、激素等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③提供热能。
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以影响伤口愈合,病后恢复迟缓,严重缺乏时呈现营养性水肿甚至死亡。
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各种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以豆类含蛋白质最为丰富。
麦谷类也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什么是脂肪?
饮食中的脂肪主要由脂肪酸和胆固醇构成,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且摄入过多不利于健康。
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人类必需的营养素之亚油酸。
动物性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而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如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性脂肪有益健康。
脂肪的主要功能:①供给并储存能量;②供给必需脂肪酸等营养素;③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④固定并保护内脏器官;⑤增进食物的饱足感和可口感;⑥保持体温恒定。
脂肪摄入不足时,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其食物来源主要有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及坚果类食物等。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人体每日的主食中碳水化合物占45%〜55%,是中国人饮食中热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多糖(如蔗糖、麦芽糖、淀粉等)和不能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多糖必须同水发生作用分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摄食过多的单糖和多糖都对健康不利。
主要功用:供给人体热量,节约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作用,同时也是构成生命机体的基本材料。
膳食纤维真的很重要吗?
膳食纤维不能被消化利用,但能增加粪便含水量,促使肠道正常蠕动,促进粪便排出。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纤维膳食可使消化道疾病发生率降低,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并能降低血中的胆固醇水平。
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哪些?
矿物质又叫无机盐。
已知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有20多种,占体重的4%〜5%,包括钙、磷、钾、钠、镁、锌、碘等。
其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功用是:构成骨骼和牙齿;参与细胞内外代谢及神经-肌肉活动;维持酸碱平衡;维持体内正常渗透压;维持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缓解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和葡萄糖利用等。
(1)钙:钙是骨骼和牙齿的必需材料,它像混凝土一样构成了人体的基本框架。
钙还可以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以及维持体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乳制品是含钙丰富的大众食物,水产品(如螃蟹、小虾皮、海带等)和各种蛋类也都含有大量的钙。
豆制品、坚果及油料种子类(如杏仁、瓜子、核桃等)中钙的含量也较为丰富。
人体缺钙,会导致一些异常现象的出现,例如,儿童钙摄入不足,影响骨骼的发育,可能会患佝偻病、X形腿或者。
形腿,还会引起儿童的很多不良反应。
孕产妇缺钙,会导致腿抽筋、妊娠中毒症,出现高血压、蛋白尿、下肢水肿等现象。
妇女更年期缺钙,或者钙流失量增多,会导致骨质疏松。
(2)磷:人体中80%的磷存在于骨骼中,它对于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和生长发育都是必需的。
骨骼形成过程中,2g钙需要Ig的磷,因此,钙、磷在人体中具有“李生兄弟”之称。
含磷高的食物,主要有坚果类、鱼类、蛋类、肉类、豆类、粗粮、蔬菜等。
磷摄入或吸收不足可以出现低磷血症,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异常,软骨病,以及因免疫能力低下引起的各种疾病等。
(3)钠和钾:钠、钾在体内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维持体液平衡。
钠和钾还对神经冲动的传导起重要作用。
常见的含钾高的食物有面粉、
小米、香蕉、马铃薯、西红柿、鸡肉等,含钠高的食物有食盐、虾米等。
钠的生理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构成细胞外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缺钠会导致口渴、头晕、乏力、澹妄、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昏迷;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尿少甚至无尿;皮肤弹性减低、口唇和皮肤干燥、眼窝凹陷;浅静脉萎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4)锌:锌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维持正常骨骼的骨化,参与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的维持。
锌在食物中的存在极为广泛,但不同的食物锌含量有很大差别。
所有食物中锌含量最高的是牡蛎,其他还有牛奶、猪肉、鱼、全谷、花生、燕麦片等。
锌为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儿童缺锌的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生长发育减慢,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对青春期性腺成熟的影响更为直接。
(5)铁:铁是唯一一种女性的需要量比男性大的元素。
肉类是铁的良好来源,其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而且一些肉类因子能促进整个膳食铁的吸收。
总铁量最丰富的食物是动物的内脏,其次为瘦肉、鱼、禽等。
深颜色的蔬菜如菠菜中也含有较丰富的铁,但大部分以非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吸收相对较差。
成人缺铁可表现为畏寒肢冷、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面色发黄无光泽、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
小儿缺铁可影响生长发育、运动能力发展及免疫功能等。
(6)碘:碘在人体中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它对于维持和调节体温、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碘对于儿童身体和脑的生长发育也起着关键作用。
碘的食用一般遵循以下的原则:海产
品的碘含量大于陆地食物;动物性食物碘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蛋奶的碘含量高于其他动物性食物。
如紫菜、海带、虾仁、鸡蛋中碘含量较高。
体内碘缺乏可导致一系列疾病,以前命名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现在统称为碘缺乏病。
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
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
水对人体的意义如何?
