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明史太祖本纪帝疾大渐 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答案】明史?太祖本纪?帝疾大渐阅读附答案
明史太祖本纪帝疾大渐
帝疾大渐,遗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

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

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天下归心,宜登大位。

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丧祭仪物,毋用金玉。

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辛卯,葬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帝天授智勇,统一方夏,纬开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

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

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

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

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

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

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

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

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出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

燕都既举,然后西征。

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

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帝之雄才大略,料敌如神,料敌制胜,率类此。

故能戡定祸乱,以有天下。

语云:天道后起者胜。

岂偶然哉。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善恶恶恶:憎恨,疾恨
B.徒为生民之患患:担忧
C.士诚器小器:器量
D.燕都既举举:被攻占
11.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安吾民斧斤以时入山林
B.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蟹六跪而二鳌
C.志骄则好生事水至清则无鱼
D.以为之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体现朱元璋料敌如神的一组是
①统一方夏,纬开经文②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
③士诚尤逼近,或谓宜先击之④友谅志骄,士诚器小
⑤扩廓贴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⑥张、李望绝气穷,不战而

A.②④⑤ B. C. D.
13.把文言文
阅读
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2)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3)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旗而北。

参考答案:
10.B(祸害)
11.C(均为连词,就。

A项前者介词,表目的;后者介词,按照。

B项前者连词,表
递进,而且;后者连词,表并列,和。

D项前者代词,他、他的;后者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12.A(错在作者认为,这些话都是太祖朱元璋自己在遗嘱里说的。


13.(1)今日懂得了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难道还有什么哀念之情吗?(得、其、奚、哀念之有宾语前置各1分)(2)如果先攻打张士诚,他在浙西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友谅必定会倾国(用尽国家兵力)而来,我们就会腹背受敌了。

(向使负固空国各1分)(3)(如果)逼急了他们,他们势必会合力在一个地方,仓促间(一下子)反而不容易
平定,所以(我们)出其不意,回师向北进攻。

(急并力猝北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高皇帝疾病大大加重,遗诏说:我承担天命三十一年,心里总是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危
而忧虑,日日勤劳,不敢懈怠,致力于为百姓谋利益。

怎奈出身贫苦低微,没有像古人那
样博学多闻,好善疾恶,远远比不上他们。

今日懂得了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难道还有什
么哀念之情吗?天下人归顺皇太孙,最适合于登皇帝位。

内外文武百官同心协力辅佐政事,来安定我的百姓。

治丧祭奠仪式的物品,不要使用金玉。

孝陵山川依然照旧,不要改动。

各位藩王只在各自的封国内哀悼,不必到京都。

凡不在这个诏令之中的,依据这个诏令行事。

辛卯日,葬于孝陵,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太皇帝由上天授予他智慧和能力,统一了全中国,武功文治是汉、唐、宋各代君主所不能相比的。

当他开创功业之初,能够沉着镇定审时度势,遵循规律经营,很有谋划。

经常与各位大臣议论谋取天下的策略,他说:我时逢丧乱之际,当初起兵乡里,本来只为保全自己。

等到渡过长江之后,看到群雄的所作所为,只是祸害百姓,而张士诚、陈友谅尤其是大蛀虫。

士诚倚仗富有,友谅倚仗兵强,唯独我没有什么可以倚仗的。

只有不嗜好杀人,布施信义,实行节俭,和你们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起初与张士诚、陈友谅二位敌人相对峙,士诚尤为逼近,有的人说应该先击败他。

我依据友谅志气骄傲,士诚器量狭小,志气骄傲必然喜欢生事端,器量狭小必鼠目寸光,所以首先攻打友谅。

鄱阳湖之战,士诚终于不能走出姑苏一步去支援陈友谅。

如果先攻打士诚,他在浙西凭借坚固的城池坚守,友谅必定会倾国而来,我就会腹背受敌了。

两个敌人都已经消灭,于是北伐中原。

之所以先取山东,再夺取河洛,并制止潼关的军队不急于攻占秦、陇,是因为扩廓铁木儿、李思齐、张思道都是身经百战,未必愿意甘拜下风,(如果)逼急了他们,他们势必会合力在一个地方,仓促间(一下子)反而不容易平定,所以(我们)出其不意,回师向北进攻。

燕都已经攻克,然后西征。

张、李没有了指望,气势也没有了,所以不战而胜,然而扩廓仍然在极力抵抗不愿屈服。

假使那时未攻下燕都,骤然和他们斗力,谁胜谁负就难以预料了。

太祖皇帝的雄才大略,料敌如神,克敌制胜,都与此相类似,所以能够平定祸乱,直到拥有天下。

古话说:天道后起者胜。

这绝不是偶然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