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专练
仔细了解各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做题巩固。

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乃⑴于是,就。

⑵才,这才。

⑶却。

⑷是,就是,原来是。

⑸竟然。

⑹他的。

⑺乃至,甚至。

⑻可是。

⑼而,又。

⑽这样。

[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良乃入,具告沛公。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今君乃亡赵走燕。

诸葛亮真乃神人。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作计乃尔立。

何⑴什么。

⑵怎么样。

⑶哪里。

⑷多么。

⑸为什么。

⑹怎么。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注意一些复合词。

[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
2.如太行、王屋何?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作计何不量!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此为何若人?
7.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徐公何能及君也?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 11.这自然,何消吩附
12.何其衰也! 13. 何乃太区区!

⑴解释为:和、跟、同。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巩固练习]
其可怪也与?吾与点也
吾与汝毕力平险,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 ⑵其中,其中的。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⑸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巩固练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既其出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孰能讥之乎?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存其本不忍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且⑴暂且,姑且。

⑵将,将要。

⑶而且,并且。

⑷况且,再说。

⑸尚且,还。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⑺同“夫”,句首助词。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⑼如果。

[巩固练习]
且秦强而赵弱。

今且九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存者且偷生。

三军既惑且疑
磐石方且厚。

四体康且直。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如今年冬
若⑴如果,假如。

⑵像,好像。

⑶你(的),你们(的)。

⑷此,如此,这样。

⑸至于。

「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巩固练习]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天涯若比邻。

若入前为寿。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指挥若定。

以闲敝邑,若何?
所⑴处所,地方。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⑵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

「所在」⑴到处。

⑵所在之处,处所。

「巩固练习」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某所,而母立于兹。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则⑴却,可是。

⑵那么,就。

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⑸就是。

⑹原来是。

⑺只。

⑻同“辄”,总是,常常。

⑼原来已经。

(则是)只当是。

(则则)赞叹的声音。

[巩固练习]
连呼则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临视,则虫集冠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论语》六则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为⑴成为,变成。

⑵做。

⑶作为,当作。

⑷是。

⑸以为,认为。

⑹被。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⑻指心理活动。

⑼有。

(11)治理。

(12)装作。

(13)为了。

(14)给,替。

(15)对,向。

(16)因为。

(17)则“于”,在,当。

[巩固练习]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愿为小相焉。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窃为大王不取也!
慎勿为妇死。

为君翻作《琵琶行》。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或异二者之为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为除不洁者,引入。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以1、为,由于。

2、而。

3、把,拿,用。

4、以为,认为。

5、凭,靠。

6、按照,依照。

7、根据。

8、通“已”,已经。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10、在。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12、任用。

「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

2、认为。

3、把......制成。

[巩固练习]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斧斤以时入山林。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敛赀财以送其行。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皆以美于徐公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日以尽矣铸以为金人十二。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也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也与)语气助词
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也已矣)罢了。

[巩固练习]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是说也,人常疑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曹公,豺虎也。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岂独伶人也哉!
于⑴对,对于。

⑵在。

⑶与,跟,同。

⑷到。

⑸从,自。

⑹在......方面。

⑺比。

⑻被。

⑼受。

⑽向。

(11)给。

「于是」⑴在这时。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⑶在这件事上。

⑷在这种情况下。

⑸对此。

「于是乎」于是。

[巩固练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燕王欲结于君。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受制于人。

不拘于时,学于余。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乃设九宾礼于庭。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14.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者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 ⑵与“若”连用,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似的”。

⑶放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

⑷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

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⑼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

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调整音节。

(11)在陈述句末,表结束。

[巩固练习]
言之,貌若甚戚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何者?上下之分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近者奉辞伐罪。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之⑴他,她,它(们)。

⑵的。

⑶往,到......去。

⑷这,此。

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⑽向。

[巩固练习]
吾欲之南海,何如?东割膏腴之地
我见相如,必辱之。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何陋之有?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句读之不知。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然后驱而之善。

11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因⑴于是,就。

⑵依照,根据。

⑶依靠,凭借。

⑷趁着,趁此。

⑸通过,经由。

⑹因为。

⑺缘由,机缘。

⑻沿袭⑼继续。

[巩固练习]
1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2 .因击沛公于坐。

3 变法者因时而化。

4 因遗策。

5 因河为池。

6 因拔刀斫前奏案。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8于今无会因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⑸同“于”。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巩固练习]
儿寒乎?欲食乎?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生乎吾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日食饮得无衰乎?以吾一日长乎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焉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⑵哪里,怎么。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⑸相当于“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盘盘焉,囷囷焉焉用亡郑以倍邻?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