水占成年人体重的60%~70%,被认为是最必需、最重要的营养素,它对生命的重要性仅次于空气。
水是一切营养素和代谢废弃物的溶剂,水在体内直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水是人体自备的润滑剂,利于吞咽和关节活动。
水的来源是所有营养素中最广泛的,一个人一日要喝水1700mL,不是渴了才喝,应定时补充水。
身体缺水一则会增加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病率;二则易形成尿结石和尿路感染;三则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四则会引起大便干燥,产生内毒素,引发腹胀、头晕等症状。
维生素从什么食物中能摄取到?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但是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现在已知的维生素有20种,主要分成分两大类:一类是能溶解在水里的,叫水溶性维生素,如硫胺素(维生素B)、核黄素(维生素B2)、抗坏血酸(维生素C)、此哆酸(维生素B)、烟酸(Vc)等;另一类是能溶解在脂肪里的,叫作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
有的维生素人体可以制造,但维生素多半要靠食物供给。
维生素容易受到破坏,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引起人体内维生素的缺乏。
人体维生素缺乏病多半是混合型,即同时缺乏几种维生素。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柑橘、柠檬、葡萄、绿叶蔬菜、西红柿、胡萝卜、柿子椒等水果或蔬菜之中,动物性食物中极少含有维生素C。
B族维生素的来源主要是麦谷类、绿叶蔬菜等,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胡萝卜、南瓜、西红柿等食物中,维生素D不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晒太阳是最好的获取方法。
(1)维生素A:维生素A能够保护视力,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
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主要有动物的肝脏、牛奶、黄油、蛋黄以及鱼肝油等。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也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
多食用一些黄色和红色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芒果、柑橘等有利于补充维生素A。
当维生素A缺乏时,可能出现呼吸道、食管黏膜角质化,对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免疫力低下。
长期维生素A 缺乏可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导致暗光或弱光下的视力障碍,出现夜盲症、角膜软化、皮肤改变等现象。
(2)维生素Bi:维生素B,是人体正常代谢所需要的一种辅酶,能够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提高心脏工作能力,预防和治疗脚气病,增加食欲。
动物肝脏中维生素B1的含量较高,如牛、猪、羊等家畜的肝脏、心肌和肾脏等都是维生素B,的良好食物来源。
此外,谷类食物,包括大米、小麦粉及玉米等,只要不过分地加工磨白,均含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
维生素B,一旦缺乏,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及循环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烦躁、失眠、厌食、便秘,严重时可出现外周神经改变和脚气病。
(3)维生素B2: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它是人体细胞中促进氧化还原的主要物质之一,还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维持人的正常视觉功能。
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性食物中,动物的心、肝脏、肾脏、乳及蛋类食物中含量尤为丰富,豆类也含有较大量的维生素B2O与所有其他维生素不同,轻微缺乏维生素B2不会引起人体任何严重疾病。
但是严重缺乏维生素Bz会引起一些病症,如口角炎,舌炎,鼻和脸部的脂溢性皮炎,眼睛角膜发红、充血等症状。
(4)维生素C:维生素C主要作为抗氧化剂存在于体内,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防止败血症,改善血脂和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免疫力。
维生素C主要来源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韭菜、柿子椒等绿色蔬菜,以及红枣、柚子、酸枣、猫猴桃等水果中。
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
(5)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促进钙和磷沉积在骨骼中。
除了晒太阳可以增加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外,通过食物也可以补充维生素D,如海鱼、动物肝脏、奶油等均含有维生素D3,酵母、蘑菇中含有维生素D?o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和骨软化病。
(6)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或产妊酚,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
在食油中以麦胚油的维生素E含量最为丰富,其次是玉米油、棉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等,另外水果、绿色蔬菜及粮食中均存在。
缺乏维生素E将会引起不育、肌肉萎缩、心肌异常、贫血等;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患有维生素E缺乏症(起因于
红细胞寿命缩短)时,会出现水肿、皮肤损伤、血液异常等症状。
成年人的维生素E缺乏症表现为过早衰老,肌无力,走路困难,容易被感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疲劳。
二、围手术期患者的饮食要求
手术前后饮食禁忌有哪些?
