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断病手迹(三十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明远断病手迹(三十六)作者:李明远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3年第07期
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做了一段植物病害的“基本调查”(研究各种植物病害的种类、分布、危害及发展趋势)。

对于“基本调查”这项工作,不少人都看不上眼。

一位年长我几岁的同行对我说:在科研部门就要当专家。

“基本调查”成不了专家,不干最好。

而我却十分投入,无论走到哪里,都想看看有没有新的病害出现,就连假日游玩也不例外。

1963年的国庆节,我和几个同事到北京颐和园游玩。

无意中在颐和园的后山发现了一种寄生在豆科小灌木上的白粉菌。

它有着紧贴着叶面的闭囊壳,上面覆盖着棉絮状菌丝,与常见的白粉菌很不一样。

就将它采了下来,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鉴定。

但是,因为采到的菌量较少,鉴定工作没能进行下去,仅画了一个草图,记下了采集的日期和地点,就将它搁置到一边
了。

十一年后,我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室工作期间,想把我在北京收集的白粉菌整理出来发表。

觉得应当把1963年在颐和园发现的那种白粉菌收在里面。

经过一番查找,发现当时画的草图及简单的记录还在,但是标本在哪里已不得而知。

另外,仅靠这么一点蛛丝马迹,是无法将这个菌写进我的这篇文章里去的。

可是没有这个菌,还真有点可惜。

经过一番犹豫,最后我决定在下一个国庆节,再到颐和园的后山走一趟,或许还能采到这个白粉菌。

1975年10月初,我为此一个人来到颐和园的后山。

根据回忆,慢慢的走着、看着。

但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无所获。

这时我觉得自己有点荒唐、可笑,十多年前的事情,怎么可能再现呢?正当我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处寺庙的遗址,使我联想起来十多年前的那个白粉菌就是在这附近采到的。

看来过去的一个小时,没有找对地方。

我沿着遗址旁的小路察看着,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居然在路边找到了那种豆科灌木。

看到了生长在它叶片上的白色菌丝。

当时我高兴至极,奇迹的出现,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我将采到的7、8 个病叶小心地夹在简易标本夹中,写上采集地点及日期时,这才感到不会有假。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又在附近几乎是地毯式的寻找了两遍,但是,再也没有能够找到一个病叶。

不过采到的这几个叶片上的白粉菌,已足够我鉴定使用了。

回到研究所,我便开始对这个病菌进行观察。

根据病菌附属丝的分枝情况,可以认为它属于叉丝壳属。

但是,是哪个种?就不得而知。

要把这个菌搞清楚,首先要把它寄生的寄主搞清楚。

从开的花来看,属于唇形,应当是一种“豆科杂草”。

我到院图书馆找出《植物图鉴》查对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

最后,还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关克俭老先生帮我鉴定了出来。

原来这是一种豆科灌木: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c’-boz)Rehd.)]。

属于一种落叶灌木。

是盆景栽培常用的一种桩材。

这时,我开始对采到的这个白粉菌进行鉴定。

开始,鉴定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从附属丝末端的分枝情况来看,属于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sp.)。

但发现这个白粉菌十分奇特,它有极长的附属丝,其长度是子囊壳直径的10多倍;而且,附属丝末端的分枝的次数极多。

难怪粗看起来,像是一小团棉絮。

为了搞清它到底是哪个种,我在自己的实验室测定了病原菌的闭囊壳、附属丝、孢子囊、子囊孢子的大小,统计了子囊、子囊孢子数目及附属丝顶端分支的次数。

利用我们研究所新进的一台能使用胶片摄影的显微镜拍了一些病原菌的照片(图4~图6),还使用显微镜描绘器绘制了病原图。

我跑到本院、本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该院的植保所图书馆查阅资料,对照采集到的病菌,在实验室内反复鉴定。

几个月过去了,至于是哪个种,还是不得而知。

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我知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余永年先生是白粉菌分类权威,要想搞清它是哪个种,需要求教于他。

于是,我将手头收集的所有资料及“北京的白粉菌”初稿都带了过去。

余永年先生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

看了我在鉴定时给这个菌拍的显微照片和初步的描述,认为这有可能是一个新种。

但是,作为新种的发表,光靠我手头的这些资料,还远远不够。

必须把目前世界上所发表的类似种搞清楚。

如果确实没有我们所见到的这个菌,才有可能是新种。

我一听就傻眼了。

我们一个地方性的研究所,到哪里去查全世界科学家发表的新种呢?就对余先生说:如果您要有时间,这些材料交给您,把它鉴定出来发表,我们引用就可以了。

结果他不答应,说:为这个菌你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不就是搞清楚是否有人发表过没有吗?我可以帮你。

余先生耐心地介绍了按照国际真菌委员会的要求,发表新种都需要查哪些资料,就连到哪里去查资料都说得一清二楚。

鼓励我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并告诉了我描述白粉菌的具体方法。

经过余永年的指教,发现自己以前做的工作都不符合要求,必须推倒重来。

我又跑了几家图书馆,查阅了他指定的文章和书籍,重新计测、描述、描绘了这个白粉菌(图2、图3)。

通过查阅《真菌索引》和一些相关的真菌志,我知道了当时国际上发表的类似的种有5 个种,并将这5 个种和我发现的这个种做了个比较(见表1)。

认为,在颐和园锦鸡儿上发现的这个种,确实是个新种。

大约过了半年的时间,我又带着这些资料去拜访余先生时,他告诉我这确实是一个新种。

不过,要作为新种来发表,得为这个菌起个适合的名字。

还要用拉丁文对这个菌进行描述。

最后,还是余永年老师建议我将这个真菌定名为“长丝叉丝壳(Microsphaera langissima
M.Y.Li)”,并帮我将对病原菌的描述翻译成拉丁文。

在看到定名人中仅写上了我一个人的名字时,觉得这很不合适。

提出将余永年老师写为第一个定名,但是余老师坚决不肯,说事情是你做的,今后有了问题你还有责任。

后来,这个菌发表在《微生物学报》第7卷第2期(1977)上,又被收入《中国真菌志》第一卷白粉菌目(1987)一书中。

通过对这个菌的研究,我受益匪浅。

不仅知道了如何开展这类病害的鉴定,如何发表新种。

更重要的是从余永年老师那里知道了,如何做一个严谨的科技人员,如何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