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里仁第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7
【解读】 1、“约”不是契约之约,也不是约束
之意,而是与“俭”同义,有简朴之意。“不仁者, 不可以久处约,”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 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2、“不可以长处乐”,也 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 形,得意也会忘形。3、“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 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精选ppt
4
【解读】 ※汉唐之学讲仁,是讲如何用。如韩愈
的“博爱之谓仁”,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将兼爱 思想融入到儒家思想里了。
※宋代的理学家,讲的仁,则扯到哲学里面讲体。
※孔子是“吾道一以贯之”,既讲用,也讲体,体 用一贯,有体有用。
所以,“里仁”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 仁的境界。
精选ppt
《论语》解读 里仁第四
精选ppt
1
【本篇引语】 本篇计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内 容。是孔子针对春秋末年礼乐崩坏、世风日 下开出的药方:以仁为体,以礼为用,有仁 而致礼,天下违礼的病也就药到病除。
精选ppt
2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 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 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 住。 (3)知:音zhì,同智。 【参考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 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 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 呢?”
精选ppt
20
【解读】2、“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一 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 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 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 的心理对付人家,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 身。”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
精选ppt
21
【解读】3、“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这是孔子 在讲“仁”的用。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 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 4、“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意 思是: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 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 情形。
精选ppt
17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 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 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 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精选ppt
18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 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 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 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 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 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的“仁”的用和体,到底在讲什么?我们 一起往下探究。
精选ppt
9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 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 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 动词。 【参考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
精选ppt
6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 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 仁。 【参考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 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 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 有利才去行仁的。”
夸 。 不 张 狂 。 13:5 不 作 害 羞 的 事 。 不 求 自 己 的 益 处 。 不 轻 易 发 怒 。 不 计 算 人 的 恶 。 13:6 不 喜 欢 不 义 。 只 喜 欢 真 理 。 13:7 凡 事 包 容 。 凡 事 相 信 。 凡 事 盼 望 。 凡 事 忍 耐 。 13:8 爱
5
【解读】 照译文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我们所
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 君子,就够美了。”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 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那么,是不是坏蛋们就 没有住处了?显然不可理喻。按南怀瑾先生的解说, 我的译文是:人们要力争达到“仁”境界才是尽善 尽美,如果不去选择追求“仁”,怎么能算得上智 慧呢?
精选ppt
19
【解读】上面的译文是朱子学说及继承者演义,认为 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 境界。下面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1、“我未见好仁者, 恶不仁者。”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 不仁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如果讨厌、
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
精选ppt
12
【解读】“苟”就是如果的意思,“志”就是立志。 本章传统解释如上面的译文,但与前面三章的内涵接 不上。如果解释成“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 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就通了。
例如: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 坏人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 堂,这样才算对。这才是孔子的“仁”。正如耶稣的 爱13:4 爱 是 恒 久 忍 耐 , 又 有 恩 慈 。 爱 是 不 嫉 妒 。 爱 是 不 自
精选ppt
24
【解读】朱子注解说“党,类也”。“党”字,它的 繁体字上边是“尚”,指崇尚,下面是“黑”,按照 字面推导,崇尚黑的就是党,这是“党”字的本意。 结党就会营私,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很讨厌结党的。孔 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可以与人交朋友,但绝 对不会结党。按照这个意思讲去,就要说说中国古人 对党的释义了。
会违背仁德境界。
精选ppt
16
【解读】4、“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说“造 次”指仓促紧迫之时,另一说“造”就是创造、作为, “次”就是这个情况。“颠沛”是指颠沛流离之时, “是”做代词,在这里指代仁德。这句话是说人在得 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 而安慰。 这是孔子举例说明“仁”的重要性。
精选ppt
22
【解读】本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讲仁的体与 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 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 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 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
精选ppt
23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 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 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 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 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精选ppt
25
【解读】◎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 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古代宗法社会 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 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所以译文的解释就要小 心了,不要将你引入歧途。正解是: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观过,斯知仁矣。”你看到别人的过错,你就能 知道什么是仁德了。别人的错误可以成为你的反面教 材,认识了这一类型的错误,你不会再去犯它,这就 是所谓知仁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精选ppt
15
【解读】1、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 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要以 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2、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 靠什么成名呢?3、“无终食之间违仁”,“食”就是 吃饭,“终食”,吃完一顿饭,“终食之间”就是指 一顿饭的工夫。是说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
精选ppt
3
【解读】 1、“里”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
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 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因此,本 章的“里”的意义就是“自处”“自立”。
2、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 个二,“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 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仁。“仁”是什么? 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实际上,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精选ppt
8
【解读】*孔子在《易·系传》中说:“显诸仁,
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 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 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孔子学说主要精神是“仁”。孔子对于“仁”的注 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谈“仁”的用,多于 谈“仁”的体。
是 永 不 止 息 。 也是讲不清楚的,似乎与墨子兼爱同义。
精选ppt
13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精选ppt
14
【参考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 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 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 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 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 是在最紧迫(成功)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 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10
【解读】“好”就是爱好的“好”。“恶”字 读去声,就是厌恶的意思。不少人评判是非是 以一己之私心为标准,不是以仁德之公心。所 以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 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
下面一句话是接着“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 人。”来的。
精选ppt
11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 就不会做坏事了。”
所以还要了解儒家的生死观:“道者,事 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 无复遗恨矣”。
精选ppt
31
【解读】 “朝”和“夕”,是说间隔短,并不是确指早晨
或晚上。 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并不是说早上闻
了道,晚上就可以去死了。 它其实说的是对生死的态度,得道的人可以乐天
知命,知足常乐。他不会终日忧戚,担心老病,恐惧 死亡,人只要得了道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宇宙,面对世 界,面对人生,面对生死。
精选ppt
32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 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参考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 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 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 与他谈论道的。”
精选ppt
33
【解读】 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 道,而是儒家那个“道”,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 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 一个士人(读书人)如果志于道,而讨厌没有好的衣 服穿,没有好吃的,就不足以与他谈论大道了。 儒家的学说是超功利的,读圣贤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让人超越名利,心不被外物所累 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 质环境引诱的,平常人确实很难把持。
精选ppt
26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 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 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精选ppt
27
【解读】孔门为人做事的四大原则:“志 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个 “道”是什么道?与“朝闻道,夕死可 矣。”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先了解古人的对道的解释。
精选ppt
28
【解读】上古时代的“道”字与“天”字,都 有几个意思。
◆“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就是先有鸡、 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 个本体。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 道是指那个本体。“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 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非常难 以可以表达。
精选ppt
29
【解读】◆有时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则、原则、守则, 如治道。“兵者,诡道也。” ◆有时候是道路的道。 ◆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是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 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因此,本章里“道”可 做如下理解: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
精选ppt
30
【解读】
早晨听闻大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种解 释,明显是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