做手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中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患者和家属都会十分紧张。
巨大的压力和担心、恐惧导致患者机体代谢和心理发生变化,基础代谢率(BMR)会升高,加上手术本身也会给患者带来打击,术前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以及合成代谢障碍,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往往恢复缓慢,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其手术风险远远高于营养良好的患者。
那么,作为患者,术前饮食上需要做哪些改变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手术呢?
手术前患者可以自我评估营养状态,包括身高、体重、皮下脂肪的厚度、面色、毛发、皮肤弹性等,如有异常,应留出足够的时间来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使术后恢复更快,同时也可缩短住院时间。
具体到术前食物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要全面、均衡、热量充足、容易消化。
(2)不可大鱼大肉以及摄入过多油腻的、难以消化的食物,
以免增加胃肠道以及肾的负担。
(3)胃肠道手术患者,按照医嘱进食少渣甚至无渣的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如米糊、煮烂的面条、果汁、牛奶、米汤等,以便为清洁肠道做好准备。
(4)食物注意清洗干净,加热煮透,餐具消毒,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的腹泻。
(5)慎重选择各种成分不明的补品和保健品,不提倡用补品或保健品来代替正常的饮食。
(6)术后饮食:宁热勿冷,尤其夏天不能吃冷物,如果天热,宜喝热水,出汗后舒适度增加。
特别是不能喝冰凉的啤酒和冷饮,喝完后“五脏俱损,百病丛生”。
术后营养支持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配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次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一流食一半流食一正常饮食。
例如:腹部手术对胃肠道的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胃肠功能紊乱,营养吸收功能低下,机体处于高代谢和低吸收状态,故术后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医生在术后2〜3日一般只采用肠外营养,以后根据胃肠功能的恢复状况,采取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和正常饮食联合应用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而胸部或肢体手术由于对于胃肠功能的影响较小或者无影响,在麻醉效果过后,可直接采用肠内营养和正常饮食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
通过营养素的作用,调节代谢及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使手术顺利完成,身体功能迅速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营养液直接进入空肠,冷刺激容易产生肠痉挛而导致腹胀、腹痛,因此控制好营养液的温度、浓度以及逐渐增加速度是安全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肠内营养也应预防感染,鼻饲类
似正常进食,不要求无菌,因胃酸可将大部分的细菌杀死,而且肠道的黏膜屏障也可抵御一般的细菌。
但营养不良的患者免疫功能较差,营养液污染是导致腹泻、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常见原因之一。
总之,通过合适的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可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控血糖代谢,保护组织和器官功能以及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外科治疗的效果。
营养品摄入太多会伤肾吗?
很多手术患者,当术后可以进食以后,家属开始张罗补养计划,今天炖鸡汤,明天炖财鱼汤,后天烧甲鱼、煨排骨等,还有亲朋好友送来的牛奶、燕窝、蛋白粉等各种营养品,却往往是好心办坏事。
医生发现一些患者术前肾功能还是正常的,术后却出现了蛋白尿甚至肾功能不全,这是为什么?
我们正常人体两侧肾全部肾小球毛细血管总面积为L511)2以上,同时皮质和髓质内存在的动-静脉短路,使得肾的血流明显高于其他器官。
24h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总量约为人体体重3倍,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及酸碱平衡,排出代谢废物。
手术导致的出血,减少了心排血量,可引起肾血液灌注压力不足,难以维持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出现少尿;同时手术也是一种损伤,损伤所产生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导致肾小管堵塞,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此时如果再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将极大地增加肾负担,因为进食高蛋白质食物可以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增加。
而肾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滤过会引起肾小球的病理生理改变。
长此以往,引起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球细胞增殖,最终导致蛋白尿
和尿毒症,特别是对于已经有损伤或者已经有疾病的肾。
相反的,减少蛋白质的摄取,能够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减轻肾负担。
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可对肾产生不同的影响,动物蛋白对肾血流动力学上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其次是乳蛋白,最后才是植物蛋白。
高植物蛋白(大豆蛋白)的饮食并不会像动物蛋白那样加快慢性肾疾病的进展,给予患有肥胖相关肾病的老鼠大豆蛋白,对比酪蛋白能够明显改善肾功能和蛋白尿,减缓肾小球硬化和问质纤维化。
手术后急剧发生的早期以少尿(特别是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衰竭易被医护人员所发现,因多数患者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尿量不减少,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
在早期非少尿患者往往被忽略,而被延误诊断。
所以术后不要随意给患者高营养、高蛋白的饮食,尤其是对严重创伤患者,在术后应想到这些患者有发生急性肾衰竭的可能。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主诉,非少尿型肾衰竭患者仍然有氮质血症出现。
非蛋白氮大幅度增高患者可有恶心、厌食、食欲减退、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而氮质血症和酸中毒可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力,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造成皮下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故对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出血主诉要认真分析,才能及早发现原因。
三、饮食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结石病与饮食有关吗?
结石病分肾结石和胆结石。
曾有学者对1958—1973年患者的结石跟饮食状况做了一个调查,他发现草酸钙结石患者最多,而且吃的肉
类越多,结石发生率就越高。
摄取动物蛋白,不管是鱼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鸭肉、虾蟹等,会造成钙离子与草酸浓度的增加。
为什么吃肉、吃这些动物性的膳食会造成结石病?罗伯森教授研究发现,患者吃了动物蛋白之后,肾里面草酸和钙的浓度升高,尿液里面的钙和草酸的浓度也会升高,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在肾就会形成草酸钙的结石。
所以民间所流传的吃豆腐会得结石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真正的科学根据就是罗伯森教授所分析的:肾结石并不是吃豆腐太多,而是吃肉太多。
多数胆结石是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太高所导致的,因为食物中的胆固醇愈多,胆汁中的胆固醇也就愈多。
如果胆汁里面有过多的胆固醇,胆汁就会变得过于浓稠,浓稠的胆汁就容易形成结石。
动物的内脏如鸡肝、猪肝、猪脑、鱼卵等,这些食物胆固醇都非常高,对我们的健康不利,这是造成胆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石病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疾病,怎么样来预防或者避免这个疾病?就是少吃动物性食品,少吃肉,少吃鸡、鸭、鱼以及其他的肉类,就可以避免结石病的发生。
纤维素的摄取有助于胆酸排泄,如果能够多吃植物性膳食,纤维素在肠道里面会帮助吸附胆酸使其排出去,让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因此而降低。
所以要找到预防结石病的最根本、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少吃肉,多吃蔬菜和水果,自然而然肾结石、胆结石的病例就会减少。
此外,喜欢甜食和咸菜,口味太重,喝水少等,都是导致结石病的重要原因。
牛奶真的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吗?
牛奶在这个时代里大量地被饮用。
在人类几千年、几万年的历史
里,牛奶的消费和需求量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超过近一二十年。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牛奶里面有非常多的营养成分,尤其它的钙含量非常丰富。
但是,牛奶作为非常好的食物,只是对于小牛而言。
小牛在长大的过程当中,需要足够的钙,这对它的骨骼发育十分关键。
牛奶钙质这么丰富,就让很多人“直觉”地想到,它是不是对我们补钙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喝牛奶到底能不能补钙?科学家面对这些问题,设计了实验来证实这个议题,结果发现髓骨的骨折率和牛奶的摄取量,有一个非常惊人的关系,那就是喝牛奶越多的国家,酸骨的骨折率愈高,说明牛奶并没有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这是1986年就已经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并不是告诉大家不要喝牛奶,而是告诉大家,牛奶对于骨质疏松症并没有帮助,反而可能有负面的影响。
虽然牛奶的钙含量很丰富,可是我们人类无法吸收。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但是这些蛋白质70%是人体无法吸收的酪蛋白。
因此,喝牛奶也无法达到补充蛋白质的目的。
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母亲如果过早的以牛奶来取代母乳的话,这个婴儿可能就会增加得1型糖尿病的机会。
牛奶里面有很多的成分是人类消化系统没有办法完全消化的,某一些蛋白质片段,残留在人类的小肠里面,再从小肠当中被吸收进入到血液系统里面,结果这个蛋白质片段在血液系统被视为是入侵者,就像人体外来的细菌或者病毒,或者一些粒子,进到人体的体液里面,它被看作是入侵的敌人。
这些蛋白质的片段又和人体胰腺细胞上的某些蛋白质片段是相同的,结果免疫系统丧失了分辨牛奶蛋白质片段和胰腺细胞的能力,因为它们长得一模一样。
但是一个是由外而来的,它没有办法被消化,进到免疫系统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